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情書》有感——婚姻與愛情的衝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由於某些原因,話劇《情書》的開場並未看到,到達劇院時,已上演了,所以開始演了些什麼並不很清楚。

氣喘吁吁入座,舞台映入眼帘,台詞沒過幾句,便已經被深深吸引了。

吸引我的,是故事引起的思考----回憶或記憶這兩個名詞。

劇中,人物從小相識、相知,但未曾相愛,僅是單戀。

他們的一生糾葛在一起,不論分別多久,心都是挂念彼此的。

不同時期的流行音樂穿插其中。

每個時期的時事都以話的形式展現,讓人不得不想起幾十年間,一切都那麼靜靜的發生了。

因此,回憶或記憶,是不是我們生活的動力呢?每一項科學、工作的經驗是不是也是回憶或記憶呢?我們一代一代的生活下去,是不是回憶或記憶的延伸呢?朝夕之間,結束一日。

由朝起,醒轉、奔波、滿足身體運轉;溝通、交流、傳遞新的回憶或記憶。

夕來臨,再次走入一天的回憶或記憶,溝通、交流。

周而復始,這是人們在社會性的生活方式中不斷的經歷。

有人會說,這不同,我沒有重複,我活出了我自己。

個人認為,在宏觀的前提下,以微觀舉例,這固然是好事,但是過於仔細的提出每一個不同的同時,其實還是重複的。

另一個引起思考的問題是,劇中男女主角的愛情觀念。

女主角在懵懂之時,在對藝術的追求上迷路了,她並不知道自己真正要追求什麼,只懷著對藝術的無限憧憬,終於落得了一個流氓罪(當然,這是時代的局限性,以目前的價值來評判,她僅僅是勇於追求了自己的愛情。

),之後出國,孤獨中尋得了她當時認為的伴侶,便堅定的選擇了婚姻,又養育了子女,後又離婚。

而男主角始終未曾戀愛,依然抱持著對女主角的幻想。

直到工作的升遷因為他的個人婚姻問題未解決受影響,他才不得不選擇了結婚,因此這裡埋下了一顆種子,愛情之樹枯萎之時留下的種子,它埋藏在這裡,偷偷的,靜靜的,等待著。

終於,在男女主角經歷了人禍天災之後,看透了生死之後,他們,還是跨出了那一步,是男主角的家庭的軌道外面的一步。

最終,女主角因病而亡,男主角的心,便也隨之而死了。

如果,刨除時代的局限性(觀念問題——對於情感羞於啟齒、不敢追求;科技問題——通訊不發達,書信耗盡大量的時間等等),男主角的痴情程度是可見一斑的,而女主角的大膽追求,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走入他們的年代,他們所經歷的一切,他們的價值觀在時代的影響中,使得他們的愛情牽扯出無數的犧牲品。

那麼,基於家庭的角度出發,男主角犯了無法原諒的錯誤,是背叛,是對婚姻的不忠,是利用,利用婚姻達到升遷的目的,即便,劇中描繪出婚後他體現出對家庭責任的擔當,但其婚姻本身的目的,便已經是無法原諒的。

很多人的生活中,即是如此,婚姻依然是其本來的面目,利己的骯髒交易。

有些人羨慕的神仙伴侶是門當戶對,而大部分的門當戶對是物質上的平衡,是一種互利的雙贏,這種物質的互利的婚姻是自古以來其本來的真正目的。

但是,不論是利己的還是互利的,人們對此是不滿足的,於是勾勒出了靈魂伴侶,是精神上的共鳴的伴侶。

於是,物質的婚姻與精神的婚姻開始折磨著很多人。

例如這個女人拜金、那個男人是小白臉、他為了他的愛情可以不顧一切、她為了她的愛情守身如玉等等,造成了很多人的錯覺,便是那句傳遞了許久的話: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於是,人們提出,經濟是取決與婚姻幸福的基礎,有了基礎,愛情才會有滋潤的土壤,才會存活下去。

極端一些的認為,愛情便是愛情,不論貧窮富貴,只要有愛情,婚姻便是幸福的。

但當問起什麼是愛情時,答案並不統一,科學的答案告訴我們,多巴胺分泌太多而已。

人文的告訴我們,愛情是心跳、是一瞬間的迷亂。

曾經我說,愛情是扼殺自我的完全犧牲。

但愛情這個東西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的閱歷增多逐漸改變,不同時期有不同時期的愛情,所以有那麼句話是年青人根本不懂愛情,但是多巴胺告訴我們,愛情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都是存在的。

因此,婚姻與愛情是很衝突的。

婚姻是實質的、是物質的,而愛情則是精神上的、有些飄渺的,它們的碰撞所帶來的雙面影像是非常可見的。

人們也依然在婚姻中應該有愛情,有愛情才應該結婚中迷茫、困惑。

兩者需要磨合,或者說婚姻是男人、愛情是女人吧。

所以劇中之人的抉擇、劇中之人的矛盾便也可以理解了,對於世俗與倫理的看法,我便也豁然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愛情恐慌症——我們將何去何從?

【引言】據說,有這樣的一類人,他們不敢愛別人也害怕被別人愛。據說,他們在心中都有一個天地,空間狹小卻足以讓自己在其中肆意悲歡,一旦有外人試圖進入其中,內心的侵犯感便瞬間化作面容上的冰霜,令來人望...

解密愛情與出軌

【主講人介紹】人類學家 Helen Fisher 致力於研究性別差異與人類情緒的進化。她是研究愛情的專家,出版的著作有《愛的解析》和《愛的原因》,書中她為我們揭示了情緒的奧秘。【演講內容節選】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