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與香港(潘耀明) - 明報月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年為張愛玲(一九二○年九月三十日-一九九五年九月八日)誕辰一百年,本刊特策劃「張愛玲誕辰一百周年紀念特輯」。

張愛玲說:「我為上海人寫了一本香港傳奇,……寫她的 ... 2022年9月10日(星期六)最新文章司徒雷登的中國情緣 訂戶登入 新登記 《明報月刊》 欄目 專題.特輯特稿/專稿卷首語批評與回應人生小語社會.時事心田集文學.藝術思潮.動向歷史.人物生活.資訊語文.書話新書訊文化網絡 作者 《明報月刊》Emag 《明月灣區》 報章專頁 文化附冊 卷首語 2020-8-27 二〇二〇年九月號 潘耀明 張愛玲與香港(潘耀明) 今年為張愛玲(一九二○年九月三十日-一九九五年九月八日)誕辰一百年,本刊特策劃「張愛玲誕辰一百周年紀念特輯」。

張愛玲說:「我為上海人寫了一本香港傳奇,……寫她的時候,無時無刻不想到上海人,因為我是試用上海人的觀點來察看香港的……」① 我覺得張愛玲這裏說的上海人,不僅僅是指上海的上海人,其實也是指包括移居香港的上海人。

早年香港的上海幫,主要涵蓋香港的商界—不少是一九四九年前從上海來香港的,當時上海幫是香港一大幫,比起近年最風光的潮州幫、人數眾多的福建幫,其勢力有過之而無不及。

香港對於張愛玲的一生和創作史上均具有深刻意義。

她與香港淵源最深,她的文學生涯是在香港,在上海出名。

她在小說中多次提到香港。

從一九三九年夏到一九四二年春為止,張愛玲在香港大學的求學階段,對其以後的創作人生影響很大。

她在《小團圓》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敍述了自己的這段求學經歷。

一九四三年,張愛玲發表的《沉香屑.第一爐香》和《沉香屑.第二爐香》,都是以香港為背景的故事。

其後的名作之一《傾城之戀》、《茉莉香片》等等,都是在講述香港的故事。

張愛玲在一九四四年的一篇以《燼餘錄》為題的散文寫道:「戰時香港所見所聞,唯其因為它對於我有切身的、劇烈的影響,當時我是無從說起的。

現在呢,定下心來了,至少提到的時候不至於語無倫次。

然而香港之戰予我的印象幾乎完全限於一些不相干的事。

」 張愛玲於中國解放後初期,覺得與新時代格格不入,加上與胡蘭成分手,使她的身心俱創,決定離開上海南來香港。

一九五二年七月,張愛玲向當局聲稱「繼續因戰事而中斷的學業」②隻身離開中國,遷居到香港。

張愛玲曾入讀香港大學。

她在香港期間,還任職於美國新聞處,開始創作小說《秧歌》、《赤地之戀》,小說的故事背景是土改時期,是張愛玲重要作品。

張愛玲後期最主要的另一長篇小說《怨女》,也是首度連載於香港《星島日報》。

直到一九五五年秋離港赴美前,她還翻譯了海明威《老人與海》和《愛默森選集》等書。

一九六一年,張愛玲從美國重返香港尋求機遇,後因張愛玲在美國的丈夫賴雅中風,最終癱瘓臥床,於是張愛玲從香港匆匆趕返美國照顧丈夫。

那是一九六七年的事。

張愛玲的作品長期影響海內外千千萬萬的讀者,香港政府大可以建立一個永久性的張愛玲紀念館,陳列張愛玲的遺物、手稿等,相信將為海內外熱愛張愛玲的讀者所喜見樂聞。

可是,當局並未予重視。

「張愛玲只去過台灣二十多天,後來還被列為台灣經典作家」「香港又是最努力出版張愛玲作品的地方,香港的大學召開關於張愛玲的學術會議比哪裏都頻繁。

」③ 香港導演許鞍華為慶祝「張愛玲誕辰一百周年」拍攝的電影《第一爐香》,有論者把梁太太看成是上世紀四十年代香港的縮影:以金錢為尚、笑貧不笑娼的典型物質主義者;男主角喬琪喬—有好幾個民族血統糅合中西合壁的人物,是燈紅酒綠社交場合的活躍分子,一點獨立謀生能力也沒有,更沒有文化的根,「是香港文化的隱喻」。

