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主性培養,你需要知道3個技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3-6歲的孩子,在心智、身體和個性方面發展迅速。

然而——他們有時乖巧、有時耍賴;他們痴迷角色扮演遊戲;他們好像很渴望獨立。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真的長大了嗎?

好媽媽微學院《3-6歲:玩兒中長大》系列課程中,北京師範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房超老師與大家一起分享了這一內容!

從「不小孩」到「乖寶寶」

孩子2歲的時候,我們管他們叫 「不小孩」,因為這時候他們非常叛逆,什麼都要跟你對著幹。

但3歲以後會變得非常乖、非常合作,爸爸媽媽們覺得非常幸福,然而3到6歲的孩子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爸爸媽媽們關注,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他們心理上的變化和特點。

首先,孩子3歲以後,在心智、身體和個性方面發展非常快。

你會發現,3歲的孩子,好像一下子懂了很多事:他會給你講一個很完整的故事,他會跟你描述人和人之間,人和物之間的關係,他會從一個半米高的台子上跳下來……而且每一天,他們都在變得更能夠表達自己,更有能力、想像力和好奇心。

你會非常驚訝:孩子的小腦袋裡有那麼多「為什麼」——天為什麼會下雨,兔子的耳朵為什麼那麼長,世界上真的有小魔仙嗎?並且也能夠非常準確地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其次,孩子的自尊心或者自我意識也開始變得越來越明確和強烈,開始真正的建立自我認同。

他會說:我就是這樣,我跟別人不一樣。

在這個時候,孩子實際上更加能夠表達自己。

這時候,我們以為孩子真的長大了,然後會有比較高的期待,但突然有一天,他又開始有情緒、開始哭鬧。

爸爸媽媽就開始覺得:天啊,怎麼又不乖了,怎麼又變成小孩了?然後又開始指責他,其實這是不正確的。

所以,一方面我們要去發現孩子的成長、變化和進步,另一方面去關注孩子比較幼稚、比較情緒化的部分,理解和容納孩子的情緒。

比如:有的媽媽看到孩子發脾氣,就會很抓狂,覺得很難理解,那媽媽們應該怎麼做呢?

我覺得不要馬上去哄孩子,先讓他哭一會兒,讓他能夠用哭來表達情緒。

等他不哭以後,再去討論:剛才發生了什麼事情?你需要媽媽幫忙嗎?我們應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讓孩子體驗到媽媽對自己的關注、對自己情緒的允許和接納是非常重要的。

角色遊戲是孩子的最愛

有時候,父母會覺得很困惑:孩子怎麼突然之間對角色扮演那麼著迷?那我們可能真的需要去理解——在這個階段,孩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遊戲。

遊戲就像孩子的生活訓練場,他在遊戲當中,能夠學到非常多的東西,所以我們在陪伴孩子的時候,需要讓自己內心裡孩子那個部分,真正地甦醒過來:假如我是3到6歲,我會怎麼說話?我會怎麼蹦蹦跳跳?我會……但肯定不是杵在那裡,老老實實。

所以,我們養育孩子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自我成長、自我療愈的過程。

如果你內心裡那個孩子的部分能夠甦醒,能夠被釋放,能夠去跟孩子一起遊戲,你就能夠真正的在情感層面跟孩子的世界有一個連接,這樣的陪伴才能夠被孩子體驗為一種真正的陪伴。

還有一個部分,就是技巧和自我意志的發展。

在3到6歲這個年齡階段,你會發現孩子的體能越來越強,周末的時候你陪他,他還沒玩夠,你就已經受不了了。

所以,孩子每天的運動量一定要足夠,尤其是這種親子或者同伴的運動。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晚上不睡覺,是因為他真的能量過剩、精力過剩,所以就一直不睡覺,所以你要想讓孩子乖,就使勁累他,帶著他充分地運動,這樣的過程也能夠讓孩子獲得足夠的自主性,入睡也會很快。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孩子3到6歲的發展任務依然是自主性培養。

培養孩子的自主性應該從1歲多、2歲的時候就開始了。

比如讓孩子自己穿衣服、疊被子、疊衣服、吃飯、背書包等。

作為父母,卻會有現實困難,尤其是你早晨急著上班,孩子卻磨磨蹭蹭不起床,結果你三下五除二給他把衣服穿上,孩子會覺得你侵犯了他的權利,或者有的孩子會習慣在那兒等著你幫忙。

這的確是個難題,但我們還是應該耐下心來想辦法。

比如:你可以早起半小時,到點時輕輕地叫醒孩子。

然後讓他自己選擇穿哪一套衣服。

所以,當我們和孩子之間存在分歧的時候,我們需要用一些策略去轉移他的注意力,需要想辦法去探索問題背後的原因。

當孩子沒有按照我們期待的去表現的時候,我們會慣性地認為孩子有問題,這種定勢思維其實很值得反思。

比如,我們覺得孩子出門磨蹭,但誰能夠確定孩子不是在做很充分的出門準備呢?就因為我們是媽媽,就可以給孩子貼一個標籤叫出門磨蹭嗎?

自主性培養3個技巧:

一是要善於發現孩子所做的努力,並且要及時地肯定他。

有時候,我們看到孩子遇到困難,我們會直接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這時候,其實孩子會感受到自己的無能、無助,覺得自尊心受到了打擊,所以那種很積極的幫助反而激起了孩子的一種自己很無能的體驗,然後就不高興。

比如:孩子在很費勁地開盒子,開了半天也沒有打開,他很挫敗的時候,你最好不要一下子跑上去幫他打開,最好是和他說:這個盒子好像真的很難打開,我們一起來想辦法,或者說我們是不是還可以試試其他的辦法,這就是尊重、肯定孩子的努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一定要給孩子做選擇的機會。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抱怨孩子不聽話,讓他穿藍褲子,他非不穿。

所以我們在跟孩子互動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比如:你可以問孩子「今天穿藍褲子還是粉褲子」,孩子一聽很高興,還有選擇呢,或者說今天我們一起來搭配好看的衣服怎麼樣,這就是給孩子參與的機會。

所以給孩子選擇,讓孩子感覺到他可以去掌控自己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三是不要包辦、代替,要把探索的機會留給孩子。

日常生活中,有時候孩子會問很多問題,你其實可以跟他一起去討論,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而且3到6歲的孩子也不太需要給他太多的正確認識或者道理,和孩子一起去討論,讓孩子能夠表達出來,然後親子之間有一個很愉快的談話,就很好了,而不要讓他一定要學到一些什麼東西。

對於3到6歲的孩子,我們可能真的需要多點耐心,多點了解,多點陪伴,多點分享,多點發現,多點肯定,多點理解,多點接納。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陪伴,理解和接納,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