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重点难点整理_ 3000字】范文118 - 演讲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普通心理学(重点难点整理_ 3000字】 习题普通心理学上第一章心理学研究和如何研究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2心理3行为4观察法5实验室实验法6自然实验法7个案法8心理测验法9 ... 军训心得 美妆心得 炒股心得 实验心得 听课心得 讲座心得 销售心得 体育心得 团课心得 研修心得 劳动心得 教学心得 创业心得 支教心得 安全心得 值周心得 阅读心得 普法心得 管理心得 瑜伽心得 考研心得 装修心得 活动心得 国培心得 摄影心得 微商心得 学车心得 思修心得 武术心得 考试心得 团校心得 党训心得 设计心得 见习心得 服务心得 家访心得 毛概心得 个人心得 孝道心得 普通心理学学习心得心理学学习心得普通心理学总结普通话学习心得管理沟通学习心得通信原理学习心得普通心理学读后感 普通心理学(重点难点整理_ 发表于:2021.11.6来自:www.fanwen118.com字数:3096手机看范文 普通心理学学习心得2900字 普通心理学心得2200字 普通心理学学习总结900字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13500字 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900字 学习心理学体会和感受5200字 习题 普通心理学(上)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和如何研究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 2、心理 3、行为 4、观察法 5、实验室实验法 6、自然实验法 7、个案法 8、心理测验法 9、行为主义心理学 10、精神分析 11、人本主义心理学 12、脑成像技术 13、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客观性 二、简答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2、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 3、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它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研究心理学有什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中间科学? 5、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学科分支?它们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6、心理学的任务是什么? 三、论述题 1、心理学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时,能不能把对内隐的心理与外显的行为的研究割裂开来?为什么? 2、心理学的研究有那几种主要的类型?每种研究有什么特点? 3、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4、心理学是怎样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在心理学的产生中有什么作用? 5、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哪些? 6、简要说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名词解释 1、神经元 2、神经冲动 3、静息电位 4、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5、神经回路 6、皮层的言语区 7、突触传递 8、反射 9、条件反射 10、大脑半球的单侧化 11、脑功能的模块论 12、均势原理 二、简答题: 1、什么叫神经元?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2、神经细胞的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3、简述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4、脑是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 5、大脑皮层可分为哪几个叶? 三、论述题 1、神经是怎样进化的?神经系统的进化有哪些一般的趋势?它与心理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2、试述大脑皮层几的主要的语言区及其功能。

3、解释大脑皮层的功能及其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中的重要意义。

4、什么叫裂脑研究?它对揭示脑的秘密有何重要的作用? 7、什么是机能能系统学说?三个机能系统关系如何? 8、什么叫神经—体液调节?各种内分泌腺对人类行为有哪些影响? 第三章感觉 一、名词解释: 1、感觉 2、感觉的编码 3、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4、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察差) 5、特征觉察器 6、视觉感受野 7、适宜刺激 8、三色说 9、对立过程理论 10、视敏度 11、感觉的适应 12、闪光融合 13、视觉掩蔽 14、声音的掩蔽 15、联觉 16、频率理论 17、共鸣理论 18、行波理论 19、神经排射理论 20、韦伯定律 21、对数定律 22、乘方定律 二、简答题: 1、简述感觉的特点和意义。

2、比较“特异化理论”与模式理论的异同。

3、简述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并用一公式表达。

4、简述感觉的测量。

5、简述感觉的剥夺实验。

6、什么是内部感觉?它包括几种? 三、论述题: 1、试评述有关颜色感觉的理论。

它们相互矛盾吗?为什么? 2、什么是神经特殊能量说?如何评价? 3、视觉系统是怎样编码由外界输入的信息的? 4、用视觉掩蔽说明视觉中的时间因素。

5、试说明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6、简要评述听觉的频率理论和位置理论? 7、肤觉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8、温度对味觉感受性有什么影响? 第四章知觉 一、名词解释: 1、知觉 2、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5、知觉适应 6、空间知觉 7、模式识别 8、纹理梯度 9、运动透视 10、双眼视差 11、时间知觉 12、运动知觉 13、错觉 14、主观轮廓 15、深度知觉 16、真动知觉 17、概念驱动 18、数据驱动 19、知觉适应 二、简答题 1、简述信息加工理论是如何解释知觉过程的。

2、简述知觉的种类。

3、知觉的恒常性有几种? 4、图形组织的原则是什么? 5、影响深度知觉的线索有哪些? 6、什么是似动知觉?似动知觉有几种形式? 7、试说明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 1、为什么知觉比感觉复杂?并举例说明。

2、人的听觉定向有哪些规律与特点? 3、两歧图形是怎样说明了知觉的、对象与背景关系的? 4、人们判断时间的依据常常有哪些?时间知觉的形式有几种?影响人们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5、什么叫做双眼视差?怎样解释它在深度知觉中的作用? 6、概括地说,人类的知觉有哪些特征? 7、试述错觉的眼动理论、神经抑制理论、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

第四章意识和注意 一、名词解释: 1、意识 2、无意识 3、朝向反射 4、注意 5、不随意注意 6、随意注意 7、随意后注意 8、注意的范围 9、注意的稳定性 10、注意的分配 11、注意的转移 12、注意的分散 二、简答题 1、简述意识的特征是什么? 2、注意的选择性理论是什么?它们包括哪些? 3、比较过滤器理论与衰减理论。

4、影响不随意注意的客观因素有哪些? 5、不随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 6、保持随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7、简述注意转移及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8、简述分配性注意,并说明注意分配的条件。

9、简述注意的功能。

10、注意的特征有哪些? 11、画图并说明Treisman的衰减模型。

三、论述题: 1、在生活中,我们的意识大致有几个层面的表现?举例说明。

2、如何理解意识的局限和能动作用? 3、睡眠分为那些阶段?如何解释梦? 4、什么是催眠?如何解释催眠现象? 5、注意有哪些分类? 6、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注意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7、简单评述注意的几种认知理论。

8、试论述认知加工的双加工理论。

第六章记忆 一、名词解释: 1、记忆 2、感觉记忆 3、短时记忆 4、长时记忆 5、情景记忆和语意记忆 6、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7、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8、信息编码 9、信息的存储 10、信息的提取 11、识记 1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13、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14、记忆的保持 15、回忆和再认 16、记忆的恢复 17、遗忘曲线 18、前摄抑制 19、倒摄抑制 20、组块 21、反响回路 二、简答题 1、简述关于存在独立的短时记忆系统的证据? 2、记忆包括哪些主要过程? 3、短时记忆的特点是什么? 4、记忆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有哪些? 5、试说明记忆的定位理论。

6、简述长时记忆的语义层次网络模型。

7、什么是工作记忆? 8、试说明人在识记时的信息编码方式。

三、论述题 1、画图并说明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2、谈谈如何改善记忆?根据有关理论、概念加以说明。

3、说明什么是记忆的整合论和定位论。

4、什么是感觉记忆?局部报告法说明了什么? 5、列表比较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区别与联系。

6、为什么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会发生遗忘? 7、什么是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保持形式是什么 8、影响长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什么? 9、什么是内隐记忆?研究内隐记忆的意义是什么? 10、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是什么? 11、如何有效组织复习提高记忆效率。

1 2 3 4 5 第二篇:普通心理学重难点考点归纳整理(1)35100字 普通心理学重难点考点归纳整理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认知过程;情绪情感与意志;能力和人格; (二)心理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的,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在实验心理学P23页,将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个案观察法和调查研究法;并涉及到一项观察方法:无干扰观察法。

) 观察法的特点:直接性和描述性; 2)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

实验法分为:自然实验(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3)测验法:采用经过标准化的测验(量表)的形式来测量心理品质。

使用心理测验要注意信度和效度两个基本要求 4)调查法:用提问的方式(问卷提问/访问提问),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问题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

一般分为问卷条查和访问调查。

5)个案法:通过对某个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这种方法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而来的)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个体,缺乏代表性。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主张心理学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并强调内省方法。

2)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也主张研究意识,但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3)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实验法。

4)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温勒。

主张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完型。

5)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强调心理学研究无意识现象。

(霍妮也和精神分析有关) 1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重视人格,强调人的本质是好的,强调自我实现。

7)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奈塞尔,重视对认知过程的研究,把人看成是认知加工的系统。

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脑内处理信息的单位却是神经回路)他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

神经元的组成: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

(胶质细胞的作用带着看一下) 功能分类: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注意比较: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的电位变化:神经元内部电流是由外“正”内“负”转变到外“负”内“正”。

而脑内神经元信号的传递方式主要是: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

2)突触: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彼此结出的部位。

作用:使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与它临近的另一个神经元。

结构: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

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脊髓:中央是灰质,外面是白质; 其作用: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中脑; 延脑-------生命中枢,与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密切关系,支配呼吸,排泄,吞咽等。

