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段高級的感情,都有一個「黃金距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搞定「距離感」,可以解決情感中的絕大多數問題。

1戀人間最佳的心理距離是多少?

深夜,群里有姑娘發了這樣一段話。

血的教訓:除非你打算分手,否則,千萬不要輕易去看他的手機。

表面上再好的感情,也經不起這樣的考驗。

是啊,不知多少花好月圓的情侶和夫妻,前一秒鐘還是甜蜜浪漫、智商為零的戀愛腦,後一秒鐘就被對方手機里的秘密逼到了崩潰邊緣,變身福爾摩斯,目光如炬,挖掘出過往的種種疑點。

你有權要求對方對你100%坦誠、毫無保留嗎?

當然有的。

你需要安全感,無法接受對方有太多的保留。

而你的要求一點也不過分,親密關係本來就該是忠誠專一的,不是嗎?

對方有權拒絕你嗎?

當然也可以。

他希望擁有更多的自由空間,而不是像連體嬰一樣,完完全全失去隱私。

這同樣很合理,畢竟誰都需要保持一定的自我。

並不是你太作,或者對方太渣。

所以,問題到底出在了哪兒?

2不同的舒適距離決定你在關係中如何進退

認識一個男生,聰明有趣,積極向上。

然而一聊到感情問題,馬上就鬱悶了。

他說,前後談過4次戀愛,全都是從異地狀態開始的。

相隔幾百公里,每天固定時間用微信聊一會兒,放假去探望對方幾天,他就覺得很愉快很滿足。

他絕對專一,而且隔三差五會在朋友圈裡秀秀恩愛,放很多聊天截圖,一波一波地撒狗糧。

異地戀還能保持這麼高的黏度,簡直羨煞旁人。

可是,一旦兩人結束了異地狀態,來到同一個城市過上「穩定」的生活,關係立刻冷淡下來。

他失望地發現,那個獨立、精緻、有個性、近乎完美的女神,竟然會因為他加班耽誤約會而斤斤計較,會宅在家裡連續好幾天不洗頭髮,會喋喋不休地抱怨工作上的不順心,會拿他和別人家的男朋友作對比,會有意無意地偷看他的簡訊和電話……

之前所有對理想愛情的設想,全都在現實面前觸了礁。

唯一可以想到的辦法是逃避。

假裝加班,假裝出差,假裝和哥們兒出去玩,儘可能縮短一對一相處的時間。

而結果往往是,對方越來越沒有安全感,終於心灰意冷地離開。

而他又心有戚戚,試圖挽留。

幾番糾結,循環往復,耗盡了情緒和心力,身心俱疲。

他嘆氣:感覺傷害了對方,又實在沒有辦法自我妥協。

親密關係中的許多恐慌和傷痛,其實是因為雙方在「距離感」問題上的需求存在差異。

她不知道他為什麼忽冷忽熱,他覺得她黏人的樣子又可愛又可怕,兩個人好像永遠不能處於同一個頻段上。

她哀怨,我需要你的時候,為什麼你總是不在?

他吐槽,我想一個人清靜的時候,為什麼你不肯放我一馬?

其實,每個人都在心理設定好了一個「舒適距離」。

  • 有的人願意共享所有的帳號密碼,每天和另一半形影不離;

  • 有的人不介意偶爾被對方查崗,但希望保持基本的獨立和隱私,彼此社交圈最好不要完全重合;

  • 有的人想要更多的自我空間,從銀行帳戶到社交圈子,都互不干涉。

當雙方設定的「舒適距離」不一致,心理安全區遭受衝擊,矛盾便會產生。

大家都希望借著愛的名義,把對方拉到自己的舒適區里,而不是主動去適應對方。

在「距離感」問題上所遭遇的挫敗,往往能促使我們引申出更多的限制性信念。

比如:

  • 我不適合談戀愛。

  • 我太黏人,一點出息都沒有。

  • 我總是遇到傷害我的人。

  • 我在感情中是得不到幸福的。

這些令人心灰意冷的信念,又會衍生更多悲劇劇情。

3為什麼我們總在玩「追與逃」的遊戲?

