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布:心理治療能從佛學中借鑑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主題:《心理治療能從佛學中借鑑什麼?》
演講人:張天布
地點:上海精神衛生中心
1、心理治療是人和人之間自自然然的交流
心理治療本身是一個人際間交流的工作,一開始我們在學習心理治療的時候,心裡頭有一些理論,框架等等,有一些固定的東西。
但是那些東西後來慢慢就從表面的形式轉化成你對這套理論、這套話語體系的感受,你就會建構自己的說法。
所以當最後在面臨治療的時候,你是以自己這個人本身進入到治療的,你不是背著理論進去的,也不是扛著技術進去的。
其實你以這個人進入治療的。
來訪者也是帶著自己本人進來的。
所以治療就成了一個人與人的自然的交流。
當人與人之間進入到深刻交流的時候,很多表面的東西就可能脫去了,即便有些東西在一開始你不想說,但到一定時候你也撐不住。
這時候如果繼續穿上那套貌似正規的行頭去工作,你會變得越來越難,越來越累。
所以真實的人和人的交流很重要。
既然是真實的人和人之間交流,那個本質的,附在性格上的,那些為人處世的樸素的東西就會自然而然在兩個人交流之間流動。
而每個人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為人處世和自然而然,不是在學心理治療才學出來的,而是在其生活經歷裡頭,在文化背景裡頭慢慢地被薰陶、被滋養而成長出來的。
所以說儘管我們進入專業工作的時候,我們是帶著一個角色來的,我們是有理論做支撐的,但是當我們真正去跟人交流的時候,這些理論,這些背景這些角色慢慢地都會退而居其次。
你說它有沒有作用呢?有作用,但是會退其次。
2、文化作為背景在治療中無處不在
試想一下,在一個治療的情景裡頭,我們以什麼樣的方式說話,這個交流就比較容易?就是你把理論所說的那麼一套道理變成你自己的語言,變成一個家常話,這個效果才會好,才會自然,才會動人。
這些家常話從哪裡來?很多時候家常話是富含哲理的,它跟文化背景是分不開的。
所以治療做到一定的時候,我們自然而然就會考慮從傳統文化背景來解讀專業。
這就促使我們自覺不自覺去回望我們的傳統。
我自己也是在這樣一個經歷中,慢慢去體會這個問題。
我們發現在治療中,有些來訪者為了解決自己的心理困惑,在來到心理治療之前已經做了很多的探索,人家可能學了佛,悟過道。
所以來訪者對治療過程會帶著自己的看法、態度,會對我的理論、技術給予一定的評價。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患強迫症的小伙子,做了一段時間治療以後,他說:「我感覺到你現在對我用的辦法就是道家的治療辦法。
」
我當時就暈了,問:「這個話怎麼說,我怎麼成了道家?」
他說:「你就是典型的無為而治」
我說:「怎麼個無為而治?」
他說:「我說了那麼多,你是很少說話。
」
我當時有點緊張,問他:「我這做樣有沒有效果?」
他說:「很有效,就是你不要多做什麼,其實對我是比較好的。
」
我便有了一個置疑,我本來認為自己是一個原裝的進口,被他說成出口轉內銷了。
我有點擔心怕掉價,結果他最後這麼一肯定,我覺得原生態的還挺珍貴的。
還有一位患者在治療的時候說:「張大夫,我給你一個建議,你應該去學佛。
」 「這個話怎麼說?」他說:」 我最近一邊做治療,一邊學佛,在佛家裡我現在的這個狀態就是住相。
」 我說:「住相是什麼玩意?」 他說:「我推薦你去讀南懷瑾的《金剛經說什麼》」
。
這個是十幾年前那個人跟我說的。
從那個時候,我注意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不是說說的,而是真的會發生在工作中。
我就把他說的書買來讀,還專門找了各種版本的金剛經去讀。
我讀後有非常大的感慨,我說咱們治療經常說這個病人阻抗呀、防禦呀、移情呀等等,妨礙治療發生領悟的那些話題,在佛家的典籍里早就說清楚了,只是用了另外一個話語體系。
3、從佛學與心理治療兩條線來理解
從那個時候我著手開始做講心理治療與學佛進行對比的事情。
先看看一種治療現象在心理治療和精神分析裡面怎麼說法,再看一下佛家怎麼說法,然後把兩者往一塊拼,就是一起對比一下。
當我對一個現象給予這樣的解說的時候,人家那樣的說法也是可以理解。
老天爺有時候真的是開眼,就在我弄這個事情的時候,有一天竟然有一個尼姑到醫院心理科來做諮詢。
