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為主體或是扞格齟齬?《玩戲空間》 - 表演藝術評論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互為主體或是扞格齟齬? ... 在此,只需把「閱讀」改為「看戲」。

... 不過,若視為觀看幾段各自表述的小戲,或者解讀作一種特殊的說故事手法,倒也非 ... 文章搜尋 全部類別 戲劇 舞蹈 戲曲 音樂 其他 焦點議題 關鍵字 作者 演出名稱 演出團體 演出地點 選擇年份 所有年份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選擇月份 所有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選擇分類 所有分類 當週評論 投稿評論 不和諧現場 多焦舞台 戲劇 2015-01-09 演出 白開水劇團 時間 2014/12/2022:30 地點 白開水小「聚」場 分類命名作為一種區辨事物的方便法門,卻不是事物的如來本相,此一道理,在表現手法越來越多元的當代表演藝術裡,特別顯明。

或者可以說,本來就沒有所謂的「跨界」,因為表演自始便無疆界,或者可以說,領域與領域間彼此吸納,各自擴大了勢力範圍。

白開水劇團此次推出的《玩戲空間》,正是打著「全臺首創卡牌遊戲劇場」的噱頭,將「戲劇」和「遊戲」這兩種「把戲」合而為一,邀請觀眾來「玩戲」──在劇場玩,玩劇場,以玩觀戲,也玩戲。

從行銷上來說,這個手法是成功的。

刻意強調的新奇點產生吸引力,隨遊戲的取捨與成敗產生的多重發展更使得每一場都獨一無二,每一場的經驗皆無法被複製,想來也足以誘使人多買幾場票只為看到這個創作的更多面向。

這就類似遊戲書的概念,原本大眾對於閱讀的想像極為簡單,就是安安靜靜的從旁觀看作者的產出,但遊戲書卻邀請讀者參與其中,一方面翻轉閱讀的概念,一方面重新探討作者、作品與觀者的主從關係,一方面也反映了現實人生中的選擇與負責。

這使得書與遊戲的分野消失,既是看書也是玩遊戲,並且為了全盤了解而一看再看、一玩再玩,而作者與讀者的分際也變得隱微不顯,讀者在與作品互動的同時分享了作者創作的權力。

在此,只需把「閱讀」改為「看戲」。

在正式開演前,劇團也事先辦理了「封測」試玩,只是,正式上路後仍見「bug」等待修復,無論是在「看戲」或「遊戲」上,都有種隔靴搔癢之感,未能盡興。

這個戲劇創作中包含有四大主線各三段的故事,而看似獨立的四大主線又可交織出角色關係圖,但配合遊戲進行,觀眾不見得可以看見有頭有尾的故事,而可能是彼此不相干的戲劇片段。

遊戲書中無論怎麼選擇,都會有一個完整的閱讀經驗,在《玩戲空間》裡則不盡然連貫。

不過,若視為觀看幾段各自表述的小戲,或者解讀作一種特殊的說故事手法,倒也非不可,尚可視為不需修改的常態運作。

然而,在遊戲的設計上,就明顯有點思慮不周,未能達致遊戲與戲劇的最大加乘效益。

宣傳上宣稱的遊戲決定戲劇發展,實際上比較像是純粹抽籤決定演出段落,雖說同樣具備一定的隨機性,又因參加者的不同而增添即興特質,是以仍然產生場場獨特的效果,但卻彷彿戲劇與遊戲是各行其是,彼此無涉。

比如說,在「遺留的泰迪熊」這一段落裡安排了一個阻止泰迪熊買家與賣家相見的遊戲,但卻無人判定結果,就續演兩者終於成功見面的劇情,彷彿只是讓觀眾起身動動。

如果說本段劇情既定,遊戲又所為何來?又如「MissRight」段落裡,抽取卡牌只決定了「臺客」等身分的出現先後;而數字牌或信紙之類的遊戲,同樣只是有意識或無意識擁有選擇觀看或不看哪一段落的主導權;至於手中卡牌根本無機會使用的,則可說是完全被屏於遊戲之外,那麼,號稱是遊戲劇場的這個創新之作,對於全然無參與到遊戲的觀眾而言,是否稍嫌「廣告不實」?加上觀眾被限縮在指定的空間裡,除了參與遊戲以外不能離開,這跟將觀眾固定在座位上不可擅動的鏡框式演出有多少不同呢?這也與劇名所謂的「玩戲空間」不盡相符(固然演員們確實盡量運用了空間裡的每一個角落)。

於是,這齣創作究竟是要觀眾參與、還是不要參與呢? 此外,遊戲與戲劇間的調合也尚有討論空間,由於遊戲填入在戲劇之間,使得戲劇的片段性更加明顯,而為了解釋及進行遊戲,演員一再跳出角色,以工作人員的身分與觀眾對話,也使得看戲的情緒無法持續,就算不想也不得不出戲。

正因為「遊戲劇場」這個名號打得很響亮,所以「遊戲」的適切與否應當與戲劇演出的本體一同重視討論,如果遊戲不能夠影響戲劇,為什麼非得要進行可有可無的遊戲來切割戲劇呢?又或者,如果遊戲過分干涉戲劇致戲劇有所損失,彼此的「權力拉扯」是否還能夠成就「互為主體」呢? 由於本作標明有許多版本,抽牌又具隨機性,上述問題可能只是在這場演出裡「剛好」發生的「偶然」,但劇團應是有能力讓每一場演出都朝向某種理想的「必然」。

