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 | 今天,妻子們該好好讀一下「太太的歷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有意思的一部書——《太太的歷史》([美]瑪麗蓮·亞龍,浙江大學出版社·啟真館,2016年9月),作者是美國史丹福大學女性與性別研究所資深研究者瑪麗蓮·亞隆,她博覽古今,記錄西方婚姻的演化史,以及太太角色的變遷過程。

古代世界的太太:

主從關係到限度的夥伴關係

有關太太的歷史,最早源頭可追溯至希臘與古羅馬世界,這時候的夫妻關係、婚姻關係,基本是基於政治、經濟和社會的一種附屬關係。

而這兩大古文明的宗教、法律與社會運作,也成為後來西方世界婚姻制與女性權利的樣板。

在古希臘,女子被當作商品被交換被占有,她們婚前是父親的財產,婚後則成為丈夫的財產。

所以,那時候的妻子,基本只是丈夫的動產、依賴者、獲得合法子嗣的途徑、孩子的照顧者,也是丈夫的廚師與管家。

公元前400年的雅典墓碑,紀念一對夫妻。

到了古羅馬時期,法律保障的女性權利有了一定提升。

比如,富有的妻子可具有和丈夫重要的地位和同樣的權利,但這僅限於上層社會家庭的女子才能夠獲得而已。

而且,不管是希臘的太太還是羅馬的太太都不具有離婚的權利,但丈夫擁有法律允許的婚外情權利,太太還得必須嚴格恪守忠誠。

瑪麗蓮·亞龍認為,從古希臘到古羅馬,雖然女性權利只有極少部分人獲得,但婚姻卻從最初牢不可破的主從關係,慢慢朝著有限度的夥伴關係發展。

早於公元79年的龐貝城壁畫,主角為一對夫妻。

中世紀的太太:

可選擇可能愛上的一人為偶

進入中世紀之後,性似乎成為原罪,當時相對於死亡來說,不貞是一件更嚴重的事情。

尤其是貴族階層,把婚姻作為「財富」,視婚姻為用以結盟與傳遞繼承的手段,所以貴族人家都會細心監督女兒,慎防她在婚前失去寶貴的處女身。

但商人階層的女兒因為是父親的助手,在邂逅與選擇伴侶上享有較大的自由。

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女性開始慢慢有了選擇配偶的權利——愛情成為婚姻的首要條件,尤其是那些中上階層的女性,可以在眾多追求者中,選擇自己可能愛上的一人為偶,並因此享有了愛情婚姻的甜蜜。

陪丈夫去拔牙是妻子的責任。

1476年象棋手冊里的鉛筆畫。

書中講到了享有幸福婚姻的克里斯汀·皮桑(1363-1429)。

皮桑出生於義大利,成長在富含文化氣息的巴黎,15歲那年嫁給了24歲貴族耶第安·卡斯特勒,生有3個孩子,快樂生活了10年,不料卡斯特勒卻英年早逝,皮桑便靠寫作養活自己、小孩與寡母,由此她創造了一項女性的第一:是第一個靠寫作維生的女人。

她一共寫了30本書,最有名的一本是勾勒烏托邦世界的《女人城》。

作為妻子,皮桑還寫過很多情詩給丈夫,其中《讚美婚姻》便是罕見的中世紀妻子自述,描寫與丈夫的魚水之歡:婚姻乃是甜蜜之事,我的經驗可以證明,女人如能嫁得賢夫,善良如上帝賜我者,婚姻乃是甜蜜之事……

結婚證書。

庫里葉的石版畫,1848年。

左右兩邊羅列出「丈夫的責任」與「妻子的責任」。

十八十九世紀的太太:

我存在,因為我是個女人

進入十八世紀之後,西方太太的角色開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維多利亞時期大西洋兩岸的妻子和美國邊疆的妻子,她們跟隨丈夫的腳步去開墾世界;法國大革命時期,不少妻子和丈夫一起開始了政治生涯……這時候的女性,既是妻子、母親,亦是事件參與者。