這位尼姑長的挺那個的,說漂亮有點不太好意思,就是挺端莊的一個人,人的五官特別端正,年齡大約是4、50歲。
按說這麼個年歲的人,出家也有很長時間,修行的應該差不多了,她竟然掛心理科的號。
我覺得這簡直就是老天爺送來的貴人,來給我開悟的。
她一講症狀都是焦慮症的症狀。
我很好奇地問:您是出家人,不是有修行的嗎?天天在練禪定,怎麼會焦慮呢?她說:「每次打坐念經的時候,我就老害怕念經的調調跟不上人家敲木魚的調調,輪到我給別人敲的時候,我又害怕自己敲亂了,搞得我特別緊張。
」我想這個症狀可能是因為人際溝通出了問題,就問:「你有沒有問當家的師傅,怎麼解決這個困難?」 尼姑說:「師傅們都很忙,有很多的正事要做。
」
我一下子明白了,估計廟裡面也有務虛的人,她所面臨的這種緊張不適,正是需要在修行中解決的,應該是師傅來指點領悟解決。
結果被當做小事,當做不是正事,而那些世俗的事務卻被當成了正事。
有時候一個人雖然很刻苦練習,但是有可能越修越固執。
怪不得佛家在修煉的時候,也有一整套對治的辦法,如八正道等等。
我就從這兒開始,照貓畫虎的做,做到一定的時候,我就寫了一篇文章叫《駐相與阻抗》。
沒想到好像扔了一塊磚頭,把我的世界都給砸亮了。
這篇文章拿傳到到德國老師那裡去,他們覺得好得很,被翻譯成了德語版,27頁,然後他們還鼓勵我,說這個是好東西,應該拿到國際去發表。
一開始我覺得這麼個小兒科的東西怎麼好意思見人,可是人家都說好的很。
我在這裡開會時念一遍,下面就鼓掌,那裡開會時又念一遍,還鼓掌。
最後文章念到IPA(國際精神分析協會)的學術年會去了,當時在巴西召開44屆年會,請兩個中國人去,請了我和肖澤萍教授。
結果沒有想到下面坐著的很多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家,連IPA的主席也來了。
聽完我的發言會後幾天,只要在會上碰上,人家就跟我打招呼,說中國醫生講的好。
我說您是做什麼?他說是某某大學心理系主任,在學校裡面開課講中國的老子和道家。
這著實讓我吃了一驚。
我們發現關於中國文化很多的東西,在國際精神分析的同行中已經有很多人在做這些研究了。
回來以後,我更加關注心理治療中與中國文化相關的東西,發現在國際上研究佛學和精神分析的話題很興旺,比如說關於佛學修煉的方式之一正念,在西方心理治療界就作得風生水起,已經開展了幾十年,而我們現在才進來。
人家對中國傳統文化提取的是非常好,而且文章寫的非常好。
我為此還專門跑了一趟美國,去考察了解,看人家到底是怎麼實踐的。
4、佛學指出的奧妙,現在的科學正在解答
後來我們在西園寺組織了每兩年一屆的佛學和心理治療的論壇,每隔一年的11月份的第二個周末,在蘇州佛學研究所舉辦的。
開會的時候是免費,提前註冊被註上的話,吃住都是免費。
在做這個研究探討的過程中,我們就聚了一幫心理治療專業的人,比如說徐鈞、李孟潮、徐光興、朱建軍、韓岩等等,這些都是心理學界大家所熟知的專家。
佛學界有濟群法師、惟海法師、界文法師等出家人也在學習心理學、心理諮詢,而且是正兒八經學,在西園寺還開了「觀世音心理熱線」。
我們就想這樣先做起來。
結果開了幾屆,大家的交流越來越深。
第一次論壇的時候,有一個居士坐我後面,我發言之後他在嘆氣,說不懂就不要鬧笑話。
當時我還不服氣,心想我坐第一排,你做第二排,怎麼你還敢說我是亂說。
後來才知道,他是在美國工作的一位物理學家,人家學佛多年,功力深厚,在佛學的網上很著名。
而當時確實是我不太懂,有些一知半解,但還認真的不行。
我們發現學習也是一個慢慢的精進過程,其實搞科學的人,搞量子物理的人,他們來鑽研佛學,他們學的很深。
這幾年才弄明白了量子物理學解答的問題就跟佛學解答的問題是一樣的。
佛法的基本教義,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就是講世界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存在,你所看到有形,穩定的狀態,其實不是永恆的,而是永遠在變化的過程中,這個是佛學幾千年就指出了。
但是轉了一個彎,經過科學的發展讓量子物理學來解答這個問題。
最近的第四屆佛學與心理治療論壇,復旦有一個神經心理學家,就是研究心理學的神經機制的教授,叫做張學新,原在普林斯頓大學學神經心理學,回來在復旦工作。
他的發言更加接近於心理學和科學來解釋佛學裡面諸法無我,諸行無常,讓我很受啟發。
他從心理現象里的這個感受性,就是我們感知這個世界的心理功能開始探討。
人感受世界時運用的最強的心理功能是什麼?
