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吸管大大危害 - 奧秘海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從大洋中的垃圾海造成各種航海的危害後,全世界已經掀起一股掃除海洋垃圾的風潮。

這幾年的「世界海洋日」,都以思索如何解決塑膠污染為主題,今年(2019) ... 網頁 首頁 關於我們 歡迎投稿 各期館訊一覽 2022《奧秘海洋》雜誌銷售/索取地點 114期線上回函 2022第三屆臺灣科學節教師海洋教育心得徵文活動 《奧秘海洋》之友:海洋知識補充站 奧秘海洋Instagram 2019年5月20日星期一 小小吸管大大危害 文─陳勇輝博士─海生館科學教育組 繪圖─施晴晴 (本文同時刊載於108年5月15日國語日報科學版) 守護海洋人人有責 塑膠垃圾毋庸置疑已經衝擊危害到海洋生態與人類日常生活了,專家估計每年約有800萬噸的塑膠垃圾隨著河川進入海洋中。

自從大洋中的垃圾海造成各種航海的危害後,全世界已經掀起一股掃除海洋垃圾的風潮。

這幾年的「世界海洋日」,都以思索如何解決塑膠污染為主題,今年(2019)的世界海洋日更是以「一起守護、恢復海洋」為主題,邀請全民一同參與環境保護行動。

近年來許多國家與企業體認拋棄式塑膠製品對地球的危害,紛紛發起限塑行動,然而其中看似不起眼的吸管卻成了漏網之魚。

四處可見的塑膠危害 近來網路盛傳一段影片,片中研究人員小心地從海龜鼻孔中拔出一根吸管,過程中涓涓鮮血從鼻孔流出,海龜面露痛苦的表情實在令人不忍,然而吸管只是其中的塑膠共犯之一,誤食塑膠袋造成海龜或鯨豚假飽卻餓死的案例更是時有所聞。

海洋垃圾無國界。

在臺灣西岸,冬季會有大陸沿岸的海漂垃圾隨著冷水團入侵,夏季時沿岸的地區則有東南亞國家飄來的垃圾。

不只是水表,甚至在將近一萬公尺深的馬里亞納海溝中也可發現塑膠垃圾,連居住在其中的深海魚類(如鮟鱇魚)腹中都有塑膠垃圾。

塑膠分解速度相當緩慢,裂解成塑膠微粒之後又被魚蝦貝類的幼生吞入腹中,隨著食物鏈過程的傳遞,又回到人類餐桌的海鮮中。

英國科學家發現,以過濾水中有機物顆粒為食的二枚貝,體內累積了上萬顆的塑膠微粒,而更令人擔心的是常用於料理的食用鹽已經混有塑膠微粒的案例。

雖然當前並沒有明確的醫學研究證實塑膠微粒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但是盡量不攝入無法消化的塑膠微粒畢竟是最安全的原則。

小吸管大災害 劉備說莫以惡小而為之,吸管常出現在淨灘垃圾中,雖然它體積小,但人們常忽略吸管對環境的殺傷力,而不經意地濫用、丟棄。

在手搖杯飲料風行的臺灣,環保單位估計每年國人損耗約30億支吸管,就算實際使用量為三分之一,消耗量也相當驚人,加上吸管體積小和難以清洗,所以很難回收再利用。

還好近年來,關於吸管的危害漸漸被大家所重視,全球各國紛紛制定法規限制吸管使用。

我國環保署預計今年(2019年)7月1日起在公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四大類場所,針對內用餐飲都不會再提供一次性吸管,並逐年擴大實施,至2030年全面禁用塑膠吸管。

讓人欣喜的是,許多跨國企業也響應了這波行動,領先政府率先在全球據點禁用塑膠吸管,希望大幅降低吸管的使用量,減緩對生態環境的衝擊。

減塑從拒絕使用做起 目前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製造的垃圾量已經超出當前資源回收系統所能處理的承載量,垃圾掩埋場堆積如山的垃圾成了不定時的環境炸彈,垃圾源頭減量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簡單來說,就是改變使用習慣,例如使用環保吸管,拒拿(用)吸管,萬不得已需要也應選擇環保的替代材質,最後就是確實將吸管歸類至一般垃圾中,避免它掉落環境之中,危害無辜的海洋生物。