④ 一個社會,假如被掏空了文化,只是靠表面的繁華來維繫風光,正如《第一爐香》女主角葛薇龍的感覺一樣,興許一覺醒來,大眾都會覺得自己「是《聊齋誌異》裏的書生」,駸駸然那座「豪宅」已經「化成一座大墳山」了。

這是香港的現實和危機! 相關文章 更多 緬念一位熱愛中國文化的老外 卷首語 2022-8-30 二〇二二年九月號 潘耀明 人的價值如同書籍一樣,往往時過境遷才能得到充分的估量。

①一個外國人,將一生貢獻給中國教育事業,創辦了燕京大學,把一個不起眼的小學校建成美麗的校園和深具中國文化底蘊而遐邇國際的學府。

他的宏願是「造就有精... 司徒雷登 倪匡與倪匡的博弈 卷首語 2022-7-29 二〇二二年八月號 潘耀明 倪匡走了,初則不忍,繼則釋然。

他是透脫的人,應知道天命難違。

莊子有道:「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

」①然而,倪匡畢竟有所牽繫─那是他患了阿茲海默症的愛妻,這是凡人之情... 倪匡 祝福香港! 卷首語 2022-6-30 二〇二二年七月號 潘耀明 二十五年,對於一個人來說,只走了三分之一人生或四分之一人生。

對於一個國家,甚或一個城市,是屬於新生期。

新生期是充滿希望的,也是不確切、夢幻的,何況橫亙在面前,是一條未走過的路。

對於某些人、對於... 搜尋文章 最新文章 司徒雷登的中國情緣 司徒雷登與燕京大學 附錄:犧牲小我,成全大我 Mirror鏡粉如何經歷「創傷後成長」? 緬念一位熱愛中國文化的老外 孝親尊師 香港應該盡快回到國際化狀態 反恐戰爭二十年反思:阿富汗並非「帝國墳場」 談美國加息的投機活動 避免「漣漪輕波」變「蝴蝶效應」 熱門文章 ComfortFood──舒的是心還是胃?(吳富強) 街道小店的懷念 (小思) 「電光石火」還是「電光火石」?──兼論一些較常見的語言文字問題(單周堯) 對美三劍客──胡錫進、金燦榮、喬良(馬 玲) 〔學苑春秋〕畢業將至 舊衣冠 (小思) 〔學苑春秋〕異 夏 編者的話 特輯:綠騎士抗疫短詩圖 《牡丹亭》西遊記 (白先勇) 欄目 專題.特輯 特稿/專稿 卷首語 批評與回應 人生小語 社會.時事 心田集 文學.藝術 思潮.動向 歷史.人物 生活.資訊 語文.書話 新書訊 文化網絡 明報月刊 文化的重鎮 知識的寶庫 《明報月刊》是一本屬於全球華人的泛文化知識雜誌,由資深報人、著名小說家查良鏞(金庸)先生於一九六六年創辦,乃海內外歷史最悠久的文化刊物。

《明報月刊》創刊以來,向以「文化的重鎮,知識的寶庫」為辦刊宗旨,內容涵蓋社會性、知識性、文化性,一直廣受海內外華人和知識界的愛戴及支持。

關於明月 明月簡介 《明月》與我 《明報月刊》顧問 總編輯的話 廣告查詢 歡迎投稿 訂閱《明報月刊》印刷版 付款方法 聯絡我們 電子刊物 條款 本刊各欄目歡迎投稿,並請提供相關圖片。

因篇幅所限,本刊有權刪節文章。

來稿請寫明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

請勿一稿兩投,包括網上。

文章三個月內不獲通知採用,作者可自行處理。

如需退稿,請註明並附回郵信封。

私隱條款 免責聲明 使用條款及細則 Copyright©2020明報月刊.Allrightsreserv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