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革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反革命是指一切反對革命,與革命政權對立,進行破壞活動,試圖推翻革命政權的人或行為。

該詞最早出現在法國大革命,雅各賓派認為旺代省的保皇黨、天主教皇家部隊、 ... 反革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提示:此條目的主題不是反革命罪。

此條目論述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主,未必具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請協助補充內容以避免偏頗,或討論本文的問題。

旺代戰爭是一次保王黨起義,其隨後於1796年被共和派軍隊鎮壓 反革命是指一切反對革命,與革命政權對立,進行破壞活動,試圖推翻革命政權的人或行為。

該詞最早出現在法國大革命,雅各賓派認為旺代省的保皇黨、天主教皇家部隊、大不列顛王國援軍等為反革命,帶貶義意。

原本「反革命」與「革命」一樣同屬於中性詞,但在共產國家革命發展的過程中,反革命被視為嚴重的負面行為,成為政治犯的罪名。

「反革命」通常被用來對政敵的攻擊。

1924年前後,在中國國民黨聯俄容共時期[註1]的政治宣傳與演講中,這個詞彙本身已經轉向一種帶有嫌惡意涵的負面評述,在國共分途後,雙方互執過去齊心打造的「反革命」互相攻訐;最明顯的如國共內戰期間,國共雙方互指對方為「反革命」。

1950年代,毛澤東發起「鎮壓反革命運動」,處決「反革命分子」,雖然在時空背景與政治條件殊異狀況之下,比對1930年代對反革命分子的審理,有某方面巧妙的相似。

文化大革命期間,也有紅衛兵派系宣稱自己擁護毛主席而指責敵對派係為「反革命」。

中共九屆二中全會期間,毛澤東與林彪因是否重設國家主席問題上爆發衝突,毛澤東強調自己不當國家主席,將「設國家主席」定性為「反革命綱領」。

1989年,北京市發生六四事件,官方稱北京市發生嚴重的「反革命暴亂」,國務院總理李鵬發布戒嚴令。

戒嚴部隊以武力開進天安門廣場進行清場。

「反革命事件」的說法並非中國獨有,前蘇聯及其他國家的共產黨也使用:如1917年俄國革命後,一批批的帝俄貴族,多以反革命名目,執行死刑。

目次 1話語流變 2注釋 3參考文獻 4外部連結 5參見 話語流變[編輯] 1951年3月2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於中山公園音樂堂召開會議討論懲治反革命犯罪問題 中國最早出現「反革命」字彙,不晚於1917年,這年在中國的報刊上對於俄國革命報導中有記者使用「反革命」稱呼帝俄時期留下的殘存武裝與貴族等反對勢力;發生在廣州國民政府統治下1924年廣州商團事件中,《廣州民國日報》與《嚮導》對事件的報導與評論內,有意識地運用相關話語進行政治宣傳,同時,在黃埔軍校內或一般南方民間開始廣泛運用「反革命」一語,以至於當時人在北方的唐有壬大加撻伐,稱:「有一種流行名詞『反革命』,專用以加於政敵或異己者。

只這三個字便可以完全取消異己者之人格,否認異己者之舉動。

……被加這種名詞的人,頓覺得五內惶惑,四肢無主,好像宣布了死刑似的」。

這組詞彙在北伐一開始就帶有負面意義,在國民革命軍北伐前與行進過程中,眾多軍事電文、各地民眾響應呈文、官方宣傳或南方的機關報內,「反革命」一語幾乎等同正在討伐的北洋軍閥;然而隨著軍事行進推演到長江中下游一帶,唐有壬「死刑似的」一語成讖,武漢國民政府在有留俄背景司法部長徐謙主導下,真將〈反革命罪條例〉成為一紙刑事法規,而首次審判的,是前隸吳佩孚部的陳嘉謨與劉玉春,審判日期僅在法規公布隔日,[1]根據報載,當日圍觀者眾,群情激亢,然身為軍事將領的蔣介石聽聞此事卻不甚愉快。

[2]1928年3月9日,南京國民政府公布《暫行反革命治罪法》。

在改革開放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中,反革命分為現行反革命和歷史反革命兩類。

,1950年3月,中共中央發出鎮壓反革命活動的指示。

1950年10月做出抗美援朝決定後,中共中央又發出《關於糾正鎮壓反革命活動的右傾偏向的指示》。

從1950年冬開始,在全國範圍開展了鎮壓反革命運動。

運動打擊的重點是土匪、特務、惡霸、反動會道頭子和反動黨團骨幹分子。

為了加強對運動的領導,1951年2月12日,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反革命條例》,明確「凡以推翻人民民主政權,破壞人民民主事業為目的的各種反革命行為都構成反革命罪」。

反革命分子被分為十一類[3]: 特務間諜; 反動黨團骨幹分子; 反動會道門頭子; 惡霸; 土匪; 胡風反革命集團分子; 托匪分子; 漢奸; 蔣匪軍、政、警、憲、特人員中的反革命分子; 敵對階級中的反革命分子; 其他現行反革命破壞分子。

現行反革命分子則指[3]: 勾結帝國主義背叛祖國; 策動、勾引、收買公職人員、武裝部隊或民兵進行叛變、持械聚眾叛亂的主謀者、指揮者及其他罪惡重大者; 間諜或資敵行為者; 參加反革命特務或間諜組織; 利用封建會門,進行反革命活動者; 以反革命為目的,策謀或執行破環、殺害行為; 以反革命為目的,有挑撥、煽惑行為; 以反革命為目的偷越國境者; 聚眾劫獄或暴動越獄,其組織者、主謀者、積極參加者; 窩藏、包庇反革命罪犯者。