桥脑-------与调节睡眠有关。

中脑-------视听反射中枢,随意运动。

间脑: 丘脑-------中继站,接受是所有来自感官的信息并传入皮层(除嗅觉外)。

下丘脑------调节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皮下中枢,控制内分泌,调节情绪。

小脑------维持平衡和协调动作。

边缘系统(比脑干,丘脑,下丘脑,小脑出现得更晚些)----与本能活动和记忆有关;其中,海马在记忆中有重要作用; (口诀:中视听,丘中继,桥睡眠,边本能记忆) (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大脑初级感觉区分为:视觉区(枕叶),听觉区(颞叶),机体感觉区(左右交叉,上下倒置,身体各部位投射面积取决于它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比如手,舌的投射面积比较大); 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功能:也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的; 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言语区主要定位于大脑左半球。

其中布洛卡区(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这个区域受损引发说话不流利,运动性失语症,因而形成电报式言语;威尔尼克区(在颞叶上方,靠近枕叶处),:这个区域损伤导致听觉性失2 语症。

角回,这个区域损伤将导致语义性失语症,导致听得动别人说话,但看不懂文字材料表达的意思。

联合区:不接受任何感觉系统的直接输入,范围广,功能联合的脑区: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前额联合区,也是进化较晚的一个脑区。

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从结构上说,右半球略大和重于左半球;但左半球的灰质多于右半球。

起源于割裂脑实验,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功能是不同的。

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

右半球则主要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

(三)脑机能学说 1)定位说:开始于加尔和斯柏兹姆的“颅相说”,真正的定位说开始于失语症人的临床研究。

1825年,波伊劳德提出语言定位于大脑额叶。

大脑行使的具体功能各自定位于大脑的某一区域。

2)整体说:弗罗伦斯实验采用局部毁损法。

后来拉什里提出了总体活动原则和均势原理;均势原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是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的。

总体活动原则:大脑是以整体发生活动的,学习的效率和受损伤的部位无关,与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反比; 3)机能系统说:鲁利亚把脑分成三个相互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 ①第一机能系统即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

其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

②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

其基本作用是接受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对它们进行加工,并把它们保存下来。

③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

其主要作用是直接调节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反应。

4)机能模块说:认为大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之间复杂而巧妙地结合是实现各种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

三.注意与意识 (一)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的含义:意识就心理状态而言,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集中; 意识就行为水平而言,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行为; 意识就心理内容而言,意味着可以用言语报告出的行为; 意识就哲学层面上,一种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实体; 意识是一种觉知,一种高级心理官能,一种心理状态; 2)意识的种类: 3)意识的功能:对客体的观察和觉知:通过限制人们的注意,减少不断涌入的刺激能量;使人们依据知觉组织规律,将连续不断的经验化为为 3 客体和事件; 使人们能够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的信息做出最佳的判断和正确行为。

对主体的控制和调节:帮助人们生存和构建社会文化: 4)睡眠与梦:清醒时β波,安静或休息状态时α波,在睡眠状态,主要是△波 睡眠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

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即是一种短暂爆发的脑电波)脑电波。

持续20分钟。

第三阶段:脑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

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称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

更大更慢的纯△波,睡眠者很难被唤醒。

(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的睡眠常被称作"慢波睡眠") 快速眼动睡眠(REM):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

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

第一次出现10分钟,以后逐渐增加。

睡眠的功能:功能恢复理论认为:睡眠使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修正和恢复;生态学理论认为:睡眠的目的是减少能量的消耗和避免受到伤害; 进化论:是生存过程中长期演化而成的,为了维持生存需要; 梦: 精神分析的观点: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路径。

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和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本能的反映。

生理学的观点:霍布森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这些活动是为了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

认知观点: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

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称为梦境。

(二)注意概述 1)注意的含义: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它具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指向性:是指在某一瞬间,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 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了某个对象的时候,他们便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 2)注意的功能:注意的基本功能使对信息进行选择,另外也是完成信息处理的重要条件,保证了对物体更清晰地认识,更准确地反映和更可控有序的行为;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3)注意的种类: 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刺激物自身的特点;人本身的状态; 随意注意:指事先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4 引起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对注意目的和任务的依从性; 对兴趣的依从性; 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 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 对人格的依从性; 随意后注意:由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一致努力的注意. 选择性注意: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例如:双耳分听试验; 持续性注意: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例如:学生上课的45分钟内必须使自己的注意保持在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对象上; 分配性注意: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例如:学生一边听讲课一边记笔记;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1)注意的生理机制: 朝向反射(定向反射):情景的新异性引起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

它是注意的最初生理机制。

脑干网状结构:其激活作用使大脑处于觉醒状态,没有激活就不可能注意; 边缘系统:人选择一些信息而离开另一些信息是和脑的更高级部分: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功能相联系的; 大脑皮层:注意产生的最高部位; 2)注意的外部表现: 适应性运动:有关感觉器官朝向刺激物; 无关活动的停止:人在高度集中注意时,无关活动会暂时停止; 呼吸运动的变化:呼吸变得轻微缓慢,甚至出现暂时暂停的现象; (四)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在同一时间一个人所能清晰把握的注意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在一对象上保持时间的长短。

分为狭义的稳定性和广义的稳定性;狭义的稳定性:指保持在某一事物上的时间,比如,认真看书。

广义的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一活动上的时间,比如,学生上课听课,一会儿听老师讲,一会儿记笔记,一会儿思考问题。

3)注意的分配 指在进行几种活动时,注意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比如一边吃饭一边看书; 4)注意的转移 根据新任务的需要,主动及时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与分心不同,分心是被动的。

(五)注意的认知理论 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注意的过滤器理论:Broadbent提出的,人类面临大量的信息,但个体的神经系统在同一时 5 间内对信息处理的能力是极有限的,需要过滤器调节,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不致负担过重,过滤器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接通一个通道,通过一些信息,这些信息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其他通道则被阻断,信息不能通过,暂时存储在短时记忆中,并迅速衰退; 衰减器理论:特瑞斯曼提出。

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非追随耳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并没有完全消失,如果非追随耳的信息对人有重要意义,他们的激活阈限很低,虽然通过过滤装置衰减了,但仍然容易被人们接受,并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鸡尾酒会现象) 后期选择模型:德尤奇提出。

认为所有输入信息在进入过滤装置或衰减装置之前都已受到充分的分析,按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2)注意的认知理论 认知资源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有认知资源,而且刺激越复杂,加工任务越复杂所需要占有的认知资源也就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有时,新的信息讲得不到加工。

该理论还认为,输入的刺激本身并不会自动的占有认知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存在一个资源分配的机制,可以受我们控制,这样可以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双加工理论:是由谢夫林提出的。

认为人的信息加工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其中,受意识控制的加工是需要注意参与的,受认知资源限制的,但在大量的练习之后可以转变成自动化加工,控制加工是较慢的,以系列方式起作用,具有弹性;而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参与,一旦形成就难以予以改变,加工是快速的,以平行方式进行,但缺少弹性。

四.感觉 (一)感觉概述 1)感觉的含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比如我们看到颜色,听到声音,问到气味等。

2)感觉的种类:(略)不重要 3)感觉的测量: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机体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感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差别阈限:对两个同类刺激物,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也叫最小可觉差JND. 德国的韦伯对此研究发现了韦伯定律:K=△I/I(只使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费希纳对数定律:在韦伯率的基础上,假设任何感觉的大小都可以在阈限上增加的最小可觉察来决定(该假设以被否定) P=KlgI(同样只使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史蒂文斯幂定律: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的上升而上升,而是刺激量的幂函数 P=KI对能量分布较大的感觉通道,成方指数很低;而能量分布较小的感觉通道成方函数的指数较高。

其中n<1时和费希纳对数定律相似。

n>1时心理量的增长会快于物理量的增长,与费希纳定律相反,但却具有实际的心理意义,即人对有害刺激感觉敏感性的增加快于物理刺激量的增加,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

6n 4)感觉现象(不太重要) 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联觉的形式很多,最突出的是颜色联觉,色觉可以引起温度觉,所谓暖色冷色即由此而来;色觉还可以引起轻重的感觉,如淡而鲜艳的颜色的家具,给人以轻巧的感觉; 感觉适应: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持续作用,导致对刺激的感受性的变化,结果可以是感受性的提高或降低。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叫做后像。

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负后像:后像的品质和刺激物相反。

感觉对比——感受器不同部位接受不同刺激,对某个部位的强刺激会抑制其他临近部位的反应,不同部位的反应差别被加强的现象。

感觉的空间积累——感受器不同部位同时受到刺激所产生的、因反应整合在一起而改变了感受性的现象。

感觉的空间融合——感受器把对同时作用于它的不同刺激的反应联合起来而产生单一感觉印象的现象。

(二)视觉 1)视觉的含义: 任何感觉都是由刺激引起的,引起视觉的刺激是光,而光的本质是电磁波,对人眼儿说的可见光只是电磁辐射中狭窄的区域380-780nm。

刺激物除了少数光源,大部分都是反射光,因此我们接受的刺激由光源的特性和反射物体表面决定。

视觉中光波的波长,强度,纯度分别决定了视觉的色调,亮度,饱和度; 2)视觉现象: 视觉对比:光刺激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同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为明暗对比和颜色对比两种; 明暗对比是由光强在空间上的不同分不引起的。

