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原生家庭之傷,需要自救 - 香港新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原生家庭理論,根本就不是正統心理學概念,主流心理學教科書幾乎沒有提及;. 2、你的父母對你人格最大的影響,其實是遺傳給你的基因。
首頁
數碼遊戲
新浪網
數碼遊戲
科技新聞
新浪網
對不起,原生家庭之傷,需要自救
2019年01月07日09:15
來源: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前兩天后台有讀者給我發了一篇名為《原生家庭理論都是胡說八道》的文章,表示“求老師反駁”。
一看到這麼極端的標題,我立馬擼胳膊挽袖子準備磨刀霍霍向豬羊了。
認真看完之後,我發現文章里的部分內容粗略一看倒不像標題里那麼絕對,乍看之下還挺有理有據的樣子;但細看卻怎麼看怎麼覺得不對勁,因為這篇文章對於原生家庭理論及相關研究的解讀,是不準確的。
原文大義如下: 1、原生家庭理論,根本就不是正統心理學概念,主流心理學教科書幾乎沒有提及; 2、你的父母對你人格最大的影響,其實是遺傳給你的基因。
你的人格大約有40%是遺傳的; 3、你人格剩下的60%,是環境影響。
但父母如何對待你,對你人格的影響很小; 4、別再相信原生家庭論。
你完全有能力擺脫那些負面影響,決定自己的人生。
這篇文章在形式上做得十分正確,有論點,有論據,有參考文獻,還有大學副教授審核背書;但內容上卻有很大漏洞,不僅論點“原生家庭理論不重要”太過絕對,其論證過程也缺乏邏輯——犯了“錯誤解讀”和“以偏概全”的錯誤。
為什麼我認為該文“錯誤解讀” 首先,作者在文中提到,雙生子實驗發現人格大約有40%由遺傳因素決定,剩下的60%由環境決定。
然後作者說,“發展心理學家發現,與共享環境相比,非共享環境對人格特質的影響更大”,“遺傳學的結果顯示,共享環境對人格發展影響幾乎為0”,並因此得出結論“原生家庭對人格方面幾乎不會產生影響”。
遺傳學上的這個結論我不知道作者如何得出,歡迎遺傳學專家來討論。
單就從“發展心理學家發現,非共享環境對人格的影響大於共享環境”這一點來說,我們就無法得出“原生家庭對人格幾乎沒有影響”的結論。
單就從“發展心理學家發現,非共享環境對人格的影響大於共享環境”這一點來說,我們就無法得出“原生家庭對人格幾乎沒有影響”的結論。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我翻閱了該文末尾所附的文獻,發現發表在PsychologicalBulletin上的元分析(即對很多類似文章的結果總結分析,以得出更靠譜的結論)文章雖然提到了這麼個數據——即“遺傳占40%,環境占60%”——但該研究並沒有表示,在影響人格的60%的環境因素中,有多少比例來自原生家庭,有多少比例來自外部環境。
也就是說,至少從這篇文獻里,我們無法得出“原生家庭對人格發展幾乎沒有影響”的結論。
為什麼我認為該文“以偏概全” 作者說,“原生家庭對‘人格’的影響很小”。
這裏“人格”的概念需要再明確一下——在PsychologicalBulletin上的那篇元分析中,人格指的是我們心理學上常說的“大五人格”,即開放性、責任心、外向性、宜人性以及神經質。
但這隻是狹義上的人格定義,也就是說,該實驗只是測量了人的五種性格受基因和環境的影響程度而已。
而在公眾討論“人格”的時候,說的其實是一個廣義的定義,其衡量的維度和分類都要複雜和龐大得多,除了大五人格中所包含的幾種性格脾氣,“人格”還指一個人的言行舉止風格、親密關係模式、情感意誌、心理特徵等等。
作者用“狹義人格”的分析作為論據,論證出的結論卻模糊成了“廣義人格”,並以此推導出原生家庭對人格發展幾乎沒有影響,是不合理的。
至少在發展心理學領域,我就能舉出N個實證研究的結果可以證明,原生家庭對人格的影響真的很重要。
原生家庭對人格的影響真的很重要。
圖片來源:Pixabay 比方說愛恩斯沃斯(Ainsworth)的依戀風格(attachmentstyle)測量,就是原生家庭對兒童人格發展影響的一個直接證據。
該理論認為,焦慮迴避型和焦慮矛盾型的兒童,長大後的行為問題和性格問題就可能要比安全型依戀的孩子要多。
Ainsworth利用陌生情境實驗測量了嬰兒和照料者(主要是父母)間的依戀模式,結果發現兒童的依戀風格大約可以分為3種主要模式: 安全型:母親在身邊時,可以不粘著媽媽,開心自由探索,和陌生人正常互動;母親離開後,感到傷心害怕,焦慮不安;但母親回來予以安撫後,能很快平靜下來。
焦慮迴避型:母親在身邊時,會迴避或忽略母親;母親離開時,不緊張,不憂傷,無所謂;母親回來後,也沒什麼明顯情緒反應。
焦慮矛盾型:母親在身邊時,就已經很焦慮,時時粘著母親;母親離開時,更加苦惱傷心;母親回來時,會既憤怒又矛盾,一方面尋求親近,一方面又無法原諒母親,內心糾結矛盾,很難安撫好。
依戀風格除了可以預測孩子的一系列行為模式之外,甚至還可延續到成年後的人格: 一個人與自己伴侶、親人間的親密關係,往往會和幼年時形成的依戀風格高度一致,甚至當你有了孩子後,你和自己的孩子的依戀關係也會和自己兒時一致。
