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出現這些症狀,代表你是過勞體質 - 良醫健康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部分民眾感冒了,鼻塞、流鼻水、咳嗽,喉嚨有痰,會去看耳鼻喉科、內科或家醫科, ... 所以用藥時,就不宜採用麻黄這類容易大出汗的猛藥。

瞭解更多 目前位置 首頁 養生 感冒出現這些症狀,代表你是過勞體質 良醫讀書會 About 撰文者賴榮年 2014-01-02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大部分民眾感冒了,鼻塞、流鼻水、咳嗽,喉嚨有痰,會去看耳鼻喉科、內科或家醫科,若是小朋友感冒,家長還會特別去找小兒科看診。

吃了幾天藥以後,沒有鼻塞、沒有痰、也沒有咳嗽了,西醫和病人都會認同感冒已經好了。

可是,這樣真的就好了嗎?以中醫的角度來看,要觀察的層面還不少。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有些朋友雖然感冒時所有不適症狀經過西藥治療後,感覺都「解除」了,可是不久發現,小朋友怎麼變得很容易流汗?有些人發現自已不知怎麼了常常很容易犯頭痛?大部分人是不會把這些事與感冒連想在一起,大多會將頭痛歸因於最近因為工作壓力大,因此才會常犯頭痛。

但中醫會很小心的透過望、聞、問、切做診斷辨證,是因為情緒、壓力等所產生的內傷頭痛?還是外感風寒邪氣侵犯後沒徹底痊癒,造成無法自己排除的慢性頭痛後遺症? 感冒沒有完全好 西藥治感冒後,看似應該好了,但殘留慢性後遺症的比率,在我看來真的很高,中醫稱為「感冒沒好完全」。

西醫治感冒一旦看到急性感冒症狀被壓下來,一至二週沒有明顯症狀時,則認為感冒己經醫好,至於後續若有再犯輕微鼻塞、流鼻水、咳嗽,喉嚨有痰等的症狀,不認為與感冒病毒相關,則多將其歸類為慢性鼻炎、咽炎、支氣管炎等病名。

中西醫觀點大不同,中醫會認為:若前面感冒沒治好,當然感冒有的症狀會繼續表現在身體上,所以中醫看診完全依病人症狀來辨證論治,不考慮是病毒引起的症狀,或是身體與病毒對戰後所遺留下的斷壁殘垣;這是中醫治療學上非常高明之處。

中醫高明之處,在於從一開始對治急性感冒時,便判斷病人在不同病程時,所呈現的自癒能力,借力使力適切導引外邪排出,避免病人病情轉為慢性狀態,這也就是我為什麼主張「看感冒首選中醫」的道理。

可惜的是大家不明白這樣的原來如此,都是西醫看不好了,或拖久之後,已經處在不勝其擾的慢性病狀况了,才來找中醫求診調理,實際上對治感冒超過數千年的中醫,才是真正治感冒「能斷根」、快又好的高手。

感冒沒好完全的後遺症 讀者朋友或許已經開始理解,原來感冒時會產生的症狀,若長期停留在人體,中醫都會視為「感冒沒好完全」,那豈不是涵蓋太多病了? 沒錯,除了上述慢性鼻炎、咽炎、支氣管炎等症狀,諸如長期鼻塞、晨起打噴嚏、流鼻水、鼻血、鼻涕倒流、口乾、喉嚨有痰或異物感、喉嚨痛、聲音沙啞、咳嗽、經常性發燒等症狀,是大家比較容易理解與感冒沒醫好相關外,頸肩痠痛、全身痠痛、腰痠、頭痛、偏頭痛、頭暈、注意力無法集中、耳朵悶脹、眼睛乾澀、耳鳴等,也都歸屬於「感冒沒好完全」的範圍。

如果這些慢性病被置之不理,一直沒獲得解決根治,進一步將直接或間接所影響的健康問題還包括:肩關節炎、手麻、腰痛、下鼻甲肥厚、記憶力衰退、睡眠障礙、呼吸中止症、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經前症候群、頸肩骨刺、腸胃疾病、心血管疾病、各類如僵直性脊椎炎的自體免疫疾病。

一個稀鬆平常,看來不起眼且可能還蠻常見的感冒,後面卻牽扯這麼多相關的病症;試想,若不以中醫全面性思考做細細診斷,在急性感冒初起之時,就徹底的將風寒完全趨逐出人體,則後面一長串的連鎖反應將不會發生,如此一來,可減少多少病人的痛苦,及節省多少醫療的支出。

