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 頭板 - Meteor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分享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 2020/10/23 20:27. 今天來科普一下人類的奧妙1 鳥籠效應掛一個漂亮的鳥籠在房間裏最顯眼的地方,過不了幾天,主人一定會做出下面兩 ... 每日配對一位校外同學 立即下載 電子郵件 密碼 登入 登入 忘記密碼? 看板列表 頭板 {{adMap.article_top.cta}} Yourbrowserdoesn'tsupportHTML5video. 今天來科普一下人類的奧妙 1 鳥籠效應 掛一個漂亮的鳥籠在房間裏最顯眼的地方,過不了幾天,主人一定會做出下面兩個選擇之一:把鳥籠扔掉,或者買一隻鳥回來放在鳥籠裏。

設想你是這房間的主人,只要有人走進房間,看到鳥籠,就會忍不住問你:“鳥呢?是不是死了?”當你回答:“我從來都沒有養過鳥。

”人們會問:“那麼,你要一個鳥籠幹什麼?”最後你不得不在兩個選擇中二選一,因為這比無休止的解釋要容易得多。

在生活中,這樣無意識被操控的情況,就是鳥籠效應或者鳥籠邏輯的體現。

鳥籠邏輯的原因很簡單:人們絕大部分的時候是採取慣性思維。

人們常常為了湊單買的衣服或物品,卻需要再花時間和精力,為了搭配大費周章。

所以可見在生活和工作中培養邏輯思維是多麼重要。

2 破窗效應 心理學的研究上有個現象叫做“破窗效應”,就是説,一個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會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佈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

一個很乾淨的地方,人會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後,人就會毫不猶疑的拋,絲毫不覺羞愧。

心理學家研究的就是這個“引爆點”,地上究竟要有多髒,人們才會覺得反正這麼髒,再髒一點無所謂,情況究竟要壞到什麼程度,人們才會自暴自棄,讓它爛到底。

任何壞事,如果在開始時沒有被阻止,形成風氣,改也改不掉,就好像河堤,一個小缺口沒有及時修補,可以崩壩,造成千百萬倍的損失。

3 責任分散效應 1964年3月13日夜3時20分,在美國紐約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諾比白的年輕女子在結束酒巴間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

當她絕望地喊叫:“有人要殺人啦!救命!救命!”聽到喊叫聲,附近住户亮起了燈,打開了窗户,兇手嚇跑了。

當一切恢復平靜後,兇手又返回作案。

當她又叫喊時,附近的住户又打開了電燈,兇手又逃跑了。

當她認為已經無事,回到自己家上樓時,兇手又一次出現在她面前,將她殺死在樓梯上。

在這個過程中,儘管她大聲呼救,她的鄰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觀看,但無一人來救她,甚至無一人打電話報警。

這件事引起紐約社會的轟動,也引起了社會心理學工作者的重視和思考。

人們把這種眾多的旁觀者見死不救的現象稱為責任分散效應。

對於責任分散效應形成的原因,心理學家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調查,結果發現:這種現象不能僅僅説是眾人的冷酷無情,或道德日益淪喪的表現。

因為在不同的場合,人們的援助行為確實是不同的。

當一個人遇到緊急情境時,如果只有他一個人能提供幫助,他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對受難者給予幫助。

如果他見死不救會產生罪惡感、內疚感,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價。

而如果有許多人在場的話,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由大家來分擔,造成責任分散,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很少,旁觀者甚至可能連他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也意識不到,從而產生一種“我不去救,由別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面。

4 帕金森定律 這個定律源於英國著名歷史學家諾斯古德·帕金森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一書的標題。

他在書中闡述了機構人員膨脹的原因及後果:一個不稱職的官員,可能有三條出路,第一是申請退職,把位子讓給能幹的人;第二是讓一位能幹的人來協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兩個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當助手。

這第一條路是萬萬走不得的,因為那樣會喪失許多權利;第二條路也不能走,因為那個能幹的人會成為自己的對手;看來只有第三條路最適宜。

於是,兩個平庸的助手分擔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則高高在上發號施令,他們不會對自己的權利構成威脅。

