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家庭暴力的心理學視角分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家庭暴力的心理學視角分析

歐竹青 席春玲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院,廣東廣州510631)

【摘要】:本文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分析了家庭暴力問題及其成因。

文章涉及心理學理論對家庭暴力成因的分析,家庭暴力中施虐者和受虐者的心理特質分析,暴力發生過程雙方心理發展變化過程。

文章還對運用心理學知識防止家庭暴力的一再發生做了探討,以期能為受虐婦女提供心理支持與幫助。

一部反映家庭暴力問題的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在各地電視台陸續播出後,在社會上產生強烈反響。

社會大眾開始關注這個一直存在但曾遭到普遍漠視的社會問題——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Family violence)是存在於人類家庭組織中非常棘手的問題,由於社會文化價值體系的影響,長久以來,家庭暴力被視作家庭內部事務處理。

家庭暴力發生的原因非常複雜,除了涉及施虐者、受虐者個人的因素外,還涉及包括家庭社會及文化價值觀等多方面的影響。

本文將試圖從心理學的視角分析家庭暴力的成因和過程,施虐者和受虐者的心理因素等問題。

一、家庭暴力的定義

關於家庭,一般包括核心家庭、同居關係形成的家庭、擴大家庭和單親家庭。

雖然目前各國對於「家庭暴力」的概念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界定,各國研究者依據本國國情和具體研究課題的需要使用略有不同的定義,但根據聯合國《消除對婦女的暴力宣言》,家庭暴力的形式包括身體、精神和性方面的暴力和威脅施加此暴力的行為。

就我國國情具體來講,包括肉體暴力、威脅、恫嚇、情感虐待、孤立、性虐待、操縱、經濟管制和維護性特權等行為。

這其中大多數行為是常見且普遍的,僅少數行為如肉體虐待和性攻擊行為是違法的。

二、家庭暴力成因的兩種心理學分析

1、個人病理模式論

此理論認為,施暴者有精神疾病或性格缺陷,如缺少自尊、不成熟、精神分裂症等,這導致其背離非暴力的行為規範。

也有人認為,病理性行為異常引致的暴力可歸因於伴侶一方或雙方的心理或精神疾病或性格缺陷,早期甚至有學者提出,在有些情況下受害者是受虐狂的說法,此類人陷入受虐角色之中而難以改變其受虐的行為模式來避免再遭受傷害。

這些以病理為取向的解釋指出,應給予官能不全者和沒有學會以非暴力方式自我表達者以治療。

目前這種理論觀點在心理學和精神病學領域仍然較為流行。

比如在某些治療性社會工作,特別是在家庭康復治療中,仍然使用這種臨床心理治療的方法。

2、心理理論模式

在西方社會,最古老也是最廣為接受的觀點是基於心理學的對家庭暴力的解釋。

不同於關注精神疾病,心理理論側重分析施暴者和受害者在心理上的傾向性。

施暴者往往被描述為充滿嫉妒心、過度依賴和強烈占有欲,通常具有的缺少自我控制和自尊的心理模式;而受害者則被形容為精神壓抑、過度依賴和強烈的不安全感。

造成家庭關係緊張而形成暴力的原因之一,是由於一方想影響和支配另一方,造成家庭中權利或決定模式的失衡。

心理學家舒格曼指出丈夫對權利和掌控權的需求是施暴的一種記號,施虐男性惟恐失去掌控權而通過暴力維護其統治。

在暴力家庭中,男性常以控制配偶而獲得心理的滿足,然而在控制對方的同時卻減少雙方的親密度,此時男性若以強硬的手段來處理衝突,就容易造成家庭暴力事件。

當婦女在工作上開始獲得管理和專業職位、在家中因其獨立的職業而在經濟上變得越來越獨立時,有此心理障礙的男性就會感到較大的威脅,有較大可能通過身體報復以維護其統治地位。