感冒會表現出來的症狀,是身體在與外邪抗爭過程的語言,傳達出每個人在不同階段、不同體質的戰况密碼給中醫師知道。

表面上看似一樣的症狀,是感冒入侵人體後的冰山一角,背後蘊含著完全不同的病理機轉與形成原因,豈可輕易將之打包處理? 這些感冒症狀,代表過勞的體質 門診中常見感冒後喉嚨痛、咳嗽、聲音沙啞,甚至失聲一直沒好的病人,中醫稱這情形為「陰虛勞熱」,也多是過去的風寒感冒沒治好,斷斷續續久咳後傷到聲帶,再加上平日的工作需拉開嗓門講話,因此一旦連續感冒,呼吸道就水腫進而影響聲帶的功能。

會發生咳到沒聲音,意謂著這位病人長期超時工作,並且超過可承受的壓力,中醫稱為「過勞而肺有火氣」體質的人。

老實說是一個嚴重的身體警訊,民間常用「胖大海」泡茶喝,但往往療效很有限,是因為問題出在嚴重的身體警訊被不當回事。

咳到沒聲音這特殊的症狀,恐怕不是民眾自已沖沖「胖大海」就會好的。

如果僅從治標的角度,用針刺手太陰肺經郄穴孔最穴在病情剛開始、聲帶受傷不深時,有立刻可以發出聲音的神奇功效。

中醫的針灸學中有一種特別的穴道分類,將十二條經絡由手指或脚指,流向身體比較表淺、且治療功效大的穴點,稱為「五腧穴」及「郄穴」。

孔最穴是肺經經氣深聚的地方,孔字意指孔隙;最字,有「極」的意思,所以命名為孔最,也是肺經的「郄穴」。

孔最穴:位在手肘窩紋,靠的外側往下四個手指寬處。

中醫治發燒,有汗、沒汗差很大 臨床上,花心思調養門戶洞開的毛細孔,將之再回復到正常的開合狀況,這是中醫診治的一個特色,不僅是醫病的本身,還考慮到外感病邪入侵人體後,每個人不同的自癒力、體質所表現出來的症狀或反應。

中醫對於一位無汗出的感冒發燒病人: 認為他是因毛細孔被寒邪給閉塞住了,需要補強些有助正規軍使力發汗的藥物,以利於透過適度排汗,將寒邪逼出體外而痊癒。

若是感冒發燒會自行流汗的病人: 中醫則認為他的發燒,並非單純毛細孔被寒邪閉住的問題而已,這個病人的自癒力相對是弱的。

雖然能排汗,卻無法將寒邪逼出體外。

所以用藥時,就不宜採用麻黄這類容易大出汗的猛藥。

雖然病人有鼻塞、鼻音的症狀,也不採用上小青龍湯來治療,除了透過適度排汗將寒邪逼出體外的原則外,處方同時也需兼顧能「幫助循環」及助發汗力量的「腸胃功能」。

感冒才剛好,要注意: 禁忌吃生(如水果)、冷(如冰品)、肉類(在體力不好時不易消化)、麵食類(肚子容易脹氣)、五辛(辛辣刺激的食物)、飲酒(怕流汗太多)等等,都是不利於感冒發汗或病後身體剛恢復的食物。

現代人很多人長期待在恆温的攝式27°C的辦公室,比體温平均攝式37°已經低10°C,有些場所,空調溫度更常設定低於25°C。

倘若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沒有機會讓自已的毛細孔透過出汗來調節體温,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寒氣」閉塞住毛細孔的過程。

臨床常見,感冒的病人體質還好時,是比較適用麻黄湯的療法,來去除皮膚表面的寒氣以及泄掉悶在體內的熱氣,但如果長期過度勞累、又常用止痛藥等有發汗效果的西藥來治療痠痛,則體質逐漸轉變為汗孔關不緊的容易出汗體質,動一動或簡單吃一碗麵,也能滿身汗濕透衣服,這便是體質已變為較虚的桂枝湯證了。

完全不同的體質,要用不同的對治方法,現代醫學沒有將這些變化、不同體質,列入治療的考量,非常可惜!我有時在想,如果也將西醫退燒藥,用低劑量、多頻次,而且配合喝熱稀粥幫助發汗,兼保護腸胃機能的中醫觀念加入,或許也可以減少目前感冒發燒沒醫好的病人數。

「冷汗」與「盜汗」 在門診,談到流汗問題時,常碰到病滿臉人疑惑的問:「冷汗、盜汗,和一般流汗有什麼不一樣?」 冷汗是白天也會發生,而盜汗是白天不會發生、晚上睡著了不知不覺流的汗,便稱之為「盜汗」,往往病人體質都是比較陰虛,而冷汗,往往是屬於陽虛的情形。

陰虛、陽虛,又是中醫學讓人覺得頂玄的說詞,其實大家可以自己細細感覺一下: 中醫所謂「陰」,指的是我們體內的各種如水津液;「陽」指的則是如火的動能,虛當然就是不足、弱化了。