比如幼年時和母親焦慮迴避型的兒童,長大之後和男/女朋友的相處模式可能也是如此——不喜歡經常呆在一起,不喜歡對方過多參與自己的生活,男/女朋友正常的關心、幫助,在她/他看來可能都是令人窒息的負擔。
那依戀風格的形成到底是遺傳還是養育模式在起作用呢? 2001年,在期刊ChildDevelopment上,心理學家O’Connor和Croft用220對平均年齡3歲半的雙生子做實驗,考察了基因和環境因素(共享環境+非共享環境)對兒童依戀風格的影響。
結果顯示:(1)基因和環境因素都可能影響到兒童的依戀風格;(2)同卵雙生子和異卵雙生子的依戀風格一致性相當(都在70%左右),可見環境的影響更重要(至少在嬰兒階段如此)。
紅框框里圈出的部分,遺傳因素h平方是0.14,沒有標星號*:意味著在統計上是不顯著的,可見遺傳的影響作用沒有那麼大。
共享環境Es平方是0.32,非共享環境En平方是0.53,這二者都有標星號*,意味著統計學上的顯著。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有重要的影響。
圖片來源:Pixabay 還有瑞典的一項針對青少年攻擊性的雙生子研究(如下圖)則發現,對於男孩來說,原生家庭社會經濟地位較高時,他們的基因會對其攻擊行為有較大的解釋力;而相反,如果他們的家庭處於較低社會經濟地位時,則家庭因素會對其行為的攻擊性有更大的解釋力。
個體間攻擊性的差異到底受哪個因素影響更大,並沒有一刀切的答案。
而是在基因、性別、家庭情況、種族構成、地區犯罪率等各種複雜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而生成。
而且,退一步講,即便“原生家庭對人格幾乎沒影響”,那也不能推導出“原生家庭對人的生活沒有影響”,更不能推出“原生家庭理論不重要”——即便原生家庭理論真的不重要,也不能推導出“原生家庭理論都是胡說八道”的結論。
我讚同“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可以擺脫” 在《原生家庭理論都是胡說八道》那篇文章里,雖然我覺得論點和論證過程非常有問題,但有一句話我是讚同的:你有能力擺脫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決定自己的人生。
糟糕的原生家庭環境一定是道檻,好消息是這道檻並非不可跨越。
我記得有一篇文章的名字大概叫《35歲以後,你就是你自己的原生家庭》。
文章內容我沒有看,但是這個題目里的論點我是非常認可的。
隨著一個人的閱曆成長、經濟獨立和人格獨立之後,只要你想,你其實能夠逐步擺脫曾經的壞環境的影響。
美劇《生活大爆炸》截圖 我猜測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初衷,也是因為原生家庭理論如今確實是被濫用和汙名化,發展成了“原生家庭讓我毀滅”“原生家庭創傷不可逆轉”的原生家庭宿命論。
其實,原生家庭理論最初是經常用於臨床諮詢中。
因為在臨床案例中,大量的情況是來訪者遭遇了極大的家庭創傷,在這種時候諮詢師去與他共情,感知對方的創傷是非常重要的步驟。
比如一個抑鬱症病人,對自己有一種不合理的過度輕視,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自己是個廢人,不如死了算了。
這個時候,諮詢師難道還要跟著對方說“是是是,你確實是個廢物”嗎? 諮詢師肯定不可能夠犯這種錯誤啊!他們會用認知行為療法來糾正來訪者的錯誤認知——“其實這個問題不全在你,你的成長環境要負很大的責任,你缺乏積極關注”等等——這就顯示出原生家庭論的重要意義了。
但注意,這是對有心理問題的患者而言,因為他們本身已經過度低自尊了,所以我們有必要告訴他們“這不能全怪你”。
而對於大多數情況沒那麼糟糕的人來說,原生家庭宿命論其實只是一種歸因偏差——好的事情發生了:我的個人努力;壞的事情發生了:父母教養的錯。
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並不存在“凡事都怪自己”“不懂原生家庭也負有責任”的情況。
按照李鬆蔚老師的說法,你既然能夠開始正視原生家庭的問題,那你的“心理問題”也差不多就治癒了。
為什麼呢?因為—— “我這麼不自信,都是因為我爸媽老diss我。
” “你的意思是,你明明做得挺好的,可是父母還打擊你,所以導致你缺乏自信?” “是啊。
” “那你是認為父母的批評不合理,並且覺得自己做得還不錯,是嗎?” “是啊。
” “那你不是挺自信的嗎?” 所以說,因為有市場,現在原生家庭理論就這麼被濫用了。
什麼《毀了孩子一生,只因家長說了這句話》《父母一個舉動,竟讓孩子這樣做》《父母有多愛孩子,只看這一點就夠了》。
