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粵音系統: ... 典籍用本義,《文子‧道德》:「以智生患,又以智備之,譬猶撓水而欲求其清也。

... 《逸周書‧史記》:「外內相間,下撓其民,民無所附,三苗以亡。

粵 普 所有字 常用字 ??? 聲母 -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韻母 a o e er 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 ong i ia iao ie iou(iu) ian in iang ing iong u ua uo uai uei(ui) uan uen(un) uang ü(u) üe(ue) üan(uan) ün(un) 聲調   ??? 聲母 - 韻母               聲調             手64 12(15) 撓 "撓"字連結: 林語堂 國語辭典 中文字譜 Unihan 康熙字典 繁簡港 異讀字 繁簡對應 繁   簡 挠  UTF-8 E69293 大五碼 BCB8  倉頡碼 手土土山  Matthews 4639  漢語大字典 (一版)1952;(二版)2068  康熙字典 382  Unicode U+6493 GB2312   四角號碼 5401.1  頻序A/B 2460  2738  頻次A/B 227  63  普通話 no    小篆 字例:1/1 金文 (部件樹) 甲骨 (部件樹) 簡帛文字 字例:10/10 其他 字例:1/1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撓 擾也。

从手,堯聲。

一曰:捄也。

〔奴巧切〕(253/254) 手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撓 156 呼毛 撓 299 奴巧 中古音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曉 全清 喉 平 效 豪/豪 開 一 娘 次濁 舌 上 效 肴/巧 開 二 形義通解  略說:從「手」,「堯」聲,本義為攪動。

16字  詳解:從「手」,「堯」聲,本義為攪動。

《說文》:「擾也。

从手,堯聲。

」段玉裁注:「捄篆下曰:『一曰擾也。

』是撓、擾、捄三字義同。

」典籍用本義,《文子‧道德》:「以智生患,又以智備之,譬猶撓水而欲求其清也。

」《淮南子‧說林訓》:「使水濁者,魚撓之。

」簡帛文字也用本義,《馬王堆‧五十二病方》第26行:「醇酒盈一衷桮(杯),入藥中,撓飲。

」   「撓」常用作擾亂。

《逸周書‧史記》:「外內相間,下撓其民,民無所附,三苗以亡。

」《左傳‧成公十三年》:「擾亂我同盟,傾覆我國家。

」簡帛文字也見此義用法,《馬王堆‧戰國縱橫家書》第164行:「今韓受兵三年,秦撓以講,識亡不聽,投質於趙,請為天下顏(雁)行頓刃,楚、趙必疾兵。

」   由擾亂義可引申出「撓」的屈服義。

《戰國策‧魏策四》:「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

」《史記‧太史公自序》:「任重權不可以非理撓。

」現代漢語中仍使用的成語「不屈不撓」亦來自此義。

  由擾亂義也可引申出「撓」的削弱義。

《呂氏春秋‧高義》:「遁者無罪,則後世之為王臣者,將皆依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則荊國終為天下撓。

」高誘注:「撓,弱也。

」《漢書‧佞幸傳》:「主疾無嗣,弄臣為輔,鼎足不彊,棟幹微撓。

」顏師古注:「撓,弱也。

」   「撓」也用作抓、搔。

《西游記》第23回:「那八戒聞得這般富貴,這般美色,他卻心癢難撓。

」現在漢語「撓痒」、「百爪撓心」中,「撓」即表示抓、搔。

  「撓」還通作「交」。

《墨子‧天志中》:「外有以為環璧珠玉以聘撓四鄰,諸侯之冤不興矣。

」626字相關漢字:手,堯,交 粵語音節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備註 黃p4 周p65 錨鐃呶橈猱蟯挐嶩怓峱獶夒譊獿 撓詞,不撓,阻撓,不屈不撓 李p319 何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黃p4 周p65 李p319 何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撓」的異讀字 黃 周 鬧淖鐃孬臑橈 李 何p23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撓」的異讀字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撓」字下錄有15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成語彙輯 守正不撓,抓耳撓腮,百折不撓,不屈不撓,心癢難撓… (5/51) 詳細資料 配搭點: 抓,阻 詞類 英文意義 v. todisturb;tostir;tohinder;toflinch,toyield;tosurrender;toscratch 瀏覽次數:10064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