關於前述狀況,也許可以參考情境式逃脫遊戲的做法,參與者既是在一場遊戲裡,也是在一齣戲裡,觀眾本身就是角色的一部分,與演員對話及互動,共同成就一個故事,而隨著任務的有無及得失,導向不同的路線和結局。

無論是哪種「戲」,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

演出是不是有一定的形式,界線到底存不存在,或許不是單純的二元論,但當嘗試走一條自己的路的時候,往往是含帶目的的。

當目的和手段之間產生斷裂的時候,也是內省與成長的時候。

演出結束時,劇團預告了未來可能是懸疑、推理主題的第二代《玩戲空間》,在此也以推理小說為喻,拭目以待:大部分的情況下,所有的行動都是有意義的。

標籤 玩戲空間.白開水劇團.白開水小「聚」場.陳涵茵 瀏覽次數 278 評論留言 2020-11-27 戲劇 是什麼造成了美蒂亞?《幽靈晚餐》 2017-06-06 戲曲 自有一方天地《阿育王》 2017-03-30 戲劇 何不穿透表象看本質《愛麗絲夢遊仙境》 2016-10-07 戲曲 心願成就,歌以詠志《風從何處來》 2016-09-20 戲劇 真實的故事,虛幻的戲劇《犯人在跳舞》 2015-11-26 戲劇 優缺參半《八美圖》 2017-03-30 戲劇 何不穿透表象看本質《愛麗絲夢遊仙境》 2014-06-20 戲劇 刺桐花終未盛放《重返熱蘭遮》 看更多陳涵茵的文章 最熱評論 不炫技的炫技家《璀璨系列—黃俊文小提琴獨奏會》 戲劇之外的觀演互信《好了啦!達康!》第五季第二集 在現場的真實如此浪漫──達康.come笑現場《三口組》 故事的想像VS.歷史的真相《混音理查三世》 窒息中的身體語言,現人類之力——2021冉而山國際行為藝術節 一種由側台漫延至前台的活戲張力《斬,楊家將》 折射相異光彩的經典《販馬記》 絕唱生與死,瑪麗亞的救贖傳奇——皮亞佐拉輕歌劇《被遺忘的瑪麗亞》 好Cool評論 理查沒有實體:詼諧的後結構遊樂場《混音理查三世》 在擁抱之後,再見之前《BeforeWeSayGoodbye》 巴洛克花園裡重新建構的台灣流行樂——2021創意內容大會「花園練習」 手是賦予,還是啟動魂靈?《掰》 最新留言 回應 漂浮的不只有島嶼《Maataw浮島》 追日劇團 pongsonotao 回應 女皇的孤獨情話《武皇投簡》 張施誠 用情唯柔,用人唯材:金簡傳世,鑑古知今! 回應 偉壯卻猶待整飭《山海經傳》 ChunyuanLai 好聽 回應 不成功的實驗:《小螞蟻與機器人:遊牧咖啡館》的日常幻象與即時影像 Chia-MingYeh 十分中肯。

回應 因果輪迴的奈何橋上一瞥《十殿》 林喬凱 不錯的評論 大多都能夠讓我接受 獲益良多 回應 沒有害怕孤獨和等待《沒有害怕太陽和下雨》 AlexKoumis Particularlyagree 回應 運動、循序與維度——《並存序列》、《存在粒子》 PoeChen 有朋友有看舞還讀到這篇,好感動QQ 回應 方法阿忠:「我們」的共體身艱?《阿忠與我》 PoeChen 這篇讚啊!BRAVO!回應下列段落,我是有看到阿忠也展現健全者傾向的動作,頭頸較明顯,但主要因兩人較少依鏡框面著觀眾跳舞(這點是本作大優點),有時因動作快,或因觀賞阿忠時,他的身體部位常常比較集中,側身時也較難觀察得到,但看影子可以看到較多的「模仿」或「對比」。

當然阿忠展現書毅的比重不比書毅展現阿忠啦,這點值得想想。

再者,「超能」在此作已經進入一個更深遠的境界,人界的身障者展示人界的健全者技巧,可能不足以傳達此作找到的超越性嗎?再次盛讚這篇,大推! 回應段落如下"以障礙者的身體運作邏輯作為方法,坦白說不只周書毅,可能還是每個健全者都該上的一堂課。

然而,除去身體方法的相互學習與模擬,障礙者是否只能是健全者的另一道反省鏡面尚屬可議。

或反論之,如果障礙者要表演「超能」,為什麼阿忠卻幾乎沒有模仿書毅作為健全者的套路?至少,在外觀的演出上根本沒有讓觀眾察覺或意會到有這一層反身性的可能。

" 回應 因果輪迴的奈何橋上一瞥《十殿》 Jū-kháiPiãbérLîm 論述邏輯很霸權。

回應 生命是一場華麗而輕盈的美夢《指尖上的幸福人生》 王學謙 1,2,3...你活著。

(接著是久久的掌聲加歡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