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的意思|漢典“莞”字的基本解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莞”字的解釋,釋義,異體字,音韻方言,部首筆劃,康熙字典,說文解字,字源字形. ... 如:莞蒲(蒲草);莞席(莞草編織的席子);莞蕈(草制之席及竹製之席);莞蒻(莞和蒻是 ... 導航 漢典古籍詩詞書法通識 查詢索引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注音部首異體字 guānguǎnwǎnㄍㄨㄢㄍㄨㄢˇㄨㄢˇ部首艸 部外7 總筆畫13萖唍𦯵𦸌 統一碼 字形分析筆順 基本区U+839E 上下结构1224451135 五筆倉頡鄭碼四角 apfqtjmuewbr44212 拼音guānguǎnwǎn注音ㄍㄨㄢㄍㄨㄢˇㄨㄢˇ部首艸部外7總筆劃10統一碼839E筆順1224451135 通標 莞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莞guānㄍㄨㄢˉ ◎指水蔥一類的植物,亦指用其編的席。

其它字義●莞guǎnㄍㄨㄢˇ ◎〔東~〕地名,在中國廣東省。

其它字義●莞wǎnㄨㄢˇ ◎〔~爾〕形容微笑,如“~~一笑”、“不覺~~”。

英語smiling;akindofaquaticherb,clubrush,Scirpuslacustris德語Skimmiajaponica,Lächeln(S)​,Wan(Eig,Fam)法語jonc,sourire,Skimmiajaponica,skimmiaduJapon,(district)​ ©漢典 莞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莞guān〈名〉(1)(形聲。

從艸,完聲。

本義:俗名水蔥、席子草。

亦指用莞草織的席子)(2)同本義[tabernaemontanusbulrush],植於水田,又名水蔥(Scirpustabernaemontani),莖高五六尺,可織蓆,葉小如鱗片,花黃綠色。

一名“小蒲”。

如:莞蒲(蒲草);莞席(莞草編織的席子);莞蕈(草制之席及竹製之席);莞蒻(莞和蒻是兩種編席的蒲草。

借指用蒲草編的草蓆)。

(3)另見guǎn;wǎn基本詞義◎莞guǎn(1)——“東莞”(Dōngguǎn):市名,在廣東省東江下游(2)另見guān;wǎn基本詞義◎莞wǎn〈動〉(1)微笑[smiling]浙酒二樽,少助待客之需。

希莞納,幸甚。

——《金瓶梅》(2)又如:莞納(笑納);莞收(笑着收下)詞性變化◎莞wǎn〈名〉(1)胃的內腔[gastralcavity]寒氣在胃莞。

——《武威漢代醫簡》(2)另見guān常用詞組莞爾©漢典 莞國語辭典 莞ㄨㄢˇwǎn參見「莞爾」條。

莞ㄍㄨㄢguān名植物名。

莎草科莞屬,多年生草本。

生於池沼、澤畔。

莖高約二公尺,下部有褐色的鱗狀葉片。

夏天開淡褐色小花。

莖可用來編織器物。

也稱為「水蔥」。

用莞織成的蓆子。

《詩經·小雅·斯干》:「下莞上簟,乃安斯寢。

」漢·鄭玄·箋:「莞,小蒲之蓆也。

」姓。

如三國時吳國有莞恭。

莞ㄍㄨㄢˇguǎn名東莞:縣名。

位於大陸地區廣東省廣州市東南,東江下游。

莞ㄨㄢwān同「豌」。

©漢典 【申集上】【艸】 莞·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莞《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莞·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唐韻】【集韻】𠀤胡官切,音桓。

【說文】草也,可爲席。

【詩·小雅】下莞上簟。

【箋】小蒲之席也。

【爾雅·釋草】莞,苻蘺。

【註】白蒲,一名苻蘺,楚謂之莞蒲。

【禮·禮器】莞簟之安而藁鞂之設。

【前漢·東方朔傳】莞蒲爲席。

【註】莞,今謂之蔥蒲。

又姓。

【晉書·武帝紀】吳將莞恭。

又【集韻】沽還切,音關。

義同。

又古丸切,音官。

【韻會】亦莞蒲也。

又東莞,地名。

【史記註】東莞在琅邪。

【綱目集覽】今沂州沂水縣,古東莞也。

【方輿勝覽】廣州路有東莞縣。

又谷名。

【水經注】高都縣有莞谷。

又戸板切,音皖。

【論語】夫子莞爾而笑。

【何晏註】莞爾,小笑貌。

又【韻補】圭園切。

【韓愈詩】欲不出納,以堙其源。

空堂幽幽,有秸有莞。

 【六書故】作𦸌。

【篇海】作𦼍。

©漢典 【卷一】【艸】 莞《说文解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艸也。

可以作席。

从艸完聲。

胡官切 『說文解字注』 (莞)艸也。

可㠯作席。

小雅。

下莞上簟。

箋云。

莞、小蒲之席也。

司几筵。

蒲筵加莞席。

正義。

以莞加蒲。

麤者在下。

美者在上也。

列子。

老韭之爲莞。

殷敬順曰。

莞音官。

似蒲而圓。

今之爲席者是也。

楊承慶字統音關。

玉裁謂。

莞之言管也。

凡莖中空者曰管。

莞葢卽今席子艸。

細莖。

圓而中空。

鄭謂之小蒲。

實非蒲也。

廣雅謂之葱蒲。

从艸。

完聲。

胡官切。

在十四部。

©漢典 莞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kuan˥;kuan˨˩˦;wĄn˨˩˦唐代读音guɑnhuɑn日语读音IMUSHIROWARAU韩语罗马KWANWAN现代韩语완 客家话[宝安腔]gon3|wan3fan3[海陆腔]gon3wan3[梅县腔]gwon3[台湾四县腔]gon3wan3[客英字典]gwon3gon3|van3[客语拼音字汇]gon3guon3van3粤语gun1gun2wun1wun5潮州话哥冤2冤2,guang2(kuáng)uang2(uáng),[潮州]guêng2(kuéng)uêng2(uéng) 近代音中古音匣母桓韻平聲桓小韻胡官切一等合口;見母桓韻平聲官小韻古丸切一等合口;匣母潸韻上聲睆小韻戶板切二等合口;上古音黄侃系统:匣母寒部;見母寒部;王力系统:匣母元部;見母元部; 吴语 韵书上古音中古音 ©漢典 莞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包2.263「莞」說文‧艸部「莞」 楚系簡帛說文小篆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異體字萖唍𦯵𦸌 ©漢典 【載入評論】 【論壇討論】 同音字 棺(guan1)鰥(guan1)倌(guan1)官(guan1)覌(guan1)癏(guan1)觀(guan1)関(guan1)闗(guan1)蒄(guan1)閞(guan1)瘝(guan1)馆(guan3)舘(guan3)斡(guan3)䲘(guan3)痯(guan3)錧(guan3)輨(guan3)館(guan3)䩪(guan3)管(guan3)璭(guan3)筦(guan3)綰(wan3)椀(wan3)䖤(wan3)䅋(wan3)䝹(wan3)唍(wan3)涴(wan3)㽹(wan3)晥(wan3)䑱(wan3)倇(wan3)㼝(wan3) 同部首 蘹苠荥萞薻藲蓬莳苧䔖䕡蒔 同筆畫 哫珡剒烪窋䓃钳疰欮連峭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