某个物体反射的光亮相同,但由于物体的明度不同,导致产生不同的明度经验。

颜色对比:物体颜色受到周围颜色的影响而朝向背景颜色的补色方向变化。

比如:同时对比:注视蓝色背景上的小块灰色纸片几分钟,会感觉到灰色的纸片呈黄色。

放在黄色背景上的正方形则略带蓝色。

继时对比:比如在灰色背景上放一种颜色纸片,注视短时间后再撤走纸片,或先注视纸片再插入灰色背景,你就会在灰色背景上看到原来颜色的补色。

(分为:亮度对比;色调对比;饱和度对比,其中主要是色调对比) 颜色适应:在颜色刺激作用下,所造成的对该颜色的感受性发生变化。

例如:在太阳下观察物体的颜色,而突然改为在白炽灯下观察物体的颜色,开始时,一开始,室内的物体都带有白炽灯的黄色,当适应一段时间后,室内照明趋向白色,对物体的颜色感觉,也恢复到了日光下物体原来的颜色。

(个人觉得适应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也就是一个过程;而对比的时间比较短,也许一会儿就能感觉出对比现象) 普肯耶现象: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变化。

比如,在阳光照射下,红花比蓝花可能显得更亮,但当夜幕降临时,蓝花似乎比红花更亮些。

颜色混合:色光混合:是不同波长的光线同时作用于眼睛,在视觉系统中实现的混合,是加色法; 马赫带: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 7 条更暗的线条(用侧抑制解释: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相互抑制的现象) 视觉适应: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感受性的变化,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两种 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需要时间较长约30~40分钟。

一开始是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共同作用的,后来只有杆体细胞发生作用。

(红色护目镜,保护暗适应,因为杆体细胞对红色不敏感。

) 明适应:照明开始或有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过程进行很快,约5分钟就可完成。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不立即消失,而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根据后像品质与刺激物的异同,可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如日光灯、显示器) 3)视觉的生理基础 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中枢机制。

眼球的结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

眼球外面还有三对眼肌,分别受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支配。

眼球壁分三层:外层为巩膜(眼白)和角膜(屈光作用); 中层为虹膜、睫状肌和脉络膜; 内层是网膜(感光)和部分视神经。

眼球内容物包括晶体、房水和玻璃体。

都是屈光介质。

网膜是眼球的光敏感层,分为外层的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中间的双极细胞;内层的神经节细胞。

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不同点: a.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区别。

一个是棒状一个是椎状。

b.在网膜上的分布也不同。

网膜上对光最敏感的区域中央窝只有锥体细胞没有棒体细胞;离开中央窝棒体细胞逐渐增多,在16o-20o度处最多。

在网膜的边缘只有少量的锥体细胞。

在中央窝附近,有一个对光不敏感的区域叫盲点,来自视网膜的视神经节细胞的神经纤维在这里聚合成视神经。

c.功能不同。

棒体细胞是夜视器官,在昏暗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锥体细胞是昼视器官,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4)视觉理论: ①三色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分别对红绿蓝三种颜色敏感)。

当他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

但是这个理论无法解释红绿色盲。

②对立过程理论:黑林提出了四色论,这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

他们在光的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赫尔维奇和詹米逊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证实了黑林的对立过程理论。

发现了三种对立细胞:黑白、红绿、黄蓝。

其中黑白细胞与明度有关,红绿和黄蓝细胞与颜色编码有关。

注:该理论能解释视觉后象。

(三)听觉 1 听觉是人通过听觉器官对外界声音刺激的反应,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

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它由物体振动产生。

声波的物理性质包括频率、振幅和波形,而这三种特性反应到听觉上就是音调、音响和音色。

人耳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 8 16Hz-20000Hz,而1000Hz-4000Hz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2)听觉现象 ①听觉疲劳与丧失:在声音刺激长时间连续作用之后,听觉感受性会显著降低;这种疲劳如果累计长时间,最终会导致听力降低或永久性听力丧失。

②听觉混合与掩蔽:两个声音同时到达耳朵相混合时,由于两个声音的频率、振幅不同,混合的结果业不同。

如果两个声音强度大致相同,频率相差较大则产生混合音;如果两个声音强度相差较大,则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较强的声音,即发生声音的掩蔽。

掩蔽分为:纯音掩蔽;噪音对纯音的掩蔽;纯音和噪音对语音的掩蔽; 与掩蔽音频率接近,受到的掩蔽作用大;低频掩蔽音对高频声音的掩蔽作用大于高频掩蔽音对低频声音的掩蔽作用;掩蔽音强度提高,掩蔽作用加强;当掩蔽音强度很小时,掩蔽作用覆盖的频率范围小,掩蔽音强度增加,掩蔽作用覆盖的频率作用范围增大。

3)听觉的生理基础 耳的构造和功能:人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 外耳:外耳廓、耳道?收集声音 中耳:一膜(鼓膜)、两窗(卵圆窗、正圆窗)、三骨(锤骨、砧骨、镫骨)?机械振动被传递到内耳淋巴液,这是声音的生理传导途径 内耳:前庭器官、耳蜗?实现能量转换 4)听觉理论 Ⅰ频率理论:也叫电话理论。

是1886年,物理学家罗·费尔提出来的。

该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以相同的频率发生振动的,且振动的数量与声音原有频率相适应,如果我们听到一个低频的声音时,连接卵圆窗的镫骨的振动次数较少,从而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较少,反之,则镫骨和基底膜都发生较快的振动。

该理论只能解释振动频率小于1000Hz的振动。

Ⅱ共鸣理论:也叫位置理论。

是赫尔姆霍茨提出。

该理论认为: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窝底较窄,靠近窝顶较宽,就像一把竖琴,可以对不同频率的声音发生共鸣,当声音频率较低时,长纤维与之共鸣,当频率较高时,短纤维与之产生共鸣。

该理论适合于解释频率大于500Hz的振动。

Ⅲ行波理论:生理学家冯·贝克西发展了共鸣理论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行波理论。

该理论认为:当声音传入耳时,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窝底开始,向窝顶传递,且振幅也随之逐渐增大,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

当声音频率较低时,最大振幅靠近窝顶,当频率较高时最大振幅靠近窝底。

只能解释频率大于500Hz的振动。

Ⅳ神经齐射理论:韦弗尔提出的。

认为,当声音振动频率小于400H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相对应的,但当声音频率大于400Hz时,个别听神经纤维单独对其做出反应,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工作,从而可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

适合于解释频率小于5000Hz的振动。

(四)其他感觉 1)嗅觉:有气味的气体物质作用于鼻腔上部粘膜中的嗅细胞,产生神经兴奋 适应会使嗅觉感受性明显下降。

2)味觉 味觉:溶于水的化学物质被舌面的味蕾感应(37℃对甜味最易觉察) 人的味觉有酸、甜、苦、咸,味觉的适应和对比作用都很明显 3)触觉(肤觉:包括触觉,冷觉,温觉,痛觉) 触压觉:非均匀分布的压力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分为触觉和压觉两种。

人能分辨皮肤 9 上两个点的最小距离较两点辨别阈限。

触觉:外界刺激接触皮肤表面,使皮肤轻微变形 压觉:外界刺激使皮肤明显变形 4)动觉:(内部感觉包括:平衡觉:平衡觉的感觉器官它包括半规管和前庭两部分。

半规管是反映身体旋转运动的器官,前庭是反应直线加速或减速的器官;动觉;) 动觉:也叫运动觉,反应身体各部分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紧张程度 5)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也叫机能觉,由内脏的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如饥饿,饱胀,恶心,疼痛等。

这种感觉性质不确定,缺乏准确定位,所以也叫“黑暗”感觉。

五.知觉 (一)知觉概述 1)知觉的含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个属性,各个部分的整体的总和的反映。

知觉过程包括:觉察,分辨,确认。

知觉和感觉的区别于联系: 联系:①知觉和感觉都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即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

②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没有对事物个别属性反映的感觉,也就没有对事物整体属性反映的知觉,感觉是知觉的基础与有机组成部分,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

区别:①感觉是介于生理和心理之间的活动,产生依赖于客观事物的物理特性和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

相同的刺激将产生相同的感觉。

知觉是建立在生理机制基础上的纯粹的生理活动,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进行整合与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

处处表现出人主观因素的参与。

②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对事物不同部分,不同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的综合的反映。

③从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来看,感觉是单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比感觉复杂,是多个分析器协同工作,对复杂刺激以及复杂刺激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

2)知觉的组织原则 关于视野中的哪些成分容易结合为一个图形的问题,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图形的组织原则: ①邻近性:空间上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 ②相似性:视野中相似的成分容易组成图形 ③对称性:在视野中,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④良好连续:具有良好连续的事物,容易组成图形 ⑤共同命运:当某些成分按照共同方向运动或变化时,人们容易将其知觉为统一图形⑥封闭:视野中封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⑦线条朝向:视野中同朝向的线条容易组成图形 ⑧简单性: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二)知觉的特性 10 1)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去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其做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一定的意义。

2)知觉的整体性:依据个体自己的知识经验,将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整体优先:整体水平的加工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 3)知觉的选择性:根据当前的需要,将客观事物有选择的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4)知觉恒常性:指知觉映像在一定范围内,并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的特性的过程。

