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戀愛到什麼程度才可以結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有個朋友問我:兩個人到底戀愛到什麼程度才可以結婚呢?需要有年限嗎?需要談到哪種程度呢?還是需要愛的轟轟烈烈才可以?
我認真思考了一下,回答她說:結婚這件事,一定要讓愛先行。
沒有愛的婚姻是可悲的,但結婚不能僅僅因為愛,還要因為習慣。
因為婚姻里,習慣比愛情更重要。
如果只是因為愛情進入婚姻,愛情會很容易在瑣碎、無聊的家常生活中慢慢消失殆盡。
但如果有彼此相適應的習慣,婚姻便會穩固得多。
在現在這個快餐愛情的時代里,兩個人看幾張照片,聊幾天微信,說幾次晚安,就很容易喜歡上了。
這是人性,很難克服。
可是當你習慣了一個人,習慣了跟他的相處模式後,你便不會輕易嘗試新的戀人,因為習慣的成本太高了。
你需要花很多時間、很多精力、很多心思才能與對方磨合,形成默契。
不僅夫妻,工作夥伴、閨蜜、兄弟亦是如此,合拍才能長久。
1
演員黃磊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我太太這樣的女人》,講述了他和孫莉之間點點滴滴的小事。
兩個人從相愛到結婚,一起過了20年,有人羨慕黃磊有這樣幸福的婚姻,也有人羨慕孫莉,有寵愛自己一生的老公。
其實沒有什麼婚姻寶典,黃磊在文章中說,他們之所以能長久甜蜜,就是因為習慣了對方的存在。
兩人畢業從一個破舊小屋一路打拚,到現在住著一幢大房子。
從當年兩個普通的學生,成為現在的一線演員,其中的艱辛和忙碌可想而知。
黃磊工作越來越忙,忙得似乎都顧不了家了,而孫莉就退居家庭,她本來也很有演藝天分,但是為了家,她願意放棄自己的事業。
孫莉不會做飯,黃磊就每天變著花樣下廚,在微博上曬給老婆做的美食,網友都戲稱黃磊叫「黃小廚」。
他們為對方改變了許多以前的習慣,也建立了許多新的習慣,其中最大的改變就是:他們已經習慣了對方。
黃磊習慣了聽孫莉說話,習慣了看孫莉溫暖的笑臉,習慣了一直愛她之後,就很難再去愛別人。
有人問黃磊,兩個人在一起這麼久,是習慣了還是愛呢?
黃磊說:「是習慣了愛」。
結婚20年,在激情褪去後仍然親密,就是習慣。
雖然年輕時的激情已經漸漸消失,但卻升華成友情式的信任和依賴,以及對承諾的珍惜。
2
有網友說,我這輩子都離不開我老婆,離開她我就會死。
他18歲的時候,就和他老婆在一起了,剛開始創業失敗,欠了一屁股債,是他老婆把多年的積蓄拿出來替他還債。
後來,生意做好了,身體卻垮了,他老婆整整照顧了他三天三夜。
他對老婆也很好,公司大部分的備用資金都放到她帳下保管,每逢節日都會精心準備禮物送給她。
兩個人之間有矛盾,也有爭吵,但從來都離不開彼此,因為生活中早已習慣有她,好像不能沒有她。
友情般的關係保障了兩人交流和分享的習慣,雙方都努力維持深度而長期的情誼,這種模式具有難以描述的情感深度,是不離不棄的黃金伴侶。
平常的百姓人家,愛情就是找個看得順眼的人過日子,相處久了,自然就習慣了他的一切,看著她生氣,聽著她哈哈大笑,看著她蠻不講理的霸道,都是心中的暖。
百姓生活,不是不懂愛情,而是愛在其中。
在日復一日的繁瑣中,習慣了他的好與不好,就習慣了把愛放在平常的日子當中。
美國小說家詹迪·尼爾森說:
靈魂伴侶的感覺,就好像走進一座你曾經住過的房子——你認識那些家具,認識牆上的畫,架上的書,抽屜里的東西。
如果在這個房子裡你陷入黑暗,也仍然能夠自如地四處行走。
你看,所謂的靈魂伴侶,還不是因為習慣嗎?
3
有天回家吃飯,父親抽著煙和我閒聊,老媽廚房的高壓鍋正在冒著熱氣鳴叫,她朝老爸看了一眼,老爸隨即把煙掐滅,從廚房搬來高壓鍋,倒出花生,再拿去讓老媽洗。
中途兩人一句話沒說,所有動作一氣呵成。
我笑道:「你倆現在這麼有默契啊。
「
老爸說:「這是多少年的習慣了,我和你媽一個眼神就知道對方要幹什麼,不用那麼多話。
」
父母小吵小鬧了一輩子,也愛了一輩子,剛開始我媽不習慣我爸的呼嚕聲,到後面卻也能伴隨呼嚕聲的節奏進入夢鄉。
我爸不習慣我媽的潔癖,到後來,看到地上有一絲頭髮,也能彎下腰撿起來。
其實每一個人都是有缺陷的,誰敢說自己是完美的呢?
而兩個人的婚姻,大多數都是接受和習慣一個不完美的普通人在自己生活里存在。
沒有戰戰兢兢,也沒有如履薄冰,兩個人是平等的,不需要太多討好的言語,更不需要彼此的偽裝。
習慣彼此的習性,不是為了犧牲,而是互相成全。
所以兩個人戀愛多久才能結婚呢?
相愛容易,相處太難,等到愛情衍生了習慣,彼此習慣了包容理解,習慣了互相體諒,習慣了一起擔當,習慣了去愛,就結婚吧。
有愛有習慣有成全,婚姻才經得起生活的更考驗,才能走得更長遠。
你最容易忽視的情感誤區
戀愛是婚姻的必經流程來留言諮詢的讀者,大部分都會反應婚姻前後對方的巨大變化。無非兩個方面:沒有戀愛就直接開始婚姻生活;戀愛期間對方沒有這麼多的問題,婚後發現對方問題很多。如果說不以結婚為目的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