是視覺,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
以色為先,我們要眼見為實,一般人都是我要直接通過親眼看見的東西才認為是真的,耳聽為虛,耳聽不如眼看的實在。
感受的感官里視覺是優先的。
我們用科學來研究視覺的感受性,你會發現我們感受到的是什麼?我們看見的世界,在人身上是個怎麼反應的過程?
光線進入眼睛,落在視網膜上,激活了視覺神經。
激活的神經以後會產生神經電位,視神經往腦裡面傳到視神經核,神經細胞的動作電位再往上傳到皮層下,再傳到大腦皮層。
就是整個鏈條發生的過程完全是一個電激活的過程,最後是生物電信號傳到皮層了。
可是為什麼在我們的意識上卻形成了你穿了一個紅色的衣服的畫面呢,電信號怎麼變成了紅色?這個怎麼解釋?這就是關於用神經生物學研究感受質的困惑。
所以只能說紅色在腦海裡面成了紅的衣服的感覺,是你自己的意識創造的,它本來沒有一個真實的存在。
這如佛家所說的「萬法唯識」。
第二個他說了我們跟蝙蝠是在一個共同世界裡面,蝙蝠眼神不好,蝙蝠看不見這麼清楚的東西,蝙蝠是運用聽覺來感知環境的,它們是發出超聲波並接受回聲來判斷物體的。
請問我們人所感受到的世界,在蝙蝠的世界是個什麼樣的?它腦子裡面怎麼建構這個世界的存在,而它跟我們共處在一個世界裡面。
前段時間大家在網上看到南科大的前校長朱清時教授也在網上講這個問題, 以往我們以為堅持唯物主義好象是可以驗證世界真理的最可信的方法,因為我們是通過研究客觀存在的東西來得出結論的。
那麼請問研究客觀的人是什麼?研究者這個人本身是主觀的,你非要定義這個是客觀的,可是作為觀察者的人是主觀的,你怎麼保證你所謂的客觀就是絕對客觀。
前段時間出來一個引力波,告訴我們所能感知到的世界,可能只是世界的20-30 %,而另70-80%是另外一種存在的形態。
而這些都是佛學在2500多年前有的提到,這就是佛學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佛學的基本原理,也叫做佛法。
5、佛學的基本內涵:
佛法告訴我們最重要的智慧就是這個世界是一個無常的狀態,就是不恆定,不恆常,而我們人因為執著於自己的所知、所見、所有而痛苦。
煩惱就在於我們把什麼事情都看死了,看絕了,而這個過程裡面既有我們感受能力的局限性,也有我們思考上的局限性,也有我們的情感上的局限性。
其實佛學很博大精深,我開始學習的時候也有很大迷茫,一迷就迷了十多年,但也是不遺餘力的探究。
折騰到現在好象有一點明白,今天晚上我分享一下對佛學的心得。
先有一個佛學的框架,如果這個框架清楚的,後面就好辦了。
我儘量把自己所理解到的佛學翻譯一下,用我們心理學的語言來解讀。
這裡沒有拿佛學的典籍上的語言話說,如果拿原文來說有點太難解釋了。
佛學包括了幾點,一個叫做悲智雙運, 一個叫做止觀雙修;
悲智雙運,就是智慧和慈悲。
佛學的智慧體現了佛學基本原理,佛學是一個大智慧,現在佛學的基本原理上的。