条件:知觉恒常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视觉线索有重要作用。

分类:①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其中:大小知觉恒常性:大小距离不变假设:α=A/Dα:视网膜中视像的大小;A:物体的大小;D:物体与眼睛的距离。

(S=I*D其中S:知觉中物体大小;I:视网膜上的视像;D:知觉中物体的距离;) ②颜色恒常性:指人不因光照条件是物体表面的颜色改变而对其颜色知觉保持不变的心理倾向;例如:我们用不太饱和的黄光照射蓝色色盘,我们看到的不是灰色,而是饱和度较小的蓝色;正如室内的家具在不同灯光照下,他的颜色相对保持不变一样; ③明度恒常性: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

例如,白墙在阳光和月色下看,都是白色的;而煤块在阳光和月色下看,都是黑色的。

可见,我们看到的物体明度或视亮度并不取决于照明的条件,而是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④性状恒常性:(很简单) (三)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形状知觉是、 主观轮廓(错觉轮廓):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

(视觉系统对原始特征:如点,线条,角度,朝向,运动等的检测是自动的,无需意识的努力。

对图形的原始特征的分析,是由视觉系统的特征监测器来完成的。

普心,北师大P142) 图形识别要求人们对符合特征进行加工,这种加工有序列搜索的特点。

眼动有两类:微动?维持视觉映像,避免局部适应。

跳动?搜索、转移、调正。

2)大小知觉 大小——距离不变假设:我们知觉的物体的大小与物体在网膜上投影的大小有关系,人们在知觉物体时,似乎不自觉的解决了大小与距离的关系,即:物体的大小=网膜投影的大小*物体与眼睛的距离。

S=I*D其中S:知觉中物体大小;I:视网膜上的视像;D:知觉中物体的距离; 邻近物体的大小能对对象物体起到对比作用,使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大小不相同,比如:被小圆包围的中圆,看上去比大圆包围的中圆要大。

(见错觉)体态变化与大小知觉,当观察者仰视或俯视时,知觉大小都缩小了。

3)深度知觉 肌肉线索(生理线索):生理上的变化引起的线索有调节和辐合两种调节:水晶体的形状由于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辐合:眼睛随着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汇聚在被注视的物体上,是一种双眼机能。

单眼线索: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包括:对象重叠(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结构级差)、运动视差(飞机降落时的感觉)与运动透视(火 11 车上近出物体移动快,方向相反;远处物体移动慢,方向相同;) 双眼线索:双眼视差,当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时,人们看到单一物体;当视像落在非对应部位而差别不大时,人们将看到深度与距离; 两眼视差进一步加大,人们将看到双像。

(当距离超过1300m,两眼视轴平行,对距离判断失效) 。

4)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人对物体空间关系位置和对自己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 ①视觉的方向定位——人靠视觉信息确定客体及自身的位置关系,判断上下左右前后。

当人用眼睛环视周围环境时,物体就在视网膜上形成了不同的投影。

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影的相对位置不同提供了空间方位的信号。

②听觉的方位定向——人利用听分析器知觉声源的方向,以及在其他信息作用下与经验相联系来知觉声音的距离。

同视觉一样,听觉也分为单耳线索和双耳线索。

(注:具体规律参考实心“音笼实验”) 听觉定向的几个规律:(1)对来自人体左右两侧的声音容易分辨,从不相互混淆; (2)头部中切面上的声音容易混淆; (3)如果以两耳连线的中点为顶点做一圆锥,那么从这圆锥上个点发出的声音容易混淆,入误前为后,误上为下等。

双耳线索:时间差,强度差,周相差来判断声源方向; 单耳线索:单耳线索虽然不能判断声源的方向,但是能判断声源的远近; (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1)时间知觉(额叶在时间知觉中起重要作用) 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计,对时间的预测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1)感觉通道的性质:听觉的时间知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最差; (2)一定时间内事情发生的越多,性质越复杂,倾向于把时间知觉的越短; (3)兴趣与态度:人们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对厌恶、无所谓的事情,觉得时间过得慢; 与空间知觉相比,时间知觉有两个不同点:(1)时间知觉并非有固定的刺激引起; (2)时间知觉没有提供线索的感觉器官;时间知觉的依据:(1)外在标尺:自然界周期性变化和其他客观的自然现象; (2)内在标尺:人体内部有节律的生理过程,如,心跳,呼吸;借助计时工具; 2)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包括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1)真动知觉:是指物体以一定的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做连续的位移时,而产生知觉; 网像运动系统:当一个运动着的物体移动过网膜时,它将依次刺激视网膜上一系列的感受器,并使相邻感受器受到连续的激发,从而提供物体运动的信息; 头眼运动系统:人们不仅接受来自网膜映像流的视觉信息,还接收来自中枢动作指令的非视觉信息,这两种信息汇合在一起,共同决定人们对物体运动的知觉; 12 (2)似动知觉: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将静止的物体知觉为运动或将没有连续位移的物体知觉为连续运动的现象; ①动景运动:指当两个物体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和空间间隔相继呈现时,人们知觉到原来两个静止的物体连续运动的现象; ②诱导运动:由于物体自身的运动,从而引起周围静止物体运动的现象; ③自主运动:注视黑暗中一个静止的光点,注视片刻后会觉得光点在来回移动的现象; ④运动后效(瀑布效应):注视朝着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片刻后,再回头看静止的物体,觉得物体朝相反方向运动的现象; (五)知觉的信息加工 1)自下而上的加工(数据驱动):指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特性进行的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概念驱动):指知觉依赖于已经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信息进行的加工;知觉中,已有的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的感觉信息就越少,从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就越占优势;反之,非感觉信息越少,就只能更多依赖感觉信息,从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2)模式识别理论: ①模板说 在人的长时记忆中,储存着各式各样的过去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式的袖珍复本。

这些袖珍副本即称作模板,它们与外部的模式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当一个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已储存的各种模板进行比较,然后作出决定,看哪一个模板与刺激有最佳匹配,就把这个刺激确认为与那个模板相同。

这样模式就得到识别了。

②原型说 在记忆中储存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关系的模板,而是原型。

在识别过程中,即外部刺激与原型相比较,不需要严格的准确匹配,只需近似即可。

③特征说 特征说认为,模式可分解为特征。

在模式识别过程中,首先要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抽取刺激的有关特征,然后将这些抽取的特征加以合并,再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一旦获得最佳的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识别了。

(六)错觉 1)错觉的含义:是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产生的具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 2)错觉的种类:大小错觉: 性状方向错觉:“根爱冯拉” 3)错觉产生的原因:眼动理论:周围轮廓改变了眼动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误差。

(传出准备性假说):由神经中枢给眼肌发出不适当运动指令造成的。

神经抑制作用理论:视网膜侧抑制过程改变了由两个彼此接近的轮廓所刺激的细胞活动,是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

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将知觉恒常性误用于错觉,并强调深度线索在错觉中的作用(认知加工观点) 六.记忆 (一)记忆概述 13 1)记忆的含义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等方式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记忆不同于感知觉:1)感知觉是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而记忆是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2)记忆具有能动性:表现在①人们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能进行主动的编码,只有编码后的信息才能被人们记住。

②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接受具有选择性,只有那些对人有意义的信息,人们才会有意识地去记忆。

③记忆依赖于已有的知识结构,只有当新获得的知识以不同的形式融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只是才能得到巩固。

2)记忆的过程: 编码阶段:人们在信息处理时,将外界信息的物理特性转化为另一种抽象的形式,以便于存储在记忆之中,供需要时提取之用的心理表征过程; 存储阶段:将编码后的信息,以一定的形式存储于记忆之中,已备需要时提取的过程;提取阶段:将存储于记忆中的信息提取出来,并加以应用的过程; 3)记忆的种类: 图尔温将长时记忆分类: 情景记忆: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语义记忆: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根据是否受意识控制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内隐记忆: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 根据信息保持时间长短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 短时记忆: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 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指如何做事情的技能记忆,利用时不需意识参与 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他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1)记忆的脑机能定位:①非定位说:拉胥里,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和大脑的各个部位都有联系,不是皮层上某个特殊部位的技能; ②定位说:认为记忆是由脑的特定部位产生的,大脑许多部位均与特定的记忆功能相联系。

③SPI理论:存在5中主要的记忆或记忆系统:程序记忆系统;知觉表征系统;语意记忆系统;初级记忆系统;情景记忆系统; 这些系统的编码是串行的;存储是并行的;提取是独立的; (2)记忆的细胞机制:①反响回路说:指在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环路的某一部分,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当刺激停止后,这种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一段时间。

(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②突触结构说:在刺激的持续作用下,可以是神经元的突出发生变化,如,轴突末梢增大,树突增多,变长等。