如果自己覺得容易怕冷、手腳不暖、關節隱隱作痛、常拉肚子、排泄物可見食物消化不完全、反覆感冒難好,那麼就是陽氣不足,陽虛了。

陰虛體質的人,最明顯的是體內津液不足夠,自己會覺得總是處於皮膚乾、頭髮乾、大便乾燥小便少、口腔、鼻子、眼睛也很乾、但手心腳心是發熱的。

即便是喝大量的水,還是覺得解不了渴。

流冷汗的陽虛病人,因為身上自衛能力不足,流汗不是因為身上熱、流出來的汗在體表反倒是覺得冷颼颼的。

往往有這種情況的朋友,通常毛細孔是比較開放,閉合的機制不好,就如之前所講是比較就是動不動就流一身汗、容易感冒的人。

坊間有個說法,想分辨身上流出來的汗,是正常汗水還是冷汗,自己可以去嚐試一下汗的味道,如果是沒有鹹味的話,可能就是冷汗,因為他的汗常在冒,所以沒有什麼汗水該有的鹹味。

盜汗就不一樣,盜汗的人是陽氣太旺,津液受到蒸發,即使是靜靜的睡眠中,他還是熱,還是不自覺的出身汗,特色就是睡醒了之後,發現睡衣、床單怎麼都是溼溼的。

有些父母帶小孩來看診,抱怨他們的小孩,睡覺時連額頭都會冒汗、背心處是溼濕的,這在中醫看來都算壞症,如我前一段所述,是被誤治後所留下來的麻煩。

發燒怕冷或不怕冷,治療的關鍵 《傷寒論》中記載,怕冷和不怕冷的發燒,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感冒,並將怕冷的發燒的歸類為「傷寒」,屬於風寒外邪;將不怕冷的發燒歸類為「溫病」,屬於風熱外邪。

因此中醫師看發燒的病人時,必定首先當問寒熱,因為怕冷、不怕冷,會決定了後面治療發燒不同的方向策略。

臨床上觀察,我認為是風寒外感沒治好的體質改變,就是外邪殘留在身體,也是大家所熟知的「半健康」狀態;這也提供了後續風熱外邪入侵人體時,最好的發病環境及戰略基地。

風熱發燒的病情發展,非常不同於風寒發燒,不但容易發高燒,而且令人非常不舒服,全身痠痛到不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躺也不是、心裡很煩躁,人也無力到不行,什麼事也不想做,什麼事也做不來。

濃黃鼻涕多到無法呼吸,只能用嘴巴代替呼吸,眼睛佈滿血絲,頭劇烈疼痛到好像要炸掉,連腦袋也好像塞了一大堆鼻涕,完全無法思考;喉嚨又乾又痛,有時嚴重到根本沒辦法吞嚥飲食。

最糟糕的是病程發展迅速,入侵各器官、各系統的破壞力驚人,對中醫而言,是一個需要立刻介入的緊急病情。

可惜的是大家不了解,即便找了西醫看病,也不見得能得到合宜的處置,而一再的延宕了救治的黃金時機。

大家一定要正視上述的症狀,第一時間尋求中醫的療法,要搶時間如同作戰,因為在門診,我們收治太多這類失治後的麻煩病情,病人多到看不完,又需費時悉心調理。

中醫的切入治療,如庖丁解牛 大家都習慣這樣的傳言:「中醫善於調理,較適合治慢性病;對急重症是沒辦法的。

」錯、錯、錯;中醫自古以來理所當然可以治急重症、時疫猛病,中醫學有數千年的臨床實證、對治處方,的的確確展現與護衛了華人數千年來的健康,這是不爭的事實。

人總有些慾望、弱點,感冒時,有人還是會忍不住吃水果、生食,天熱貪凉,全身汗流夾背,直接猛灌冷飲吃冰,或對著泠氣、風扇,汗不先擦擦而是任由吹到乾……這些不智的行為,都在在弱化身體防禦的功能機制。

當多次小感冒累積下來,我必須說,台灣有太多的人處在鼻黏膜水腫、鼻竇積水阻塞、下鼻甲肥厚、後咽淋巴發炎結節等局部慢性發炎的半健康狀態。

這在平日或許還不打緊,但一旦再感冒,而有發燒、全身痠痛、極度疲倦、濃黄鼻涕、眼睛紅腫、劇烈頭痛、或喉嚨乾痛等症狀時,我強烈建議請立刻找中醫看診! 感冒不看中醫的三誤 風寒感冒剛開始,小小打噴嚏不治好,之後會衍生大麻煩;這是感冒剛開始不看中醫的第一誤! 中醫也可以治急症、重症、扁桃腺炎等,只是大家總當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很難去當真相信;這是感冒病邪已逐漸深入人體,且免疫力有些不敵外邪了,仍不看中醫的第二誤。