佛學的諸多經典都是在解讀佛學的智慧。
佛學的慈悲體現了佛家的態度,一種對自己,對他人,對眾生的態度。
佛學除了理論還有修行,在諸多方面都得修行。
佛學修行裡頭有一種,就是中規中矩一步一步來的,這叫做漸修,逐漸修行。
還有一種修行的狀態就是頓悟。
有些法門是注重頓悟的,有些法門是注重漸修的,不管是那一種?體現在修行的原則上就是止和觀,止是停止的止,觀是觀察的觀。
通過止觀的修行來到達智慧,在這個過程中要帶著慈悲的態度。
學佛總結落實到最後就是四個字,就是智、悲、止、觀。
每個字都可以展開來解釋,裡頭有相當多的層次的內容,也有相當多的修煉技術。
6、成為自我與放下自我
人性的自我,關注的是「有我」,成為自我;佛性的自我,是證悟「無我」,放下自我。
佛學裡探索的自我與心理學裡探索的自我,兩者之間的差別在哪裡?我覺得就是心理學始終是圍繞著有我,有自我來工作的。
不管哪一門那一派,所有的工作都是圍繞著有自我為前提,以自我是中心來工作的。
經典的精神分析把自我視為一個結構化,有內在結構性的自我。
就把一個自我的按照一個人所體現出來的功能分成了幾個功能模塊。
這個模塊一部分叫做本我,一部分叫做超我,在現實中所能體現出來的部分就叫自我。
在客體關係理論里自我是什麼?就是自我體現在與客體發生的關係聯結上。
它並不是體現在孤立絕對的主體自我或者另一個作為客體的他者自我。
客體和你共同在發生連接的時候,這個連接的關係對你作為一個人的是什麼樣的,就體現出你的自我功能。
所以你會發現從結構理論的自我,到關係理論里的自我,到自戀理論的自我都是圍繞有自我建構的,臨床中也都是圍繞怎麼強化自我的功能來開展工作的。
一個人自戀就是太自我關注了,自我感有點過度了。
恰恰說明他的自我發展有問題,如果自我發展健康,就不會流露出自戀的特徵。
一個人有著健康的自戀時,他會讓人感覺很厚道,很謙虛,很自信,很自尊。
自戀障礙的人會讓人覺得狂妄,或者是自大,或者自卑、膽怯,這恰恰說明自我的健康自戀沒有發展好。
精神分析現在又有一波浪潮來,叫做主體間性,什麼是主體間性呢。
如果我們持有著經典理論的框架在做治療的時候,你在治療中把握關係的一套工作思路是反省,如果你持有的是客體關係理論的這麼一套理論做背景支撐,你在治療中經常會看到的是治療師與來訪者在投射性認同裡頭打轉。
如果你持有的是自戀和心理學理論,你在治療中時時刻刻看到的是來訪者如何將你視為他的自體客體,他要求你扮演什麼樣的自體客體功能。
你會通過自己體會到的這些不同的維度來探測進入患者的內心,體會到他內心的建構。
在這個過程中,治療師始終是一個什麼狀態? 治療師是相對被動的,一般不能主動發力,你一主動發力很可能不符合他的內心狀態,但這是不絕對鐵律,只是相對的策略和態度。
但是即便是你修行再高,想做到準確的客體陪練,但你也逃不了自己就是主體的存在。
你說把自己放下,純粹作為來訪者的客體,你需要什麼你就就扮什麼,你能扮的像嗎?你能完全放下嗎?不可能!
