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好好談個戀愛?能不能不要「作」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來源丨喜馬拉雅FM心理頻道的精品課《每天一個心理知識》

編輯丨何嬙

為什麼戀愛中的女人那麼「作」?這是一個非常經典的關於戀愛的話題。

比如女生會發脾氣,對男友說「我才不稀罕你,滾開,離我遠點!」男生可能覺得女友在氣頭上還是先避避風口,但是當他走遠,女孩可能又說「你為什麼離我那麼遠,你就不能哄哄我嗎?」

然後等到男生靠近女孩又開始攻擊「你這個壞蛋,沒良心的東西」。

於是男生很困惑,會覺得女生很作,隨著矛盾增加,兩個人間的感情也會越來越脆弱。

為什麼你的另一半會「作」?

戀愛中的男生「作」起來和女生真的不相上下。

為什麼一個人平時不「作」,但在戀愛中卻越來越「作」呢?

因為我們把戀愛關係母嬰化了,有個測量嬰幼兒對母親依戀狀態的實驗,叫做陌生情境測驗。

母親與孩子在房間裡,當孩子開始玩玩具的時候,便有陌生人加入,之後分別有這樣幾個場景:母親離去,陌生人與兒童相處;母親回來,陌生人離去;母親離去,兒童獨處等情節。

最後發現有三種依戀類型,安全型依戀是指媽媽離開後孩子會苦惱,但媽媽回來後依然可以親近媽媽,安心繼續玩。

迴避型依戀的孩子會表現出媽媽在不在都無所謂。

矛盾依戀型的孩子對媽媽離開表示強烈反抗,母親回來,孩子會去親近,但又同時表現出反抗、甚至發怒,不再玩玩具。

什麼是客體關係論?

客體關係理論認為,你童年和父母建立了什麼樣的關係模式,便會延續到之後的重要客體身上。

比如你的戀人,所以對方之所以在戀愛中變的作,很有可能是TA成了你很重要的客體,而TA正在跟你呈現TA與客體的原始關係模式。

「作」不過是想再找一個人好好的愛自己、抱抱自己,無論自己怎麼樣,無論是哭鬧,只希望TA能夠抱著我就好了。

每個人都有可能逐漸的從迴避型依戀先變成矛盾型依戀,再變成安全型依戀。

迴避型依戀是對愛的絕望,根本不信任,所以不敢嘗試。

矛盾型依戀是仍然希望得到愛,但又極度恐懼失去,所以內心的矛盾在現實製造了衝突。

安全型依戀便是不再恐懼。

如果能看見自己的依戀模式,覺知自己的依戀防禦和矛盾,也許可以改善你的「作」。

除了自我覺知,還可以尋求心理諮詢的幫助。

如果你從小沒有得到足夠的愛和擁抱,那麼不妨試試,也在心裡好好擁抱一下自己內在的小孩,告訴TA即使沒有別人,你也會好好愛著自己。

關於主播:

心理頻道。

每天三分鐘,讓你獲得一個心理知識。

心理FM為壹心理旗下陪伴治癒系電台,專治各種不開心。

請記得,世界和我愛著你。

共發布14張專輯,分別是《每天一個心理知識》、《心事博物館》、《心理FM,世界和我愛著你》、《抑鬱症這條黑狗》、《自知心理學 | 生活中我們為什麼會這樣做?》等。

關於喜馬拉雅:隨時隨地,聽我想聽!4.7億用戶的共同選擇,聽段子聽小說聽新聞聽音樂,就用喜馬拉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