而伴隨著女性開始真正邁上政治舞台,太太,開始了作為「人」的身份的覺醒。

溫情洋溢的家居生活圖,出自《高蒂女士書》,1859年。

尤其到了19世紀,女權主義運動出現,當時成千上萬的新女性,無論已婚未婚,她們都追求更大的自主性。

1874年,改革者亞芭·古爾德·伍森宣稱:「我存在……不是因為我是個妻子、母親、老師,首要的,因為我是個女人。

我有為自己而存在的權利。

書中特別提到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與妻子阿比蓋爾·亞當的故事,後者是前者的賢內助,他們至愛不渝,象徵了18世紀婚姻的一切「新」和「好」。

約翰與阿比蓋爾的這種伴侶式婚姻的新理想逐漸在社會生根。

伴侶式婚姻代表一個人有權以愛情之名選擇配偶,也代表配偶因愛情、友情、尊重、共同的價值觀與興趣而結合。

而在這之前,相愛結合的婚姻也存在,只不過現在它才變成普遍理想,甚至成為常態。

這時期繁榮的文學,對愛情也有諸多描繪。

比如,奧斯汀的小說描繪最多的便是優渥的中產階級女子以愛情為基礎努力尋找配偶,女人們儘可能看起來迷人、打扮時髦,她們習歌練舞,以便讓自己在婚姻市場擁有優勢。

年輕時候的阿比蓋爾·亞當。

20世紀新時期的太太:

雙事業家庭模式成主流

20世紀,經過兩次世界大戰,歐美世界的女性長時期成為勞動力市場的主力軍。

伴隨著女人走上社會,開始成為家庭的經濟支柱,於是,雙薪夫妻模式漸漸興起。

從60年代開始,歐洲人不再認為妻子的事業次於丈夫,她的事業需求也不必排在丈夫之後。

1969年,「雙事業家庭」一詞誕生,這是用來形容夫妻都認真打拚事業的家庭,妻子不會為了讓丈夫更上層樓而犧牲自己的視野。

「雙事業家庭」的夫妻平等發展各自的事業,而此時,男人也開始接受分擔家務的新觀念。

《現代婚姻》1900年作品。

歐洲針對新女性配偶關係的諷刺畫。

從傳統妻子的身份與丈夫合二為一,到以新地位(妻子是家庭的經濟支柱之一,丈夫則是家務的分擔者)為基礎的結合模式,歐洲太太們完成了一部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海報鼓勵婦女自己種植,醃蔬菜水果。

當然,書中最後還提到一個新問題——過去的婚姻常「為了孩子」而不離婚,但是現在,新時代的妻子不能仰賴孩子來維繫婚姻,而且更甚的是,孩子還往往成為婚姻衝突中的導火線,尤其是孩子還年幼或者進入青春期時,夫妻間的衝突更為頻繁。

一對夫婦將雙胞胎女兒背在胸前。

2000年。

當婚姻不再成為太太的保護傘,女性更開始著力思考到底婚姻是為了什麼?也由此,出現了很多的單身一族。

不過,作者瑪麗蓮·亞隆認為,那些熬過養兒育女壓力階段的夫妻,晚年時會有額外收穫,因為共同的人生經歷讓他們建立了特殊的連結,這種層次的親密是以眼淚與喜悅換來的——套句馬克吐溫的話:「男人和女人結婚不到25年,不知道什麼是完美的愛。

《太太的歷史》[美]瑪麗蓮·亞龍

【圖文記者 潘小嫻】

(圖 翻拍自《太太的歷史》)

【編輯 橙子魚】

來源:微社區e家通文化車陂(微信號xxsbejtcb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性革命:金賽性學報告與《世界報告書》

——瑪麗蓮·亞龍《太太的歷史》1金賽性學報告 從20世紀中期開始,不少調查者記錄過美國人的性生活。金賽博士的美國男女性行為調查書成為1948年與1953年的暢銷作品,也為後世的性學者奠定了基線。...

男人出軌,卻又為何不想離婚

在婚姻中,出軌的男人很多,但是很多男人出軌後卻不願意與原配妻子離婚。很多女人對此感到很不理解,既然他已經背叛了家庭,為什麼卻又不肯放手呢?郭先生在一次集體活動中,認識了在中國教書的美國女郎凱特。...

中國夫妻最缺什麼?幾乎家家都缺!

我國作為禮儀大國,夫妻之間的相處也有要遵循的禮儀。從最初的男尊女卑時代,後逐漸變為相敬如賓、互敬互愛的相處模式,而現在我們則把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作為夫妻的典範。但是,我們的生活總是循環往復,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