有獎徵答活動 即日起至108年6月30止日,請上本館官方網站,點選「小小吸管大大危害」有獎徵答辦法,就有好禮等著您喔! at 5月20,2019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Facebook分享到Pinterest Labels: 99期(2019年5-6月)舌尖上的輓歌黑鮪危機, 世界海洋日, 吸管, 塑膠, 塑膠微粒, 奧秘海洋, 禁塑, 閱讀海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Atom) 臺灣科學節《奧秘海洋》徵文暨繪圖活動 2022第三屆臺灣科學節《奧秘海洋》徵文暨繪圖活動 2021第二屆得獎作品 2020第一屆得獎作品 歷屆《奧秘海洋》徵文暨繪圖活動回顧 站內搜尋 線上試閱─114期 114期 《奧秘海洋》線上訂閱單 2022年 113期(2022年3月號)新學期的海洋教育提案 114期(2022年6月號)海,有事嗎? 2021年 109期(2021年3月號)海洋溝通術 110期(2021年6月號)海洋,再見,海洋 111期(2021年9月號)陸海之間 112期(2021年12月號)鏡頭下的海洋 2020年 103期(2020年1-2月)海洋素養怎麼學 104期(2020年3-4月)我們與海的距離 105期(2020年5-6月)海生館裡的「生物健康國家隊」 106期(2020年7-8月)海洋女力 107期(2020年9-10月)「臺灣科學節」來囉!─海生館五大活動全解析 2019年 100期(2019年7-8月)倒數2048,被掏空的海洋 101期(2019年9-10月)顯微鏡下的海底世界 102期(2019年11-12月)海洋生物研究怎麼做 97期(2019年1-2月)線上線下海生館 98期(2019年3-4月)打造珊瑚的挪亞方舟 99期(2019年5-6月)舌尖上的輓歌黑鮪危機 2018年 91期(2018年1-2月)一起來探索海洋 92期(2018年3-4月)豢養一塊海洋 93期(2018年5-6月)海洋汙染的警訊 94期(2018年7-8月)海洋新生兒 95期(2018年9-10月)你聽過魚的叫聲嗎? 96期(2018年11-12月)我‧白鯨 文章分類 水質與維生系統 (3) 世界海洋日 (5) 刊首專文 (10) 白鯨研究 (7) 我們的館 (6) 封面故事 (12) 活動報導 (7) 研究交流 (4) 科普趣聞 (1) 展覽訊息 (2) 海生館教育資源 (9) 海洋大師專訪 (4) 海洋文創 (4) 海洋生物多樣性及保育 (5) 海洋汙染 (6) 海洋教育科學園區 (1) 海洋新知 (3) 特展 (4) 國際視野 (2) 專題報導 (38) 魚類生理 (5) 塑膠微粒 (3) 新南向計畫報導 (8) 標本典藏 (1) 線上海生館 (1) 閱讀海洋 (43) 館長的話 (12) 環境荷爾蒙 (2) OceanTag學習網 (1) 海生館官方連結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海生館文創商品館 海生館出版品專區 海生館各期特展 研究與保育 海生館研究主題網 海生館研究人員群 白鯨研究與照護 海洋教育資源 海生館教育資源彙整 《奧秘海洋》館訊PDF全文下載 海生館雲端學習系統 海洋教育中心 台灣海洋生態資訊學習網 OceanTag學習網 海生館影像管理系統 海生館典藏系統 海洋學校計畫 海生館官方YouTube 海生館官方FB Hello海洋 網站啟示 本網站文章歡迎分享至您的社群媒體上,若有轉載至其他平台需求,或對版權有任何問題,請洽[email protected]

謝謝您。

館訊存檔 館訊存檔 七月2022(2) 六月2022(16) 三月2022(12) 十二月2021(16) 十一月2021(46) 九月2021(16) 六月2021(16) 三月2021(15) 十二月2020(99) 十一月2020(1) 十月2020(17) 八月2020(3) 七月2020(13) 六月2020(11) 三月2020(11) 一月2020(15) 十一月2019(15) 九月2019(16) 七月2019(12) 五月2019(16) 三月2019(14) 一月2019(20) 十二月2018(16) 九月2018(13) 七月2018(15) 五月2018(11) 三月2018(12) 二月2018(3) 一月2018(7) 九月2017(2) 六月2017(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