這一理論同時也強調性格的互動因素。

某些相互作用的因素結合在一起,產生以下可能:作為個人,男人可能不是暴力傾向型的,而女人也不願意容忍虐待。

但一旦處於戀愛或家庭關係之中,即觸發了某種能動力,導致暴力以不變的方式周期性發生。

三、對家庭暴力中施虐者——男性特質的分析

1、施虐者男性特點的分析

長期以來,家庭暴力研究專家一直在探索哪種男性最易在身體和情感上虐待女性這一問題。

總體而言,受教育程度越低,生活越貧窮,社會地位越低,則發生家庭暴力的危險性越高,但家庭暴力可能發生在社會各階層。

有研究表明,白領職員、醫生、律師、會計師等職業群毆打配偶的幾率也較高,這可能由於工作壓力過大或處於競爭中心等原因,這類男性不得不將家庭當作其緊張情緒的釋放口,以暴力形式宣洩其內在壓力,而妻子則最易成為其施暴對象,充當丈夫內在壓力的替罪羊。

在充滿暴力的環境中長大的男性,從小習得了暴力行為,他們曾目睹父輩的暴力宣洩,許多人曾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成年後的他們深受暴力文化的影響,極易重複上一代的暴力行為,成為家庭暴力者。

家庭暴力型男性一般患有多種心理症狀,如沮喪、低自尊和攻擊性等,他們帶有強烈而不穩定的人際關係傾向,表現強烈依賴、控制、自我概念不明確、不能忍受孤單和焦慮、激怒、衝動、嗜酒。

這類人對配偶太過依戀,好猜疑且缺乏自信,常常害怕配偶會離他而去,生怕自身無力駕馭對方,他們很可能對配偶實施心理虐待和性暴力,以便在精神上打擊女性,使其變得馴服與順從,威懾對方不能有越軌行為。

即使他們的妻子僅與其他男性做一般交談,他們也會懷疑其妻與他人有曖昧關係,就像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男主角安嘉和在一次次毆打妻子梅湘楠時,反覆要求她「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2、心理學對男性施虐過程及施虐後特徵的分析

施虐男性的暴力發展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暴力萌芽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夫妻關係突然緊張,男性的憤怒感逐漸積累;第二階段為暴力發生階段,在這一階段中,男性積累的憤怒暴發,開始對配偶實施暴力攻擊;第三階段為暴力結束階段,男性竭力向配偶懺悔,千方百計重歸於好。

研究還發現,暴力衝動結束之後,男性一般會認真傾聽女性傾訴,並表現出對女性的充分注意。

他們會為配偶購買禮物,千方百計取悅女性。

理性的恢復使他們重新成為正常人,暴力行為似乎從未發生。

華盛頓大學家庭理論學教授尼爾·S·傑卡普斯認為,虐待女性的男性在實施暴力後一般均具有三個共同特徵:第一,並不認為自身有任何過錯;第二,企圖減輕其攻擊行為的嚴重性;第三,千方百計將施暴責任推卸給受害者。

同樣,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一劇中,安嘉和每次實施暴力後,雖然也會後悔,請求妻子的諒解,但他的內心深處不認為自己有過錯,將罪責歸結於自己太愛妻子和妻子不聽從他的警告,直到最後面對警察的圍捕,他至死時仍頑固地認為自己這樣的結局都源於自己太愛自己的妻子了。

四、對家庭暴力中的受虐者——女性特質的分析

1、受虐者的個性特點分析

美國德克薩斯州泰勒家庭暴力與性攻擊研究所的心理學家羅伯特·傑夫勒認為,易受暴力攻擊的女性有如下標誌:個體自尊水平一般較低;缺乏信心,出現較髙的焦慮和憂鬱感;多數人成長於有暴力虐待史的家庭;自身有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與丈夫關係平淡或存在情感隔閡;遇事毫無主見;事事須獲得丈夫認同或需要丈夫幫助。

