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絲而棼之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治絲而棼之 · 名詞解釋: 治絲而棼之語出[春秋左傳.隱公四年],現在常說成「治絲益棼」。

意為做事不得法,越做越壞或越亂。

記載魯隱公四年(西元前719年),魯國大夫眾仲 ... 回首頁 網站地圖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詞彙查詢 下載專區 詞彙建議 審譯會 × 請輸入您的使用者帳號密碼 帳號 請輸入註冊的email。

密碼 密碼英文字母有分大小寫。

登入 離開 釋義 翻譯 回簡目列表  修訂/勘誤建議 單筆輸出 治絲而棼之 崔光宙 2000年12月 教育大辭書 名詞解釋:  治絲而棼之語出[春秋左傳.隱公四年],現在常說成「治絲益棼」。

意為做事不得法,越做越壞或越亂。

記載魯隱公四年(西元前719年),魯國大夫眾仲回答魯隱公的話說:「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

以亂,猶治絲而棼之也。

」「棼」為亂絲之意。

  此語歷史典故是:宋殤公即位之時,公子馮(衛國國君合法繼承人)投奔鄭國,鄭國人想立他為宋君,因而宋鄭兩國結怨。

後衛國州吁自立為君,為了要報復鄭莊公曾經伐衛之仇,於是派使往宋國遊說:「宋國若討伐鄭國,不但可以除去公子馮的禍害,而且衛國與陳國、蔡國都會追隨貴國。

」於是宋、陳、蔡、衛四國聯合出兵圍攻鄭國都城,經歷五天方才退兵。

魯隱公就以此事詢問大夫眾仲的看法。

眾仲說:「臣只聽過以德服民,沒聽過以亂服民。

以亂來解決問題,就像是整理絲時,把它弄得更亂。

」這就是「治絲而棼之」的意思。

  中國古代的政治哲學主張「王道」,以德服人;反對「霸道」,以力服人。

眾仲「治絲而棼之」的故事是以宋國伐鄭的事實,不是解決問題的良策,因為州吁自立不合傳統國家嗣位的制度,宋國協助這樣的人攻打另一個國家,不合倫理道德,也就是不合王道,結果出師無功,也沒幫成州吁,反而受到主張王道和道德者的譏評,是處理事件不當的一個例子。

治絲而棼之 以進行詞彙精確檢索結果 出處/學術領域 英文詞彙 中文詞彙 以治絲而棼之進行詞彙精確檢索結果 出處/學術領域 中文詞彙 英文詞彙 引用網址: 推文 評分 評分 相關詞彙 詞彙建議 暫無建議訊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