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吵架是個「技術活」,關鍵時刻你得講技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好的愛情#

最近被《老中醫》中趙閔堂(馮遠征扮演)和其妻(丁嘉麗扮演)的這一對CP圈粉。

看了前幾集,這兩口子,一出場,就是吵架。

趙妻更是動不動就躺在地上撒潑打滾。

儘管也是上海灘數得著的名醫,每當此時,趙閔堂卻只剩下點頭哈腰陪笑臉,使勁承認錯誤,「我錯了,都是我的錯……」

有人說,這是「慫」,「怕老婆」。

只是,一個大男人,如果不是「愛」,他又「害怕」妻子什麼呢?

再說了,一個女人,如果丈夫和她感情不好,她自己一再折騰,豈不是很無趣?

反觀另一對CP,翁海泉(陳寶國扮演)和葆秀(許晴扮演),堪稱相敬如賓,舉案齊眉。

可是,明眼人一看就是知道,翁海泉對葆秀的這份客氣里,分明透著冷漠和疏遠。

所以,不吵架的夫妻,感情好不好,還真不一定。

但是,「會」吵架的夫妻,幸福指數一定很高。

一、沒有矛盾分歧是不可能的。

「每一樁婚姻都是兩個個體的觀點、個性怪癖和價值觀的結合,因此,即使是在幸福美滿的婚姻中,夫妻同樣需要應付大量的問題。

——約翰·戈特曼《幸福的婚姻——男人女人的長期相處之道》

錢鍾書先生和妻子楊絳,是世人眼裡的「神仙眷侶」。

那麼,他們是否就事事合拍,意見時時統一呢?還真不是這樣。

楊絳先生的《我們仨》,還有慕容素衣的《生命的烤火者——楊絳傳》,都有他們婚姻生活的諸多細節。

首先,錢家和楊家的家庭背景不同。

楊絳自己晚年說:「其實我們兩家,門不當,戶不對。

他家是舊式人家,重男輕女。

女兒雖寶貝,卻不如男兒重要。

女兒閨中待字,知書識禮就行。

我家是新式人家,男女並重,女兒和男兒一般培養,婚姻自主,職業自主。

其次,錢鍾書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丈夫」。

錢鍾書是個「痴人」,讀書做學問之外的一切生活事宜,他都笨拙不堪。

穿鞋不分左右腳,走路摔跤磕掉牙,這都是常有的事。

所以,楊絳作為一個妻子,在生活上幾乎沒有享受到丈夫的照顧和呵護。

儘管差異巨大,卻並沒有妨礙錢鍾書和楊絳兩位先生,琴瑟和鳴,相伴一生。

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彼此真心的欣賞和包容。

錢鍾書生前讚揚妻子楊絳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也一再公開對妻子的支持表達感謝。

《圍城》剛面世時,錢鍾書就在序中說:「這本書整整寫了兩年。

兩年里憂世傷生,屢想中止。

由於楊絳女士不斷的督促,替我擋了許多事,省出時間來,得以錙銖積累地寫完。

照例這本書該獻給她。

楊絳也對丈夫錢鍾書始終疼惜有加。

大家都知道,楊絳先生的才華能力不輸丈夫,她卻還是把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在了照顧家庭上。