所以,基於這種不可能,我們在治療的時候,有時候你就會覺得自己在聽患者敘述的時候自己心裡堵的慌,你會有生氣,恨不得踹門走了。
這說明你的主體是在的,儘管你想扮演好客體來去工作,但是你的主體一直是在的。
所以在過程中,你既是來訪者的客體,同時你的主體性也在,不可能把自己抹了,沒有了。
這個是沒有辦法克服的東西,從這個角度來看,治療的情景不完全是病人在講自己的事情和自己的過去。
我說這個話意思是還有另一部分東西。
病人講自己的事情和講自己的過去似乎是治療的所有內容,治療師似乎可以不帶私心在裡頭陪伴病人工作。
但是事實上,你不帶私心,你本身就是一個私產,你這個主體是在這裡的,所以在治療過程的當下,就是由來訪者和治療師在此時此刻共同創造出來的。
所以治療是流動的,治療的每個情景都是可以變化的,而往哪裡變,你提前做不了主。
你不可能提前寫好劇本,即便演員拿著劇本,既要要臨場發揮,還要看對手配戲配的怎麼樣,治療是兩個主體共同建構的過程,而這個建構過程是流動性。
有時候由過去一些東西在影響,但是它大多數時候體現在當下是什麼?是兩個自然而然當下的人,兩個主體的共同創造。
所以說這個治療不僅僅是一個來訪者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對著一個病人獨立的人,進入到治療以後,治療情景是兩個人共同創造的過程,治療場是兩個共同創造的場。
真正在一起的時候,共同工作的情景的此時此刻,你是分不開的。
所以我把這個所謂的共同創造的一個場有一個比喻,也不知道恰當不恰當。
就是兩個單身男女談戀愛,談到差不多的時候,下一步就是結婚,原來兩個人各自住的是單身宿舍,單身宿舍裡頭的床和被子都屬於你自己的,結婚了買一張雙人人床往這兒一放,請問你睡哪一頭,這半邊算你的?你分不了,你只要一結婚睡一張床上,這張床就是屬於共同的。
治療情景裡頭貌似兩個單人進來,事實上進到這個情景的時候,這個場便屬於共同的。
而這個共有的場裡,只要一個人有反應,另一個人必然會也有,而下一步怎麼反應,往往是不可預知的。
這就是主體間,這中對無常性的態度,幾乎靠近佛學了。
而創造這套理論的人,就是在精神分析學界裡頭,那些很早開始修佛的人。
這些專家雖然是西方的人,人家是讀遍世界的大智慧,人家悟性比我要高,這個世界有很多高人比我們高多了,我得謙虛學習。
現在一看,就發現咱們祖宗也留下了這麼些好玩意,我們也拿過來搗鼓搗鼓。
心理治療大部分的工作,目的都是為了幫助那個人提高自我功能,結果提到一定的時候,你會發現就要開始放下自我。
況且我們所面對的主體的內心世界也不是一個人在起作用。
例如,一個人跟爸媽有那麼多的矛盾,都是爸媽的問題嗎?還是他的問題?你一兩句話說不清楚,清官難斷家務事,不要以為我們有了理論就把事情看的很清楚,你看到不過是一個表象而已,但是你也只要能藉助這個表象,幫助他發生改變就可以了。
治療中如果遇到一個人自我功能比較高,還比較執著,就麻煩就大了,他接納別人不一定容易。
再往前走,需要他不那麼執著,要放下自己,需要開闊的眼光看自己,看父母,看與他人的關係。
這是一個包含情感,包含智慧,包含能力的事情。
所以說放下自己是一個本事,是一個能耐,不是一句話。
很多東西你需要在那種無常中去把握,在心理治療中最大能耐的是什麼?自己修行最大功夫在哪裡?
就是忍受不確定感,這個是洋人的話,叫做忍受不確定感,翻譯過來就是無常。
所以說你使那麼大勁幹什麼,不就是那麼一點事情,慢慢來,急什麼。
7、佛家的悲智雙運
佛家的智慧是證到無我,而我們普通人充其量就是悟到,悟了一點道。
哦,原來是這樣的,這就是我悟到,不敢說我證到,證到是把自己放到裡頭里。
證到連世界都無我的時候,那個是什麼樣的狀態,就叫做涅盤寂靜。
就是連認識世界的主體—我,都是無常的。
當我都可以從容接納我自己的無常,我還有什麼放不下,心中開闊到這份上了,我只能想像,能理解到那一步,但是我還到不了。
如果想做到,怎麼才可以到?就是修行,佛學有一系列的方法讓人去修。
如果有人說自己不修行,就直接悟到了,這個是狂徒。
佛學是一個身心並行的修行,自己要去體會。
真正的悟到的人是什麼樣的人呢?我們可能聽說過別人講的一些故事,例如在廟裡面誰的功夫誰高?