這一類極端、偏激的論調,既不科學,也不合常理,但對販賣焦慮給父母、或是幫助子女甩鍋而言,卻很奏效。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有提到過和孩子開玩笑說要“賞你個嘴巴子”,有很多人來罵我,說我恃強淩弱,質問我知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就是這樣被毀掉。
鹿sama很生氣地說,如果能因為一句話就毀掉,只能說明那本身就是一段瀕臨崩潰的親子關係。
我可以理解他們,其實是在我的故事里投射自己的創傷體驗和憤怒情緒。
但有必要說明的是,育兒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作,絕不可能因為一句話,一個舉動,就毀了誰的一生;要毀,一定是長期的、錯誤的養育模式導致的。
育兒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作,絕不可能因為一句話,一個舉動,就毀了誰的一生;要毀,一定是長期的、錯誤的養育模式導致的。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有很多家長朋友經常會跟我傾訴焦慮:“我說了一句什麼什麼話,會不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啊?”——我這麼說吧,首先,孩子沒有那麼脆弱,也不該去過度保護;其次,能反思自己會不會因為一句話就給孩子留下陰影的家長,一般不會差到哪裡去。
到底家長怎麼做,才是對孩子好? 說了這麼多,有人也許會問,那你到底站那一邊? 其實,拋開實用性,大談某個理論完全錯誤或是完全正確,都是片面的。
我還是希望能夠從多一些角度去理解這個世界存在的現象。
心理學界有一個理論我深以為然——環境基因匹配度(goodnessoffitbetweengeneandenvironment)。
意思是說,個體的行為塑造涉及的因素太多太複雜,各個因素之間還存在互相的影響,所以不能單純地去判定哪種做法好不好,而是要看你的基因和你的環境到底搭不搭配。
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Thomas和Chess就提出,當兒童的特質(基因)與環境的要求/預期相匹配時,兒童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而一旦基因與環境匹配度較差,則兒童的發展則可能會受阻。
就比如說,先天比較有攻擊性的孩子是不是一定教不好?母親的養育方式是心大點好還是敏感點好? 這就沒有標準答案。
因為,Bakermans-Kranenburg和IJzendoorn在2007年的文章就顯示,即使是先天有帶有7段以上DRD4基因(該基因段和攻擊性有關)的兒童,如果他的母親屬於敏感型的養育者(對孩子的要求能夠及時察覺和滿足),則DRD47+的兒童的攻擊性反而還更低。
(如下圖) 再比如我之前就寫過的北大王猛萬字長文控訴父母,他父母的有些過於嚴厲的語言和管教方法是不是錯的呢?對於要好且敏感的孩子來說,是錯的;對於心大的孩子來說,算個毛線;對於心大還不自律的孩子來說,簡直很有必要。
所以你說對孩子教育到底是嚴格點好還是愛與自由好呢?結論也是:分人。
這其實也就是我們老祖宗早就說過的:因材施教。
關鍵字︰
瑞典
視頻精選
更多新聞
延伸文章資訊
- 1原生家庭——宿命論還是向前看_世紀大講堂
我們的原生家庭理論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解釋這樣的一個問題,你之所以今天在這裡是這樣的一個狀態,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十年前,或者是二十年前,或者是三 ...
- 2對不起,原生家庭之傷,需要自救 - 香港新浪
1、原生家庭理論,根本就不是正統心理學概念,主流心理學教科書幾乎沒有提及;. 2、你的父母對你人格最大的影響,其實是遺傳給你的基因。
- 3《假性親密關係》:關於原生家庭的三個誤解 - 關鍵評論
隨著心理學知識的普及,愈來愈多的朋友接觸到了原生家庭這個概念,以及許多關於原生家庭是如何影響人格形成方面的理論。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依戀理論,這個 ...
- 4「 原生家庭」 理論是垃圾| 夏小強的世界xiaxiaoqiang.net
「 原生家庭」 理論是垃圾 · 一切科學都必須接受檢驗。經驗科學必須接受實證的檢驗,形式科學必須接受邏輯的檢驗。而原生家庭理論,兩種檢驗都接受不了。
- 5原生家庭_百度百科
近代的婚姻家庭治療理論,就是要解讀這本難唸的經,其中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的觀念,是十分有效的角度。 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這家庭的氣氛,傳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