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婚症」怎麼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王芳

「何必呀用一紙婚書把兩個人綁在一起呢,日子久了,總會有彼此厭倦的時候,何必束縛別人、束縛自己。

還是做戀人好,合則聚,不合則散,沒有心理負擔。

這是目前很多年輕人和遭遇過婚姻創傷的人的想法。

婚姻恐懼的表現主要分為兩個階段:

  • 第一階段,在談婚論嫁時,對婚姻的持久性表示懷疑和恐懼。

  • 第二階段,結婚前的一個月或一個星期,出現恐懼、緊張、焦慮等症狀。

    與第一階段不同的是,這時產生的「恐婚」的原因是怕應付不了婚後生活可能出現的困難。

    如擔心忙於事業而無暇承擔婚姻中的責任,擔心及時行樂的生活受到影響;有過失敗婚史的人怕再次受到傷害,再婚者擔心雙方子女引發糾紛等。

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會恐婚?在恐婚人群的的調查發現,他們對於婚姻的看法一般都是矛盾的。

表面看來,他們在異性面前和大膽有很隨意的伸出愛情之手,可實際上他們的心扉自始至終是緊閉的,時刻警惕並防範著,生怕一不小心便會踩進溫柔陷阱,一失足成千古恨。

他們一方面渴望愛情、渴望婚姻,一方面卻又怕婚姻毀了自己原有的歡樂和安寧。

這與現在社會上越來越多的關於婚姻失敗的案列、一些媒體和影視作品的誤導有關係。

這些因素使人感覺婚姻似乎真的變成了愛情的墳墓。

所以,很多恐婚症的人在與異性交往時,只想戀愛不想結婚。

出現這樣的現象,如果從心理學層面上分析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 對婚姻的期望過高或過低。

    在面對婚姻決策和出現問題時,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承受能力。

    因為害怕婚姻中的不穩定、不安全,怕承擔責任、怕繁雜的瑣事、怕處理家庭關係等而選擇了消極逃避的方向。

  2. 婚姻負面宣傳造成的不良影響。

    耳聞目睹婚姻中的種種問題,使人們對婚後的生活的預期存在很多的疑慮。

    尤其是經歷過婚姻失敗的人,更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3. 現在社會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很少有機會聯繫與同伴相處。

    他們在不斷突顯自我、張揚個性的同時,也為今後與異性建立親密關係製造了一些困難。

    正所謂「相愛容易,相處難」,兩個人在出現分歧和矛盾時,都希望對方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

  4. 多慮的個性特點提高了恐婚的發生率。

    也許擔心經濟情況不好,也許擔心感情不穩定,.....雖然原因更有不同,但多數處在多慮狀態,而不敢步入婚姻。

那麼要如果正確的對待婚姻,「恐婚症」要怎麼治?

  1. 首先,我們要正確而充分的認識婚姻。

    我們對於婚姻或者過於悲觀,或者期望太高,實質上是一種模糊的認識。

    恐婚者普遍是理想主義者,他們所期待的是一種完美的生活。

    對於婚姻他們大多根本沒有想過究竟是怎麼回事,對「嫁」「娶」這種儀式的嚮往遠遠超過了對「嫁」「娶」結果的嚮往。

    也就是說他們所謂的想結婚,只是想得到「嫁」「娶」這樣一種儀式,而不是「嫁」「娶」之後的婚姻生活。

    提到婚姻生活,他們往往會表現出一種恐慌。

  2. 確認對方是你的結婚對象。

    有些時候,對婚姻的不確定來源於人們對對方的不確定。

    所以,在結婚之前,首先要確定對方就是你想要的結婚的對象。

  3. 充分認識男女雙方在婚姻中應當承擔的責任。

    傳統婚姻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內」是普遍模式,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的地位相對提高,婚姻家庭的模式也逐漸多樣化,除了「男主外,女主內」還有」男女共同分擔」,甚至出現「女主外,男主內」,這就決定了婚姻家庭的模式有了更多的選擇。

    男女分別在家庭中承擔什麼樣的責任,成了婚姻中必須要明確的問題。

婚姻和戀愛所不同的地方就是婚姻是現實的,雙方需要為彼此共同的生活負責。

如果只想著婚姻中的浪漫因素,期待從婚姻中得到實惠,而不願意承擔自己的責任,那麼,這樣的婚姻一定會失敗。

4.雙方共同增強抵禦婚姻風險的能力。

現代婚姻確實要面對很多的誘惑和風險,男女雙方應該在各方面努力提高抵禦這些風險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逃避。

