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結婚更重要的是「臭味相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在人們的生活壓力太大,無論是來自於物質生活的精神生活的,年輕人的生活節奏也加快了,上學、培訓、工作、人們都在以一種追趕別人的速度來進行。

別人都考了什麼什麼證,別人都考上了什麼什麼大學什麼研究生,誰誰誰又結婚了、生孩子了、離婚率,看到這些先行者,越來越多的人也按捺不住內心焦慮的心,去追隨別人考各種證,去匆匆結婚。


結婚、在書本中的出現永遠都是在唯美的愛情之後的,但是在現實中愛情總是那麼的美好和浪漫、一旦出現了結婚就會變的物質起來,從五十年代結婚需要的三大件到現在隨著生活水平慢慢提高而漸漸變化的彩禮和嫁妝要求都是物質的表現。

其實也是無可厚非的,因為我們都是生活在一個物質的世界裡,無時無刻離不開物質,要讓一個人決定了與另一個人共度一生如果不讓她去考慮一些基本的物質生活條件,也是這個社會現實所不允許的。

婚姻中,物質是基礎和必須的,在物質和精神之間,你要明白物質的重要性。

我們以往的教育是教導我們輕物質、重精神,那不是真實的人生和人性本來的面目。

物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人性的本質不是清高,任何生活都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的,只是看你希冀的要求的物質標準是怎樣的。

而所有物質享受落到最後就是衣食住行。

生活它一定是物質的、當下的,看你住在什麼地方,你吃的是什麼,喝的是什麼,出門坐的是什麼交通工具,日用的什麼樣的日常用品,穿的是什麼,簡而言之,就是你過著怎樣的物質生活,是貧窮,還是小康,還是中產,還是中富,甚至大富大貴,你因自己的經濟收入和想法、需要而選擇和承擔的物質享受;生活它也一定是精神的,你每天思考的是什麼,你每天享受的娛樂和休閒是什麼,你關心的是什麼,什麼讓你喜悅,什麼讓你悲傷,什麼讓你焦慮,什麼在你看來是有價值的。

當你要選擇結婚對象和婚姻,你就要先明白,你希冀的生活是怎樣的,你想要怎樣的物質,你想要怎樣的精神。

這之後你再去選擇對象。

選擇一個人其實並不是僅僅是選擇一個人,而是他背後的生活,兩個人要相互融入對方的生活,他的家庭、他的生活和朋友圈,你得喜歡他的家庭和朋友,就算不喜歡和不太習慣那些人的處事和生活方式,至少也不能看不慣,有看在眼裡就會彆扭的感覺。

戀愛和結婚絕對是兩碼事,戀愛的時候可以時時刻刻去搞一些讓對方開心和高興的浪漫,但結婚後就必須得學會實際起來,油鹽醬醋茶什麼都得考慮的到,如果還延續那種談戀愛時的美好無法自拔的話,那結婚之後也不會感覺到現實的實際。

結婚就是真正的進入了生活,生活必須是殘酷的。

很多人天真地以為生活是書本和學校里教給自己的那些假大空的勵志話語和豪情,有的人則簡單地以為生活是財富、權勢、地位等等。

這些都不是,你一定要明白,生活到最後是一定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是物質和精神的相加與總和。

我覺得選擇結婚對象需要參考一下幾個條件:

第一、自古以來結婚人們講究的是門當戶對,在現在其實也是同樣的,雖然名義上講究的沒有什麼門第的問題了,但是潛意識裡人們結婚還是注重的門當戶對的,例如,一個政府官員的兒子很少也可以說幾乎沒有有勇氣去娶一個小攤販的女兒吧,一個百萬富翁也不可能去娶一個工人的女兒吧。

就算娶了,兩家總得相互來往送禮吧,兩家在經濟成面上不一致,禮物也不可避免的會有很大的差別,在這個時候就算有錢的一方不在乎禮物的貴重與否,那個家庭條件沒有那麼好的一家心裡會不會感到有心裡落差,會不會感到沒有勇氣將自己的單薄的禮物送出去呢。

現在太多人已經將結婚當成了一種交易,只要對方有錢就好,其他的品行什麼的一點都不去考慮,其實這是很不應該的。

但是仍然有很多人選擇的沒有愛情的婚姻,其實這也是每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不同,有的人覺得只要我有錢可以滿足我自己的物質需求,我就可以生活的很幸福。

不管有沒有愛情的存在。

但是一個人難免需要心理上的安慰、如果相伴一生的那個人並不理解自己,當自己遇到問題的時候沒人訴說的感覺是特別不好的,就算有個人在認真的聽你訴說,但是沒有你想要的那份理解也是會特別痛苦的。

第二、結婚的前提首先是雙方都有成熟的性格,都對婚姻有了慎重的看法,覺得自己找的那個人值得自己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也只有這樣才不會在結了婚之後發現了一點問題就草草偶的把婚姻給結束了。

