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性對男女關係有多大影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摘自北京大學通選課程《愛的心理學》期末作業,作者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白俊燁、琴鐘昊、金善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圖片來自網絡。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感興趣的讀者可關注本頭條號,以免錯過精彩部分。

淺析相似性對男女關係的影響

白俊燁 琴鐘昊 金善俊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摘要】一個人到底和什麼樣的異性相處,至今也沒有什么正論而言。

有流傳已久的俗諺「人們一般喜歡跟他相似的人」。

本研究研究中訪談50位男女,調查是否存在這種現象,探討與人相處時相似性重要。

本文分為三個部分,首先,在現有文獻的基礎上分析外在、內在相似性對男女關係的影響,並論述其背後的心理學原理。

然後,用Sternberg的愛情故事理論分析,相似性是否會導致兩人關係變得密切。

最後,討論一些其他因素引起好感的情況,並分析此時相似性為什麼發揮不到作用。

【關鍵詞】相似性, 愛情故事理論,匹配效應,互補性,普遍一致性

1.前言

在第一部分,我們把人與人之間的相似性分成兩個維度。

一個是在『外在』上的相似;另一個是在『內在』上的相似。

外在的相似性是由外貌或者他的社會地位等決定,內在的相似性是由性格、信仰、態度、偏好等一些人格上的方面所決定的。

1. 1外在相似性與戀愛市場

人們想建立起人際關係時,他們通常先考慮到(或者看到)的是一個人的外在的因素。

在剛開始研究這方面的時候,學者們也幾乎從外在的方面為起點。

早期,這現象是通過匹配假設(Matching Hypothesis)來進行研討的。

匹配假設認為,每個人會選擇『社會需求程度(social desirability)』和自己相似的人相處。

社會需求程度會包括很多點,比如外貌和社會地位等。

而,這裡的外貌並不一定是指長得像,而更像是指客觀的外貌長相程度。

雖然,也有研究 (Alvarez, Liliana; Jaffe, Klaus, 2004) 長相相似對互相的吸引力是有積極作用。

可是,我在這裡想探討外貌水平(即長相有多好看)上的相似。

首先,Walster在他的研究(Walster, E. et al. 1966, 1969)中發現這個假設是在特定的條件下成立。

並且,他發現『高水平』的外貌確實對人更有吸引力(attractiveness)。

後續也有關於匹配假設的研究,繼續探索在更廣闊的情況下該假設是否繼續成立。

相關的一篇文章Physical Attractiveness and Dating Choice: A Test of the Matching Hypothesis (Berscheid & Dion, 1971)表明,他們在實驗中找到了實際證據,可以證明外在吸引力(physical attractive)方面的匹配假設仍然成立。

換而言之,人們會選外貌水準跟自己相似的人相處。

為了理解這現象背後的邏輯,我們需要引入一個叫『戀愛市場(Dating Market)』的概念。

這概念指的是想和別人相處的人們都是在互相選擇的狀態;在選擇後每個人都會有兩種結果:成功,或者失敗。

並且,理所當然的是人們都對那失敗擁有一些恐懼。

正如前面所講,因為人們不希望在戀愛市場失敗,所以會選擇一些及社會需求度高(也就是說令人喜歡的人)、又儘量減少失敗的可能性的對象。

並且,被選擇的人也會有這樣的想法;被選擇的人也喜歡社會需求度高的人,可是他也明白,和他地位相差很大的人是不會選擇他的。

所以,他也只能選擇跟本人的社會需求度差不多高的人。

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社會需求地位』相似的人們更有可能相處。

結果,剛開始相互匹配的時候,能處在一起的一對常常是外在的社會需求地位相似的人。

否則,失敗的可能性會大大提高。

並且,被拒絕的可能性為0的情況下,實驗結果相同。

通過此研究可衍生的另一個結論是,人們往往會選擇比較現實的對象,而不是理想的對象。

但,這個結論並不是一個非常悲觀的結論;這不意味著你不會和你心目中的人相處,或者說你永遠都不會找到理想中的人,而只能找一個合適的人。

我想強調,這僅僅是人們在戀愛市場中,最初選擇對象的時候發生的現象。

因為,像在上面已談到人們剛開始通常只會看到外貌,他們的選擇是一個初步的結論。

這只是說明社會需求地位相似的人在一起的可能更大。

初步選擇之後,處在一起的男女能否保持密切關係,或者是否會互相愛上,不能只靠外在的因素決定。

那還得看看內在的問題。

1. 2 內在相似性與心理效應

關於這方面比較有代表性的研究模型是Morry’s attraction-similarity model (Morry et al. 2007, 2011)。

這模型大體意思如下:這世界存在奠定信仰(lay belief)說,實際上的相似性(actual similarity)會導致初步的好感。

並且,他在後續的研究The attraction–similarity model and dating couples: Projection, perceived similarity, and psychological benefits中提到,如果他們擁有良好的關係的話,知覺到的相似性(perceived similarity)高的可能性也較大。