原來是那個掃地的師傅最高。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悟到之後一個人該幹什麼就幹什麼,該怎麼經歷生命,他就自然而然去經歷生命,他不跟自己過不去,他不追求級別,不追求物質,他遵循生命在自自然然的過。
修行到家的人不存在什麼面子不過去的問題,他們做自己該做的事情才是正道。
有一種現象屬於修狂了,就是把成佛變成自我實現的狂喜,人家修到了正道的喜悅是發自內心的清靜喜悅,而不是狂喜。
很多講的嘻嘻哈哈,講的眉飛色舞的人,那就是狂禪了。
還有另一種剛好相反的現象屬於枯禪。
就是說不要發狂,老老實實發獃,認認真真去修,一天到晚24小時就看一副禪修的樣子,誰問我就是心如死灰,處事不驚,這個就是枯禪,就是乾枯了。
李明老師經常講的一個故事說的就是這樣的,我也引用一下。
一個老奶奶供養了一個禪師,這個出家人為了無我,不執著,就不私藏,就是不要給自己攢糧食,攢了就是私藏。
這樣出家人就需要供養了。
俗人學佛的不能完全出離紅塵去修行,就是把修佛的願望投射在出家人身上,你沒有時間練,就供養個師傅替你修煉。
這位老太太供養了一個師傅,這個師傅是一點都不狂的人,天天練功,好幾年以後,十里八村都知道這為師傅是個功力高深的人。
老太太心想這個人是真的修成,還是假的修成了?
我來試探一下,有一天就讓自己的孫女去給是否送飯,她孫女是年芳二八的豆蔻少女,漂亮如桃花一樣,就給那個師傅送飯了,那個人就面無表情把飯吃了。
飯後姑娘把東西收拾拿回去,老太太問她,你給他送飯他有什麼反應嗎?孫女說沒有什麼反應。
老太太自己到山上找到師傅問:「今天我孫女給你送飯,你覺得我孫女怎麼樣?」師傅說:「我心如枯木」
老太太說:「滾,供養了你這麼多年白供養了。
你這麼多年就修了這麼個樣子!」禪是什麼?禪是對世界的自然的覺知與接受,但是不是被動接受,不是壓抑著接受。
是在你完全覺知情況下坦然接受,對世界恰當感受的同時有接納。
而不是心如枯木,這麼美麗的姑娘在你面前你居然毫無知覺,一點反應都沒有,都變成了枯木了,所以趕緊收拾東西滾蛋吧。
我們說修行是修什麼?就是修的智慧和慈悲,智慧就是對無常一個覺知,覺知還要有接納,並且是處在當下。
既不跟著自己的這種妄念走,包括喜歡、想像、厭惡等等,也不是在那個地方枯木一樣的呆住。
8、空性的含義與心理治療因素的對應
用心理學話語來解讀一下,什麼是空?首先空就是一個存在,這個存在的意思是什麼?這個存在的意思就是指的自自然然的自在。
一切存在包括兩個部分,「有相」的存在和「無相」的存在,作為我們的感知系統能夠感受是有相的存在,比如感覺風吹過去了,比如感情看不見,但是內心可以體驗到它,它都是一個自自然然的存在。
對這種存在的覺知
有個詞兒叫做了了分明。
這是空的第二層含義,就是對存在的狀態有一個了了分明的覺知,就是不藏一處隱蔽,所有的事情都是通透的。
那個老太太對禪師把飯停了,就是因為一個美麗的姑娘到他跟面前他並沒有覺知,美的就是美的,喜悅就是喜悅的,你需要對存在的東西有自己的覺知,而那個人說自己心如枯木,他是不覺知。
第三層含義就是接納,接納有一個態度,叫做不二,意思就是無分別心。
在治療中,我們會看到成熟的人具有整合心。
最後一層含義是當下。
要知道生命所有的存在是無常的,所以就不要留戀於過去也不要寄期待於未來,就是在當下。
每個當下連接起來就是生命本真存在的軌跡。
但是我們人痛苦在什麼地方?要麼就是留戀在過去的體驗裡頭,記憶裡面,要麼是憧憬在未來各種各樣的可能裡面。
我緊接著這四個層次對照在治療中,有很多原則是相近的,雖然沒有這麼高的要求,但是有些地方是很相近的。
