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多重親密關係現象探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繁體中文. 多重親密關係 ; 純粹關係 ; 匯流愛 ; 一對一關係 ; 曖昧 ; multiple intimate relationships ; pure relationship ; confluent love ; monogamy ... 隨時查.隨時看,你的隨身圖書館已上線! 立即使用 DOI 是數位物件識別碼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簡稱, 為物件在網路上的唯一識別碼,可用於永久連結並引用目標物件。

使用DOI作為永久連結 每個DOI號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為永久網址。

如以DOI號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獻為例,此文獻的永久連結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後不論出版單位如何更動此文獻位置,永久連結所指向的位置皆會即時更新,不再錯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獻 有DOI的文獻在引用時皆應同時引用DOI。

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規範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連結。

DOI可強化引用精確性、增強學術圈連結,並給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經驗,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過五千萬個物件申請DOI。

如想對DOI的使用與概念有進一步了解,請參考 華藝DOI註冊中心 ( doi.airiti.com ) 。

來源資料 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碩士班/2011年 蠟燭兩頭燒?-台灣不同世代女性的生命圖像 家庭生命週期對女性就業型態之影響:事件史分析法之應用 十五萬人的BBS是如何煉成的:批踢踢實業坊技術演變歷程之研究(1995-2008) 消費社會中時尚的拜物教性質 台灣大型出版社之數位出版策略與發展模式 理解行動電話:流動的媒介與日常生活 產業聚集、技術網絡與組織創新-以2001~2009之IC上市公司為例~ GianniVattimo的後現代傳播理論 現代社會多重親密關係現象探索 一個人的社會性-寂寞消費探討 社會科學學院 > 社會學研究所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書目管理工具 書目匯出 加入收藏 E-mail給朋友 列印書目 相關連結 問題回報 查詢館藏 目前無全文,華藝徵求您的同意授權。

我要授權 現代社會多重親密關係現象探索 Exploringmultipleintimaterelationshipsinmodernsociety 許耿嘉 ,碩士  指導教授:馬藹萱   繁體中文 多重親密關係;純粹關係;匯流愛;一對一關係;曖昧;multipleintimaterelationships;purerelationship;confluentlove;monogamy;dubiousrelationships 分享到 摘要 │ 參考文獻 (40) │ 被引用次數 (1) │ 文章國際計量 摘要 〈TOP〉 隨著西方工業革命之後「第二現代」社會的來臨,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親密關係轉而成為個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務之一,親密關係也逐漸擺脫外在社會的約束,而將其基礎置於關係之中兩人對彼此的承諾上。

這樣的特性,符合了英國社會學家AntonyGddens所謂民主化發展的「純粹關係」。

本研究從社會學的角度,透過質性研究方法,以理解個人在現代社會中實踐多重親密關係之特性與其意義。

研究結果指出,臺灣現代社會的親密關係正邁向Giddens所指之「匯流愛」的發展趨勢,並有著下列幾個特點:第一,現代社會環境所組成的機會結構,暗助多重親密關係的醞釀與發展:;第二,「曖昧」是為多重親密關係逾越社會對於親密關係規範的跳板;第三,多重親密關係更能使當事人滿足自我;第四,實踐多重親密關係具有「堅守一對一」與「被揭穿」的雙重風險;第五,經濟與性別在多重親密關係的脫勾性。

然而,正處於轉型期的臺灣社會,多重親密關係的實踐仍面臨父權社會殘留與新舊價值的衝突現象。

於是,我們也同時從經驗資料中發現類似英國社會學家Jamieson對Gidden論述的質疑,包括:第一,「性別」在多重親密關係中是最終的影響變數;第二,自我內在對於實踐多重親密關係所存在的矛盾感;第三,「一對一關係」的交往規則對多重親密關係來說,具有「限制」與「機會」的雙重意義;第四,現代社會下的「婚姻制度」對親密關係來說是更嚴格的「遊戲規則」,但卻也是多重親密關係的實踐者願意接受的遊戲方式。

並列摘要 〈TOP〉 AfterthewesternIndustrialRevolutioncomestheso-called“secondmodernity.”Aspeoplearemoreconcernedaboutthemselves,theycherishintimaterelationshipsmuchmoreintheirdailylife.Intimaterelationshipshavethusdisposedofexternalsocialcontrolandfocusedmoreonthepromisebetweentwolovers.ThisfeatureissimilartothedemocratizationofpurerelationshipspresentedbyEnglishsociologistAntonyGiddens.Fromasociologicalperspectiveandthroughqualitativeresearchmethods,thisstudyaimsatunderstandingthecharacteristicsandmeaningsofmultipleintimaterelationshipsaswellastheindividualspracticingmultipleintimaterelationshipsinmodernTaiwan. ThefindingsshowthatintimaterelationshipsinthemodernTaiwansocietyareapproachingthe“confluentlove”statedbyGiddens.Multipleintimaterelationshipsarefoundinthisstudytocarryfivecharacteristics.First,theopportunitystructureinmodernsocietyfacilitatesthefermentationandpracticeofmultipleintimaterelationships.Second,dubiousrelationshipsserveasajumpingboardforindividualstobypassthesocialcanonsofintimaterelationships.Third,peoplearemoresatisfiedbyinvolvinginmultipleintimaterelationships.Fourth,thedoublerisksofpracticingmultipleintimaterelationshipsinvolvetheriskforkeepingmonogamyandtheriskforrevealingthepracticingmultipleintimaterelationships.Fifth,thereisadisjunctionbetweeneconomyandgenderinmultipleintimaterelationships. AsTaiwangothroughsocialtransformations,thepracticeofmultipleintimaterelationshipsneverthelessremainscontroversialinasocietyinwhichthepatriarchicelmentsremainsandthemodernvaluesareinconflictwiththetraditionalones.TheempiricalevidencedemonstratedinthisstudysupportssomechallengesraisedbyEnglishsociologistLynnJamiesontoGiddens’arguments.First,genderstillservesasanultimatevariableinaffectingthepracticeofmultipleintimaterelationships.Second,individualsoftenexperienceadilemmabetweenasenseofguiltandthepursuitofgratificationinmaintainingmultipleintimaterelationships.Third,monogamyimplicatesbotharestraintandanopportunitytodevelopmultipleintimaterelationships.Fourth,inthe“game”ofintimaterelationships,themaritalsystemisconsideredastricterruleandyetindividualspracticingmultipleintimaterelationshipsarewillingtoacceptit. 參考文獻 ( 40 ) 〈TOP〉 姚蘊慧,2005,「「第二現代」社會觀點下的親密關係」,《通識研究季刊》,第八期,頁149-170。

桃園:開南管理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連結: 彭莉惠,2003,《女性婚外情慾歷程之研究》。

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結: 謝國雄、高穎超等著,2007,《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

台北:群學。

連結: Barker,M.(2005)“Thisismypartner,andthisismy…partner’spartner:Constructingapolyamorousidentityinamonogamousworld”.JournalofConstructivistPsychology,18(1),pp.75-88連結: Bem,S.L.(1975)“Sexroleadaptability:Oneconsequenceofpsychologicalandrogyny.”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31,634-643.連結: 被引用次數 (1) 〈TOP〉 黃子寧(2013)。

婚姻之置疑與解構,兼論新型態伴侶關係。

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2013。

1-190。

文章國際計量 〈TOP〉 E-mail : 文章公開取用時,將寄通知信至您填寫的信箱地址 E-mail : 購物車中已有多篇文章,請問是否要先清除,或一併加入購物車中購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