(长时记忆的生理基础) 14 ③长时增强作用:在海马内的一种神经通路中,存在着一系列高频动作电位,能使该通路的突触活动增加;海马是长时记忆的暂时性储存场所。

利用长时程增强机制,海马能对新习得的信息进行为期数小时乃至数周的加工,然后再将这种信息传输到大脑皮层。

如海马受损,新记忆的存储会发生困难。

(3)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①核糖核酸说:认为RNA,DNA时记忆的化学分子载体;②激素和记忆:某些激素可以影响记忆的保持; (二)感觉记忆 1)感觉记忆的含义 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前的暂时登记,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感觉记忆是指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的记忆,是人类信息加工的第一个阶段; 2)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 感觉记忆的信息编码方式有: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

其中涉及到了整体报告法、局部报告法:都是由斯柏林进行实验的,局部报告发得出,图像感觉记忆的平均个数为9个,声像感觉记忆的个数为5个,但保持时间稍长于图像感觉记忆; 3)感觉记忆的特征 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完全按照刺激的物理特性进行编码,且以感知顺序进行登记,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感觉记忆的保持时间十分短暂; 感觉记忆的容量由感觉器官的生理解剖特点决定,几乎所有进入感官的信息都能被登记; (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1)短时记忆的含义:短时记忆是指保持时间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是从感觉记忆过渡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短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干扰引起的,而不是消退) 2)段时记忆的信息加工:影响短时记忆编码的因素有:觉醒状态;组块;加工深度; 3)短时记忆的存储于提取: 短时记忆的存储:主要以言语听觉形式编码,有少量的视觉编码。

短时记忆的提取:完全系列扫描; 复述:复述分为机械复述与精细复述; 机械复述:是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断得进行简单的重复; 精细复述: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经验建立起联系的方法。

4)短时记忆的特征: 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比较短,5--20s,最长不超过一分钟; 短时记忆的记忆容量可以被人们意识到;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 短时记忆经过复述可以进入长时记忆; 5)工作记忆:是指在完成当前任务是,起作用的处于工作状态的短时记忆; (四)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的含义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在头脑中长时间保存的记忆;保存时间1分钟甚至终生; 2)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 信息编码:语意编码; 表象编码; 15 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的编码; 主观组织; 影响长时记忆编码的因素:编码时的意识状态;加工深度; 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于提取在储存阶段,已保持的经验会发生质和量两方面的变化 量的变化:(1)记忆恢复: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立即测量的成绩更高; (2)识记的保持量随时间的推移而趋于减少; 质的变化:(1)记忆的内容比原来识记的内容更简略更概括; (2)保持的内容比原来识记的内容更完整更合理 (3)原识记内容中的某些特点更加突出夸张,甚至歪曲,是指更有特色,离奇; 储存的条件与方法: 组织有效的复习:复习要及时;按照遗忘曲线先紧后松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笔记中复习效果好;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中间部分加强复习 利用外部记忆手段:笔记、卡片、提纲等 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营养、蛋白质、吸毒、酒精、脑外伤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有两种基本形式,再认和回忆,再认比回忆更简单、容易。

再认: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然能识别与确认的心理过程;影响再认的因素:学习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时间间隔;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个体的期待;人格特征; 回忆:人们过去经历的事物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回忆以联想为基础,联想有几个规律:接近律:在时间空间接近的事物容易形成联想,如天安门想到人们大会堂; 相似律:外形或性质相似的事物容易形成联想,如提到春天,会使你想到生机,繁荣; 对比律:事物间相反特征也容易形成联想,如由白想到黑; 因果律:事物间的因果关系也容易产生联想,如看到乌云密布,就会想到下雨。

舌尖现象:话到嘴边说不出来,一种多因紧张引起的提取失败,此时可以再认但回忆不起来。

4)长时记忆的特征:①记忆容量无限 ②信息保持时间长 (五)遗忘 1)遗忘的含义:遗忘是指 能再认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叫临时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

2)遗忘曲线: 16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采用大量的无意义音节字表作为记忆实验的材料,实验采用重学法,也叫节省法。

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得比较快比较多,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

可以说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3)遗忘理论 ①衰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至最后消退(适合于解释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 ②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过程的干扰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过程的干扰 ③压抑说——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结束,记忆能恢复④提取失败——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我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4)遗忘的影响因素 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一般认为,对熟悉动作或形象材料遗忘得慢,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识记的材料越多,忘得越快,材料越少,忘得较慢; 系列位置效应:分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学习程度:低度学习的材料容易遗忘,而过渡学习的材料比恰能背诵的材料记忆效果好一些; 识记者的态度:识记者对识记材料的需要兴趣,对遗忘的快慢也有影响; 七.思维 (一)思维概述 1)思维的含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地反映;是借助于语言,表象,动作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和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2)思维的特征: 间接性是指人们能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和把握未曾直接感知过的事物,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以推测事物过去的发展进程,了解事物现实发展的本质,以及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 17 概括性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将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第二层含义是指,将多次感知的事物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以得出事物间内在联系的结论; 改组性:思维指向事物的新特性和新关系,这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3)思维的种类 (略) 4)思维的过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 分析:是指在头脑中将事物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整体所包含的事物的各个属性,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分离开来的过程; 综合:是指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综合起来,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与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综合是通过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的分析实现的,因此分析是综合的基础; 比较:是指在思想上把各种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及其关系,比较是以分析为前提的,只有在思想上把不同对象的部分特征区别开来才能进行比较,同时比较还需要确定现象或对象间的关系,因此又是一个综合的过程; 抽象:是指在思想上将不同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抽取出来,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 概括:是指将抽取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以推广到同类事务中去的过程; (二)概念 1)概念的定义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 2)概念的种类: (略)注意合取概念与析取概念 3)概念的形成 (1)概念的形成有两种学说: Ⅰ假设检验说: 是由布鲁纳提出的,认为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不断地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的过程,被试根据提供的材料的分析以及主试的反馈提出种种假设,当某个假设备检验为正确后,概念便形成了; Ⅱ内隐学说:里伯提出的 认为某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是在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中获得的,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被试依赖于一些属性在无意识中频次的累计,来区别概念的相关属性与无关属性的。

(2)概念形成的策略:同时性扫描: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所有属性,提出多个部分假设,在选取一定的实例后,根据主试的反馈,同时对多个部分假设进行检验;:在已形成的多个部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主试的反馈,每次只检验一个假设,当假设被检验为正确时,则保留该假设,否则,则采用另一个假设; :将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涵的所有属性,看作是未知概念的相关属性,每次改变焦点卡上一个以上的属性; :将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涵的所有属性,看作是未知概念的相关属性,但每次只改变焦点卡上的一个属性。

18 4)概念的掌握 人类个体通过语言工具,从成人那里继承由概念所负载的人类历史的知识和经验。

个体学会这些历史成果的过程,称为概念的掌握。

其具体过程,粗略地可分为下列三级水平: ①对直接印象的概括是最初级的概括 ②对事物具体特征的概括是幼儿概念掌握的特点 ③对事物的一般特征的概括是介于对事物的外部特征和抽象属性之间的一级概括 (三)推理 1)推理的含义 归纳推理: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 演绎推理: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 2)推理的种类 归纳推理: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

演绎推理: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

(1)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推理: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

e.g.:凡是学生都有学号 李文是学生 所以李文有学号 其中,居于结论宾语位置的是(学号)大词;位于结论主语位置的是(李文)小词;只出现在前提而不出现在结论的称为(学生)中词; 关于三段论推理出现不正确的结论的解释有: ①武德沃斯认为前提出现形式所造成的气氛是造成推理错误的原因,这就是气氛效应,即两个特称的前提容易得出特称的结论,两个全称的前提容易得出全称的结论,两个肯定的前提容易得出肯定的结论,两个否定的前提,容易得出否定的结论; ②查普曼认为人们错误的解释了前提才造成推理错误; ③约翰逊·莱尔德认为推理错误是由于人们倾向于在前提的基础上,创建一个心理模型,而忽略创建其他可能的心理模型造成。

(2)线性推理 线性推理又称关系推理,在这种推理中,所给与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

(3)条件推理 条件推理: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

人们在条件推理中,存在一种对规则进行证实的倾向,而很少去证伪他们。

例子:北师大,普心P268。

(四)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含义(大脑额叶对问题解决有重要作用)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通过运用各种认知技能和活动,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阶段,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问题空间:由以下三个环节共同定义 初始状态——已开始的不完全的信息或令人不满意的状况 操作——为了从初始状态迈向目标状态,你可能采取的步骤 目标状态——你希望获得的信息或状态 19 问题解决:在问题空间下,经由思考与推理而达到目的的心理历程,也就是寻找一条空间内从始到末的通路。

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问题解决得具体心理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3)问题解决的策略 算法策略: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采用算法策略可以保证问题的解决,但是却需要大量的尝试。

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启发法不能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 但这种方法比较省力。

它有以下几种策略: ①手段——目的分析:将需要达到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的目标。

但是有时为了达到目标,不得不暂时扩大目标状态与初始状态的差异,以便最终达到目标; ②逆向搜索: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③爬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专家与新手的区别:(1)知识数量上的差异 (2)只是组织方式上的差异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情境(知识表征方式),动机,功能固着,定势,情绪,策略,人际关系 (五)创造性思维 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出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用新颖性(是创造性思维最本质的特征);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相结合的产物;灵感状态; 灵感是指人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某种新形象、新概念和新思想突然产生的心理状态。