比如說對應於第一層「存在」的就是「場」的效應,由於治療裡頭很多東西只要兩個人到了這個空間裡面有這麼一段生命的碰撞和交集,很多東西就發生在這裡。
精神分析對治療場的重視,在於它有很多的東西是非言語性,是潛意識的。
第二層就是關於了了分明的覺知對應治療中有一個狀態叫做「觀察性自我」。
治療師保持治療的狀態,對治療關係,對來訪者和自己都處在一個觀察中。
這個能力不得了,說到可以這麼簡單,做到卻是不容易,這就是治療師的內功。
你要練這個東西,不但要練這個能力,來訪者的很多東西都在場裡面,需要一個當下的觀察。
還有關於接納,這個對應於精神分析治療里的共情和包容,接納像修禪一樣,不是修枯禪,一切內容都能接受到,有接納的時候,也要有回應。
在接納之下的回應和執著於我的回應不一樣的。
這個時候的回應的策略叫做「命名式回應」,執著於自我的時候就是解釋性的回應。
這兩者的差別是什麼?
解釋是我對問題,對看到的事情有一個建構,我自己內心有一個理解,這個理解是我的建構的。
我把理解的東西傳遞給你。
你聽懂了,也接受我這套說法,然後你把它用上了。
這裡頭或多或少都會摻進去治療師的我知在裡面,。
你持有什麼理論就有什麼樣的解釋。
所以提醒大家在解釋這個地方不要較勁,學科和學科之間也不能較勁,人家把病治好就行了。
有時候聽演講的時候,提前持有自己觀點和學派觀點的時候就容易犯執著。
命名比解釋要來的緩慢和具體。
我經常舉一個例子就是眼淚和悲傷的關係,你看到一個人流淚的時候,你說:我看見你哭的那麼傷心,或者說:我看到你在流淚。
這兩個不一樣,前者是解釋,後者是命名。
而你們現在把我今天說的絕招聽了,你回去試會發現命名比解釋管用。
當你命名完了以後,來訪者會說自己對事情有自己的解釋,不是你自己先去解釋。
命名更能體現你對他的接納。
最後就是關於當下,這讓我們再次想到主體間學派處理治療關係的態度。
用當下的態度來理解移情和反移情,它不是一個過去的經驗,而是發生在當下的現象,只是移情和反移情發生在當下的現象與過去經驗相關聯,所以我們要探索詢問了解來來訪者的來龍去脈。
即便你了解到了來龍去脈,來訪者已經活到現在了,他曾經發生過的那些事情已經消失了,有的只是他處於現在的經驗記憶。
這就提示我們在治療中如何通過移情和反移情去幫助患者改變。
我們幫助他改什麼?我們幫助他改變的是在現在的內心體驗,或者說通過這種內心體驗所呈現出來的內在現實。
而不是把病人指引回家去找父母算舊帳。
所以弄錯了的治療師,就可能跟病人談了很多之後說:我明白了,原來就是你爸爸媽媽當初沒好好對待你。
病人也感到確實是如此,然後回家就開始鬧騰了。
我這次買房你必須掏50%,要不是你當時沒有把我養育好,我何至於會是現在這樣沒能力。
好傢夥,如果這樣的話,他不是改變現在,而是修改父母。
其實治療現在要想改變那個東西,是改自己的內心。
治療師幫他重新梳理,陪伴演練一遍,從新產生新的體驗。
謝謝大家,我就講到這裡,我們互動一下。
【提問者1】:我問一下,張老師剛才說有些來訪者去諮詢,會回去找父母算帳。
我的體會它是一個過程,他有一段時間跟父母起衝突,他又會自然過去,衝突了以後原來不敢表達,後來才真正得到表達,可能不說出來的時候,還在幻想中。
所以治療師不一定固定這麼做,但是有一部分人在現實層面跟父母有一定的衝突。
【張老師】:來訪者跟父母去找茬,這個找茬是沉浸在體驗中,還是帶有觀察性的,這兩者不一樣,治療是啟發來訪者的觀察性功能,而不是僅僅讓他沉浸在體驗中。
可以允許他是這樣去做,但是這樣做的過程不能像孩子一樣沉浸在任性裡面。
【提問者2】:老師我提一個問題,對你講的我們很感興趣,如果說對同樣一個人,一個是沒有學習心理學,修佛學,一個是修佛學,而沒有學心理學,。
如果這兩人人同時尋求自我改變,經過一定的努力,哪一個先到達開悟?