研究中繼續講到,他們發現對偶之間確實有適度的實際相似性,也發現戀愛中的人本身也能感覺到他和他的對像相似;並且,那知覺到的相似度比從其他一般同性人感覺到的相似度高。

人際關係質量(relationship quality)和相似性的關係,如上所述,會有正相關關係。

研究發現對關係滿意的人會覺得兩人之間有更大的相似性;想強調的點是,這裡的相似性是知覺到的相似性。

從此研究的結果中我們可以知道,認為互相相似的對偶也認為他們的關係很好;這同時意味著互相相似的對偶保持他們的關係的可能性也大。

這和我當初的結論一脈相通,保持長期的戀愛關係,內在的相似性有重要的作用。

研究者此研究中還發現,人們傾向於在已有的實際相似性的基礎上,把自己投射到別人身上,這會使他感到對象和他本人相似。

這結論有助於讓我們理解為什麼人們往往把跟自己相似的人當作所愛的對象。

這是因為這世界中已有很多人存在,在那人群中,我們只是微小的一部分;在大眾的面前,我們是那麼的無力,而我們時而會感到很孤獨。

這樣,我們就感到我們是一個非常不安的存在。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怎麼確認我們自己的存在,該怎麼判斷自己的存在方式是正當?一般,人們在把自己和他人做比較的時候能感覺出自己的存在,而且當發現某個人和自己一樣的時候,會感到自己的存在是沒有錯的,是正當的;則孤獨就會有所緩解。

正像上面所提,研究發現,人傾向把自己投射到和他關係好的人,這恰恰說明了人在某種程度上尋求和他相似的人,進而滿足自己的需求。

可見,人喜歡跟自己相似的人是一個理所當然的事情。

如果用另一種角度說上面的邏輯,我們可以這麼表述。

如果一個人和相似的人相處,就可以使自己有心理效應(psychological benefit)。

在上述的研究中,有實驗結果支持,自己和對象的相似性高的話,可能使他有更多的心理效應。

我認為這說明了和自己相似的人處在一起是一件富有邏輯性的事情。

雖然,這有可能是只有自己感覺到的相似性,但也足以說明人們希望找和他相似的人。

2.關於相似性的調查研究

從幸福的角度而言,愛情是一件人生大事。

但從歷來心理學家的研究主題來看,愛情的研究一直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國外關於愛情心理的研究逐漸開展起來,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取得了一些成果。

Sternberg於1996年提出了愛情故事理論,該理論認為愛情是一個故事,作者就是我們自己,通過人格特質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我們產生了關於愛情的故事,然後我們會在生活中儘可能地實現它。

我們傾向於與自己所持相同或相似的故事的人談戀愛,而不是那些與我們所持故事不同的人,並且處於親密關係的伴侶傾向於分享愛情故事相似的一面,兩個人的愛情故事越相似,他們對親密關係的滿意程度就越高。

但是在上世紀90年代基於個體文化主義下的美國伴侶的愛情故事類型並不一定適合現代的青年,本篇論文研究採取訪談的方法,選取50名在校大學生(男女各25名),選擇標準是這些學生經歷過愛情。

