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TA對外和善,卻只對親密的你發脾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他,是你的老公。

事業有成,溫文爾雅。

對待工作,勤勤懇懇。

在老闆眼裡,他是出色的員工,在朋友眼中,他是體貼的暖男……但是只有你知道,他在家像「變了一個人」,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就怒氣沖沖地指控自己,全面否定你,情緒也常喜怒無常,一會對你憤恨不已,一會又唯唯諾諾求得你的原諒。

與他在一起,你也糊塗了,一會覺得自己特別幸福,一會又恨不得離他而去。

她,是你的妻子。

她對朋友很好,說話細聲細氣,熱心助人,人緣也很好,人人都羨慕你娶了一個賢惠的老婆。

但是只要關起門來,她就脾氣大得很,對你和小孩都缺乏耐心,小孩看見她都躲著走,連你的父母都忌憚她三分。

這日子過得簡直讓你膽戰心驚,越來越沒勁。

你搞不懂為什麼她內外差異這麼大,是她太「虛偽」了嗎?

……

在你的身邊,是不是經常有這樣的朋友、或者你配偶、你自己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們——在外面溫和,在家裡脾氣暴躁,常被稱為「窩裡橫」。

這種在外和善,卻對越親密的人越凶的人,到底有什麼樣的人格傾向,如何理解他們呢?

|| 窩裡橫,為什麼讓我們煩惱?

對外人和善,對家人暴烈的人格,它的傷害性在於:

▌第一,他們混淆了「愛與控制」。

「窩裡橫」人格,都是在外是條蟲,在家是條龍。

他們缺乏對自己情緒的控制能力,只有在安全的關係里,才敢於展示真實的自我。

對他們本來應該去愛的人,反而採取了「暴力」的傷害。

他們的潛台詞是「如果我對你發脾氣,你都沒有放棄我,那麼我就是被愛的。

在這樣一類人身上,很可能缺少一種能力,即用愛的方式而非傷害的方式來建立關係的能力。

▌第二,他們依靠的是虛假的力量感

如果一個人能夠對愛的人表達「我需要愛」,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因為需要愛的人,是把自己放在弱勢的位置,那麼什麼樣的人能夠主動把自己放在弱勢的位置呢?恰恰是具有強大內心的人。

而一個人用憤怒的方式表達親密,很重要的原因是憤怒是一種「有力量」的假象,他要用它來應對自己的「無力」。

第三,他們將壞情緒傳遞給別人

心理學上的「踢貓效應」告訴我們,情緒是可以傳遞的,如果一個人受了老闆的氣,回去他就會罵妻子,而妻子就會去罵小孩,小孩去踢無辜的貓。

憤怒的情緒向低處流動。

人們不敢在公司里對老闆發脾氣,只敢回家對最親密的人發脾氣。

而把壞情緒傳遞出去,顯示了這類人對自己無能為力的一面。

| 解讀 |

看到了嗎?

他們的內心有個焦慮不安的小孩……

一、對親密關係的矛盾心態

每個幼童在心理上都要經歷「分離—個體化」階段,即他們會小心翼翼地通過離開母親去探索周遭的環境,也會一再回到母親身邊尋求溫情、接納和熟悉感。

這個分離又和解的循環能幫助我們成長中整合自己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一旦被阻斷,通常會導致成年後人際關係上的矛盾。

所有的嬰兒都有一種天然的自戀傾向,當母親善解人意、提供安慰與鼓勵時,TA認為媽媽是「完美的好媽媽」,當她沒空,或無法提供安慰劑安撫時,就變成另外一個「徹底的壞媽媽」

當母親一離開視線,嬰兒便以為她永遠消失,哭鬧著要她回來以解除恐懼和絕望。

隨著成長,幼兒逐漸能將媽媽的好壞特質統和起來,而分離的焦慮也會被取代,就算媽媽不在身邊,幼兒知道媽媽依然存在,而且時間一到就會再出現,這便是所謂的「客體恆常」。

正常的幼兒兩歲時,與父母的關係十分穩固,暫時離開父母會顯得悲傷,但不至於大發脾氣,與父母重聚時會感到高興,但也可能因之前的分離而生氣。

關愛子女的母親能理解幼兒的感受,能接受TA的憤怒而不加以懲罰。

幼兒經過多次與父母分離又重聚的經驗後,將發展出穩定的自我意識,愛父母並信任父母,對他人也產生健康的矛盾情緒,對人有全面認識,不會一下子覺得你很壞,一下子覺得你很好。