【張老師】:請問美國的月亮和中國的月亮哪一個圓?
【提問者2】:看誰看?
【張老師】:我在中國和美國是看到兩個月亮嗎?
【提問者3】:先學心理學好,還是先學佛學好?哪一個比較好?
【張老師】:我小時候聽到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個人養成了一群猴子,他早上給每個猴子發三個棗,晚上四個棗,猴子們很不高興,跟他鬧騰。
後來他說,這樣吧,我早上給你們每位四個棗,晚上給三個棗,怎麼樣? 猴子歡呼雀躍。
【提問者4】:老師好,我比較關心實操性方面,比如說一個人遭受虐待,在這個情況不被情緒所影響很困難,這個怎麼做?如何具有自己的觀察力。
【張老師】:作為治療來說,治療師是陪伴來訪者去發展自己的觀察力,觀察自我是一個能力,不是一個沉睡在那裡的東西,不是打開開關就可以馬上醒,它是一個逐漸去培養的過程。
你好象不是這個班的學生?
【提問者4】:對。
【張老師】:你沒有系統學習治療的框架。
但是你提的問題非常好,你可能希望有一個自己能夠駕馭比較自如的理論,但是這個理論不是兩句話給你,你需要要上幾期培訓下來。
你所說的能力對治療師也是需要積累產生能力的。
【提問者4】:老師我不是讓你教我怎麼做,我只是老師告訴我一個方向?
【張老師】:這個我可以告訴你,我曾經把心理動力學的評估畫過一個坐標,如果你把一個人的防禦機製作為一個橫軸,把心理發展階段特徵做一個縱軸,形成一個坐標的話,當評估完了以後,這個人的坐標落在第一象限,就可以運用領悟性的策略,就是敲他一下,讓他頓悟。
如果這個人評估完了落在第三象限,就不能這樣干。
這個時候要用的是肯定化技術,一步一步來做。
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治療師在做治療的時候,都非常急於讓別人領悟,但是讓病人領悟的時候,你對病人評估一定要到位,否則就是對牛彈琴。
對牛彈琴還好,拔苗助長更加糟糕。
【提問者5】:我曾經和研究佛學的同學,一起探討了有我和無我的話題。
我說人經由有我抵達無我,一個人的人格完善之後到達無我的境界。
而我的那個朋友是經由無我到達有我,我想聽一下老師的看法。
【張老師】:你說這個問題非常好,這個在很多年前就開始有人討論。
標誌性的人物就是恩格爾(音),就是在70年代提出這麼一句話「要想證得無我,必先先有個自我」。
一直到現在這個話題一直在討論,隨著討論也變得越來越清晰。
成為自我的過程會慢慢具備放下自我的能力和勇氣。
一個人沒有我的時候,抓狂。
所以看到很多病人的時候必須通過有我才能開通的,然而在不斷成為自我的過程中,就會自然而然就會有能力放下一些事情。
它像太極一樣的。
【提問者6】:因為今天的題目是心理治療和佛學。
我在想你提到的觀點,或者整個過程是很多年的積澱,你這些東西和某些學科是完全相通。
有一些是他們共同的因素,包括態度,你做了這個工作就是這部分?
【張老師】:我同意,就是這樣的。
從研究的結果看,更加重要的是治療過程中治療師自己的態度,自己的領悟,自己的修行,這些能夠在治療當中體現出來,治療師的基本理念會體現現和展示出這個部分。
【主持人】:還有問題嗎?
【張老師】:如果沒有的話,我們今天就到這裡吧,謝謝大家。
本文來自張天布老師在中德班直播第一場的相關內容。
時間 :2016-5-23 18: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