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單身潮來襲,你會為了什麼進入一段關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個人對於感情的需求都不同,有的人喜歡一個人時的自由,有的人喜歡兩個人在一起時的相互陪伴,你是哪一種?
當別人不認同你對於感情的判斷與選擇時,你會如何處理?

面對單身潮,有些單身的人認為他們將面臨更大的壓力,而有的人卻認為單身將不在是一種孤獨的狀態。

在《生活大爆炸》有一段話是:「很多人尋覓伴侶以分享生活,少數人單身一人已足夠快樂。

願天下有情人享受相愛,一如少數人享受孤單。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狀態,有的人獨身卻依舊活得精彩;有的人擁有伴侶,也生活的甜蜜幸福,無論單身或是結婚,你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單身,就不能幸福嗎?

在電影《剩者為王》中,舒淇飾演的女主角盛如曦,是一位事業有成的白領,在工作上可以獨當一面,然而在感情上年近三十的她,卻依舊一片空白。

無論身邊的人如何勸告她:「放棄吧,你這輩子就是遇不見一個愛你,你也愛他的人」。

如曦依舊堅信著:「愛情與婚姻一定要對等,我一直渴望著有一個人愛我的人,可以陪我走完這一生,愛情是我一直堅持的原則,為什麼要因為別人的非議而妥協。

如今,單身已經成了非常普遍的現象,悄然間,我們都迎來了第四次單身潮。

  • 根據民政局的數據統計,我國30歲及以上未婚的女性比例高達2.47%;

  • 我國獨居人口已經接近了2億,比10年前增加近兩倍,主動選擇單身的人明顯增多。

如曦不想降低自己的標準,勉強結婚,可是,母親卻非常不理解如曦為什麼到了這個年紀,還不結婚,經常逼迫她去相親。

當如曦因為母親生病,決定放棄自己一直堅持的愛情原則,想要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人結婚時,她的父母看到女兒為了自己,選擇犧牲幸福,他們終於明白了,幸福才是最重要的,哪怕它來得晚一點

如同她父親所說:「我希望她幸福,真真正正的幸福,能夠結一場沒有遺憾的婚姻。

我可以把她的手無怨無悔的放在另外一個男人的手裡,也不至於我後悔當初怎麼就這麼把她送走了。

作為一個父親,我就應該和她一起去守護,只要她認定了,我就陪著她,那她有時候受挫了,我就等她回來哭一場。

如果她忍著不哭,好,那我可以燒一桌好吃的。

無論是單身還是結婚,

都沒有十全十美的關係

在這個時代,不想戀愛的獨居人士,總被人視為可憐和有問題的人,然而有些單身的人,只是從心底里不想和別人在一起,而且也不適合同居的生活,卻迫於壓力,滿心愧疚的進入婚姻殿堂,最終雙方都落得傷痕累累。

  • 只有人們像重視婚姻生活一樣,重視單身生活時,才能保證人們擁有自由的選擇權。

    當你投入感情是出於愛,而不是因為害怕單身,才是進入一段感情的最佳時機。

  • 我們應該意識到浪漫愛情,也就是深愛自己的真命天子,矢志不渝的愛情都會受到時間的考驗。

    時間一久,經過仔細的觀察,就會發現對方的真實樣子,發現越來越多對方令你失望的行為。

  • 選擇單身的人,並非缺乏浪漫細胞,可是維持一段關係的時間越久,那些越喜愛浪漫的人,越需要提防自己的婚姻變得無趣

    感情,適合對戀愛無所求的人,真正的愛本是無條件的。

學會去愛,去和別人一同生活,固然是成熟的體現。

但是意識到一段感情超出了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更能體現成熟


因為有些人的確承受不來,主動選擇退出,使他人和自己避免受到傷害。

避免一方糟糕的心理問題,釀成苦果,才是偉大和善良的體現。

單身後,你的生活可以更加自由,一個人時,你能忍受,甚至更喜歡自己。

單身有的時刻會經歷孤獨,但是當你有了另一半後,依舊孤獨,卻是更令人難受的。

無論是單身,還是結婚,都沒有十全十美的關係,前者令人孤獨,後者令人缺乏空間,我們不要草草進入一段關係,也不要輕言放棄。

處在任何一種快樂的關係中,

都能增加你的幸福感

《完美陌生人》

在生活中,是什麼讓我們更加健康和幸福?如果你現在開始對未來的自己進行投資,你會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哪裡?