兩個助手既然無能,他們就上行下效,再為自己找兩個更加無能的助手。

如此類推,就形成了一個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領導體系。

5 霍桑效應 20世紀20-30年代,美國研究人員在芝加哥西方電力公司霍桑工廠進行的工作條件、社會因素和生產效益關係實驗中發現了實驗者效應,稱 霍桑效應。

實驗的第一階段是從1924年11月開始的工作條件和生產效益的關係,設為實驗組和控制組。

結果不管增加或控制照明度,實驗組產量都上升,而且照明度不變的控制組產量也增加。

另外,有試驗了工資報酬、工間休息時間、每日工作長度和每週工作天數等因素,也看不出這些工作條件對生產效益有何直接影響。

第二階段的試驗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梅奧領導的,着重研究社會因素與生產效率的關係,結果發現生產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於被實驗者在精神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參加試驗的工人被置於專門的實驗室並由研究人員領導,其社會狀況發生了變化,受到各方面的關注,從而形成了參與試驗的感覺,覺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分,從而使工人從社會角度方面被激勵,促進產量上升。

這個效應告訴我們,當同學或自己受到公眾的關注或注視時,學習和交往的效率就會大大增加。

受到更多人關注和讚賞的人,會更不斷的進步。

6 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即,人際交往中,人表現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徵,掩蓋了其他特徵,從而造成人認知的障礙。

俄國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暈輪效應吃了苦頭。

他狂熱愛上「莫斯科第一美人」娜坦麗,並與她結婚。

但她與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

當普希金每次把寫好的詩讀給她聽時,她總是捂着耳朵説:「不要聽!不要聽!」 然而,她總是要普希金陪她遊樂,出席一些豪華的晚會、舞會。

普希金為此丟下創作,弄得債台高築,最後還為她決鬥而死,使一顆文學巨星過早地隕落。

在普希金看來,漂亮女人也必然有非凡智慧和高貴品格。

在日常生活中,「暈輪效應」往往悄悄影響着我們對別人的認知和評價。

7 習得性無助效應 很多實驗表明,經過訓練,狗可以越過屏障或從事其他的行為來逃避實驗者加於它的電擊。

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預期(不知道什麼時候到來)且不可控制的電擊(如電擊的中斷與否不依賴於狗的行為),當狗後來有機會逃離電擊時,他們也變得無力逃離。

而且,狗還表現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喪和壓抑,主動性降低等等。

狗之所以表現出這種狀況,是由於在實驗的早期學到了一種無助感。

也就是説,它們認識到自己無論做什麼都不能控制電擊的終止。

在每次實驗中,電擊終止都是在實驗者掌控之下的,而狗會認識到自己沒有能力改變這種外界的控制,從而學到了一種無助感。

人如果產生了習得性無助,就成為了一種深深的絕望和悲哀。

因此,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應把自己的眼光在開闊一點,看到事件背後的真正的決定因素,不要使我們自己陷入絕望。

8 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等人於1968年做過一個著名實驗。

他們到一所小學,在一至六年級各選三個班的兒童進行煞有介事的“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然後實驗者將認為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學生名單通知教師。

其實,這個名單並不是根據測驗結果確定的,而是隨機抽取的。

它是以“權威性的謊言”暗示教師,從而調動了教師對名單上的學生的某種期待心理。

8個月後,再次智能測驗的結果發現,名單上的學生的成績普遍提高,教師也給了他們良好的品行評語。

這個實驗取得了奇蹟般的效果,人們把這種通過教師對學生心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使學生取得教師所期望的進步的現象,稱為“ 羅森塔爾效應 ”,習慣上也稱為 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塞浦路斯國王,他對一尊少女塑像產生愛慕之情,他的熱望最終使這尊雕像變為一個真人,兩人相愛結合)。

羅森塔爾效應,指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

心理學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是指熱切的期望與讚美能夠產生奇蹟:期望者通過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為達到他的預期要求。