我們要把此調查與Sternberg的愛情故事理論相結合來討論現代的人們選擇談戀愛對象或談戀愛時「相似性」起到的影響有多麼大。

2.1 Sternberg愛情故事理論與相似性


Sternberg於1996年提出了愛情故事理論。

幾乎我們所有人都會接觸到大量的各種各樣的故事,這些故事詮釋了對愛情的不同理解。

其中一些故事明顯地就是愛情故事,而另一些故事可能在更大的故事背景中隱含著愛情故事。

不管是哪一類故事,都給我們提供了各種機會去了解愛情的多種概念。

這些故事可以通過觀察戀愛中的人,通過看電視,電影或讀小說來獲得。

由於不斷接觸這樣的故事,對於愛情是什麼或者愛情應該是怎樣的,我們會形成我們自己的故事。

Sternberg提出並檢驗了愛情的故事理論,憑藉個人品質與環境的互動導致了愛情故事的發展,然後我們會儘可能的在生命中去演繹這種故事。

在這些故事當中,每一個人都會有符合自己的故事。

相對於我們的愛情故事不太相符的人,我們更可能與那些愛情故事與我們十分相符的人在關係中獲得成功。

儘管我們創造的故事是基於我們自身,但他們蘊含著我們生活世界中的體驗,從我們身邊的父母和親屬那所看到的愛情關係模式,電視和電影的情節,與別人交談獲得的關於他們關係的信息等等。

  • 愛情故事理論包括26種故事類型。

    每一個故事都對應著特定的想法和行為。

    例如,一個信奉愛情以遊戲為基礎的人的戀愛行為可能與一個人為愛情以宗教為基礎的人很不一樣。

    愛情故事的觀點在於故事的豐富性,一個特定的愛情故事即對一種愛情關係的特定描述,幾乎與認知療法(cognitive therapy)中的「自動思維(automatic thoughts)」一樣。

    我們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觀點,卻在我們持有的愛情故事中把他們表現出來。

  • 相反地,我們經常會或多或少的認為我們所想的特徵就應該是愛情故事中必備的,如果伴侶不符合我們的標準,就是不適合的。

    同樣地,如果我們不能符合自己對愛情關係的標準設置,也會認為自己是不合格的。

    因此,如果一個人視愛情為商業關係,卻在幾經努力後仍建立不起一個商業類型的關係,他就會視自己為不適當的。

  • 愛情故事中有可能對稱也可能不對稱的補償性角色。

    我們尋找能分享自己故事的人,或者至少與自己的故事一致的人,但是我們不可能總是尋找一個與自己一樣的人。

    因此,一方面人們尋找與自己相似的人;另一方面,人們尋找與自己不同的人。

    由此看來,在對愛情的探討上,相似性說與補償性說都不是完全正確的。

    相反地,我們以自己的層次來尋求解答。

    故事包含適合的優勢和劣勢。

    一個故事可能或多或少地迎合與給定的文化環境。

2.2調查結果分析與總結

2.2.1 分析

通過對訪談調查的分析、結果表明,大學生對理想戀人的期望主要包括四大方面:

  1. 相似性

  2. 外貌吸引

  3. 品質要求

  4. 物質條件

研究發現男生比較注重異性的外貌吸引力,而女生比較注重異性的物質條件方面。

但是在這裡不管男生還是女生都注重的部分是「相似性」(有66%(33名)的人回答注重相似性,允許多選)。

相似性可能預示著一個光輝的前途,人們如果跟一個和自己有著很多相似點的人交朋友,會對這種關係的前途具有更大的信心。

最後,影響吸引力的不僅僅是人口統計學上的相似性,或態度或任何直接影響人際之間吸引力的別的什麼,而是據此產生的情感反應的相似性。

換言之,在許多方面相似的人很可能在各種情況下會以情感上一致的方式做出反應,因而更可能會互相具有吸引力。

擁有共同的興趣愛好,使不少戀人選擇在一起的重要原因。

2.2.2 小結

Sternberg的愛情故事理論認為我們傾向於與自己所持相同或相似的故事的人談戀愛,而不是那些與我們所持故事不同的人,並且出於親密關係的伴侶傾向於分享愛情故事相似的一面,兩個人的愛情故事越相似,他們對親密關係的滿意程度就越高。

假如與我們所持的愛情故事完全不同的人戀愛,那麼這段戀情將會很危險。

理解戀人行為的方法就是考慮戀人理想的愛情故事與實際愛情故事的分別意義。

按照相似理論的說法,我們趨向於選擇那些會回報我們的人,而一個潛在的伴侶最能回報的方面莫過於跟我們自己的相似性。

相似性之所以會跟吸引力有這麼密切的關係,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相似性本身會自信使人們得到益處;

第二,相似性可以增加自尊心,聽到某人表達相似的看法或價值觀會提高對自我的評價,因為通過相似性你可能會感到自己在生活中所採取的立場和態度得到了支持;

