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趣中國「剩女」歧視,你沒幫忙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海的相親大會上,單身女性在瀏覽單身男性的信息。

雙語趣

拿新聞與語言找樂兒!

作者:劉偉 | 中國特稿社

當日本化妝品牌SK-II的某廣告刷了一眾人的朋友圈後,許多不明真相的群眾點開視頻才發現這是一個關於「剩女」的故事,而每一次轉發和分享都或許是因為它戳中了不少人「相親」這個痛處。

SK-II 廣告片中因女兒未婚而愁怨的父母。

在中國,女性一超過25歲,父母就急得不行,仿佛女兒會永遠嫁不出去。

其實,對於何時才是結婚的最佳年齡,東西方國家多有討論,但觀點不甚一致。

西方國家普遍認為這是個人的選擇權利,而在包括中國在內的不少亞洲國家,超過適婚年齡的單身女性會被打上「剩女」的標籤。

剩女在日本被稱之為「被男人扔掉的女人」或是敗犬,英文leftover women 一詞形象地詮釋了「剩下」的含義,但這些現代都市女性也常被稱為「3S女人」:Single(單身)、Seventies(大多數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Stuck(被卡住了)。

剩女定義圖。

1

是誰造就了「剩女」?

SK-II的4分鐘廣告短片「《剩女反擊戰(Marriage Market Takeover)》」不僅在國內引起廣泛討論,外媒也爭相對此「剩女」話題進行報導。

英國《電訊報》(The Telegraph)援引一位中國大齡未婚女青年的話,說「如果你在中國30歲了還沒有結婚,你就完了,你會永遠是一個老處女spinster)」,並認為「剩女」是對中國單身女性的惡毒攻擊vicious attack)。

剩女,是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個漢語新詞之一。

「剩女」的官方說明是這樣的:現代都市大齡女青年,她們絕大部分擁有高學歷、高收入、高智商、長相也無可挑剔,因她們擇偶要求比較高,導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歸宿,而變成「剩女」。

SK-II短篇中哭泣的「剩女」。

但是被稱為「剩女」的單身女性們真的是希望自己不顧一切地儘快完婚嗎?

「全部人都會在問你:你都多大了,還沒結婚吶?」

「他們覺得在中國這個社會,你一定要結婚,那樣才是一個完整的女人。

「不結婚是不孝的一種。

「你一天不結婚,父親就不死。

短片中多個「剩女」的獨白說明,真正擔心是否能夠找到伴侶的不一定是所謂的「剩女」們,而是他們的父母和親戚朋友。

《電訊報》稱,一旦女兒青春年華逝去past their prime),父母就會擔心她找不到合適的對象。

北京中山公園和上海人民公園的相親角,遍布白髮蒼蒼的老人們,胸前掛張紙板,上面寫著「我女,碩士學歷,身高162cm,找有房一族」等相親條件。

上海人民公園的徵婚板。

可憐天下父母心,對於中國的父母來說,子女的婚否、收入、職業這些個人標籤,不僅成為了街坊鄰里私下裡的談資,也似乎成為了對子女的「合理」期望,但婚姻不完全是講條件,正如短片中一個女孩所說,「我不想為結婚而結婚(to get married just for the sake of marriage),那樣我不會開心的。

2

「剩女」是個真命題還是個偽命題?

不少外媒認為剩女實際上是被父母和社會逼出來的,其實中國不存在真正的「剩女」,「剩女」本身是一種歧視,根植於文化。

中國人大多講究「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但在西方尤以美國為代表的婚戀文化中,存在很多大齡未婚女青年,有的甚至60、70歲,但她們不被社會給以特殊的關注,更不會被冠以剩女的稱呼。

青島某公園內為子女尋找配偶的父母。

據美國《福布斯》雜誌(Forbes)的報導,獨身是這部分女性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有的是因為堅持等待理想婚姻而獨身著,她們沒有集體的焦慮,也不會被人分析來分析去,或者被「同情」(sympathize),被「奚落」(ridicule)。

現如今,女性能頂半邊天hold the half sky),許多中國女性摒棄了傳統的相夫教子的模式,轉而在學業上精進、在事業上打拚,而社會也鼓勵這樣做,因此湧現了一批女博士、女企業家,《福布斯》雜誌稱,世界上靠自己努力奮鬥而獲得成功self-made)的最富裕的女性,前十名有七位是來自於中國。

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的報導稱,與以往女主內的家庭模式不同,中國職場女性也在負擔著一個家庭的經濟收入,努力賺錢與丈夫一起還著月供mortgage)。