暗示在本質上,是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

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

9 虛假同感偏差 我們通常都會相信,我們的愛好與大多數人是一樣的。

如果你喜歡玩電腦遊戲,那麼就有可能高估喜歡電腦遊戲的人數。

你也通常會高估給自己喜歡的同學投票的人數,高估自己在羣體中的威信與領導能力等等。

你的這種高估與你的行為及態度有相同特點的人數的傾向性就叫做“ 虛假同感偏差”。

10 證人的記憶效應 心理學研究證明,很多證人提供的證詞都不太準確,或者説是具有個人傾向性,帶着個人的觀點和意識。

為了考察證人的證詞是否有特別的東西,心理學家將證人的記憶與對一般知識的記憶進行了比較。

他們讓被試看一個簡短的錄象,是關於一個女孩被綁架的案件。

第二天,讓被試回答一些有關錄象裏內容的問題,並要求他們説出對自己回答的信心程度,然後做再認記憶測驗。

接下來,使用同樣的方法,內容是從百科全書和通俗讀物中選出的一般知識問題。

和以前發生的一樣,珀費可特和豪林斯也發現,在證人回憶的精確性上,那些對自己的回答信心十足的人實際上並不比那些沒信心的人更高明,但對於一般知識來説,情況就不是這樣,信心高的人回憶成績比信心不足的人好得多。

人們對於自己在一般知識上的優勢與弱勢有自知之明。

因此,傾向於修改他們對於信心量表的測驗結果。

一般知識是一個數據庫,在個體之間是共享的,它有公認的正確答案,被試可以自己去衡量。

例如,人們會知道自己在體育問題上是否比別人更好或更差一點。

但是,目擊的事件不受這種自知之明的影響。

例如,從總體上講,他們不大可能知道自己比別人在記憶事件中的參與者頭髮顏色方面更好或更差。

原文: https://www.ponews.net/psychology/yf2cky2f6d.html {{tag}} 16 分享 收藏   回文 {{adMap.article_bottom.cta}} {{adMap.article_bottom.title}} {{adMap.article_bottom.content}} 全部留言 B1 蠻有趣的 送出 0 B2 好文先推讚讚 送出 0 B3 吊橋效應 送出 0 B4 有趣喜歡 送出 0 B5 嗯哼?? 送出 0 B6 第8感覺有點像吸引力法則🤔 送出 0 B7 雪馮我喜歡這種知識性的文章 謝謝分享!!! 送出 0 B8 我只知道對我來說 我無法抗拒的只有前女友效應 永遠忘不掉欸:) 送出 2 B9 Oh 送出 0 B10 怎麼能少了莫非定律 送出 0 B11 11同離子效應 送出 1 B12 🐭🈹 送出 0 B13 富蘭克林效應也滿奇妙的 送出 0 B14 字太多了好累 送出 0 B15 虛假同感偏差 我想到了選舉(゜゜) 某候選人的支持者以為跟自己想法一樣的有很多人然後某候選人敗選ㄌ 送出 0 B16 證人那個蠻妙的 我小時候當證人就有點帶個人觀點 所以說我的證詞有真有假 是小時候ㄛ!不是現在 送出 0 發表留言 請先登入! 今天來科普一下人類的奧妙 1 鳥籠效應 掛一個漂亮的鳥籠在房間裏最顯眼的地方,過不了幾天,主人一定會做出下面兩個選擇之一:把鳥籠扔掉,或者買一隻鳥回來放在鳥籠裏。

設想你是這房間的主人,只要有人走進房間,看到鳥籠,就會忍不住問你:“鳥呢?是不是死了?”當你回答:“我從來都沒有養過鳥。

”人們會問:“那麼,你要一個鳥籠幹什麼?”最後你不得不在兩個選擇中二選一,因為這比無休止的解釋要容易得多。

在生活中,這樣無意識被操控的情況,就是鳥籠效應或者鳥籠邏輯的體現。

鳥籠邏輯的原因很簡單:人們絕大部分的時候是採取慣性思維。

人們常常為了湊單買的衣服或物品,卻需要再花時間和精力,為了搭配大費周章。

所以可見在生活和工作中培養邏輯思維是多麼重要。

2 破窗效應 心理學的研究上有個現象叫做“破窗效應”,就是説,一個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會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佈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

一個很乾淨的地方,人會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後,人就會毫不猶疑的拋,絲毫不覺羞愧。

心理學家研究的就是這個“引爆點”,地上究竟要有多髒,人們才會覺得反正這麼髒,再髒一點無所謂,情況究竟要壞到什麼程度,人們才會自暴自棄,讓它爛到底。

任何壞事,如果在開始時沒有被阻止,形成風氣,改也改不掉,就好像河堤,一個小缺口沒有及時修補,可以崩壩,造成千百萬倍的損失。

3 責任分散效應 1964年3月13日夜3時20分,在美國紐約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諾比白的年輕女子在結束酒巴間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

