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用教材教出語文素養~以低年級課文為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二、用方法在練習中得到樂趣與熟練. 低年級語文學習重點之一為生字教學,除了教導學生寫出正確的國字外,識字 ... Togglenavigation 選單 請輸入關鍵字 search 課綱/素養 課綱新知 秒懂新課綱 漫畫說新綱 美感體驗 設計理念 人物介紹 素養學堂 國語 數學 生活 自然 社會 健體 英語 閩客語 教材亮點 國語 數學 生活 自然 社會 健體 藝術 綜合活動 英語 閩客語 研習活動 研習維他命 研習場次 好康下載 最新訊息4 訊息 × 尚未開放 Close 回首頁 素養學堂 素養學堂 【國語】用教材教出語文素養~以低年級課文為例 作者:婷婷老師 分享 分享 如何形塑語文素養?教學者可以怎麼做?是新課綱上路之際,所有教師都需要面對的課題。

用教材教出語文素養 有這麼一種說法,教學者就像廚師,手上擁有食材,要烹出一道什麼樣的料理,是教學者可以決定以及發揮的空間,當然,也會隨著廚師拿手的絕活而有所不同。

然而,教學者該做些什麼?掌握食材的特性,方能選擇合適的烹調方式,而熟悉食材的紋理,便能增添料理的口感,當教學者對於教材能有高度的掌握時,才能選擇合適學生的學習策略,安排適合的教學活動,協助學生在語文領域中提升語文素養。

因此,如何換個方式來使用教材,發揮教與學最大的成效。

接下來,將分享低年級語文課例,實踐用最簡單可行的方式,在教學中形塑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從聽與說培養思考與討論習慣 我們希望培養會思考、能思考、樂於思考的學生,透過語文教學,可以怎麼做呢?答案是:讓學生為故事安排不同的結局。

其實,這樣的語文訓練在九年一貫的課程中已經存在,像是看圖說話、為故事排序,或是用自己的話重述故事等,在新課綱中只是強化了這樣的訓練,增進學生抽象的邏輯推理能力。

【課例說明】 像是康軒一上第七課爬山(附圖),講述的是星期假日與家人的休閒活動,教學者先指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再以提問引導學生看圖說話,如:圖片裡有哪些人?他們在做什麼?圖片中有哪些風景?圖片裡的人看起來心情如何?接著,再提供其他生活情境,如:逛市場、去遊樂園玩、去理髮等日常情境,或請學生提供與家人的生活照做為題材,再以前面什麼人?去哪裡?做什麼?並兩兩一組或和小組成員說說看照片的內容。

藉由觀察圖片,學習如何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再到二上第三單元好聽的故事(附單元頁圖),便可以透過經典的故事:國王的新衣裳、等兔子的農夫、守株待兔與聰明的小熊,讓學生將課文故事進行改編,在進行改編之前,學生便必須掌握這些故事要表達的內涵,因此,學生在分析、選擇、捨棄和討論的過程中,自然的運用聽、說、讀、寫作各種能力。

二、用方法在練習中得到樂趣與熟練 低年級語文學習重點之一為生字教學,除了教導學生寫出正確的國字外,識字的方法也包含在生字教學中。

如何利用部件、部首或簡單的造字原理輔助識字,常見的組字規則和花瓣識字都可以靈活運用在生字教學中。

【課例說明】 漢字方整的結構,讓文字類型有很多種,有著不同的組合方式,例如:上下分、左右分、左中右分、上中下分、外包型、全包型等。

教學者可先以熟字講解組合類型後,將全課的生字寫在黑板上,讓全班進行分類。

以康軒二上第八課(附圖)為例,該課生字有「衣、胖、特、別、針、單、聰、才、臣、敢、點、左、思、右」,請學生依部件組合方式分類,除了解字形外,也能對文字結構產生概念,進入習寫階段時,再進一步指導各部件的比例。

在月考前複習時,可以讓學生打開生字列表,讓學生寫出「上下分」、「左右分」、「左窄右寬」的字,藉此達到複習的效果。

花瓣識字則以康軒二下第十課的「青」字教學做舉例(附圖),「青」字因為不同的部件組合出「晴」、「請」、「靜」、「清」、「情」、「睛」,教學者便能利用「形近字比較」以及「字帶字」的方法,進行「青」形近字的大量識字。

也可以讓程度中上的學生,將這些字組成一首與課本範例不同的短詩。

三、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是語文,作為生活中重要的一環,若能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語文的樂趣,那麼對於語文的學習興趣,就能從課內走向課外,因此,除了關注學生能不能理解課文,或對於某種語文方法能不能了解外,還得注重學生如何遷移所學到的語文方法,運用在生活中,感受寫字的溝通功能與樂趣。

【課例說明】 康軒二上第七課給小朋友的信(附圖),教學重點是以學生能讀懂書信的內容,了解書信的格式,搭配習作的寫一封信給陳奶奶,便是創造一個生活情境,讓學生能應用所學到的書信知識於需求中。

因此,教學者在習作後,可以布置一個將想對父母/家人/親人的感謝寫在信裡,並實際郵寄回家的情境,讓學生可以實際操作,情境也可配合教學時學校活動或是節慶做替換。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說明所謂的語文素養,指的是:「可促進個人與他人和睦的交換資訊和想法,進而養成能自我學習,並且從容自若地適應各種文化環境的語文能力與態度。

」簡單來說便是,結合知識、能力與態度形成的素養,是一種持續自我學習改變的能力,強調學習必須建立在與真實生活情境的連結。

教學者本身在設計課程活動時,也需要具備這樣的能力,因而,從教材出發,來形塑教師的備課素養,面對未來的各項變革,也都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熱門 教學實務 陳麗雲 素養 公開授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