每個人內心深處的那個根深蒂固的「舒適距離」,最初是如何被設定的?

它源於人格發展的不同階段。

我們在人生最初的那段時間裡所經歷的心理階段,叫作共生期

共生期里,嬰兒和媽媽是一個融合體,相互依存,不分彼此,完全沒有「獨立」和「隱私」的概念。

那是一種平和溫暖的狀態,有著足夠的包容、接納和滋養。

但是,過度親密也帶來了過度干涉和介入,當嬰兒漸漸長大,母親可能仍然無法尊重ta的獨立性,試圖包辦一切,讓嬰兒失去了心理成長的機會。

另一種可能性,是在共生期里沒有得到過足夠的愛和關注,於是一生都在苦苦尋求著「母親」,試圖和另一個人重新建立起母嬰般的共生關係。

比如鄭爽,這個總在愛情里卑微到塵埃里的姑娘,可以為了張翰,不惜動刀整容,為了能留住胡彥斌,不惜無底線包容他的花心,就為了換取更多的關愛。

而一旦感情出了問題,她總是棄工作和生活而不顧,仿佛天塌下來一樣。

對鄭爽們來說,愛情就是未得到的好的母嬰關係的補償,她以前有多失望,現在就有多渴望。

第二個心理階段,叫作反依賴期

3到5歲左右,許多孩子自我意識開始爆發,想要離開共生關係,獨立探索世界,尋求自我的邊界。

共生滿足了依戀的需求,卻無法使人擁有自我,而反依賴期正是接觸這份精神飢餓的時機。

我們開始「反叛」父母,思考「我是誰」「我想要什麼」「我可以做到什麼」等問題。

生命早期經歷過的心理劇情,常常在親密關係中重演。

在一段關係的剛剛開始時,雙方會首先進入親密無間的共生狀態。

但這樣高粘度的感情至多持續3年左右,一方或雙方便開始「撤退」,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拿回到自己身上。

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糾結著「他對我的感情是不是變質了」的原因。

此時,沉浸在共生期劇情里的人,會把「舒適距離」設定成「不分你我」;認同反依賴期劇情的人,則會把「舒適距離」設定成「要有個人界限和空間」。

前者屬於焦慮型依戀,渴望安全感,最害怕被拋棄。

每一次不被及時回應,都仿佛被獨自扔到了喜馬拉雅山頂上一樣絕望。

只有和對方心理零距離時,才能多一點點安心。

他們會不斷地向對方求證、追問那個經典問題:你到底還愛不愛我?

他們會擺出一副要為對方付出一切的姿態。

後者則屬於迴避型依戀,渴望自由感,最害怕被吞噬。

對他們來說,「我想靜靜」並非說辭或玩笑,而是非常重要的需求。

如果一段關係要以失去自由為代價,沒有足夠的空間和距離,那寧可不要。

面對所愛的人,他們同樣會一味地逞強,反覆強調:我一個人很好,不需要那麼多愛。

要麼辛苦地追,要麼慌忙地逃,親密關係由此陷入死循環中。

想走出這個有關距離感的困境,需要成長到第三個階段——整合期

在這個階段里,距離感的問題依然存在著,但我們無需使用生硬、恐慌或傷害性的方式來表達需求,回應彼此,個人邊界也變得更靈活、更有彈性。

焦慮型依戀的人,在整合階段要學會反求諸己。

寧靜曾在微博上寫過一句話:任何用危機感換來的安全感,都叫強求。

20多歲的時候,她因為害怕嫁不出去,而匆匆答應了一個求婚,雖然她心裡清清楚楚地知道,她並不愛對方。

經歷了一次次幻滅,在許多年後,她終於修煉出了踏踏實實做自己的勇氣,即使單身也能活得精彩璀璨。

當你帶著生死一線般的恐懼向對方索取,對方是無法滿足你的。

即使他為了討你歡心,願意讓渡出全部的自由,把所有秘密都向你公開,你依然會懷疑他有所隱瞞。

安全感終歸是強求不來的,只能自己慢慢培養。

迴避型依戀的人,在整合階段要學會表達脆弱。

表面上的剛毅,埋藏著更深的無力感。

無力到不願面對自己的「弱點」,無力到非要切斷和別人的心理聯結。

真正的強大和獨立,在於外柔內剛。

這是相輔相成的一體兩面:內在力量充足,就比較能夠坦然展示脆弱;而越是敢於承認自己的局限性,越是能讓內心篤定沉著。

結束追與逃的遊戲,要點在於整合內心,走出過去,來到當下。

4伴侶之間最好的狀態是怎樣?