「醫生驚治嗽」,錯!這是第三誤。

這些都是目前一般民眾以訛傳訛的不了解,感冒不看中醫,小病初起的一、二天,看中醫就會好的病,拖到後來不得已,才來找中醫調理,就算三個月後痊癒,病人雖然很感激中醫的診治,但仍認為中醫是用來調理病後虛弱體質很行的療法。

要請大家了解的真相是: 如果沒有不看中醫的前二誤,就沒有調理的需要,或是即便需要調理,也不用花到三個月那麼長的時間。

而「醫生驚治嗽」的第三誤,是我希望這本書能減少太多飽受咳嗽所苦的民眾,「咳嗽先看西醫」這個錯誤觀念不糾正,只會有更多的中醫師,得收拾久咳不癒後,對氣管已造成傷害,並禍及其他系統、器官的麻煩狀態。

書籍資料 書名:感冒應該看中醫:西醫看來簡單的感冒,中醫卻認為是危害健康之最作者:賴榮年出版日期:2013/08/27出版社:大塊文化 賴榮年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傳統醫藥學研究所副教授臺灣中醫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畢業/台灣大學職業醫學及工業衛生研究所博士。

  賴榮年醫師求學期間對中醫特別偏好,並於實習時拜基隆名老中醫楊清福為師,學習七表八裡九道及脈學等醫理。

楊老對於小兒、婦科及多種疑難病症診治常有奇驗,求治者眾,也因此埋下了賴醫師未來執業中醫的種子。

  考取中、西醫師執照後,於國防部博愛特區醫務所,擔任五官科少尉醫官,主要醫治眼、耳、鼻、喉相關病症。

退伍後,依興趣申請進入台北市立陽明醫院婦產科接受訓練。

經歷婦產科專科醫師、生育學會次專科醫師養成後,基於接受過中醫訓練的基礎,總覺得臨床照護仍不夠完備,為了提升個人照護婦產科病人的能力,而重新接受中醫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的完整訓練,並先後取得中醫婦科及中醫家庭醫學專科醫師。

行醫數年後,發覺中醫有實際療效,卻不為科學界認同的問題,賴醫師認為中醫藥的研究方法有待突破,才能解決問題;進而攻讀臺灣大學職業醫學及工業衛生研究所,追隨王榮德教授學習研究方法,除分別完成碩士及博士學位,提出發展中醫藥實證醫學的具體方法,並由於具中醫藥研究特色及專長,受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聘為傳統醫藥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擴大推動中醫藥相關研究。

第一頁 « 1 » 最後頁 單頁閱讀 標籤: 中醫科 評分: 1 2 3 4 5 (7) 列印 轉寄 按讚加入良醫健康網粉絲團 立即購買 感冒吃西藥精神差? 這3族群中醫治效果好 弱不禁風易感冒 益氣禦風就靠這一味 3穴位+1茶飲養好體質 拒絕感冒 喝薑湯治感冒 不一定每個人都適合 張曼娟:那一天我帶著爸媽上車,被小黃司機罵了,我卻覺得一片暖意 48歲婦女半年減7公斤、血糖血脂恢復正常!第一名胃腸肝膽科醫師:做對8件事健康瘦 我感染「BA.5」了嗎?咳嗽、喉嚨痛...重複感染是特徵!BA.5「潛伏期、10大症狀、預防方法」這篇一次看 咖啡豆放冰箱能避免發霉?自己買豆回家煮咖啡,千萬別做的三件事 「第四劑疫苗」接種資格再放寬》「這7類人」優先打!該怎麼選?間隔多久?全台預約方式一次看 Novavax疫苗開打!它適合當第四劑嗎?為何專家說Novavax疫苗比莫德納、BNT安全?六都預約管道一次看 回應文章請先登入會員或註冊。

1不到60歲,心臟血管竟阻塞70%!婦產科權威痛下決心練「拉筋」,4招狠甩12公斤 2「陰道分泌物變多」黃、白、綠色...各代表什麼問題?婦產科女醫教你:從顏色看身體生了什麼病 348歲婦女半年減7公斤、血糖血脂恢復正常!第一名胃腸肝膽科醫師:做對8件事健康瘦 485歲爬黃山不腿軟!已故名醫周汝川的養生術:原地跳躍108下,讓器官動一動 5長新冠患者女性較多,九大症狀影響生活!這三種人易成高危險群,醫師提醒四招降低影響 黃馨儀 0人推薦 黃馨儀 (台中市 牙科) 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並沒有以金錢收入為考量(補牙並不好賺),做事細心認真,值得信賴。

該診所... 董淳武 0人推薦 董淳武 (嘉義縣 腎臟科) 專業細心耐心 太早吃轉骨補品 小心孩子長不高! 每6.6分鐘一人中風 竟8成民眾跟中風「不熟」 上班族 銀髮族 媽咪寶貝 男生 女生 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