有個最新的調查,詢問1980-2000年生的年輕人,他們最重要的人生目標有哪些。

超過80%的人說,他們主要的生活目標是要變富有。

這群年輕人中,還有50%說他們另一個主要生活目標是成名。

我們總是被告誡要投入工作,努力奮鬥,完成更多。

我們似乎覺得要生活得更好,這些就是我們需要追求的。

可事實真是這樣嗎?這些真的是在人類生命歷程中幫助他們保持幸福感的東西嗎?

人一生中所做的選擇以及這些選擇怎樣影響他們,我們幾乎無從得知。

我們對於人生絕大多數的理解,是從他人的回憶中獲得的。

我們知道,人是不可能有完整清楚的記憶的。

生命中大部分發生過的事情我們都遺忘了。

有時我們記憶形成的過程簡直充滿創造性。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類似的話。

他說道,「我人生中一些最悲慘的事情根本就沒發生過。

研究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實際上以一種更積極的方式在保存我們的記憶。

我想起一張廣告上說的:「任何時候開始擁有幸福的童年,都不算晚。

哈佛成人發展研究可能是目前有關成年人生活研究中歷時最長的。

75年間,追蹤了724位男性。

年復一年,研究人員詢問他們的工作、家庭生活、健康狀況,當然我們在詢問過程中並不知道他們的人生將會怎樣。

那麼我們學到了什麼?我們從這些人生活中提取出來的長篇累牘的信息到底教會我們什麼?

其實,幸福完全無關財富、名聲或者拚命工作。

我們從這項長達75年的研究中得到的最清晰的信息是:良好的關係讓我們更快樂,更健康。

無論是單身還是結婚,

都只是一種生活狀態

《返老還童》

無論是單身,還是擁有結婚,你都可以活得很快樂,只要你可以找到自己內心真正的快樂,你可以單身,但不要失去和他人的連接,你可以結婚,但不要失去了自我。

對於關係,我們學到了三條。

NO.1:社會連結真的對我們有益,而失去連接的孤獨卻有傷害性。

事實證明,和家庭、朋友和周圍人群連結更緊密的人更幸福。

他們身體更健康,他們也比連結不甚緊密的人活得更長。

雖然我們知道,在人群中你也可能感到孤獨,在婚姻中你也可能感到孤獨。

和不孤獨的人相比,那些比自己所希望的樣子更孤單的人覺得自己更不幸福,他們到中年時健康狀況退化地更快,大腦功能衰退更早,而且壽命更短。

NO.2:起決定作用的不是你擁有的朋友的數量,不是你是否在一段穩定的親密關係中,而是你關係的質量。

事實證明,處於衝突之中真的對我們的健康有害。

舉個例子,充滿衝突而沒有感情的婚姻,對我們的健康非常不利,甚至有可能比離婚還糟。

而生活在良好、溫暖的關係中是有保護作用的。

當我們追蹤我們的研究對象到他們的80歲之後,我們希望回顧他們的中年生活,來看看我們是否能在那時預測誰會享有幸福健康的晚年,誰不會。

當我們把所有有關他們50歲的信息都整合起來之後,發現能夠預測他們晚年生活的不是他們的中年膽固醇水平,而是他們對所在親密關係的滿意程度。

50歲時對自己的親密關係最滿意的人,80歲時最健康。

良好、親密的關係似乎能緩衝我們在衰老過程中遇到的坎坷。

生活得最幸福的伴侶,無論男女,在他們80歲之後都說,當他們感到更多軀體疼痛時,他們的心情依然快樂。

而那些處於不幸關係中的人,當他們感受到更多軀體疼痛時,這些疼痛被增加的情感痛苦給放大了。

NO.3:良好的關係不僅只是保護我們的身體,也能保護我們的大腦。

研究表明,在80歲之後依然處在對另一個人的安全依戀關係中是有保護性的。

在關係中真的感到自己能在需要時可以依賴另一個人的人們,他們保持清晰記憶力的時間更長。

而感到自己在關係中真的無法依賴另一個人的人群,他們將更早出現記憶力衰退。

而那些良好的關係,並不一定要一直保持平順。

一些 80-89 歲的老年夫婦,他們可能一天到晚都在吵架。

但只要他們感到自己真的能在困難時刻依賴另一個人,他們根本就不會記得那些爭吵了。

所以我們學到的是,良好、親密的關係有利於我們的健康和完好狀態。

我想用馬克·吐溫的另一條名言來結束。

一百多年前,當他回顧自己的一生時,他寫下了:「生命如此短暫,我們沒有時間爭吵、道歉、傷心

所以說,好的生活是建立在好的關係上的,不僅僅是指在親密關係里,它適合任何一種對你重要的關係。

部分文字來自演講《科學的解釋單身的好處》、《幸福是什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