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不幸福,與原生家庭相關?關係心理學:你的焦慮依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倆都來自不太幸福的家庭,所以早早下決心絕不重蹈父母的覆轍,因此更用心地經營關係,感情確實一直很好。

可是前段時間,可能因為生活中壓力增多, ... 逛逛WomanyShop 主題分類 特色專題 熱門單元 關注興趣 女力職場 自我成長 人際關係 生活風格 美妝保養 時尚精品 身體康健 女子旅行 女子理財 最新文章 更多服務 女人迷課程 你值得擁有 名家專欄 試用體驗 活動講座 性別駭客松 WomanyShop 熱烈討論 官方App 吾思品牌 女人迷香港 性別力 回家吧 臉紅紅 婚姻不幸福,與原生家庭相關?關係心理學:你的焦慮依附,來自從小的不安全感 10 2021.11 Wednesday 宜補充女力 女性的野心何處安放 為什麼公開地表達「我要的更多」的渴求對女性來說,依然很困難?親愛的,其實任何選擇都不該與性別有關。

了解更多 女人迷womany.net 2021/03/31 關係 婚姻不幸福,與原生家庭相關?關係心理學:你的焦慮依附,來自從小的不安全感 byKnowYourself 2021/03/31   我們對待關係的方式一定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但新的關係就是我們自己的;即使我們兩個都從不夠幸福的家庭中長大,但我們仍有能力、有可能,創造一段自己喜愛的親密關係。

文|Li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前段時間,我們收到一封求助信:「我們倆都來自不太幸福的家庭,所以早早下決心絕不重蹈父母的覆轍,因此更用心地經營關係,感情確實一直很好。

可是前段時間,可能因為生活中壓力增多,我們的衝突也多了,雙方深層的性格缺陷暴露出來,父母身上那些被我們極力避免的方面,似乎也留存了下來,會在我們吵架上頭的時候爆發。

我忽然對未來產生了不確定。

原以為見證了那麼多不好,到自己的關係時就能少走彎路,可現在卻覺得,在不幸家庭中長大的我們,不會愛和被愛,不會真正正確地相處,未來也許還會有更多阻礙。

原生家庭有問題的人在一起,到底是會更容易,還是會更難?我該繼續和同樣原生家庭有問題的人在一起嗎?」 圖片|PhotobyAndrewDunstanonUnsplash這樣的來信讓我感到心酸。

原生家庭的問題已經讓他備受困擾,好不容易可以擁有自己的小家,卻還要面對原生家庭留下的影響。

有大量的研究發現,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孩子,在未來的婚姻中確實可能表現出較低的情緒管理能力,較差的婚姻適應能力,對婚姻有更多負面感受和更低的滿意度(Brownetal.,2015;Falckeetal.,2008)。

但同時,研究者們也發現這並不是必然的結果,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孩子,也可以得到幸福的婚姻。

這當中的區別在哪兒?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需要先花一點篇幅和大家聊聊,不幸福的原生家庭對子女未來親密關係的影響,究竟是怎麼發生的。

(注:分析這一問題的理論非常龐雜,流派眾多,本文僅基於家庭系統理論的一些觀點進行分析和討論) 圖片|Photoby Pangaea on PIXTA不幸福的原生家庭對孩子造成的最大傷害,是讓他對任何親密的關係都產生一股慢性的焦慮家庭治療的先驅MurrayBowen曾指出,一個健康的家庭,家庭成員之間應擁有健康的距離,既能相互影響,又不會融合不清(fusion),保持情感聯結的同時,給每個家庭成員獨立自主的空間。

但一個不健康的家庭,儘管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它們都有的共同特徵就是,家庭成員之間找不到那個適當的距離(Kerr&Bowen,1988)。

有的家庭中,家庭成員關係過近,完全揉在一起。

自己的情緒和行動完全取決於對方,自己沒有獨立的選擇和感受,也不允許別人有。

圖片|KnowYourself提供 圖片|KnowYourself提供有的家庭中,家庭成員則非常疏離、冷漠,導致想要被關心的人不得不竭力取悅他人,祈求他人多和自己靠近。

