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別人家媽媽之間,只差一個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片來源:網絡

(對孩子要有耐心,更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緣起

上周,愛媽聯盟的公眾號,推送了一篇關於媽媽的情緒如何影響孩子的文章《別讓這件事成為扼殺孩子天性的原凶》之後,曉峰媽媽問我,「我覺得我和嘉琪媽媽太像了,也會忍不住吼孩子,之後又懊惱,自責。

看了您的文章很有啟發,我覺得還是想請您就這個話題,再多說說,如果忍不住吼了之後,怎麼辦?」

曉峰媽媽想要知道,作為一個媽媽,為什麼一心想要對孩子好,想要愛孩子,對孩子溫柔。

但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總是會免不了要生氣,憤怒,指責和挑剔孩子呢?

曉峰媽媽還想知道,如果就是忍不住吼了孩子,還能不能做點什麼,減少自己的內疚和彌補孩子受的傷害。

這些問題,涉及到憤怒這種情緒。

憤怒是什麼,我們怎樣理解自己的憤怒,當憤怒的情況失控之後我們怎麼辦?

情緒是信使的好朋友

憤怒是一種情緒,每個人,都是理性和感性的綜合體,情緒屬於人性中感性的一部分。

人的情緒主要包括五種基本情緒:悲傷,憤怒,羨慕,恐懼,和愛。

還有很多情緒是這幾種基本情緒的複合體,比如沮喪,可能就混合了悲傷,失望,自責等等一些情緒內容。

情緒作為人天性的一部分,是自發產生的,是不可或缺的。

我常常在諮詢中和講課中,會把情緒比做信使,比做朋友。

信使的含義是:每當我們有情緒的時候,她總是在提醒我們,發生了一些事情,這些事情激發了我們的情緒。

我們需要好好去看這些事情,我們想要怎麼去處理這些事情,和自己的情緒。

當激發我們情緒的事件得到充分的理解和理想的處理之後,我們的情緒就會平復下來,甚至在這個過程中,情緒可以由負性體驗轉變成正性體驗。

當然情緒是有自然起伏周期的,如果我們不去處理引發我們情緒的事件,隨著時間,情緒也會從強烈到平緩,自然平復下來。

但是如果,我們長久忽視情緒的提醒,不去看發生了什麼的話,那就意味著,總是引起我們特定情緒的類似的事情會一再重複的發生,而久之,我們可能會因為情緒的堆積而失控,傷人傷己。

當我們注意到情緒的提醒,然後去關注發生了什麼,發生的事件又在我們內心引發了什麼樣的感受,以至於我們產生這樣的情緒的時候,我們就開始了自我探索和改變行為方式的歷程。

這就是我說到的情緒是我們的朋友的含義,她一再的發出聲音,促使我們去思考,去自我成長。

憤怒是什麼,它帶來什麼樣的信息?

憤怒到底是什麼樣的情緒呢?「憤怒是一種自 然情緒。

它是讓你說「不,謝了。

」的原因。

」人們產生憤怒的幾種常見的情況是:

