變心 - 公共電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出身歌仔戲世家的郭春美,自2000年將自家劇團轉型成「春美歌劇團」之後,不斷 ... 美女與野獸」的「夜王子」,今年則帶來一齣發生在小鎮醫館的開心狂想曲-「變心」。

變心    變       心      出身歌仔戲世家的郭春美,自2000年將自家劇團轉型成「春美歌劇團」之後,不斷創新、開發不同的題材,從「青春美夢」呈現台灣 迷心•問心•仁心  (編劇/楊杏枝)      「醫者之師」扁鵲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神醫,2500年前創立切脈診法,司馬遷《史記》特為之立傳,可說是第一個為正史所載的名醫。

《列子》記有一則醫案:「魯公扈,趙齊嬰二人有疾,同請扁鵲求治,…扁鵲飲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藥,即悟,如初,二人辭歸。

」扁鵲換心成功後,患者卻都依著「心的居所」回錯家門,妻子家人皆不相認,引起軒然大波。

    《黃帝內經》說「心藏神」,《類經》:「神藏於心,而凡情志之屬,惟心所統,是為吾身之全神也。

」然而主流先進的醫學文明告訴我們,頭腦才是人的主宰,心臟不過是血液幫浦,扁鵲換心奇譚可謂荒唐至極。

但是,近年來隨著心臟移植手術的普及,透過媒體報導、醫生個案研究與患者自傳書籍,揭露出移植後患者諸多難以解釋的個性改變,人們才驚訝的發現,原來真的「心臟也會有記憶!」自此這極富玩味的「命題」,成為小說、影視的熱門題材。

本劇以扁鵲換心故事為架構,探討器官移植及其他醫學議題,如:優良的外科醫生,需要好的麻醉師來搭配;又如物理治療、化學治療並進,是對病人最有利的全方位治療…劇中換心的「副作用」容或誇大,特為豐富戲劇性、深入醫病心理層面之挖掘,不得不然耳。

曼陀羅花又名醉心花,形似百合張揚怒放,是常見的有毒植物,曾有人誤食中毒,小說裡常出現的「蒙汗藥」或說即此花所製,《扁鵲心書》:「人難忍艾火炙痛,服此即昏不知痛,亦不傷人。

」醉心花作為場景之意象,呼應人心的迷惘與脆弱。

   很榮幸獲邀參與春美歌劇團的新戲,雖然這是我與劇團的首次合作,不過裕惠導演已經是我的老搭檔了,之前「野」慣了的我們,終於有機會作「內臺戲」,頗為難得。

   很高興能跟周以謙老師等諸多才華洋溢的夥伴一起工作,更感謝王友輝老師的指導及行政團隊的辛苦!這個劇本是我們針對劇團量身打造,除了讓演技精湛的春美團長挑戰雙面亞當,也為其他優秀團員鋪排獨特的角色戲份,期待我們的努力,能帶給觀眾嶄新的觀劇感受!現代戲劇歷史變革、取材自中國戲曲起源傳說的「蘭陵王」、以電影「變臉」為基底改編的「將軍寇」和改編自「美女與野獸」的「夜王子」,今年則帶來一齣發生在小鎮醫館的開心狂想曲-「變心」。

   劇團這次邀請到王友輝擔任監製、現代劇場出身的導演傅裕惠和「莿桐花開」編劇楊杏枝,導演和編劇攜手將現代的白色巨塔傳奇和醫美話題,轉化到古代。

        故事時空回到春秋戰國,神醫扁鵲主持的盧醫館主至各種外科刀傷的病患,對門的趙醫館則以醫學美容吸引達官貴人絡繹上門,兩家醫館一場場對立的醫學競賽也就此展開……請看「變心」如何換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