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因逼婚跳樓:愛還是變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上周五晚,網友@貓叔Mack 在微博上發了一則轉自豆瓣的帖子,帖主稱小區里有個27歲的姑娘,因未婚整日被父母奚落,父母委曲求全推銷女兒,女孩兒不堪重負後留書自殺。
雖然最後八姐 獲得消息稱這名自殺的姑娘在經過醫院的搶救後轉醒,但此事已經引發了大量網友關注,不少人討論姑娘為何跳樓,也有在評論下痛訴父母逼婚經歷。
單身狗們,今天你被逼婚了嗎?
14年春節,某婚戀網站投放的一則被「剩男剩女」認為是「逼婚」的廣告引發爭議,甚至有網友在微博上發起「萬人抵 制百合網」活動;16年2月,北京東直門地鐵站內一群年輕人眾籌的「反逼婚」廣告牌吸引眾人眼球;「租個男友/女友回家過年」已經是近年來大火的行業;微 博上的「被逼婚」的內容下動輒評論成百上千條,其中80後和90後群體較多。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健康體育發展中心近期發布了《中國逼婚現狀調查報告》,逾八成人曾被父母逼婚,25至 35歲的「單身汪」壓力最大,被逼婚率高達86%,女性被逼婚率比男性高6%。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每逢佳節被逼婚」已經成為常態,「被逼婚」也成為現代 年輕人最頭疼的問題,不少人為了躲避父母逼婚甚至幾年都不回家。
「中國式逼婚」是怎麼煉成的?
每一位剩男剩女的背後,無不站著一對焦灼的父母,在外打拚的遊子回到家,感受到的不再是親情的期盼,而是惶恐與煎 熬。
「怎麼還沒有對象?你也不小了,什麼時候結婚?給你物色了個對象,去相相吧?可愁死我們了,你真是不讓我們省心呢!……」一連串的奪命連環問,根本不 給你喘息的機會,好像你沒有對象,不結婚,世界就要毀滅一樣。
除了嘮叨之外,爸媽「發動群眾」的力量也是不可小覷的,拉攏七大姑八大姨結成「逼婚聯盟」。
平時不怎麼來往的七大 姑八大姨都來了,圍在一桌打麻將多和諧啊,聊八卦多溫馨啊,可是她們偏偏不這麼做,她們偏偏過來問一些看似關心實則打臉的尷尬問題:有沒有談對象,啥時候 結婚,啥時候生娃,生了娃就問啥時候上學,當然,這是親戚朋友們對自己的關心,但關心過度了就會讓年輕人感覺不適。
這是因為在中國父母眼裡,不談戀愛約等於不孝,光談戀愛不結婚約等於變態,結了婚不生小孩約等於現行反革命——這就是中國父母的主流價值觀。
愛情和理想,在家庭中、在兩代人之間經常羞於啟齒,或許是因為家庭與父母的功能定位就是解決實用需求。
而熟人社區 中相互監察的標準也沒有任何心靈成分。
年輕人離開原生家庭和熟人社區湧入大城市經常帶有逃離的意味,他們想逃離集體的陳規與世俗。
但逃離中仍然渴望親情,
渴望原生家庭的支持,包括精神上的和物質上的,卻不再認同父母所代表的文化,又沒有意願、沒有能力在各方面劃清界限,這種首鼠兩端似的尷尬最終導致了被逼 婚時的難堪。
逼婚猛於虎,父母皆禍害?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可是近年來,一些年輕人卻沒有順從這一社會習俗,男大不婚,女大不嫁。
一些心急的父 母只好採取逼婚的方式,以便讓兒女們儘快完成終身大事。
逼婚,父母大多認為自己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更多的兒女們不但不領情,反而出現了逆反心理。
去年2月 4日,就有幾位女青年手舉標語出現在上海鬧市區,無聲地抗議親友的逼婚行為,其標語上寫著:「媽,過年回家別逼婚。
我的幸福我主宰!」
年輕人對「中國式逼婚」的情緒排斥不難理解,隨著社會的發展開放,年青一代的婚戀觀同以前有極大不同,一方面單身 一族對婚姻有自己的看法,「把婚姻當作一件真正的『自己的事』」;另一方面結婚或不結婚受到太多現實條件的牽制,絕非想結就能夠結的「目前不結婚也並非 『不婚主義』,只是渴望更高質量的婚姻。
」
「別人家的孩子都結婚了,你還不結!」父母逼婚,既有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的希冀,又有對子女幸福生活的期待。
很多年輕人不知道如何面對逼婚,從硬頭皮搪塞父母,到選擇逃避,比如過年找藉口不回家,或者乾脆欺騙父母,有的還惹出經濟麻煩和法律風險。
如今的社會現實是,受「逼婚」所迫,不少未婚男女卻不得不早早打響「婚姻保衛戰」。
在惡戰中,他們「腹背受敵」:一方面要在人海中努力尋找總不出現的「另一半」;而另一方面更要想方設法抵禦父母的「逼婚」壓力。
目的並不矛盾的父母與子女,卻生生成了交戰雙方。
其實父母逼婚的目的絕大多數還是為了孩子好,可憐天下父母心。
但是好的出發點還要採取正確的方式。
一些父母逢年過 節就數落孩子的做法顯然是粗暴簡單的,孩子的自尊心是很難接受的。
還有的父母越俎代庖,瞞著孩子給孩子暗中牽線搭橋,並訂好相親的時間,有的甚至逼迫孩子
去相親。
這種做法更是違背了孩子的意願,讓他們不滿意,有的甚至產生逆反心理。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提醒加勸告,曉之以情。
在此基礎上,可以給孩子們提供一 些相應的信息,可以通過網路,也可以在公園尋找;也可以跟親戚、老鄰居交流獲取。
拿到這些信息後,家長不要自己妄斷給孩子私訂終身,而是要把這些信息提供
給孩子們,讓他們自己去斟酌,去考慮,從中挑選自己認為條件相當的。
這樣就可以起到父母幫忙不添亂的作用,大主意還要靠孩子們自己拿,畢竟結婚是孩子們自 己決策的大事,父母絕不可以越俎代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