第三,人們如果跟一個和自己有著很多相似點的人交朋友,對這種關係的前途會更有信心。

通過對訪談調查的研究可以發現,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描述自己理想的伴侶時大都希望他們能夠擁有相同的價值觀,共同的生活目標,志趣相同,有共同語言等。

人們常說隨著時間的推移,伴侶會變得越來越相似。

這種說法的部分原因是人們不僅在選擇伴侶時儘量的與自己的故事相匹配,而且也會不斷地塑造伴侶的行為來更好的與自己的故事相匹配。

換句話說,如果伴侶與自己所期望的角色不一樣,自己可能會有意無意地使伴侶的行為符合自己的期望。

對方可能會發現自己的行為是先前自己根本沒有預想到的。

這種改變對方可能同意接受也可能不同意,若不能接受那麼可能會發現對方伴侶是不受歡迎的。

不僅僅我們自己的愛情故事在改變我們的行為,另一半的故事同樣也在改變我們的行為。

更為複雜的是我們每一個人關於愛情的故事都是多樣的。

3.相似性產生負作用的特徵

如上所述,有許多研究證明人們對有相似性的人體更有好感。

但是,並不見得「相似=好感」的等式永遠成立。

我們總能想到自己擁有卻不希望自己談戀愛的對象擁有的缺點,比如丑的外貌,貧困的家境,不誠實,不愛讀書等等。

下面將討論人們喜歡不同點的情況,並分析其原因及結果。

我們將喜歡不同點的人群分為兩類人:一是喜歡擁有能夠幫助完善自己或擁有自己無法獲得的能力或者特徵的人,即能夠幫助自己揚長補短的人(互補性);二是喜歡擁有普遍認為擁有優秀,良好的特徵的人,如:美,善,富等(普遍一致性)。

3.1人們會更喜歡能夠完善自己的人


如果一個男生靠譜,能幹,善於理解別人,體諒別人,那麼他的女朋友從他身上可以學到更多良好的品質和知識,這位男生就會更受女生歡迎。

但我們也可以說這並不是因為這些女生是希望從他身上學到這些東西才喜歡他的。

我們如何定義喜歡一個人是因為他善良,還是因為我們能夠從他(她)那裡得到所謂的善良的特性呢?無論如何,根據結果來說,談戀愛的人會互相學習,兩個人的特徵會漸漸相似,所以必然會帶來會喜歡能夠完善自己的人的結果。

反過來說,擁有不好的特徵的人,即使自己也有相同的特徵,也不會去喜歡。

懶惰的女生並不會喜歡懶惰的男生,學習成績差的女生也不會喜歡學習成績差的男生等等,類似的例子很多。

其二,擁有自己無法獲得或者某些不同的特徵的人。

女生對理科類東西偏弱一些,則喜歡擅長操控或修理機械設備的男生。

男生做菜相對比較弱一些,就喜歡擅長做菜的女生;再或者,女生喜歡健壯的男生,希望從他們那裡獲得安全感。

男生喜歡腿細長,胸部豐滿的女生等等。

3.2 人們喜歡擁有優秀、良好特徵的人,即擁有社會上普遍認為「好」的特徵的人


人們喜歡漂亮(英俊)的人,善良的人,富有的人。

無論你善,惡,大多數人都會喜歡一個票亮的人。

當然對「美」的標準每個人可能都是不一樣的。

但是社會上總是有普遍認為的美的標準,長得漂亮的人大部分都會認為她是漂亮的,長得丑的人也是如此。

比如說,眼睛大,臉型小,皮膚白,苗條豐滿的女生更加受歡迎,身材好,個兒高的男生往往更受人喜愛。

那麼,接下來,將分為需求層次和能力局限兩點來分析。

首先,從需求角度出發,人們更喜歡對自己有利的東西,更加有錢,就說明未來的生活能夠更加舒適幸福,更加健康的異性,有利於繁殖後代,延續自己DNA的遺傳。

更加善良體貼的男生,說明我未來在與他交往的期間裡會更加順暢,我累的時候會更加支持我,幫助我,理解我,等等。

社會地位更高,則相當類似於對富的觀點。

當然,除了為了追求富和權力來獲得更加安逸的生活之外,還有為富追富,為權追權的現象,但在這裡,我們不展開討論。

其次,對於美,我們對人們追求美,嚮往美的現象提出了疑問,即「人們為什麼會喜歡美的東西?」。

或許有人回答,這是因為人們看見漂亮的東西就會感到幸福。

如果從這種觀點出發,美和其它特徵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但是,實際上這樣的回答並沒有解除我們的疑問,我們還可以追問到,為什麼人們看見美的東西就會感到幸福,而這些美又是如何確里其標準的呢?我認為,這是由於人類所處的環境的局限以及選擇和分等級的本能造成的結果。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們在面對很多事情時,都要做出選擇,而在做出選擇時,我們只能在兩個或多個事物之間比較,選擇出自己認為更加好的東西。