然而,有一部分人的幼年時期,母親多半是以另一種方式回應——不是過早將幼兒推開、阻撓重聚的過程(也許是由於母親本身恐懼親密),就是堅持幼兒與母親保持依賴共生的關係(也許是自己害怕被拋棄極需要親密),不論是那種方式,母親本身的恐懼都會投射到幼兒身上,使幼兒承受過重的心理負擔,也深怕被人拋棄,或恐懼受到束縛。

如此一來,他們從未培養出對人全面的認知,之所以長大後與親密的人之間常常矛盾重重,也正反應出這段幼年時期的發展狀況。

當他面對親密的關係時,可能回憶起幼年想建立親密關係受挫,因而感受到被人拋棄的那種絕望,或是想起當初母親過度的注意力,將他壓得喘不過氣。

若要挑戰母親的控制,就冒著失去母愛的危險;若要滿足母親對親密的需求,則又有失去自己的危險。

這種不確定感,讓他的情緒處於矛盾之中,反應在親密關係中,就是常常既想依賴對方,又想要傷害對方。

一方面他們常常會理想化愛人,因而是依賴的,黏人的,理想化的;

但是另一方面,一旦他發現對方不如他的意,就反彈成另一種極端,像是貶抑對方、抗拒親密關係。

這兩種心態之間衝突不斷,導致他們情緒不穩定,也非常易怒。

二、對自我形象的不確定感

對外和善、對親密的人「原形畢露」,這類人對自己的自我形象是很不穩固的。

他們拚命想要建立穩定的自我定位,與自覺「虛偽」的強烈感覺有關,他們總認為自己是「裝腔作勢」。

當然,大部分普通人在某些時候也會有帶上面具的感覺,例如,我們開始新工作的時候,會試圖表現出一副知識淵博、自信滿滿的樣子,當熟悉整個工作框架、越來越得心應手的時候,就不再需要裝腔作勢了,也產生出了真正的自信。

就像馮內果(Kurt Vonnegut)「我們都變成了自己假裝出來的人物」。

然而,有一部分人,卻生髮不出來這樣的自信,他們始終認為自己虛有其表,很害怕遲早被人發現,尤其當他們獲得某種成就時,認定自己不夠資格,名實不符的想法便會浮現出來。

這種長期虛假的感覺可能源自童年時期。

幼年,他們有過覺得自己不夠真實的感受,包括童年的時候,遭受暴力或性虐待或幼年時就被迫負擔起成年人的角色,負責照顧生病的父母被迫擔任實際父母的角色。

所以他們在對外的場合,可以扮演一個自己認為好的角色,一旦卸下偽裝就對沒能做自己感到「憤怒」,那些積聚的壓力就要在親密家人這種安全的對象那裡得到釋放。

而在另一種情況里,一部分人卻是拒絕成長。

因為早年對父母愛的停滯與固著,他仍然卡在一個依賴他人的角色里,在這些情況下,他沒有發展出獨立的自我,仍然扮演別人指定給他的角色,比如乖孩子,優秀的人,他擔心,若扮演失敗將受到懲罰,即使成功也會被揭穿,被指為騙子,受人羞辱。

這後面可能有種東西叫完美主義,不切實際地追求完美,希望自己一直想盡辦法保持優秀,如果稍微做得不好就會驚慌不已,但又自認為自己可以保持優秀完美,他們認為自己是不變的,而不是處於不斷改變的動態平衡中,所以當僵化的自我形象產生改變的時候,就會感覺事態無比嚴重,會遷怒於家人。

更有時候,他們會通過比發脾氣更極端的方式來確立自我,比如通過決絕的放棄來獲得滿足,包括經常換工作、朋友、目標,希望藉由外在環境的改變,或是徹底改變生活方式來填滿內心對自我角色的不確定感。

三、內心空洞與空虛

由於內在缺乏核心的自我認同感,內外不協調的人尤其難以忍受孤獨,因此想盡辦法要填滿內心的「空洞」

他們的感受好像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1904-1991)在A Sort of Life中描述的一種肉體上的感受:

「腦袋裡無聊的感受,像是氣球一樣越脹越大,在頭顱里形成一股壓力;有時候我很害怕一旦氣球暴烈,我也將失去理智。

對發脾氣的上癮,只是想找尋新的經驗和關係,以此消極逃避空虛的感受,誰叫他們常常對自己的存在感到焦慮不安。

「他人對我採取行動,所以我存在。

」有時候他們寧願冒險傷害他人,也要證明自己的存在感。

不論是實際被拋棄或想像的,都竭盡努力地避免被人拋棄。

正如嬰兒無法分辨母親是暫時離開還是永久消失,他們即使經歷的只是短暫獨處,也覺得自己被永遠孤立了。

因此,當重要的人離開,或預期將別人拋棄時,便會引發TA的嚴重憂鬱,之後更是對這個世界憤怒不已,或者對身旁的任何人生氣,認為是別人剝奪了自己最基本的需求。

由於獨處讓他想起太多負面體驗,面臨可能被父母拋棄的恐懼——「誰來照顧我」,所以就像無數情歌描述的那樣,只有當幻想中的愛人前來解救,才能解除他們孤獨的痛苦,他們的試探和傷害,其實是對愛人的依賴,吵架發火可能也是他們表達親密的一種「壞方式」。

| 根源 |

為什麼這個時代,對內對外不統一的人越來越多?

正如在弗洛伊德時代,歇斯底里症反映了當時壓抑的歐洲文化。

今天對外不一致人格日漸盛行,也反映出社會的病症。

1|陌生化社會的生存壓力

過去我們有對團體的忠誠和歸屬感,但現代社會已經走入了陌生化生存的階段。

人們無法找到藉以慰藉的穩定力量,以至於妨礙了情感的「確認」。

就像小時候一樣,只有對壞媽媽的分離確認,而沒有找到對好媽媽的認同感。

處在這樣疏離的社會中,人們習慣於自我為中心,不覺得在世界上擁有穩固的一席之地。

當社會關係不能給人提供穩定的安慰力量,個人為了要建立操控感與熟悉感,便可能產生各式各樣的不當行為,像自我認同感低落、人際關係惡化、孤獨、寂寞、無聊的情緒、以及衝動行為、無名之火,這中間的失控與沮喪只能作用於自己或最親密的家人。

2|對理性的推崇與對不確定的恐懼

事實上,我們整個社會對秩序有一種追求。

科學追求精密,文明追求進步,我們的世界擁有各種好與壞的是非標準,然而,一個健全的社會,可以接納多元化的事物。

如果試圖消除多元化,無視不確定性的存在,只會增加我們的焦慮。

當一個人處於這種社會的壓力中,會對自身的各種不穩定性因素心存恐懼,也成為壓力的來源,這種說不出來的壓力,只能周期性找出口爆發給最愛的人。

3|深深的焦慮與不信任

過去,男主外女主內,大家的角色都比較單一。

今天,自我實現的途徑多元化,人們對男性的要求是也要參與家庭生活,要展現豐富溫柔的情感;對女性是也要建立職場角色,展現強勢的一面。

人們在自我認同和角色定位上開始有了各種需要平衡的東西。

在各種選擇中,人們的內在焦慮會變得很高。

而整個社會保障的不完善,以及信仰系統缺失,讓人們的內在常常處於深深的焦慮和不信任當中。

有可能,整個時代都在支持著這樣一種人格:

害怕孤單,卻又逃避親密,表現暴躁易怒,內心卻又敏感空虛而軟弱,四分五裂的自我認同,使精神上和情緒上的痛楚,比肉體的漂泊更讓人難受。

當這些壓力都在我們身上呈現時,最先遭到破壞的正是我們的親密關係。

| 如何理解和療愈?|

他們不是因為高興,而是因為害怕才發脾氣……

我們在嘗試做的是,向您解釋一種人格傾向類型的人,如何看待自己和別人,一旦您了解到他看待自己和這個世界的視角,就會更容易理解他的某些行為。

那麼,您就可以找到更恰當的方式對待他們。

1|理解並接受

一個對內對外並不協調的人,不是因為高興,而是因為害怕才表現出那些行為,他們害怕被拋棄,害怕不被理解,害怕受到侵犯,害怕讓自己或所愛的人陷入險境……看到了發脾氣這個行為背後的脆弱,就等於為衝突和誤解打開了一條理解通道。