去年冬天,有個讀者在我微信公眾號後台留言說,她理想中的親密關係,是舒婷《致橡樹》里的那樣,並肩抵擋風雨,相互扶持。

後來她戀愛了。

她的男友也喜歡《致橡樹》,希望兩個人可以在這座一線城市裡奮鬥紮根,共同經營未來。

可她覺得,男友一點也不體貼她。

加班到晚上11點是常態,幾乎沒有約會的時間;各種節日紀念日都是一模一樣的紅玫瑰和費列羅,對她的新衣服新髮型也毫無反應。

本以為共同奮鬥的過程會讓心越來越近,誰知道卻連戀愛都沒空談了,幾乎成了陌生人。

向男友抱怨,他滿臉的委屈和不解:我努力工作,有什麼錯?

她一口氣鬱結在心口,又跑來問我:親密關係中,什麼樣的距離才是最理想的?

這個問題不存在標準答案。

你希望積極上進之餘再多點小情調,他覺得先專注事業才是硬道理,這都是完全合乎情理的,並沒有對錯高下之分。

而且,無論你看過再多的愛情故事和小說、影視,也很難找到一種模式可以被直接套用。

因為你和他對「舒適距離」的設置方式,和故事裡的男女主人公可能相差甚遠。

對距離感的把控,自然有所不同。

親密關係中的最佳距離,要靠你親自去覺察、溝通,最後找出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覺察的重點,是錨定自己當前所處的狀態。

你是停留在注重親密的共生期,希望雙方有更深度的自我暴露,還是追求獨立的反依賴期,並不想被24小時綁定?

誠實地回答自己:在這段關係中,什麼樣的距離狀態是我當下真正想要的?

第二步,是不帶評判、預設和指責地與對方溝通。

既然彼此對「舒適距離」的概念不同,那麼他沒能嚴絲合縫地滿足你的需要,也不代表他不愛你或是故意與你為難。

溝通的目的不是一味「求同」,而是讓對方看到你的真正感受,同時了解對方的核心需求。

在呈現自我時,避免傷害性的溝通方式,如:

  • 你完全不理解我的感受!

  • 你對我一點也不上心!

  • 你怎麼可以這樣做!

將它們換成坦誠而溫和的表達方法:

  • 我希望我們可以多花一點時間在一起。

  • 今天有點累,我想先一個人呆一會兒,清空一下大腦。

在了解了雙方心理需求、尊重彼此邊界的前提下,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來商量出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舒適距離」方案。

比如,每天可以花一點時間單獨相處,以你們喜歡的方式。

比如,周末不必非得一直膩在一起,可以有各自的日程安排。

又比如,我不再突擊查崗,但你適當的時候可以主動報個平安。

在關係中尋找最佳距離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實現分離個體化的過程:

  • 我們不再是黏人或者叛逆的孩子,而是開始學著以成人的方式來應對問題,圓融地解決矛盾。

  • 我們開始親自去關注自己的內在需求,不再苦苦指望著伴侶做到「比我更了解我」。

  • 我們的世界不再非黑即白,不再除了「愛」就是「恨」,不再那麼容易掀起一波又一波滔天的心理災難。

在電影《遇見你之前》中,有一句很有智慧的台詞:你不能改變別人,你只能儘量去愛他們。

接受人與人的不同,也接受大家都是普通人、有各自的弱點和執念這個事實。

不要害怕距離,也不要過度依賴距離。

親密關係是一場雙人舞,放鬆地表達自我,試著相互配合,如此就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