3)创造性想象的基本过程 准备期:搜集各种相关资料和信息以及积累相关知识经验,为创作做好准备; 酝酿期:在已积累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和资料进行深入地思考的时期;豁朗期:产生新思想,新形象产生的时期; 验证期:对新思想进行检验补充和修正,使其趋于完善的时期; 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酝酿与创造性;思维的酝酿经过长时期紧张的思索,休息片刻后,突然找到答案; 社会因素与创造性;他人的评估与观看限制人的创造性,民主,平等的开放性社会,有利于创造性思维; 另外,学校教育因素,家庭因素,个性因素等也都对创造性有影响; (六)表象 1)表象的含义:表象是指客观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2)表象的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能动性;是从感知觉过渡到思维的中间环节; 3)表象的种类: ①根据创造性程度,划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②根据形成的主要感觉通道,划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动觉表象、嗅觉表象、味 20 觉表象、触觉表象 ③根据对象范围和概括程度,划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 ④刺激停止后,脑中保持的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成为遗觉象 4)表象理论: 基本表象理论:认为人们对信息的存储,是将视觉材料和言语材料转化为表象而存储于记忆系统之中的,表象是信息编码的基本方式之一; 双重编码理论:提出同时存在表象编码和言语符号两种信息编码和存储系统的假设,表象码适合于加工具体的信息,言语码适合于加工抽象的信息;表象码的加工是空间的,言语码的加工是有序加工; 5)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①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表象离开了具体的事物,摆脱了感知觉的限制,因而为概念的形成奠定了感性基础,表象还是从感知觉过渡到思维的过渡阶段; ②表象可以促进问题解决; (七)想象 1)想象的含义:想象是在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2)想象的种类 无意想象:无目的不自觉产生的想象 有意想象:有目的自觉的想象。

它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其中:再造想象:根据言语描述或图样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 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3)想象的功能 ①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②想象的新颖性、形象性是人们创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③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补充那些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 ④某些需要不能得到实际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得到代替满足 ⑤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有调节作用,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技能活动过程 八.言语 (一)言语概述 1)言语的含义 言语是人们利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和与他人交流的活动过程; 2)言语的功能交际功能;调节功能;创造性功能;思维功能; 3)言语的种类 逻辑结构图: 言语活动 /\ 外部言语内部言语 21 /\ 口头言语书面言语 /\ 对话独白 言语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的特点是:简略性;隐蔽性; 外部言语又分为:独白言语;对话言语;书面言语; 其中对话言语的特点:情境性;简略性;反应性;合作性 独白言语的特点:独白言语是一个人独自进行的言语活动; 开展性; 有计划有准备的言语活动; 书面言语:有计划的言语;随意性; (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语言主要是左半球功能,但右半球也有重要作用。

其中其主要作用的有左半球额叶的布洛卡区,颞叶上回的威尔尼克区,以及顶枕叶的角回; 1)言语运动中枢(布洛卡区) 位置:第三额叶回后部、靠近大脑外侧裂处的一个小区。

布洛卡区病变引起的失语症称为运动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患这种失语症的病人,阅读书写理解不受影响,但发音困难,说话缓慢费力,他们的话语是一种吞吞吐吐,电报式的言语; 2)言语听觉中枢(威尔尼克区) 位置:大脑左半球颞叶颞上回处。

功能:①分辨语音 ②形成语义和语言的接受有密切联系 威尔尼克区损伤引起接受性失语症(听觉性失语症)能听到语音,但不能辨别出语义或者对语义做出错误的估计;病人说话语音语法都正常,但话语没意义,几乎不能提供任何信息。

3)言语视觉中枢(角回) 位置:威尔尼克区上方,顶—枕叶交界处 功能:实现视觉与听觉的跨通道联合,能将书面语与口语互相转换; 症状:①语义性失语症。

病人能说话,理解口语,但是不理解书面语; ②视—听失语症,不能理解词语含义,丧失了正确匹配的能力。

(三)言语感知和理解 1)言语感知 也叫语音知觉,是指对语音的识别过程; 2)言语理解 是指在感知语言的物质外壳的基础上,通过一个人的过去经验,对语义加以理解的过程; 3)句子理解 是指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组成句子各成分的的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获得句子语义的过程; 4)语篇理解(推理,语境,图式这三个因素较为重要) 是指在字词理解和句子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推理,整合等方式揭示文本意义的过程; 22 5)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语境;语言知识的作用;句子与课文结构;个人的特定生活经验注: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是词的组成要素; 词是在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句子是可以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 九.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情绪和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是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是人们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情绪和情感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 2)情绪与情感的功能 适应功能;动机功能;信号功能;组织功能; 3)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区别: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是原始的;而情感是人类所独有的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 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在后; 与情感相比,情绪不稳定; 情绪的外显性和情感的内在性; 联系:情感离不开情绪,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感的表达离不开情绪,离开情绪的情感是不存在的; 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着情感的深度,情绪的产生往往包含着情感;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情绪的维度理论:三维理论:冯特: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 施罗伯格: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激活水平;普朗切克:强度;相似性;两极性; 四维理论:伊扎德:紧张度;愉快度;激动度;确信度; 1)情绪的种类:()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可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心境:心境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并不是对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由一定情境引起的,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主体对事物态度的体验;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常伴有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和生理状态的变化,往往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危急状况下产生的情绪状态,有三个阶段,惊觉,阻抗,衰竭;会出现如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 2)情感的种类: 道德感:是指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是依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事物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三)表情 1)表情的含义 23 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部的主观经验,但它们发生时,又总是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这些与情 绪、情感有关的外部表现就叫做情感的表达(emotionexpression),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表情。

2)表情的种类 面部表情; 姿态表情:身体表情,手势表情; 语调表情; (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边缘系统:整合情绪体验的重要区域; 网状结构系统:与唤醒,激活有关; 杏仁核:与产生恐惧情绪体验有关; 下丘脑:愉快中枢; 大脑皮层:是情绪最高调节和控制机构;其中,正情绪时大脑左半球出现较多的脑电位活动, 而负情绪时右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

(五)情绪理论 1)早期的情绪理论 (1)詹姆斯兰格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即外界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了情绪体验的产生。

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 化的觉知,在他看来,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由情绪体验的产生,比如,哭泣是 悲伤的原因,颤栗是恐惧的原因。

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器官活动的结果,强调与血管变化 的关系;詹姆斯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植物性神经系统之间的关系,但是他们片面强调了 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忽略了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2)坎农巴德理论 认为情绪产生的中心不是植物性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外界刺激作用于感觉 器官,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过丘脑的信息加工,分别向上传递至大脑皮层产生相应的 情绪体验,向下传递至肌肉骨骼产生生理反应,情绪体验和生理反应同时发生; 2)情绪的认知理论 (1)阿诺德的情绪的评定--兴奋理论 该理论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认为情绪刺激必须通过认知评价以后才能引起一定情绪; 二.强调大脑皮层的兴奋在情绪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内导神经传递至丘 脑,并进而传递至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中对刺激情景进行评估,并产生特殊的态度,这种 态度经外导神经,传递至丘脑的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并进而传递至肌肉骨骼与内脏,产生生 理反应,机体的生理反应进一步反馈至大脑皮层,进行再次评估,使纯粹的认知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 (2)拉扎勒斯的认知评定理论 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的活动中,个体不仅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 对自己造成的影响,同时还主动调节自己对环境刺激的反应,即对环境知觉到有意或有害的 反应,因此需要不断的评价环境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这种评价分为:初评价,次评价, 再评价三阶段; (3)沙赫特的二因素理论 情绪产生的必要条件是:体验到强烈的生理唤醒,另外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唤醒; 情绪的产生是:环境因素,认知过程,生理状态三者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 (4)伊扎德动机分化理论 24 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理论,以情绪为核心,人格结构为基础来论述情绪的性质与功能的,该理论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情绪和行为,认知等人格子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和其他子系统相互作用; 十.动机需要与意志 (一)动机概述 1)动机的含义 动机是指引和维持个体的活动,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或内部心理过程(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而是内部心理过程); 2)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 3)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 根据动机的性质,人们的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它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例如:饥、渴、缺氧、疼痛、母性、性欲、睡眠、排泄等 社会性动机: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兴趣: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成就动机: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困难的、挑战性的活动,取得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权力动机: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交往动机:愿意归属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 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 动机和行为的关系异常复杂,只有了解一个人的动机,才能比较准确地揭示其行为,并对行为做出比较准确地预测与控制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它表示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详细见动机理论内容)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

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①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 ②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③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5)动机理论 (1)本能论 人类的行为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由遗传固定下来的一种不学而能得行为模式,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本能论认为,有机体生来就具有某种特定的,预先程序化的行为倾向;本能论是由詹姆斯和麦独孤提出的,其中詹姆斯认为,人的行为是依赖于本能所指引的,人除了具有和动物一样的生物本能,还具有社会本能,如社交,爱等; 麦独孤系统提出了本能理论,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行为和思想的基本源泉与基本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目标三成分构成,认为人类具有好奇心,逃避等本能; (2)驱力理论 驱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伍德沃斯提出来的,是个体由于生理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激发和促使个体的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机体紧张,从而恢复有机体的平衡状态。