婚配模式圖。

根據一種流行於中國的ABCD婚戀市場法則,按品質把男人女人分別設成ABCD共4個層級的話,A男配B女,B男配C女,C男配D女的搭配是最常見到的結果,而這使得優秀的A女們別無選擇,要麼是與D男結婚,要麼單身。

美國《財富》雜誌(Fortune)稱,在戀愛或婚姻伴侶的選擇上,美國人更重視價值觀的趨同,性格是否適合、愛好是否相似,而不是別的什麼。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認為,雖然中國媒體圍繞「剩女」話題製造了不少喧囂,但真正的問題應該是「剩男」(leftover men)。

在過去中國多年的獨生子女的政策下,人們仍然更傾向於要男孩(preference for sons),因此會通過超聲波掃描選擇墮胎sex-selective abortions)。

截至2012年,中國男女比例是117.7:100,而這樣的失調,《衛報》援引《人民日報》的消息稱,會增加社會不穩定和不安全的風險(the risk of social instability and insecurity)。

3

剩女遭歧視,誰之過?

中國「剩女」分布圖。

說了這麼多,中國的「剩女」歧視,到底是誰之過錯呢?

有些外媒認為,中國的國家政策鼓勵女性奮鬥,但是這樣的政策害了她們。

《電訊報》稱,中國的婦女組織曾在自己的網站上鼓勵那些相貌平平或者醜陋的女性(average or ugly appearance),提高自身學歷以期獲取競爭力進入那些有錢有權的家庭rich and powerful family),但實際上等她們成為了女博士,早已人老珠黃old like yellowed pearls)。

而且,A類女在大學時專注於刻苦讀書focus on studies),她們的父母不鼓勵她們戀愛,讓這些女生失去了黃金戀愛期。

英國廣播公司(BBC)還認為,中國催促單身女性結婚,主要是為了沖抵(offset)由最近終結的獨生子女政策帶來的性別不平衡gender imbalance)。

但這樣的觀點也未免有失偏頗。

無論是社會環境還是父母,雖然可能會對個人的婚戀觀構成壓力,但很多時候還是個人的意願起決定性作用。

有沒有歧視,也要看你是否認可「剩女」這樣的標籤。

SK-II 短片中堅持活出自我,獲得父母理解的大齡「剩女」。

半島電視新聞網(Al Jazeera)關注了更多「剩女」本身的想法和生活狀態。

報導稱,27歲的李媛(音譯)非常急迫地要將剩女的標籤從自己身上摘除,她甚至都開始為此節食了,「我想要過正常生活,結婚生子。

否則,即使你非常漂亮,但是沒結婚,還是讓人覺得可憐,因為沒有男性喜歡你。

要從根本上消弭對於「剩女」的歧視,需要女性本身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不再為了擺脫羞恥感而結婚。

一位看過「剩女」短片的網友說,決定過獨立自信的生活,就不要拿年齡來衡量生活的目標,對於那些還在追尋靈魂伴侶soul-mates)的姐妹們,「不要放棄希望、跟隨你們的心,不要聽從你們的父母,因為只有你知道什麼樣的人適合自己。

如果確實沒找到,也不用悲傷,而是去擁抱生活」。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欄目主持人:熊二

後台:大伯

來稿、合作事宜,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同樣是大齡單身女青年,美國「剩女」迷之自信

似乎中國的大齡未婚女青年,簡稱「剩女」,註定要承受更多的焦慮和壓力。剛剛堅強地挺過了春節,經歷了被父母、親戚、朋友各種逼婚的車禍現場,差點就要放棄自己「嫁給愛情」的偉大信念,甚至動了「隨便找個差...

我很好,請不用關心我

陽光這麼美好,你我卻為單身苦惱,多不值得啊。▲國家衛計委報告:剩男多在農村剩女多在城鎮前兩天是又一個網絡愛情節「520」。在濃濃的「節日氛圍」中,感覺單身到了一定的年齡,已經變成了一種罪過。大齡...

中國式逼婚何時休

賈春領年關將至,不知道各位單身漢和大齡剩女們是否安好,被逼婚的日子又要來到了,這不,日前,北京一公園人頭攢動,父母們張貼子女信息為其相親,可謂冬日裡一道別樣的風景。雖說愛情和婚姻不像童話里那樣美...

小記——即使成為老姑娘,也不想降低條件

朋友來信:我算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大齡未婚女青年,市區人,身材高挑苗條,性格活潑開朗。我對生活充滿熱情,喜歡用文字記錄心情,看書,聽歌,唱歌;當然,也喜歡發獃,做夢。我24歲大學畢業後求職不太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