圖片|KnowYourself提供 圖片|KnowYourself提供 同場加映:「心裡苦,才要強裝微笑」,好孩子才最令人擔心無論距離過近還是過遠,在這樣家庭中長大的孩子,都會對關係產生一種焦慮感:他們感到關係本身是不穩定的,只有不斷滿足對方的需求,才可能維繫關係。

否則便會爆發衝突,甚至造成關係崩塌。

因此,他們不得不擱置自己的想法,一切根據其他家庭成員的需求行動。

當他們長大離開家,建立自己的親密關係時,原先一直滿足他人的模式,會直接導致他們不會恰當地經營和管理自己的關係。

有的人會延續原生家庭的模式,和伴侶過度融合。

有的人則可能走向另一個極端,選擇情感阻斷。

過度融合的人會繼續為了維繫感情犧牲自主,一切行動取決於對方,並且期待對方也這麼做,認為這才是想要維護關係的表現。

一旦對方堅持自己的想法,不滿足他們的需求,不論客觀上對方做了多少鞏固感情的事,他們也會認為對方不愛自己、不想繼續關係。

圖片|KnowYourself提供選擇情感阻斷(emotionalcutoff)的人,則通過不和他人建立深厚緊密的關係,避免自己再像在家時那樣,總為了滿足別人壓抑自己。

他們可能即使身在關係中也獨來獨往,拒絕頻繁和伴侶見面、相處,拒絕接受伴侶的好意。

而一旦伴侶希望他們在做決定時考慮自己的感受,他們就會指責伴侶在「情感綁架」。

圖片|KnowYourself提供無論是和伴侶融合,還是選擇情感阻斷,都會令關係非常脆弱。

因為這種選擇無法令他們既維繫和對方的情感,又理智成熟地看待問題。

他們往往會做出衝動的行為,解決問題的辦法也缺乏建設性,甚至對關係造成破壞。

他們的關係因此更加坎坷。

延伸閱讀:匱乏心理學:習慣衝動購物,是因為內心渴望被愛那些原生家庭不幸福,卻在自己的親密關係中獲得幸福的人,有什麼不同?特徵一:他們往往有一些有益的人格特質(personaltraits)研究發現,有兩種特質最能發揮作用(Carr&Kellas,2018): 樂觀主義(optimism) 效能感(efficacy) 他們會使人更加目標導向和有積極性,相信自己有能力獲得想要的目標,在遇到問題時能更靈活、主動地尋求解決辦法,而不是一直生活在原生家庭的影響下。

也就是說,即使在相處過程中仍會出錯,只要明確了維繫關係的目標,具備這兩種特質的人會比其他更積極主動學習,調整自己,更及時做出對關係有益的行動。

特徵二:他們也可能在原生家庭之外,擁有同樣親密但具有保護性的關係有學者指出,只有必須啟用從原生家庭中習得的模式解決問題時,原生家庭的影響才有機會延續(Falckeetal.,2008)。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成長過程中建立了同樣親密,但能給你提供保護的關係,就可能抵銷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

研究發現,可以提供情緒支持的人,或者鼓勵你獨立自主又能在你有需要時及時出現的人,都可以帶來保護性的關係(Aldereta.,2017;Carr&Kellas,2018)。

他們能裡解你的遭遇,而不是懷疑、否定你。

他還能在你感到壓力時幫你梳理感受和想法,鼓勵你做出符合心意的選擇,並在你有需要時及時出現。

這樣的關係可以協助你在壓力中發展出更好的恢復力,抵擋原生家庭的影響。

你會喜歡:自戀能增加親密關係幸福感!你聽過心理學中的「積極錯覺」嗎?如果我既沒有有益的人格特質,也沒有保護性的關係,我就無法逃脫原生家庭的影響了嗎?不是的,有意識的努力,是可以給你帶來好的親密關係的。

STEP1:在日常生活中發展對自己的信任你可以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工作、學習、日常事務中體會自己的能力,建立對自己的信任感。