一, 當我們的自我邊界被侵犯的時候,人們會產生憤怒。

我們都有過類似的體驗,當一個人指責我們自己的事情,怎麼不對,她的方式如何對。

甚至要求我們按照她的方式去做的時候,我們內心的那種感受。

有人形容,「就像一團火,從心裡升騰起來。

」有人形容,「腦袋都要炸了,只想對她說,滾!」這就是憤怒。

我的事情我做主,我的疆域我是主人這是每個人生而為人的最重要的權利之一。

任何人對我們指手畫腳,都是對我們的邊界和權利的侵犯。

不是每個人都能很清楚的知道,什麼情況下,對方在侵犯我們的邊界和權利,但每個人都會在遭遇此類情形時,感到憤怒。

憤怒這個朋友用我們心中冒出的火,恨不能打她一頓的衝動在提醒我們,「注意啊,他在侵犯你的邊界。

二, 當我們的自我權利以及利益,被侵犯,被剝奪的時候,人們會產生憤怒

比如,之前曾有來訪者告訴我,他一直工作努力,業績突出,在完成了一個很有挑戰的項目之後,上司承諾為他和他的團隊爭取一筆額外獎勵。

後來,當他無意間知道這筆獎金,最後被上司分出部分給了另外一個並沒有參與此項目的同事之後,強烈的憤憤不平,以至於他在會議中失控的對上司發怒。

這就是利益被侵犯,而產生的憤怒。

三, 還有一種情況,當人們對自己感覺到無能的時候,那種自我的挫敗感可能會讓人們難以承受,轉而以憤怒的方式表達出來

對於很多人來說,在內心,承認和直面自己的無能,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

比如,對一位一心想為孩子好,想要滿足孩子的願望,讓孩子開心的媽媽來說,當孩子提出一些自己無法滿足的要求的時候,可能會感覺到憤怒。

媽媽可能會忍受不了自己無能,無力去滿足孩子的內心感受,而憤怒的指責孩子,「你為什麼這麼不懂事。

為什麼要提這樣的要求?」指責孩子,相比去面對內心「我想滿足孩子,但是辦不到的無能感」要容易的多。

如何處理我們的憤怒

對於很多的人來說,在事情發生的當下,自我邊界被侵犯,自我權利被剝奪等等的時候,人們並不能清晰的意識到,發生了什麼。

但情緒總是第一時間就自發的從我們的內心,以及身體中涌動起來。

如果一個人總是習慣壓抑自己的情緒,忽視自己情緒感受,那這樣被侵犯,被剝奪的事情,會一再發生,就很難保護我自己的疆域和利益。

所以,當情緒,哪怕是憤怒這種非常激烈又讓人感覺到難受的情緒出現的時候,對自己說,「好朋友帶了一封信給我。

我要好好的看看,這封信的內容是什麼。

」而當我們清楚的看到,此刻,原來憤怒是提醒我們,「你的邊界被侵犯了。

」我們也許就可以清楚的告訴那對我們的事情指手畫腳的人:「這是我的事情。

我想自己決定。

我不喜歡有人對我的事情指手畫腳。

」當我們能夠這樣表達的時候,就不需要面紅耳赤,以指責,對罵來還擊了。

那侵犯我們的人自然也就學會了,去尊重我們的邊界。

憤怒的任務就完成了,自然也就不再需要憤怒了。

當我們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孩子的行為,引發了我們的憤怒的時候。

我們如何處理自己的憤怒呢?

分享三種情況:描述事實。

表達心情。

告訴孩子怎麼做,才能避免不愉快。

描述事實

一位媽媽分享,「我喜歡家裡乾淨,雖然工作忙,但總是把家裡收拾的乾淨又整齊。

過去,孩子一回家,家裡立刻就亂了套。

她吃的餅乾渣滿地都是,玩具丟的到處都是。

因為這個,我沒少跟她發火,但是沒什麼好作用,我吵,孩子頂嘴,我更火,罵,吼,直到把孩子吼哭,還是個亂。

後來有一次,看見孩子放學回家,把衣服丟在餐椅背上,我說,衣服要掛在衣鉤上。

椅子是吃飯用的。

孩子看了我一眼,就把衣服拿去掛好了。

表達自己的情緒,以及告訴孩子怎麼做,才能避免不快

另一位媽媽分享,「我實在對於跟著她的屁股收拾爛攤子,厭煩透了。

好容易收拾利落的家,看見她和小朋友玩之後,玩具丟的到處都是。

我簡直都要炸了。

那一次,我沒有炸毛,我說,我簡直氣死了!(表達情緒)剛把屋子收拾好,要招待你的朋友,現在看見屋子裡亂糟糟的樣子,我忍不住冒火。

(表達情緒)

以後,你邀請小朋友玩的時候,就在你的屋子裡玩,你們可以在客廳玩,但是玩好了,要自己收拾玩具到你的玩具架上。

(告訴孩子怎麼做)

孩子當時不願意,但是也沒有像平時我吼她那樣和我大喊大叫。

我就又說,一會我要拖地,如果玩具不在玩具架上,我就當你不想要他們了,就當垃圾扔了。

孩子一聽,說不行。

但是她還是自己把玩具收到玩具架上了。

之後,我就這麼做。

慢慢她也就習慣了。

(一次次的規範孩子的行為,孩子的成長是個慢過程。

)我們不會再為這個吵架,生氣了。

教孩子怎麼處理憤怒

憤怒,正如上面所說的,她是信使,是朋友。

它不一定有辱罵之意,不一定有傷人之意。

只是多數人,在生活中,從父母,從社會其他人那裡,沒有得到好的榜樣示範,如何表達憤怒,卻又不是指責,辱罵,傷害,所以,人們常常不是忍,就是忍不住之後以各種方式傷害。

如果我們真正明白了憤怒,是朋友,是信使。

去解決是什麼引起憤怒,處理那些事件。

並且學會以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但又不指責和打罵,那我們就學會了利用憤怒-這個天然的信使,來改變我們的性格,和長久的行為模式。

允許自己憤怒,也允許孩子表達憤怒,並以自己的身體力行,示範給孩子恰當的,不傷害人,不傷害關係的方式去表達。

當孩子長大後,對憤怒就有一種健康的態度,通常也容易度過憤怒的時刻。

如果我們在生活中傳遞給孩子的是,不應該發怒,發脾氣是不對的,那他們長大吼,就很難處理自己的憤怒情緒。

「憤怒如果持續被壓抑,就會變成暴怒,而這是非常不自然的情緒。

人會因暴怒而殺人。

發動戰爭,毀城滅國。

出問題的不是情緒本身,而是人們對待情緒的態度,和處理情緒的方式。

我們不需要壓抑和消滅自己的情緒,而是學習如何理解和表達情緒。

很多媽媽都很重視孩子的情商,如何理解情緒,如何處理情緒,是情商非常重要的部分。

一個人對情緒的理解和處理,直接影響到她自己是否內在和平,安寧。

是否不違背本性,感受到完整。

而一個人如何表達情緒,直接影響到她會有什麼樣質量的各種關係。

願你與你的憤怒為友,也願你的孩子學會與憤怒為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合理的利用憤怒表達自己的不高興?

人不高興了,就會憤怒。對有些人來說,憤怒是一種失控的情緒,他們憤怒的時候沒有辦法控制自己,因此可能留下一些不好的後遺症。但對於另一些人來說,憤怒對他們是可控的,他們會適當的表達憤怒來表達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