  • 正確看待物質因素在婚姻中的作用,我國自古就有「貧賤夫妻百事哀」之說,可見婚姻與物質水平是密不可分的。

    然而現代社會,人們往往過於看重物質生活在婚姻中的作用,甚至再擇偶的時候「明碼標價」。

    有調查顯示,在被問道「您有哪些條件才會結婚」時,人們給出的排序是:有穩定的收入(72,3%),信任對方(58.8%),事業穩定(53.3%),到了一定的年齡(50.9%)。

    實際上人生不是做菜,要等料備齊了再下鍋。

    如果萬事俱備會錯過很多機會。

  • 結婚前要了解和認識兩個家庭。

    現在很多年輕人比較自主獨立,甚至結了婚雙方父母都不知道。

    結婚後再去了解彼此的家庭,會引發很多矛盾和誤解。

    結婚不僅是對彼此雙方的承諾,同時也意味雙方融入到彼此的家庭中去,共同面對今後的生活。

    婆媳之間、姑嫂之間、翁婿之間都需要逐漸建立感情基礎,面對家庭經濟、贍養老人、子女教育問題時才能彼此和諧合作。

    所以再結婚之前對雙方家庭的認識和了解非常有必要的。

  • 信賴來自於雙方的理解和包容,理解和包容會產生安全感,雙方要積極主動地理解對方,包容對方的不足,而不是各持己見、指責對方。

  • 培養共感能力。

    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接受對方的情感變化夫妻共悲哀、同喜悅,培養敏銳的共感能力。

  • 正確理解自由。

    一方支配、一方隸屬的婚姻是不幸福的,夫妻之間也要體現「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剝奪對方的自由,不干涉對方的愛好。

    而自由是與自律、自立相聯繫的,沒有規則和沒有自律的自由,是不能支持婚姻生活的。

  • 建立互助互補的關係。

    夫妻之間應當具有相互輔助、相互彌補的能力。

    互助互補的關係能體現出婚姻的活力和喜悅感。

  • 學會互讓。

    保持、重視自己的個性、風格、生活色彩,又不是絕對化、強制化,尊重夫妻雙方的異質性,保持夫妻間的柔軟性,是防止婚後生活挫折的「基石」。

  • 創造新生活。

    要不斷地創造新的生活,夫妻間要有改善關係和糾正過錯的意志、勇氣,要有追求新目標的冒險精神,給婚後生活注入「新鮮血液」。

有人比喻婚姻是一雙鞋,合不合適只有自己知道。

如果你拒絕穿鞋,也許避免了鞋子不合腳而磨出血泡,但也可能因光腳走路而踩到釘子上。

所以說,婚姻其實是一種對愛情的保護。

所以,幸福的婚姻生活是治療「恐婚症」的最佳方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測你的婚前恐懼症指數是多少

現代都市白領的通病——恐婚症,主要指的是對婚後可能會過平淡的生活而恐懼、對婚後要承擔責任的恐懼等等。這也是她們害怕步入婚姻殿堂的關鍵因素。根據調查顯示,有百分之九十幾以上的准新人都患有「恐婚症狀...

恐婚症產生的原因

社會發展迅速,也伴隨著不少問題的出現。恐婚症,就是很有代表性的現代社會心理疾病。張愛玲說「最怕的是,一個有才的女子突然結了婚」,可見,人們對婚姻的恐懼自古至今一直存在。尤其是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

男人「恐婚」的五大理由

根據不完全統計表明,90%的准新人患有「婚前恐懼症」,其中男性占比重中高達80%度,那麼男人恐婚症是什麼?男人為什麼會恐婚?

有婚前恐懼症怎麼辦?我們來支招

現在有不少年輕情侶們害怕結婚,總是擔心婚後的種種問題,甚至因此鬧分手,歸根結底是婚前恐懼症惹的禍。那麼什麼是婚前恐懼症呢?該如何克服它呢?今天揚州天長地久婚紗攝影小編就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什麼是...

許多夫妻離婚後才明白這五個道理,可惜太晚了

兩個陌生人從相識、相知、相戀再到結婚、生兒育女,一步步走來真的很不容易,不要等到離婚了,才明白這五個道理。1、婚姻絕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這麼簡單婚姻是零點五加零點五等於一,婚後小兩口都要去掉自己一半...

都市恐婚族,婚姻愛情如何

結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情,但是現在很多大齡青年們只同居不結婚的情況非常的常見,追根究底是從心底里的一種恐婚狀態。恐婚族是因為現實的婚姻生活與夢想中的浪漫完美產生巨大的落差所以開始排斥婚姻。男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