當她絕望地喊叫:“有人要殺人啦!救命!救命!”聽到喊叫聲,附近住户亮起了燈,打開了窗户,兇手嚇跑了。

當一切恢復平靜後,兇手又返回作案。

當她又叫喊時,附近的住户又打開了電燈,兇手又逃跑了。

當她認為已經無事,回到自己家上樓時,兇手又一次出現在她面前,將她殺死在樓梯上。

在這個過程中,儘管她大聲呼救,她的鄰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觀看,但無一人來救她,甚至無一人打電話報警。

這件事引起紐約社會的轟動,也引起了社會心理學工作者的重視和思考。

人們把這種眾多的旁觀者見死不救的現象稱為責任分散效應。

對於責任分散效應形成的原因,心理學家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調查,結果發現:這種現象不能僅僅説是眾人的冷酷無情,或道德日益淪喪的表現。

因為在不同的場合,人們的援助行為確實是不同的。

當一個人遇到緊急情境時,如果只有他一個人能提供幫助,他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對受難者給予幫助。

如果他見死不救會產生罪惡感、內疚感,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價。

而如果有許多人在場的話,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由大家來分擔,造成責任分散,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很少,旁觀者甚至可能連他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也意識不到,從而產生一種“我不去救,由別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面。

4 帕金森定律 這個定律源於英國著名歷史學家諾斯古德·帕金森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一書的標題。

他在書中闡述了機構人員膨脹的原因及後果:一個不稱職的官員,可能有三條出路,第一是申請退職,把位子讓給能幹的人;第二是讓一位能幹的人來協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兩個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當助手。

這第一條路是萬萬走不得的,因為那樣會喪失許多權利;第二條路也不能走,因為那個能幹的人會成為自己的對手;看來只有第三條路最適宜。

於是,兩個平庸的助手分擔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則高高在上發號施令,他們不會對自己的權利構成威脅。

兩個助手既然無能,他們就上行下效,再為自己找兩個更加無能的助手。

如此類推,就形成了一個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領導體系。

5 霍桑效應 20世紀20-30年代,美國研究人員在芝加哥西方電力公司霍桑工廠進行的工作條件、社會因素和生產效益關係實驗中發現了實驗者效應,稱 霍桑效應。

實驗的第一階段是從1924年11月開始的工作條件和生產效益的關係,設為實驗組和控制組。

結果不管增加或控制照明度,實驗組產量都上升,而且照明度不變的控制組產量也增加。

另外,有試驗了工資報酬、工間休息時間、每日工作長度和每週工作天數等因素,也看不出這些工作條件對生產效益有何直接影響。

第二階段的試驗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梅奧領導的,着重研究社會因素與生產效率的關係,結果發現生產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於被實驗者在精神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參加試驗的工人被置於專門的實驗室並由研究人員領導,其社會狀況發生了變化,受到各方面的關注,從而形成了參與試驗的感覺,覺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分,從而使工人從社會角度方面被激勵,促進產量上升。

這個效應告訴我們,當同學或自己受到公眾的關注或注視時,學習和交往的效率就會大大增加。

受到更多人關注和讚賞的人,會更不斷的進步。

6 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即,人際交往中,人表現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徵,掩蓋了其他特徵,從而造成人認知的障礙。

俄國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暈輪效應吃了苦頭。

他狂熱愛上「莫斯科第一美人」娜坦麗,並與她結婚。

但她與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

當普希金每次把寫好的詩讀給她聽時,她總是捂着耳朵説:「不要聽!不要聽!」 然而,她總是要普希金陪她遊樂,出席一些豪華的晚會、舞會。

普希金為此丟下創作,弄得債台高築,最後還為她決鬥而死,使一顆文學巨星過早地隕落。

在普希金看來,漂亮女人也必然有非凡智慧和高貴品格。

在日常生活中,「暈輪效應」往往悄悄影響着我們對別人的認知和評價。

7 習得性無助效應 很多實驗表明,經過訓練,狗可以越過屏障或從事其他的行為來逃避實驗者加於它的電擊。

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預期(不知道什麼時候到來)且不可控制的電擊(如電擊的中斷與否不依賴於狗的行為),當狗後來有機會逃離電擊時,他們也變得無力逃離。