生活里大小事情,總是自己一力承擔,從來不去勞煩錢鍾書先生。

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時局動盪,夫妻倆又剛剛回國,生活極不安定。

楊絳一邊料理家務,一邊抽空出去代課掙錢補貼家用,就是為了錢鍾書能夠專心治學,潛心著作。

1994年,錢鍾書病倒住院。

楊絳說,「鍾書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

照顧人,男不如女。

我盡力保養自己,爭求『夫在先,妻在後』,錯了次序就糟糕了。

二、夫妻吵架的正確姿勢

「任何一段略有深度的關係都包含衝突。

不管多麼親近、多麼了解、多麼合拍,當彼此的想法、行動、需求或者目標不相配時,都有可能發生衝突。

——羅納德·B·阿德勒&拉塞爾·F·普羅科特《溝通的藝術——看入人里,看出人外》

衝突是生活中的常態,沉默和忍耐只會讓不滿的情緒發酵,分歧擴大。

夫妻雙方適時地討論矛盾,哪怕因此發生爭吵,都是解決衝突的必經之路。

幸福的婚姻里,吵架也是個「技術活」,主要有3個訣竅:第一,溫和地開始;第二,學會提出和接受感情修復嘗試;第三,寬容和妥協。

溫和的開始對解決衝突至關重要。

有研究表明,討論以什麼方式開始,它必然會以什麼方式結束。

「溫和」的含義是,以愛和尊重為前提,不鄙視不批評,就事論事。

可以抱怨,但是不要責備,只描述事實,不做評價判斷。

說話時多以「我」開頭,而不是「你」。

比如,「我好像圍著孩子轉了一整天,好累,你答應了周末要多幫忙的」。

相反,「你從來不關心孩子」、「你真是自私」,這是責備和評價。

要明確表達需求,不要讓對方「猜謎語」。

要有禮貌,多說「請」、「麻煩」、「我會很感激的,如果……」。

多用讚賞的口氣,隨時表達感謝。

比如, 「麻煩你把餐桌收拾乾淨,再把碗洗了,謝謝」,而不是,「你把餐廳弄得一塌糊塗」。

有什麼事情隨時溝通,不要悶在心裡,不要冷戰,沒有人會「讀心術」。

感情修復嘗試,是指當你們的爭論,開始陷入到相互指責的惡性循環中,要及時「踩剎車」,避免消極情緒蔓延,最後導致局面失控。

感情修復嘗試的方式方法很多,可以是一句話,也可以是一個眼神,一個動作。

比如,撞撞對方肩膀,或者對方遞過來的一杯水,或者,直截了當的說,「我們跑題了」、「休息一會吧」。

每當我和先生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先生總是拍拍我的後背,說,「好了,我們進行下個議題。

你歇會,我去給你泡茶。

感情修復嘗試的關鍵是,一方放棄針鋒相對,適時讓步,發出嘗試修復的信息,而另一方,要能夠接收到信息,並懂得對方的修復意圖。

我一開始對於先生岔開話題的行為,極為不滿,認為他這是逃避問題。

後來才逐漸體會到,情緒激動時,有一個人懂得「剎車」,不讓溝通演變成雙方口無遮攔的「討伐大會」,避免相互傷害,是非常重要的。

無論你是否喜歡,解決衝突的唯一辦法是尋求妥協。

誠心實意地接受對方和你的差異,包容對方的缺點和錯誤,你才會真正地學會妥協。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你欣賞他的才華,或許就得擔待他的些許木訥;你佩服他的事業成功,或許就得接受他沒法把更多的時間分配給家人;你喜歡她性格開朗幽默,也許就得容忍她社交活動豐富,不會做飯燒菜……

三、越吵越好的關鍵是要換位思考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莊子·秋水》

同樣的一個數字,你看是「6」,對面的人看,就是「9」。

沒有誰對誰錯,只是視角不同而已。

兩個人意見不同不要緊,先不要著急判正誤下結論,試著站著對方的角度,去重新思考和體驗一番。

一群日本小學生髮明的「枕頭法」,簡單直觀,可以幫助我們開拓思路,從5個角度,更全面地理解問題。

每逢春節,很多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就會為「回誰家過年」犯難。

以此為例,站在妻子的視角,我們試著用「枕頭法」分析一下。

立場1:我對你錯。

這通常是我們看問題地本能立場。

妻子對丈夫錯。

妻子想要回娘家。

一年上頭,難得陪在父母身邊。

大過年的,更不能讓父母形單影隻的。

立場2:你對我錯

盡最大地可能,確認對方立場的優點,和自己觀點的毛病。

丈夫對妻子錯。

丈夫主張回婆家。

丈夫也是離家千里,父母也只有這一個孩子,過年過節更是盼著,一家老小團圓。

立場3:雙方都對,雙方都錯。

找出雙方觀點的長處和弱點。

你可以更清楚的看到,你們雙方在這個問題上的共通點。

你也會更客觀地認識到,你也不是全對,對方也不是全錯。

雙方都在考慮如何讓自己的父母春節過得更好,這是為人子女的本分。

可是,作為兒媳,不考慮公婆的感受,作為女婿,不考慮岳父母的心情,顯然不合適。

立場4:這個議題並不重要。

跳出事件本身,把它放到更大地背景中去思考,也許你會發覺,這個問題好像沒有當初認定地那麼重要。

春節,只要一家人團圓、開心,也許在哪裡過,並不是最重要的。

立場5:前面4個立場都有道理。

認識到每一個立場都有優點,你會有一些新的洞見。

或許這不足以幫你解決爭端,卻可以讓你變得對他人更寬容,也會很好地改善彼此間的溝通氛圍。

夫妻到底回誰家過年?也許這個問題依舊讓人左右為難。

可是,當夫妻雙方都不再堅持自己的立場,才是惟一真理的時候,分歧就不會僵持,轉機也會出現。

比如,娘家一年,婆家一年,輪流來。

再比如,把雙方父母都接到夫妻身邊,過個「大團圓」的春節。

等等。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更不會有兩個人,個性完全契合,一輩子都不鬧矛盾不吵架。

我們常常犯的錯誤是,以為遇見那個Mister(Miss) Right,就能一勞永逸,愛情美滿了。

其實,從來沒有「對」的那個人,只有「對」的相處方式。

最好的愛情是,你能是你,我也應該是我,你我永遠不同。

你和我也可以為此一再爭吵。

但是,我們從未忘記,彼此欣賞,相互包容,互相支持和成全,為了更好的你,更好的我,更好的「我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夫妻這麼做,生活更和諧,婚姻更長久!

【與你分享真情實意,也陪你看清虛情假意,小花在評論區等你喔~】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可沒有婚姻,愛情就死無葬身之地。婚姻不只是一個儀式,也不只是一張紙。婚姻更是一份承諾,一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