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睡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嗜睡症(hypersomnia)是一種會睡眠過度的疾病,主要有兩種類型:原發性嗜睡症和反覆性嗜睡症。

兩者的症狀相同,但發生頻率不同。

嗜睡症 語言 監視 編輯 維基百科中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

如需獲取醫療相關的幫助或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詳見醫學聲明。

嗜睡症(hypersomnia)是一種會睡眠過度的疾病,主要有兩種類型:原發性嗜睡症和反覆性嗜睡症。

兩者的症狀相同,但發生頻率不同[1]。

嗜睡症患者Hypersomnia醫學專科神經學、​睡眠醫學提示:此條目的主題不是發作性嗜睡病。

目次 1症狀 2病因 3流行病學 4診斷 5治療 6誤解 7參見 8參考文獻 9外部連結 症狀編輯 患有嗜睡症的人會反復發生過度日間嗜睡(英語:Excessivedaytimesleepiness)(EDS),這和因晚上缺乏或中斷睡眠而導致的疲倦不同。

他們被迫在白天內多次地打盹,且經常會在不適宜的時間,如工作、吃飯或是在談話時。

這些白天小睡通常沒有提供救濟的症狀。

嗜睡症患者在晚上也經常會有過長時間的睡眠,且很難從長時的睡眠中醒來,若硬要醒來,則會感到無所適從。

其他症狀還有焦慮、逐漸增加的怒氣、逐漸降低的活力、坐立不安、思維緩慢、說話緩慢、沒有食慾、幻覺、記憶困難等。

一些患者會無法維繫原來的家庭、社會、職業或其他的社交關係。

一般,嗜睡症多首發於青春期或成年初期[2]。

上述症狀在兩種嗜睡症中都會出現。

原發性嗜睡症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反覆性嗜睡症會出現很多次,在正常睡眠和過度睡眠之間不斷地反覆。

克萊恩-萊文症候群是最有名的反覆性嗜睡症,雖然很罕見,但這些人一天通常會睡超過18個小時,卻不覺得清醒。

病因編輯 嗜睡症可能是因為腦部的傷害或重性抑鬱障礙、尿毒症及纖維性肌炎等疾病所造成的。

另外也可能是猝睡症、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腳動症和週期性肢動症(英語:Periodiclimbmovementdisorder)等睡眠障礙的一種症狀。

其他,在服用某些藥物(如治療抑鬱症、焦慮或躁鬱症的一些精神藥物)、中止服用某些藥物或毒品,或是酒精濫用等,也有可能出現嗜睡症這類的副作用。

遺傳體質可能也有關係[2]。

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因為感染了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一些患有嗜睡症的例子被發現是在感染之後立即發病的。

並不是所有的嗜睡症都可以找得出病因,那些找不出病因的即稱為特發性嗜睡症。

流行病學編輯 嗜睡症是一種罕見的疾病,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成人會有過度日間嗜睡的困擾。

這種疾病通常好發於15歲至30歲之間,且隨著年紀緩慢發展。

診斷編輯 要診斷為睡眠過度,必須要有一個症狀,每週至少發生三次嗜睡,時間超過三個月,且對患者的生活有重大的影響。

另外,嗜睡症也必須不能是其他疾病或藥物的副作用。

治療編輯 美國國家神經疾病與中風研究院的網頁上寫道: 治療是症狀性的。

可能會開立安非他命、利他能和莫達非尼等中樞神經刺激劑。

其他用於治療嗜睡症的藥物還包括可樂定、左旋多巴、溴隱亭、抗抑鬱藥及單胺氧化酶抑製劑。

行為(如晚上工作及會延遲睡眠時間的社交活動)和飲食習慣上的改變也可以減輕一些症狀。

患者也應避免接觸酒精和咖啡因[2]。

上述的藥物療法可能有效或無效,嗜睡症是一種終生疾病,而最近有研究推論治療腦下視丘是一個可能解決的方法。

誤解編輯 人們經常將睡眠呼吸中止症和其搞混。

但嗜睡症起於各種因素,如壓力過大,工作輪調,睡眠不足等。

有的病患醒來後會繼續睡著。

睡眠呼吸中止症則以肥胖為主因。

兩者病患經常認為是懶惰不運動導致,但事實上成因就有不同。

參見編輯 發作性嗜睡病 克萊恩-萊文症候群 睡眠障礙參考文獻編輯 ^存档副本.[2010-01-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2.02.12.2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NDSHypersomniaInformationPage.June2008[2009-01-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06).  外部連結編輯 -483065848於GPnotebook med/3129於eMedicine-"PrimaryHypersomnia" NationalSleepFound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leepEducation.com:IdiopathicHypersomnia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嗜睡症&oldid=71889987」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