你也可以通過解決關係中的一些小問題,感受自己在經營和管理關係,體會自己有能力抵擋原生家庭的影響,維護眼前的關係。

STEP2:通過個人事務練習情感和理智的平衡你可以在一個人做決定時,將推動你做決策的思維和情感過程記錄下來,尤其注意相矛盾的部分,練習如何平衡。

不斷練習平衡情感和理智,你在關係中也會更容易做到。

STEP3:邀請關係的另一方幫助你處理對關係的焦慮這一步是建立在你對自己做決定的推動因素有明顯覺察的基礎上。

當你感到,自己在關係中的一些決定是出於一些情緒性的考量: 「我害怕我不這麼選,他會不喜歡我⋯⋯」 「我擔心這樣會讓我再次陷入束縛⋯⋯」 「我覺得我應該滿足他的願望,他失望我會更不安⋯⋯」 你需要嘗試冷靜地和對方溝通你的不安,了解他的想法。

這首先會讓對方感到你在乎他,鞏固你們的感情。

更重要的是,當你一次次確認對方不會離開你,對方也不會束縛你,你會從焦慮中解脫,慢慢學會勇敢地做自己的決定。

寫這篇文章時,我想起之前看過的一篇調查,結果顯示,在一系列影響婚姻質量的因素中,原生家庭大約能發揮23.7%的作用,也就是說,還剩下超過75%的空間,是供我們自己發揮,以調節自己婚姻質量的。

也就是說,雖然我們對待關係的方式一定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但新的關係就是我們自己的。

即使來處不夠幸福,我們仍有能力、有可能,創造自己的未來。

原生家庭都有問題的人在一起會更難還是更容易呢?我沒有準確的答案。

但我想,當你們都真心地、堅定地愛著對方,想和對方在一起時。

真正能決定你們未來的,早已不是原生家庭,而是你們自己。

參考資料: Alder,MC,Yorgason,JB,Sandberg,JG,&Davis,S.(2018).Perceptionsofparents'marriagepredictingmaritalsatisfaction:Themoderatingroleofattachmentbehaviors.JournalofCouple&RelationshipTherapy,17(2),146-164. Brown,J.(1999).Bowenfamilysystemstheoryandpractice:Illustrationandcritique.AustralianandNewZealandJournalofFamilyTherapy,20(2),94-103. Brown,M.,Larson,J.,Harper,J.,&Holman,T.(2016).Family‐of‐originexperienceandemotionalhealthaspredictorsofrelationshipself‐regulationinmarriage.JournalofFamilyTherapy,38(3),319-339. Carr,K.,&Kellas,JK(2018).Theroleoffamilyandmaritalcommunicationindevelopingresiliencetofamily-of-originadversity.JournalofFamilyCommunication,18(1),68-84. Falcke,D.,Wagner,A.,&Mosmann,CP(2008).Therelationshipbetweenfamily-of-originandmaritaladjustmentforcouplesinBrazil.Journaloffamilypsychotherapy,19(2),170-186. Kerr,ME,&Bowen,M.(1988).Familyevaluation.NewYork,NY:Norton 看見原生家庭的傷 「讓傷害停在原生家庭」對關係最大的責任,就是成為快樂的自己 向另一半報備行程讓你反感?檢視原生家庭模式:童年陰影,造就你的情感凍結 薩提爾治療|面對親密關係,不再複製原生家庭的模式 家的修復之旅:最難處理的傷,來自你的原生家庭 關係 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的影響 親密關係 家庭 獨立自主 婚姻不幸福 幸福 關係心理學 焦慮依附 執行編輯 EmilieWang 核稿編輯 EmilieWang 吾思傳媒致力提供公開平台,提供多元與共融視角,本文代表作者觀點,幫助更多人成為自己,歡迎你投稿。

作者 KnowYourself 帮每个人学会幸福生活 看更多留言 如果你也相信文字的力量,邀請你以知識為支點,撐起世界。

本網站中所有內容均由女人迷womany.net與其他權利人依法擁有其智慧財產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或發現女人迷文章有侵權疑慮,請來信與本公司相關部門人員接洽,我們會儘快回覆。

womany貼心客服 02-2377-5999 [email protected] 文章列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