總體而論,易受虐待的女性均具有受教育程度低、無職業或固定收入、經濟處境較困難等特點。

由於沒有受過良好教育,這類女性很難進入勞動市場。

經濟上的非獨立性導致了她們對男性的依賴,而這種依附又極大地降低了她們在家庭中的地位。

家庭暴力一旦發生,受害者不是馬上尋求解決之道,避免暴力受虐過程反覆發生,而選擇接受宿命的安排,很少尋求正式渠道取得外界援助。

2、受虐者對虐待的反應模式

學者們的研究發現,受虐的妻子對待受虐存在一個普遍的反應模式,一般要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憤怒、委屈以及絕望,並陷入對丈夫行為的不可理解中。

第二階段:開始對丈夫施暴事件進行反思,主要是試圖理解丈夫的施暴行為,尋找丈夫施暴的合理化理由或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有錯化處理,甚至帶有宿命論的色彩,如「我生了女孩」、「我的發展影響了他」,「我的地位比他髙,他心理不平衡」。

這種反思的結果將被虐女性「定位」在一個有錯而應該被打的夫妻關係位置上,使得丈夫的施暴和妻子的被虐同時具有了合理性,直接導致了受虐女性接納暴力的連續發生。

第三階段:在現實生活中原諒丈夫的行為,以致於家庭暴力可能成為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或解決似乎無法解決的夫妻矛盾的一種方法。

3、運用生態網絡模式對受虐者選擇繼續受虐的原因分析

也有研究者認為受虐者個人有心理問題,自己甘願停留在受虐關係中,即所謂的具有「被虐待傾向」,但這種學說遭到多方面的批駁。

實際上受虐者選擇繼續受虐可能涉及多重複雜的原因,如心理、家庭因素、經濟因素、社會文化價值觀以及社會可能提供的支援體系等等,下面是運用生態網絡模式理論對女性受虐者做出的四種分析。

(1)社會文化因素

婦女受到整個文化、社會價值觀的影響,認為維持家庭結構的完整以便子女長大成人,是婦女的重要責任,也是判斷婚姻是否成功、婦女角色是否稱職的重要指標;傳統的「男強女弱」的性別關係教育定勢,令部分婦女將自身完全依附於丈夫,失去了獨立的人格,即使受到虐待,也只好自認倒霉。

(2) 經濟與社區因素

即使女性對傳統的性別關係模式表示懷疑,但受限於社會與經濟上的資源,無法使自己擺脫受虐境地,她們擔心一旦中止受虐關係,可能造成生活的窘迫境況和養育孩子的困難。

美國的調査顯示,1995年美國單身家庭中,超過半數的女性單親家庭屬於貧窮家庭,而男性戶主的單親貧窮家庭僅占12%左右。

此外,目前社會上可能提供給受虐婦女的支援體系,包括醫療、警政、社工、司法支持等資源缺乏或不足,受虐婦女在脫離暴力家庭關係後,除了娘家短暫的支持外,難以尋求到其他的支持,只好選擇繼續留在受虐的關係中。

(3) 婚姻家庭因素

受虐者與施虐者存在相互依存的關係,受虐者將其受虐與某種固執或忠誠聯結在一起,如相信對方仍深愛著自己或對方表示對自己的需要與依賴,如此使得受虐者一再深陷家庭暴力的泥沼中而無法自拔。

受虐婦女可能對施虐者仍存在情感依戀,抱有幻想,即認為自身有能力改變丈夫,挽救家庭,或者捨不得放棄子女或財產,這些情況下,受虐者往往會委曲求全,縱容暴力發生。

還有,受虐婦女童年在家庭暴力家庭中長大,目睹了母親受虐,因此認為女性在婚姻關係中受虐是極其自然的事。

當暴力發生時,陷入家庭暴力的非理性迷思之中而無法自拔。

(4) 習得性無助感

暴力的反覆出現最終會磨滅受害女性的鬥志,認為暴力的發生是自己無法控制的,婦女長期處在孤立無援的情境,因心力交瘁而無力反抗,部分人甚至會屈從於命運的安排,喪失清醒思考的能力。

