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豐富每個日子-----哲學書《我是誰》 - 書香世界 - RFI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我們要來讀一本回答"在我們生命里終究要面對的重要課題"的哲學書,書名是:《我是誰》,作者:德國人理察.大衛.普列希特。

德國有一位名人…… 將RFI-法國國際廣播電台添加到主屏幕 訪問主要內容 Français English Español Português PortuguêsdoBrasil Hausa Kiswahili Mandenkan Fulfulde România Русский TiếngViệt 华语 華語 ភាសាខ្មែរ فارسی 主題分類 首頁 中國 港澳台 法國 亞洲 非洲 中東 歐洲 美洲 人權 政治 經貿 社會 生態 科技與文化 特別專題 視頻 收聽 再次收聽 欄目檢索 同步收聽 社交網絡 电邮新闻 如何收聽法廣 應用 我們是誰? 與法廣聯繫 廣告部 銷售法廣產品 加入我們 版本說明 個人信息保護政策 小型文本文件/Cookies 首選關注重點 學法語 法廣音樂 法廣音樂庫 世界博客 法國24電視台 阿拉伯語 移民信息 CFI 新聞學部 法國世界媒體集團(FranceMédiasMonde) ©2021RFI–版權所有。

法廣對非本網站內容不承擔責任。

通過ACPM/OJD認證。

簡 中國 法國 港澳台 視頻 欄目檢索 /專欄檢索 /書香世界 書香世界 用生命豐富每個日子-----哲學書《我是誰》 發表時間:27/04/2011-04:00更改時間:27/04/2011-22:51 音頻04:55 作者: 安娜 今天我們要來讀一本回答"在我們生命里終究要面對的重要課題"的哲學書,書名是:《我是誰》,作者:德國人理察.大衛.普列希特。

德國有一位名人在推薦這本書的時候說:當你閱讀這本書,就已經向幸福邁出了第一步。

正是這部哲學作品一直盤踞《明鏡週刊》銷售冠軍16周,在德國幾乎讀者人手一冊?這不是一部哲學史導論,也不是腦筋急轉彎的哲學入門;它以人是什麼的問題為起點,以現代科學研究成果為工具,探討人的認知、倫理、信仰、自由和愛的意義,那些都是我們在生命里終究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廣告 剛剛過去的星期六是世界閱讀日。

這個日子是怎麼來的呢?據說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的男女,自古以來即有在4月23日互贈玫瑰花與書的傳統。

同時,4月23日也是世界上許多著名作家的生日或忌日。

著有《唐吉訶德》的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與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都是在1616年4月23日辭世,因此西班亞與英語系國家每年此時都會舉行閱讀相關的藝文活動。

到了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將每年的4月23日訂為慶祝圖書和閱讀的日子。

今天我們要來讀一本回答"在我們生命里終究要面對的重要課題"的哲學書,書名是:《我是誰》,作者:德國人理察.大衛.普列希特。

德國有一位名人在推薦這本書的時候說:當你閱讀這本書,就已經向幸福邁出了第一步。

正是這部哲學作品一直盤踞《明鏡週刊》銷售冠軍16周,在德國幾乎讀者人手一冊?這不是一部哲學史導論,也不是腦筋急轉彎的哲學入門;它以人是什麼的問題為起點,以現代科學研究成果為工具,探討人的認知、倫理、信仰、自由和愛的意義,那些都是我們在生命里終究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關於什麼是人生的意義,本書作者這樣回答:保持好奇求知的心,讓你的好主意付諸實現,用生命來豐富每個日子,而不是用日子來堆砌生命。

全書共分三大部份,第一部:我能知道什麼?作者介紹了對現代主義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的四位大師  生於一八三八年的物理學家恩斯特.馬赫(ErnstMach)、生於一八四四年的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生於一八五二年的腦部學家聖地亞哥.卡哈爾(SantiagoCajal)以及生於一八五六年的精神分析學家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代的智慧結晶及其延伸知識,來說明我們的歷史經歷過的巨大變革,這四位新思想的先驅之間只相隔十六年,而他們的對後世具有極為深遠的影響。

第二部:我應該做什麼?在這一章當中作者探討倫理和道德的問題。

人類究竟為什麼能有道德地行事?善或惡到底何者更接近人的天性?諸如此類的問題也不再只有哲學可以提供解答。

話題包括複製人、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篩選胎兒性別(甚至基因)、素食主義、安樂死、墮胎、好人與殺人、人類與人猿等。

面對每個棘手的問題,作者試著提出不同角度並引用各派的看法來進行辯證,其中又以康德、功利主義以及道德直覺讓人印象深刻。

第三部:我可以期望什麼?這一章作者討論的是大多數人一生中最關心的問題,比如幸福、自由、愛、上帝和人生的意義。

這些問題都不容易回答,卻又都如此重要,值得我們潛心思考。

全書分為34章,每一章都有一個提問,作者刻意不預設答案,而是以這種方式不斷地引導讀者去思考。

面對每個問題,作者使用各種貼近生活、充滿趣味的例子來引起讀者的好奇心,吸引讀者忍不住一直讀下去。

最末一章可以說是整本書的綜合結論,你覺得人生具有意義嗎?對於這個問題,作者羅列各家的說法:對康德來說,人生的使命在於屢踐道德義務;盧梭則認為人生的使命是能夠且依照自己的本性過活;邊沁卻認為,人生使命在於獲得對自己和別人最大可能的樂趣;裴利眼中的人生使命則在儘可能"造福大眾";叔本華認為人是意志的奴隸,因此沒有所謂自由而且更高層次的意義;對尼采和佛洛依德來說,"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的問題本身已經是身體或精神軟弱的表現;而馬赫的"思維經濟"理論,並不會浪費時間去思考"人生意義";社會學家盧曼認為"意義"要透過溝通才能產生;而對於這個棘手的問題,本書作者的回答是:保持好奇求知的心,讓你的好主意付諸實現,用生命來豐富每個日子,而不是用日子來堆砌生命。

     下載法廣應用程序跟蹤國際時事 Download_on_the_App_Store_Badge_CNTC_RGB_blk_100217 google-play-badge_tw 書訊 歐洲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