而如果只有這一過程的話,人們對美的定義是多樣的,就不會有普遍認為的美,就可能會有符合「相似=好感」的美。

但是,人們在做出選擇的時候,為了節省成本和精力,獲得最大的效益。

選擇了跟從別人的選擇的傾向。

就直接把大多數人認為美的東西直接定義成了自己對美的標準。

因此帶來的後果是,社會上生成了普遍美。

而不再受」相似=美「的影響。

這是為什麼現在走在街上的人們都喜歡類似的衣服(短褲,短裙),而在古代史沒有; 古代的人以纏足為美,而現代的人完全接受不了纏足的原因。

這樣,社會上便有了普遍被接受和嚮往的東西,這樣的東西就不再受「相似=好感」的公式的影響。

但同時,不被接受的特徵和性格往往也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這些普遍不被接受的特徵便成為了相似產生厭惡感的特徵。

4. 結論

我們喜歡和我們相似的人。

根據 1970年初的某項研究表明,研究人穿著大學生的服裝和正裝問大學生能否借10美分來打電話時,對大學生穿得一樣的研究員約三分之二的學生答應了其要求,而研究者的服裝與大學生有很大差別的時候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大學生答應了他們的要求(Emswiller, deaux & willits, 1971),說明相似性對人產生好感是有積極影響的。

而且,我們認為這些相似帶來的好感可以運用到男女關係上, 並且利用過去的研究和調查分析得出相似的人在一起的可能性是相對高於其他情況的。

除此之外,我們還得出對於互補性和社會一致性的特徵是不具有「相關-好感」的特徵的結論。

參考文獻

  1. Walster, E., Aronson, V., Abrahams, D., & Rottmann, L. (1966). 「Importance of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in dating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 508–516

  2. Berscheid, E. & Hatfield, E. (1969).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New York: Addison-Wesley. ISBN 0-201-00560-3.

  3. Alvarez, Liliana; Jaffe, Klaus (2004). "Narcissism guides mate selection: Humans mate assortatively, as revealed by facial resemblance, following an algorithm of "self seeking like"" .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2: 177–194. Retrieved February 9, 2011.

  4. Walster, Elaine; G. William Walster; Ellen Berscheid; Karen Dion (March 1971).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and dating choice: A test of the matching hypothesi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7 (2): 173. doi:10.1016/0022-1031(71)90065-5

  5. Morry, M. M. (2007).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s a predictor of perceived similarity among cross-sex friends: A test of the attraction-similarity model".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4: 117–138. doi:10.1177/0265407507072615

  6. MARIAN M. MORRY, MIE KITO and LINDSEY ORTIZ (March 2011). 「The attraction–similarity model and dating couples: Projection, perceived similarity, and psychological benefits」 Personal Relationship Volume 18, Issue 1, pages 125–143. DOI: 10.1111/j.1475-6811.2010.01293.x

  7. Folkes, V. S. (1982). Forming relationships and the matching hypothesi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8, 631-636.

  8. 淺析青少年期異性間愛情類型 – 鄭民兒(2004)

  9. 對於Sternberg愛情三角形理論與成人依賴理論相關關係的研究–朴宗煥(2003)

  10. Regan, R.T.(1971) effects of a favor and liking on complia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ygy,7,627-639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我們如何選擇愛情婚姻伴侶?

數千年以來,伴侶的選擇和愛的萌生吸引了詩人、藝術家、作家和研究者的巨大興趣。所謂「擇偶」、「配對」、「婚姻選擇」和「相親」等名詞都指向了這一主題。伴侶的選擇是一段親密關係的開端。那麼,我們是如何...

一見鍾情真的只是見色起意?不是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咨我情感(一個可以免費諮詢的公眾號)想解決遇到的情感困擾,請移步諮詢微信(ID:ziwohm)。人海茫茫中第一眼看見Ta,似乎就再也看不到其他人的身影——這樣的場景似乎只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