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醫師:當患者從精神症狀走出來以後,等著他的是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是更深刻的挫敗與社會孤立,還是其他? 標籤: 思覺失調症, 精神疾病, 台鐵殺警案, 精神症狀, 精神醫療, 精神科, 防衛機轉, 鄭再由, 妄想, 精神科醫師.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2020/06/26,健康僅為示意圖|PhotoCredit: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精選轉載TNL編輯精選好文轉載,感謝作者的熱情分享!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文:李俊宏(衛福部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科主任)看到這兩篇報導(編按:關於台鐵殺警案的調查報導〈把他關起來,然後呢?〉和〈兇手無罪判決的背後——談台鐵殺警案〉),讓我想到昨日有位思覺失調症病患跟我說的話。

「醫師,這幾天我很不快樂。

」「怎麼說呢?」 「我很想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看到別人領那個兩萬多元的,很羨慕,覺得自己很沒用;我看到別人交女朋友,自己很想有女朋友,很忌妒。

」(他其實有句說不出來的苦:端午連假,他被留在康復之家,有家歸不得。

)「有的時候難過到,覺得人生是不是解脫比較好。

」這一位患者,穩定治療了七、八年,幻聽、妄想這些症狀干擾減輕許多,但隨之而來的現實感,卻讓他感受到深深的挫敗與社會孤立。

我對這位患者說:「能從生病當中走出來,已經很厲害了,如果是我,都不一定做得比你好,要多肯定自己一點。

」「先讓自己健康一點,才找得到工作、才有人看上你啊,趁著端午節找幾個病友出去走走,台南有觀光公車耶!」 其實,精神科醫師或多或少都曾經想過,如果自己生了病會怎麼樣。

思覺失調症就像是詛咒,雖然有遺傳或環境因素的影響,但你卻不知道何時、何人會發生。

我執業將近二十年來,看過醫學系、法律系、工程師、老師、高階公務員、上櫃公司老闆、上市公司老闆的家屬、政府高層的親人,各行各業,甚麼樣的人都有可能會罹患,甚麼樣的家庭都有可能受影響。

因此,你現在如何修法,將來你或親友就有可能會這樣被對待。

過去,我還是剛入門的住院醫師,在台北市立療養院(就是現在的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陳俊澤醫師病房接受訓練時。

陳醫師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至今。

「我們要想想,把幻聽、妄想這些精神症狀拿掉以後,這個人還剩下甚麼?你能補給他甚麼?當他從精神症狀走出來以後,等著他的是什麼?」「這個人好了以後,對他有甚麼好處?」這段話,談的不光是患者在治療後所面對的生命困境,也談患者以精神症狀作為防衛機轉所為何來。

以台鐵殺警案的鄭再由而言,好起來,得面對的是殘破不堪的生命、腦功能嚴重退化的身體、自己是殺人兇手的事實,以及整個社會的評價與定位。

過去,曾有位罹患產後憂鬱症,因為精神症狀殺子的母親,自此再也好不起來,因為她無法面對自己殺害子女的事實。

我們這個社會給願意好起來的人甚麼?殘障津貼跟健保醫療就夠了嗎?要能面對社會,必須有足夠承受的自我功能(egofuncion),所以,有的人一直好不了,不光是腦科學上面的變化,對於內在動力而言,有時是需要足夠的滋養,才能讓患者重新面對自己的人生。

而要讓陽光能照進佈滿精神症狀的漆黑人生,需要的不只是醫療。

但是往往患者能有的,也只是醫療。

我們常常是患者能傾吐心聲的最後防線,因為沒人會聽他說、沒人懂得如何聽他說。

即便是症狀,其實也有值得聆聽的部分,因為他代表了患者某一個程度的人生。

從醫近二十年來,平心而論,健保雖然對於精神病患而言,的確改善了過去經濟不佳就無法治療的困境,幫助了許多病患。

然而,在管制的要求上,健保對於精神醫療的摧殘,不光只是藥物或談話性治療的限制,過於講究格式的申報內容以及脫離精神醫療思維的書寫模式,也限制了精神醫療人員對於病患生命歷程的探究。

為了申報,我們花了太多的時間在書寫記錄,卻沒有時間聆聽;為了申報,我們採用了電子化的現代技術,但犧牲了文本的多樣性。

為了追求效率,快速的病程治療規劃,也讓我們跟患者停不下來好好思索。

這其實是從根本摧折了精神醫療的特殊性。

我們是一個了解人的科學,脫離了對人的了解,精神醫療就不再是精神醫療了。

但,我不會說甚麼「用心聆聽」這種鬼話,因為我深深知道,在這樣的健保架構裡面,對於一個執業醫師而言,只能做到「盡量聆聽」而已。

昨天,門診看得很晚,我錯失了孩子畢業領獎的那個時刻。

「我知道你在幫忙別人」回程,孩子貼心地說。

但在這樣的體制裡面,在專業與誤解的拉扯間,究竟能幫忙多少呢?其實,我自己也很懷疑。

延伸閱讀 精神衛生在醫療端的資源不足,社會安全網的四個大洞怎麼補? 身邊有人想自殺怎麼辦?心理博士從臨床工作中領悟的十個原則 精神科醫師談ADHD:每天都在補救被漏接的孩子,國家卻認為我們只要當藥罐子本文由李俊宏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責任編輯:游家權核稿編輯:翁世航 最新發展:【動畫】《暮蟬悲鳴時》:關於犯人,我們是否能有另一種思考方式?6月前《暮蟬悲鳴時》:從「雛見澤症候群」探討思覺失調症與鐵路殺警案7月前【關鍵時事】陰道是自己的,究竟要醫院負什麼管理責任?10月前【關鍵時事】媒體輕易將罪犯與精神疾病做連結,造成真正的精神病患更難以回歸社會1年前Tags:思覺失調症精神疾病台鐵殺警案精神症狀精神醫療精神科防衛機轉鄭再由妄想精神科醫師More...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英特爾CEO稱「台灣不是一個穩定的地方」,呼籲白宮勿投資台積電,劉德音:不值得回應1則觀點說宮崎駿抄襲《小倩》,是對他天大的污衊—話說《千與千尋》(下)1則觀點千尋為何不殺死湯婆婆?宮崎駿介意被謠傳是「無臉男」—話說《千與千尋》(上)1則觀點高嘉瑜記者會談家暴事件:自己識人不明很蠢,希望我是最後一個受害者1則觀點台上的像瘋子,看戲的是傻子:公投辯論娛樂化,淪為收割媒體聲量的競技場1則觀點Omicron來勢洶洶:最新疫情指標,端看疫苗「未完成接種率」與「長者第三劑覆蓋率」1則觀點「惡血女王」的審判告白:自陳遭恐怖情人高壓控制長達10年,男方全盤否認,誰是真正的受害者?3則觀點買鹽酥雞NFT發大財?任何東西上鏈大家就會搶著買?你對NFT可能有些誤解2則觀點市佔率只有5%,UberEats進軍香港5年後宣布撤退2則觀點隱藏在偏鄉裡的快樂學習天地(下):豐田五味屋,顧瑜君老師與孩子們共譜的鄉村樂章1則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