驱力理论是由Hull系统提出的,认为有机体由于某种生物需要而促发一种强烈的唤醒状态,这就是驱力,这种未分化的驱力为机体的随机活动提供能量,当某种随机活动达到消除驱力紧张这一目的时,随机活动便停止;强调学习和经验在驱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5 驱力的公式P=H*D其中P:有效行为潜能;H:习惯强度;D:驱力; (3)唤醒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生理激活的一种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

个体偏爱中等强度的刺激,因为它能引起最佳的唤醒水平;对唤醒水平的偏爱,是决定个体行为的一个因素; 感觉被剥夺的人渴望刺激,再强烈的光线与噪音作用下会主动地降低唤醒水平; 唤醒理论的三原理:人们偏爱最佳的唤醒水平,不太高,不太低,高了则减少刺激,低了则增加刺激;简化原理,重复进行刺激,能使唤醒水平降低;个体经验对偏爱有影响; (4)诱因理论 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诱因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驱力理论的修改公式:P=H*D*K其中K,就是诱因;诱因与驱力分不开,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的,只有当转化为内在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 以下为认知理论 (5)期待价值理论(罗特) 认为个体做出某种行为的可能性取决于:该行为所能实现的目标,以及实现该目标对个体价值的期望; (6)归因理论 制点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可控性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稳定性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比如能力是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运气是外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 认为当新的结果与过去的结果不一致时,个体一般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如,运气,努力; 当新的结果与过去的结果一致时,个体一般归因于稳定的因素,如,能力,难度等;同时发现,人们的归因还会使人出现情绪反应,比如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因素,则会产生内疚,羞愧等;当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时,则会产生满意,自豪等; (7)成就目标理论(尼科尔斯和德韦克) 认为评价成功存在三种标准,一种是任务标准,一种是他人标准,还有一种是自我标准;其中任务标准是看自己是否达到了活动的要求; 他人标准是看自己是否比别人做得更好; 自我标准是看自己是否比以前做得更好; 因此个体对成就目标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掌握目标,另一种是成绩目标; 掌握目标(往往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是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使用任务标准和自我标准; 成绩目标(往往具有较高的焦虑水平,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是以获得一个好名次,好成绩为目标;使用他人标准; (8)自我决定理论 德西的自我决定理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认为自我决定是一种涉及经验选择的人类机能品质;人们行为的决定因素是由于自我决定,而不是强化序列,驱力等其他任何力量; 26 认为人们形成了解释信息的不同因果取向,包括个人取向和非个人取向;个人取向将自己知觉为行为的原因又叫自主取向,非个人取向指个体的行为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又叫控制取向。

因此,将人们的行为分为,自我决定和非自我决定,自我决定的特点是设计和选择行为,行为在于满足个体的需要,非自我决定是没有真正的选择,是由外在刺激控制的,无动机的; (9)自我功效理论 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先行因素和结果因素的影响,强化就是结果因素,班杜拉,将强化分为:自我强化: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和监督而进行的强化; 直接强化:利用外界因素进行的强化; 替代强化:通过观察榜样与他人的行为而进行的强化; 但班杜拉认为,个体做出某种行为并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由于认识到了强化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对下一强化的期待,这里的期待就是先行因素,但这里的期待不是结果期待。

结果期待是个体对某一行为会导致的某一结果的推测,而效能期待是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从事某种活动的主观判断; (二)需要 1)需要的含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反映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的要求;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2)需要的种类按起源分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自然需要:也称生物学需要,此类需要由有机体内部某些生理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对有机体维持生命、延续后代有重要意义(对照生理性动机的概念看——MJ注) 社会需要:人类特有的需要,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要求,对维持人类社会生活、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按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指向社会物质产品的需要; 精神需要:指向社会精神产品的需要; 3)需要的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①生理的需要 ②安全的需要基本需求(缺失需要) ③归属和爱的需要 ④尊重的需要5.认知需要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6.审美需要 7.自我实现需要 8.超越需要 该理论认为,需要的层次越低,力量也就越强,潜力也就越大;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满足或部分满足之后,高级需要才可能出现;所有生物都有对食物和水的需要,但只有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就个体发展中,高级需要出现的比较晚;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生存,也叫缺失需要,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会出现直接的生命危急和意外,而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必需的,但可以促进个体健康成长,因此也叫成长需要;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要复杂,因此需要较好的外部生活条件; 27 (三)意志 1)意志的含义 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行动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 2)意志的特征 (1)意志多于克服困难相联系; (2)意志是个体有目的的,自觉的行为; (3)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3)意志行为过程 意志行动过程分为:准备阶段和执行阶段; 准备阶段包括:在思想上权衡行动的动机;确定行动的目的;选择行动的方法;做出行动的决定; 执行阶段:是指执行所作出的决定,其中意志的强弱表现在,是否坚持预定的目的和计划好了的行为程序,阻止不利于达到目标的各种行动; 4)意志行动过程中的动机冲突 冲突:意志行动中人们有两个以上目标,而这些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因而引起了意志行动中的动机斗争 人的意志行动通常表现为对某些事物的接近或回避,根据这一特点,可把冲突分成以下四种类型: 接近——接近型冲突:两利相权取其重;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回避——回避型冲突:两害相权取其轻;活去呢,还是死着,这是一个问题。

接近——回避型冲突:Everycoinhasits2sides;辩证地看问题 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选择性障碍的原因其实和泛焦虑障碍没什么两样; 5)意志品质 独立性;自制力;坚定性;果断性; 十一.能力 (一)能力概述 1)能力的含义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2)能力,才能和天才 才能:人们要完成某种活动,往往不是只依靠一种能力,而是依靠多种能力的结合,这些能力相互联系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些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就是才能; 天才:天才是能力的高度发展,是能力的独特结合; 能力: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知识是人们掌握的关于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历史经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管表征,知识有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人们可以运用知识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知识是能力基本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包括顺利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心理条件; 能力是预示着个体在未来可能达到的成就水平,而知识技能是个体已经达到的成就水平;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也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 28 从生理机制上来说:知识和技能形成的生理机制是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和动力定型,而能力形成的神经基础是在暂时神经联系形成和巩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特征;从概括化的内容和结果看,知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中,相应经验的概括化结果;技能是在行为方式的联系和巩固过程中,相应行为方式的概括化结果;能力调节行为和活动的相应心理过程的概括化结果。

从形成和发展上的特点上来看,知识技能是随一个人的不断实践和知识积累而不断增加的,而能力是有其逐渐形成,发展,衰退或相对停滞的过程的; 从迁移范围来看,知识技能的迁移范围小,能力的迁移范围大; 从简单的个体比较来看,知识技能相同的人,能力不一定相同;而能力相同的人,知识技能也不一定相同; 因此,总体来说,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前提;能力表现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能力是在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能力的种类与结构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3)社交能力,操作能力和认知能力 (4)晶体能力和流体能力 (三)智力理论 1)智力因素说 (1)独立因素理论,是由桑代克提出的,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元素和成分构成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的发展,不同的能力和因素间彼此没有关系; (2)二因素理论,是由Spearman提出的,认为人的能力是由G因素(一般能力)和S因素(特殊能力)构成的,G因素是人的基本心理潜能,是决定个体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而S因素是保证人们完成某种特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 一般能力决定了不同智力作业之间具有相关,而特殊因素决定了作业成绩之间不完全的相关; 在完成任何一种都作业时都有G因素和S因素的共同参与,某种G因素和许多S因素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智力; (3)群因素理论:瑟斯顿:计算,记忆,推理,语词流畅,语词理解,空间知觉,知觉速度; 加德纳:音乐,空间,言语,人际,内省,逻辑数学,身体运动;2)智力结构理论 (1)阜南的智力层次理论:智力结构是按照层次排列的,最高层是G因素;第二层是两大因素群,一个是教育言语方面的因素,另一个是机械操作方面的因素;第三层是小因素群,包括:言语,数量,用手操作,空间信息等;第四层是特殊因素群,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2)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将智力成分划分为:内容(5),操作(5),产物(6),共150种智力; 3)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1)斯腾伯格的三元结构理论 成分亚理论:元成分,对执行过程进行计划和监控,并对结果进行评价;操作成分,接受元成分的命令,执行各种操作任务,并提供信息反馈;知识获得成分,学会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如何解决新问题; 29 经验亚理论:在经验水平上,考察智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处理新情境的能力和自动化加工的能力; 情境亚理论:主要在于说明智力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应当前环境,改造现实环境,选择更适合的环境的能力; (2)PASS理论(计划-唤醒-同时性-继时性) 该理论有三个部分组成:注意-唤醒系统; 编码-加工系统; 计划系统,最高系统; (四)智力发展的差异(07年已考) 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某些智力发展的最终要时期,3,4岁到12,13岁,发展最快,智力发展的速度几乎与年龄等速;人的智力在18--25岁达到顶峰;成年期是智力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进入老年期以后,流体智力逐渐衰退,但晶体智力仍然不断增加,智力高的发展快,到达高峰晚,智力低的发展慢,到的高峰时间早; 2)智力发展的差异性 智力结构的差异:有的人善于想象,有的人善于记忆,有的人善于思维;; 智力发展早晚的差异:有的人智力发展比较早,而有的人则大器晚成; 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的发展水平呈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智力极高的人和智力十分低下的人都十分少,智力中等的人较多; 性别的差异:一般男生逻辑推理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好,女生言语能力比较好; 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1)遗传因素:实验表明血缘关系接近的人在智力发展水平上的确有接近的趋势,这说明了遗传因素对智力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2)环境与教育因素(1)产前环境:母亲的身体状况,年龄,营养,用药等都会影响胎儿的智力; (2)早期儿童经验: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 (3)学校教育:在学校中,课堂教学的正确组织,课外活动都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遗传因素是智力发展的背景,决定了个体的智力发展可能的范围,而后天环境与教育因素决定了智力将落在这一范围的哪一个点上; (3)实践活动的影响:智力的发展是建立在不断的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主观能动性:智力的提高离不开主观努力,即人的自觉能动性,一个刻苦学习,积极向上的人的智力具有发展的可能性; 总之,智力是在先天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后天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一定的活动而不断发展起来的; 十二.人格 (一)人格概述 1)人格的含义 人格是构成人的思想,情感,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由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系统构成; 30 气质: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包括: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过程的指向性; 性格:是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自我调控系统:分为自我认知:对自己的洞察与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自我意识调节的左后环节; 2)人格的特征 (1)统合性: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2)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互相作下形成的 (3)稳定性:偶然的心理特征不能称人格,但随着自身和环境的成熟和改变人格也能或多或少地变化。