需要了解的是,任何人衝動過火的行為,其實是一種應激行為。

為何選擇應激行為,原因是你的親人或另一半正時時處於自我「危機」的狀態,這令他們變化無常,情緒暴烈。

他們可能因為一件特定的事感覺被冒犯,但滿腔怒火燒的其實是積蓄已久的恐懼,他們恐懼失望,也恐懼遭人遺棄。

生氣的對象往往是最親近的人。

事實上,他們的憤怒或許是求助,或是在測試別人對他們的忠誠,或許是出自於對親密關係的恐懼。

一個不斷地表現出控制感的愛人,一個總是對你挑剔、對外人寬容的人,你簡直煩透他了,但實際上,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他並沒有那麼自信,他不停地想要說服你的是「他很重要,想要被尊重」,正因為在他心裡對這一點並不確定。

一位不堪其擾的妻子跟她的「虛偽」的丈夫開誠布公地談了一次,跟他劃定了界限,她明確告訴他,你的意見對我來說很重要,但是我自己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們需要有個明確的界限,什麼事情你做主,什麼事情讓我自己做主。

她發現丈夫並不是不能溝通,也願意在某些細節上讓步,而他要的不過只是一個「確認」,就是他作為丈夫的話語權在妻子這裡是否得到了明確的捍衛和承認。

妻子覺得,認清了丈夫的「缺陷」對她來說的好處是,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容忍他的行為,也能找到處理問題的方法。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對外人和對家人不夠協調的特徵,正常與病態之間一線之隔,只是程度不一樣。

當我們知道對方的內在感受,就會生出更多的理解。

2|尊重改變的困難

與其逼迫對方的改變,不如為對方打開心結,留給對方足夠的時間去「消化」改變。

有一位妻子是優秀的職場白領,但她在家時情緒很不穩定,總是憂心忡忡,焦慮不安,動不動就對家人指責,丈夫也是不堪其擾。

然而突然有一天丈夫明白過來,妻子只是責任感太強,對自己要求太高了,而又無法達到,感覺到沮喪,才需要不斷地抱怨緩解壓力。

於是,這位丈夫一再出言肯定妻子的付出,特別是在她犯小小錯誤的時候,表現出特別的寬容。

慢慢地,隨著妻子情緒得到釋放,特別是當她確認犯錯時丈夫覺得自己很可愛後,壓力一下解除了,這也讓她與家人的相處更加開朗了。

任何人的人格傾向都植根於個人的經歷(也包括先天氣質),所以要百分之百地「糾正」對方的行為,只會是徒勞之舉。

改變是一個過程,我們要在過程中,接受不完美和不完整的改變。

不如,先擱置這些「缺陷」,為對方找到確認重要性和自我價值的點,然後等待對方慢慢消化這些改變。

3|不要被捲入戰爭中,說「不」是家人的權力,也是對他的愛和幫助

當家人對你發脾氣,我們最容易被捲入其中,因為我們自己也有各種各樣的煩惱,沒辦法一直做到包容。

有時候我們會情不自禁捲入到與他們的權力鬥爭當中。

而有時候我們順從,他們就會越演越烈,憤怒、賭氣、哭鬧、負罪感……一再退讓只會讓對方認為自己是「對」的,從而以為可以以這種方式一再達到目的。

但一再捲入又會與對方進入到一個惡性循環的壞遊戲當中。

這其中的分界點在於我們要為自己設置底線,學會對對方說「不」。

告訴對方你的底線既是你的權力,也能讓對方感到自己「被保護」。

|| 最後,這樣一群「對外和善,只對親密的人發脾氣的人」,他們可能是無知覺的,自己並不覺得自己要改變,倒是他們周圍的親人「不堪其擾」。

這導致親密家人既愛TA,也恨TA。

毫無疑問,最好的改變是經由自我覺察帶來的,但另一個好消息是「改變也可以由系統帶來的」,當系統中某個人改變了對他人的應對模式,其他的人也必須調整,就能重新找到新的平衡狀態。

新的成長動力,可能最終還要依靠自己以及家人在家庭內部找到。

關注十分心理,收穫更好地生活

《心理月刊》創始團隊攜手優秀心理從業者

做您家庭與個人成長的支持平台

微信:shifenxinli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戀人之間越親密越絕望 七種讓人抓狂的愛戀

1、我愛你,所以我要離開你我們常常在一些唯美的故事中讀到些「一見鍾情」的故事,唯美之處就在於,一見之下,情已深,人卻消失了。大約就是因為故事的戛然而止,使故事停留在了最美好的時刻,所以才那麼吸引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