正所謂那首歌里寫的:相愛沒有那麼容易,每個人有他的脾氣。

好多結婚好早的同學,早早的結婚了,結果遇到了一點問題,雙方可能是還處於年輕氣盛不想去道歉的年紀,也不願委屈求全的去解釋和溝通,就容易草草的結束婚姻,所以婚姻面前需要慎重,需要雙方人格的成熟。

其實這也可以叫做價值觀的相同或者相似吧,兩個人的生活經歷不要相差太多,不然兩個人講起話來會覺得對方的經歷和感受會不可理解,因為沒有相同和相似的經歷根本就談不上理解。

或許現在遇到一個相互理解的人太不容易了,遇到一個你愛並且恰巧也愛你的人的機率特別小,記得一位朋友告訴我說,她在這個社會上一個人活的太辛苦了,所以她要找一個人陪著她一起受苦,聽到她告訴我她談戀愛的理由時覺得有點不可理解,但是仔細一想,還是特別有道理的。

而且也是特別實際和實用的一個想法。

所以再把這個戀愛拉長一點,上升到結婚,也可以說結婚是兩個人搭夥過日子,既可以節約生活成本,還可以減少在這個社會生存帶來的一些不必要的壓力,有了一個可以依靠的生活之撐,就會覺得生活有了支柱和依靠,生活也就有了信心和動力,在有困難的時候也會能夠有精神上的支撐去解決,我覺得一個人最大的安慰就是有個能懂自己的人,就算不能懂也能在自己需要的時候可以陪伴自己,哀莫大於心死其實是特別有道理的,有人說沒有相同的經歷就沒有資格去評論別人走的路,同樣也不可能真正的去理解別人。

所以在找自己的另一半的時候能有個懂得傾聽的人是相當重要的。

第三、我覺得自己雖然還沒有進入到社會,也沒有真正到了需要談婚論嫁的年齡,雖然對結婚的看法還不那麼成熟,但是看了那麼多同學、長輩結婚和離婚的案例,自己也對婚姻有了更加慎重的看法。

就是結婚就是兩個人想要一輩子在一起生活一輩子了所以一些現實的條件和問題也必須考慮到,結婚的雙方也必須達到雙方家庭和個人所要求的經濟和物質的條件,這雖然可以是結婚的前提,但是不能是比雙方的成熟的性格更重要的前提

第四、就是結婚之後對於除了伴侶之外的異性的態度,必須保持一些適當的距離,我覺得什麼男閨蜜、女閨蜜之異性類的都是不靠譜的,男女之間沒有單純的友誼,當然也無法做到什麼紅顏藍顏之類的比普通朋友更近一層的關係。

所以在結婚之後能並且可以成為藍顏和紅顏的也只有自己的另一半吧。

如果結了婚之後還依然跟除了自己另一半的異性交往過密,不管怎樣,除非自己的另一半足夠大度,不去在乎你結婚後的私人生活,不過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如果他不去過問的話也可能意味著他的不夠在乎你吧,因為我覺得就算再大度的人對於愛情方面也是自私的。

愛情,婚姻還是不一樣的,不過我對於愛情和婚姻最看重的還是兩個人的價值觀的相同和相似,因為只有這方面沒有了太大的懸殊,雙方不管是窮也好、富也好才會更加容易滿足,不會有太多的不滿。

結婚是女人同樣也是男人的第二次投胎,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同樣也會去喜歡什麼樣的人,出生決定了自己結婚之前的一小半人生的生活,而結婚則是對於自己好幾十年的生活來進行選擇,開不開心,幸不幸福都可以由自己的選擇來決定,而不是僅僅由錢財的多少來決定的,兩個人價值觀相同了,在對未來的奮鬥方向上也會有一致性,就算累也會快樂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沒有愛情的幸福婚姻

簡介:我們常常掛在嘴邊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所以當我們聽到「沒有愛情也可以擁有幸福的婚姻」時,會不會也和小編一樣驚訝呢?在一本《婚姻,決定女人的一生》的書里,就提到了這個令人匪夷所思的觀點。...

你為什麼結婚後不幸福了?

談戀愛的時候千般好百般恩愛,看對方眼睛放光,荷爾蒙飆升;結婚後各種嫌棄鄙視對方,各種看不習慣忍受不了以至於差點變成性冷淡。戀愛時候一個樣,結婚時候一個樣。那到底為什麼明明是同一個人,前後反差如此...

愛情和婚姻中,門當戶對到底有多重要?

中華五千年的文化,積澱了許許多多警句名言,而「門當戶對」就是這些至理名言中的一句!前幾天和一個朋友談到這個問題,她和現男朋友就屬於門不當戶不對的類型,而她也為此事苦悶糾結,不知道自己的愛情何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