而且,狗還表現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喪和壓抑,主動性降低等等。

狗之所以表現出這種狀況,是由於在實驗的早期學到了一種無助感。

也就是説,它們認識到自己無論做什麼都不能控制電擊的終止。

在每次實驗中,電擊終止都是在實驗者掌控之下的,而狗會認識到自己沒有能力改變這種外界的控制,從而學到了一種無助感。

人如果產生了習得性無助,就成為了一種深深的絕望和悲哀。

因此,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應把自己的眼光在開闊一點,看到事件背後的真正的決定因素,不要使我們自己陷入絕望。

8 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等人於1968年做過一個著名實驗。

他們到一所小學,在一至六年級各選三個班的兒童進行煞有介事的“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然後實驗者將認為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學生名單通知教師。

其實,這個名單並不是根據測驗結果確定的,而是隨機抽取的。

它是以“權威性的謊言”暗示教師,從而調動了教師對名單上的學生的某種期待心理。

8個月後,再次智能測驗的結果發現,名單上的學生的成績普遍提高,教師也給了他們良好的品行評語。

這個實驗取得了奇蹟般的效果,人們把這種通過教師對學生心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使學生取得教師所期望的進步的現象,稱為“ 羅森塔爾效應 ”,習慣上也稱為 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塞浦路斯國王,他對一尊少女塑像產生愛慕之情,他的熱望最終使這尊雕像變為一個真人,兩人相愛結合)。

羅森塔爾效應,指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

心理學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是指熱切的期望與讚美能夠產生奇蹟:期望者通過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為達到他的預期要求。

暗示在本質上,是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

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

9 虛假同感偏差 我們通常都會相信,我們的愛好與大多數人是一樣的。

如果你喜歡玩電腦遊戲,那麼就有可能高估喜歡電腦遊戲的人數。

你也通常會高估給自己喜歡的同學投票的人數,高估自己在羣體中的威信與領導能力等等。

你的這種高估與你的行為及態度有相同特點的人數的傾向性就叫做“ 虛假同感偏差”。

10 證人的記憶效應 心理學研究證明,很多證人提供的證詞都不太準確,或者説是具有個人傾向性,帶着個人的觀點和意識。

為了考察證人的證詞是否有特別的東西,心理學家將證人的記憶與對一般知識的記憶進行了比較。

他們讓被試看一個簡短的錄象,是關於一個女孩被綁架的案件。

第二天,讓被試回答一些有關錄象裏內容的問題,並要求他們説出對自己回答的信心程度,然後做再認記憶測驗。

接下來,使用同樣的方法,內容是從百科全書和通俗讀物中選出的一般知識問題。

和以前發生的一樣,珀費可特和豪林斯也發現,在證人回憶的精確性上,那些對自己的回答信心十足的人實際上並不比那些沒信心的人更高明,但對於一般知識來説,情況就不是這樣,信心高的人回憶成績比信心不足的人好得多。

人們對於自己在一般知識上的優勢與弱勢有自知之明。

因此,傾向於修改他們對於信心量表的測驗結果。

一般知識是一個數據庫,在個體之間是共享的,它有公認的正確答案,被試可以自己去衡量。

例如,人們會知道自己在體育問題上是否比別人更好或更差一點。

但是,目擊的事件不受這種自知之明的影響。

例如,從總體上講,他們不大可能知道自己比別人在記憶事件中的參與者頭髮顏色方面更好或更差。

原文: https://www.ponews.net/psychology/yf2cky2f6d.html 不,當我沒說過 是,請刪除 檢舉原因: 中傷、謾罵、言語挑釁 交換個人資料 猥褻、成人內容 廣告、宣傳內容 發錯板 違反板規 影片內容不當 取消 檢舉 請點文字方塊右下角的插入圖片,或直接插入imgur圖片網址。

https://i.imgur.com/8wlRxfM.png 輸入 顯示 直接將影片網址貼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vzfOyW0ZMo 輸入 顯示 直接將文章網址貼上。

https://meteor.today/article/8ZgvtS 輸入 有關Meteor的AndroidAPP 顯示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若您尚未年滿十八歲,麻煩點選離開。

若您已滿十八歲,一樣不可將本區之內容派發、傳閱、出售、出租、交給或借予年齡未滿18歲的人士瀏覽閱讀,或將本網站內容向該人士出示、播放或放映。

離開 是的,我已經年滿18歲了 回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