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種心理學上的錯覺,以為當下的一切「已經不會再改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為什麼我們這樣思考,那樣選擇?80則超實用的心理測驗+50張視覺錯覺圖片+225個常見的認知偏誤名詞,讓你知己知彼,瞬間讀懂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日本版新上線EnglishEdition簡體/正體2018/03/05,生活Photocredit:AP/達志影像 精選書摘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作者:池谷裕二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請想一下你擁有的朋友。

你想到了幾個人?接著,請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問題A—你想到的朋友中,有幾個是來往十年以上的朋友?問題B—你想到的朋友中,你覺得有幾個十年後依然會是你的朋友? 多數人的回答中,哪題答案的人數較多? 問題A的人數較多(來往十年以上的朋友人數較多) 問題B的人數較多(十年後還是朋友的人數較多)Answer:問題B的人數較多(十年後還是朋友的人數較多)不論詢問哪個年齡層的人,他們都認為,目前是朋友,而十年後還是朋友的人數,都比目前來往十年以上的朋友人數多[1]。

也就是說,大部分人都會誤以為,自己和目前的朋友關係深厚。

與自己過去的實際變化相比,大腦會低估我們將來可能產生的變化,從日常嗜好到生活習慣,都能廣泛看到這種傾向,包括喜歡的歌手、食物、興趣、休閒方式等,我們都以為不會改變。

再者,我們也相信,如誠實、友善、好奇心、外向等個性,在日後也還是一樣會維持不變。

也就是說,人有種錯覺,以為當下的一切「已經不會再改變」。

這即是這種稱為「歷史終結錯覺」心態的理由。

與過去相比,要具體想像將來的自己很困難。

這是因為我們是以目前的狀況來想像,所以會覺得將來也不會改變。

又或者是人原本就追求穩定,因此希望自己的本質能不要改變。

例如,多數人幾乎無法想像自己三年後罹癌的可能性,但實際上,三年後罹癌的可能性,比我們認為事不干己的結果大得多(六十歲前罹癌的機率,男性為八%,女性為十一%)[2]。

心理學效應:歷史終結錯覺(EndofHistoryIllusion)不管在哪個年齡階段,人們總是傾向於認為過去的經歷已經將他們塑造成為現在的模樣,並且是最終的結果。

註釋 QuoidbachJ,GilbertDT,WilsonTD.Theendofhistoryillusion.Science339:96-98,2013. KatanodaK,HoriM,MatsudaT,ShibataA,NishinoY,HattoriM,SodaM,IokaA,SobueT,NishimotoH.AnupdatedreportonthetrendsincancerincidenceandmortalityinJapan,1958-2013.JpnJClinOncol45:390-401,2015.相關書摘►為什麼大多數人喜歡自己買樂透,而不是託別人代買?書籍介紹《天天都好用的實效心理學:為什麼離你家愈遠的餐廳,感覺上愈好吃?80個科學實證的心理效應,教你避開思考陷》,時報文化出版.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池谷裕二譯者:李靜宜為什麼我們這樣思考,那樣選擇?80則超實用的心理測驗+50張視覺錯覺圖片+225個常見的認知偏誤名詞,讓你知己知彼,瞬間讀懂人心。

你以為的理所當然,竟然是大腦設下的騙局:我們的所作所為都受大腦驅使,但大腦對熟悉方法的偏執,讓我們看不見其他可能的選擇。

我們的心,以及思考的過程,就是個帶有偏見的濾鏡,會「扭曲」真相。

於是,理所當然的推論,往往導致意想不到的錯誤。

日本腦研究學家告訴你人們為何總是愛跟風、搶排隊,又是如何被記憶力與注意力所欺騙。

本書共有80則超實用的心理測驗、50張視覺錯覺圖片、225個常見的認知偏誤名詞,幫助你關掉大腦的自動導航,避開直覺陷阱,克服集體盲目,洞悉他人心思,提升心理智商,讓工作、人際與生活無往不利。

懂點心理學,人生很多事都清晰了: 為什麼開好車的人比較容易不守交通規則?(上流階級偏誤) 「鄉下人都很親切」、「滿月的夜晚,出生率比較高。

」真的是這樣嗎?(確認偏誤) 想減肥的你,為什麼會買標籤上寫的是「瘦肉比例75%的絞肉」,而不是「肥肉比例25%的絞肉」?(訊息框架效應) 為什麼我們會認為強者一定是壞人,弱者肯定是好人?(無名怨憤) 為什麼我們總覺得沒人了解自己,但自己卻很了解他人?(認知不對稱的錯覺)PhotoCredit:時報出版責任編輯:朱家儀核稿編輯:翁世航 最新發展:為什麼大多數人喜歡自己買樂透,而不是託別人代買?3年前Tags:心理學歷史終結錯覺錯覺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重機就是安全沒保障的「肉包鐵」?重機上國道法案早已通過,為何遲遲不落實?1則觀點無定界、斬件上、避規管:明日大嶼環評鬼祟開工了1則觀點鄧佳華出演國產A片《華根初上》,群眾心態反映了台灣社會最醜陋的一面1則觀點【TNL本週沙龍議題】你贊成新竹縣市合併成為「第七都」嗎?1則觀點阿德勒才沒有這樣說:「社會惰化」並非來自阿德勒心理學,但可以從大師理論中找到解方1則觀點立院三讀父母可「同時請領」育嬰留停津貼,勞動部估每年1.4萬人受惠、每人可領10萬元1則觀點女性產檢假、配偶陪產假加碼至7日,雇主不給假最高罰30萬、公布機構與負責人姓名2則觀點當酒喝到某個程度,產生生理病變以後,只有「罰和關」當事人是不會怕的1則觀點重大民生議題不能單純以「是或否」來決定,德國至今沒有中央層級的公投3則觀點《我們,MZ新世代》:為什麼八年級生堅持準時下班、用斜槓代替升職?1則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