(4)功能性: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

(二)人格理论 1)人格特质理论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将人格的特质分为:共同特质:是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同拥有的相同的特质; 个人特质:是个人身上所独有的特质;另外,又将个人特质分为----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有概括性的特质; 中心特质:构成个人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一般有5--10个; 次要特质:一些不重要的特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的特质; (2)卡特尔的个人特质理论(因素分析法) 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16PF量表); 表面特质:是指能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出来的特质; 根源特质:是相互联系而又以共同原因为基础的特质; 并且又区分出了:体质特质是由先天生物因素决定的特质; 环境特质是由后天环境因素决定的特质; 动力特质: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 能力特质:反映知觉的运动方面差异性特质; 气质特质:反映一个人情绪反应速度与强度方面的特质; (3)艾森克的三因素理论: 外倾性:表现为内外向的差异; 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 精神质:人格特征的光明或阴暗; (4)七因素理论(特里根) 正价;负价;正情绪性;负情绪性;因袭性;宜人性;可靠性; 2)人格类型理论 (1)单一类型理论:T型人格理论:T型人个具有好刺激,爱冒险的人格特征; 31 T型人格理论将人格类型分为T+和T-型人格;当冒险行为朝向健康积极方向发展则为T+型人格,比如赛车,登山,攀岩等;当朝消极,破坏性方向发展则为T-行人格,比如吸毒,犯罪等; 对立类型理论: (2)A-B型人格类型理论:A型人格的人性情急躁,成就欲高,外向; B型人格的人不温不火,容易满足,内敛; (3)内-外向人格理论:荣格根据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内还是外,将人分为内向和外向型,内向人格的个体善于自我剖析,深思熟虑,交往面窄; 外向人格的个体情感外露,善于交往; 3)人格的大五理论(OCEAN):塔佩斯等用词汇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进行再分析,探究出最稳定的五个因素,将人格分为: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责任心,神经质; 4)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三)气质 1)气质的含义 气质:指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包括,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与稳定性;心理过程的指向性; 2)气质的类型:主要有以下特征:感受性;耐受性;向性;可塑性;情绪兴奋性;反应敏捷性; 3)气质的理论: (1)巴甫洛夫的神经活动类型说 根据神经细胞工作能力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兴奋和抑制过程的一致性程度,兴奋和抑制过程转换的快慢难易,将气质分为:强,平衡,灵活(活泼型)多血质; 强,平衡,迟缓(安静型)黏液质; 强,不平衡(冲动型)胆汁质; 弱型(抑制型)抑郁质; (2)体液说:多血质; 黏液质; 胆汁质; 抑郁质; (3)体形说:克瑞奇米尔的理论:根据人的体形分为: 矮胖型:外向,易动感情,躁郁气质; 瘦长型:内向,不善言语,分裂气质; 强壮型:认真固执,理解迟钝,黏着气质; 谢尔顿:外胚叶型:内脏紧张型,情感丰富,善于社交; 中胚叶型:身体紧张型,爱运动,有自信; 内培叶型:头脑紧张型,善思考,不善言语; (4)血型说:A型:内向,保守,缺乏果断性; B型:外向,积极,善交际; O型:胆大,好胜,积极进取; 32 A-B型:兼有A,B型的特征; (5)激素说:(看书上) (四)性格 1)性格的含义:是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2)性格的特征:(“大”“意”“情”“理”)四种性格特征相互联系,结合为独特的统一体,也就是一个人的性格 态度特征——人对客观现实的影响总是以一定的态度给与反应 意志特征——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情绪特征——人在情绪活动时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的性格特征理智特征——人在认知过程中的性格特征; 3)性格的类型 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区别: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相比较,受先天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因此改变起来比较慢,比较难;而性格多是在后天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因此改变起来比较快,比较容易;气质是个体行为的动力特征,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没有好坏善恶之分;而性格涉及行为的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具有好坏善恶之分; 联系:(1)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动态,可以给性格涂上一层独特的色彩; (2)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掩盖气质,是指符合社会实践的需要; (3)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5)认知风格 (1)场独立型--场依存型 场独立型:个体在信息加工时,对内在的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在与他人交往时,很少能体察入微; 场依存型:个体在信息加工时,对外在的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心理分化水平低,在与他人交往时,能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2)沉思型--冲动型 沉思型:反应速度慢,但精确性高; 冲动型:反应速度快,但精确性差; (3)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 继时性加工:个体在解决问题时,能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一个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或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先后顺序,当一种假设成立后才检验第二个假设,解决问题就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直到找到问题的答案; 同时性加工:个体在解决问题时,采用宽视野的态度,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兼顾各种可能,采用发散性思维; (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08年考过大题) 1)生物环境因素 双生子研究是研究人格遗传因素的最好方法。

同卵双生子具有相同的基因,他们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可以归结为环境因素的作用;异卵双胞胎基因不同,但在环境上有许多相似性,因此也提供了环境控制的可能性。

33 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

2)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反过来维系社会稳定和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文化而异。

3)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人类性格的工厂”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和不同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的影响。

教养方式主要有:权威性、放纵性、民主性 4)早期童年经验 人格发展确实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

但是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5)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人格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教师对学生人格发展具有导向作用,而同伴对人格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6)自然物力因素 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作用,但在不同物力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

7)自我调控因素 对人格产生影响的上述诸多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

34 +更多类似范文┣ 心理学感想、收获、体会3300字┣ 成人大学函授自我总结900字┣ 知识点归纳之心理学5100字┣ 10年心理学考研总结15700字┣ 更多普通心理学学习心得┗ 搜索类似范文 更多相关推荐: 宋佳考研心得(报考学校首师大)4000字 考研心得一感想篇考研这两个字是我过去一年里脑海中从未消失的关键词她像每天早晨的闹钟时刻提醒着我向奋斗目标一步步迈进一提到这两个字我的内心就像正在燃烧的火焰充满了炽热与激情回顾过去那是一段难忘的岁月如果要用一句话... 知识点归纳之心理学5200字 20xx考研专业课暑期知识点归纳之心理学cn20xx年08月05日1153万学海文一心理学统考重难点解析1普通心理学11考查目标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2能够运用心...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培训心得体会1400字 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盘县普田中学孔毅我于20xx年x月28—8月x日参加第三届心理咨询师培训;20xx年x月x日至10月x日参加六盘水市教育局组织的中学生“心理辅导技术”培训;20xx年x月x日至31日参加盘县… 专栏推荐 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 大学心理学学习心得 管理与沟通学习心得 发展心理学学习心得 犯罪心理学学习心得 变态心理学学习心得 积极心理学学习心得 幼儿心理学学习心得 大家在关注 红领巾提案表提案内容 积极分子演讲稿 询盘范文中文模板 幼儿园中班家访情况记录表 大学三好学生主要事迹怎么写300字 家乡文化生活调查表平顶山 小学谈心谈话记录内容范文 大学生辅导员谈心话模板 党的教育方针最新版2021心得体会 中队集体一星章自荐稿 乳酸钠配制实验报告 普通心理学重难点考点归纳整理(1)35100字 普通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仅供参考)11100字 员工转正述职报告最新范文4500字 聘用协议和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的区别1800字 一起跳舞活动教案800字 典型案件警示通报制度500字 安全生产总结1400字 制冷工工作总结 负荆请罪教学反思 业务推广计划书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13400字 名言警句 学生评语 申请书模板 论文格式 申论怎么写 地图地图CC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