這樣男性逐漸從精神上控制了對方,女性逐漸變得逆來順受。

五、提供心理諮詢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防止家庭暴力

如何幫助受虐女性提高應對家庭暴力的能力,使她們重新建立對生活、對家庭的信心,是擺在心理學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從國內外的有效經驗看,心理學工作者應加入受虐女性的社會扶植、救助服務的網絡中去,為受虐待婦女提供有效的心理諮詢和心理教育。

1、提供婦女自我成長教育

受虐待的婦女在不和諧的家庭關係中,常常有焦慮、不安、緊張、沒有信心等情緒產生,受虐待婦女的自我概念較低,此時應該提供其認識自我、了解自我的課程,並藉此重新肯定自己、重建信心和安全感,提供的課程包括認知重建、自我肯定訓練、如何舒解緊張、壓力等。

2、對受虐者的身心輔導

曾受過嚴重家庭暴力的婦女,身心承受重大壓力和創傷,若不妥善處理,常會形成身心方面的疾病,不容輕視,因此受虐者急需要專業性的心理諮詢及輔導,幫助婦女重建心理,使受虐婦女從陰霾當中重新走出來。

課程可有系統減敏感法、鬆弛訓練、休閒治療、音樂治療等。

增強受虐待婦女面對暴力的決心,讓受虐待婦女明白面對暴力默默忍受不是最佳決策,反而會增強施虐待者的暴力行為產生。

在課程上可提供受虐待婦女遇到暴力行為發生時,處理應變的措施,學習問題解決的技巧,尋求解決暴力行為的可行方法,唯有透過改變與學習,才能預防暴力的再產生。

3、幫助受虐者尋找家庭暴力的源起

暴力的產生並非平白無故的,提供教育讓婦女認清暴力發生的原因、歷程,可幫助提髙婦女面對暴力、解決暴力的能力。

有研究指出,夫妻間溝通不良,引起的爭吵往往是暴力行為產生的原因之一,提供包括傾聽、口語及非口語的肢體語言、同理心測試、言語溝通技巧等的溝通能力的課程顯得十分必要,說服配偶一同參加課程對女性更為有利。

4、幫助受虐者尋求社會系統的支持

讓受虐者了解社會上有那些機構及組織在有危急時,可請求協助和支持,懂得自我防衛及保護。

受虐婦女常常處於封閉性的狀態,較為畏縮、害怕、沒有自信,在人際關係上受到阻礙和影響,為受虐婦女提供擴展人際關係的教育實屬必要。

同時鼓勵受虐婦女參與由同一特殊群體所組成的團體,通過團體的帶領會有治療的作用,也可增進婦女心理的重整和重建,經驗式的分享常常會形成當事者的觀點轉換,對受創傷婦女將是一大幫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該知道的,關於家暴的那些事兒

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14年前,一部連續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讓家庭暴力這個問題走進大家的視線,劇中的丈夫是眾人眼中的好男人,然而他卻是一個有暴力傾向的人。他的第二任妻子由於...

《記憶大師》中的家暴

首先《記憶大師》確實是一部不錯的片子,但我今天要談的可能還是其中的一個心理學問題——家暴。曾經有人在知乎上問過:「還應該和打了我的男朋友在一起嗎?」我掃了一眼評論,除了少數人譴責題主自己討打之外...

對女性的暴力行為——這是男人的問題

性騷擾,家庭暴力,男女關係暴力,性虐待,兒童性虐待。 這些問題常被看作為需要男性幫助解決的女性問題, 但是我覺得這個看法有問題, 我不認為這是一個需要男性助陣的女性問題。 我認為這些本質上就是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