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美洲小國尼加拉瓜親美反共反政府的右翼反叛團體,自稱為「反革命組織」(西班牙語:Contra,為lacontrarrevolución的縮寫)。

注釋[編輯] ^臺灣方面學界慣稱「聯俄容共」,或大陸學界稱「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聯俄聯共」,指1923年至1927年這段時期共產主義信徒在中國國民黨內部共同推動國民革命的這階段。

參考文獻[編輯] ^王慧婷,〈在刃之端:1927年的〈反革命罪條例〉與司法審判〉,2013年「全國研究生歷史學論文發表會」(臺南:長榮大學,2013年5月31日),會議論文,無出版。

^王奇生,〈「北伐」與「南征」與「反革命罪」的緣起〉,《革命與反革命: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初版,簡體]。

王奇生,《革命與反革命——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9月)〔海外增訂本〕。

^3.03.1高濤:「黑五類」,《檔案天地》,2012年10期,第12-16頁) 外部連結[編輯] 郭羅基:何謂"煽動顛覆國家政權"?(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見[編輯] 法國大革命 鎮壓反革命運動 肅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運動 大清洗 大鎮壓 叛國、通敵、漢奸 胡風反革命集團案 毛澤東選集第五卷 八月宗派事件 閱論編六四事件背景思想前導 80年代文化熱 《河殤》央視紀錄片 1986年長江漂流遇難 1987年黃河漂流遇難 四五運動 北京之春 中國學生運動史 1979年人大學運 1980年大學生競選風潮 1981年內蒙古學運 1986年學潮 柴慶豐事件 經濟變革 文化大革命 改革開放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官倒 腐敗案件 價格闖關 1980年代末通貨膨脹 政治環境 華國鋒下台 《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 第五個現代化 清除精神污染 資產階級自由化 政治體制改革 第三波民主化 東歐劇變 胡耀邦下台 對中國共產黨的評論 對共產主義國家的批評 經過發展 胡耀邦之死 紀念活動 《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 四二七遊行 天安門絕食 戈巴契夫訪華 六四戒嚴 天安門毛澤東像污損案 民主女神 《民主歌聲獻中華》 全球華人大遊行 六四清場 部隊抵制 鄧小平講話 《關於制止動亂和平息反革命暴亂的情況報告》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 黃雀行動 六四綠卡 行政命令 保護法案 相關條目 人物 持不同政見者 女性角色 共和國衛士 學生與政府對話 學生組織資金 海報與傳單(英語:Studentpostersandleafletsduringthe1989TiananmenSquareprotests) 學生宣傳(英語:Studentpropagandaduringthe1989TiananmenSquareprotests) 新聞報導(英語:People'sDailyduringthe1989StudentMovement) 外國媒體 民主運動 成都市 其他地區 反應 諾貝爾和平獎 平反六四議案 政治清洗 廢除幹部領導職務終身制 言論審查 出版物 電視 網路 中國共產黨八大元老 鄧小平 陳雲 彭真 楊尚昆 薄一波 李先念 鄧穎超 王震 萬里 宋任窮 習仲勛 政治局常務委員 趙紫陽 李鵬 喬石 胡啟立 姚依林 地方領導 李錫銘 陳希同 江澤民 朱鎔基 胡錦濤 其他人士 鮑彤 羅幹 閻明復 袁木 溫家寶 吳學謙 運動成員學生成員 王丹 柴玲 方政 封從德 劉剛 李錄 劉賢斌 沈彤 唐柏橋 王有才 吾爾開希·多萊特 熊焱 張伯笠 趙常青 周勇軍 陳衛 周鋒鎖 李進進 其他人士 「王維林」 北島 崔健 戴晴 方勵之 韓東方 侯德健 劉曉波 欽本立 王炳章 嚴家其 喻東嶽 王軍濤 陳子明 苗德順 任畹町 楊天水 張賢亮 周舵 陳明遠 吳仁華 運動組織 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 北京工人自治聯合會 保衛天安門廣場總指揮部 天安門民主大學 武裝部隊軍事將領 劉華清 遲浩田 楊白冰 趙南起 秦基偉 洪學智 梁光烈 徐勤先 戒嚴部隊 陸軍第12集團軍 空降兵第15軍 陸軍第20集團軍 陸軍第24集團軍 陸軍第26集團軍 陸軍第27集團軍 陸軍第28集團軍 陸軍第38集團軍 陸軍第39集團軍 陸軍第40集團軍 陸軍第54集團軍 陸軍第63集團軍 陸軍第64集團軍 陸軍第65集團軍 陸軍第67集團軍 相關作品 《幾乎是革命(英語:AlmostaRevolution)》 《六四日記:廣場上的共和國(英語:ATiananmenJournal)》 《六四詩集》 《李鵬六四日記》 《李鵬下台嵌字詩》 《六四內部日記》 《人民不會忘記》 《逃離中國》 《嚮往自由的心》 《改革歷程》 《鎮壓人民(英語:QuellingthePeopl)》 《天安門流亡(英語:TiananmenExiles)》 《天安門文件》 《天安門》 《移山》 《天安門上太陽升》 《徠卡:獵手》 《中美國》 《那年我的孩子十七歲》 《處決》 民主女神 國殤之柱 倩女幽魂II:人間道 頤和園 六四歌曲 《歷史的傷口》 《沒有煙抽的日子》 《自由花》 《回憶有罪》 《人間道》 《家明》 《民主會戰勝歸來》 《一無所有》 《飄揚,共和國的旗幟》 《八九民運史》 《中國行》 組織與網站 中國支持網絡(英語:ChinaSupportNetwork) 中國民主黨 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 澳門民主發展聯委會 中國人權 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 天安門母親運動 丁子霖 徐珏(法語:XuJue) 六四紀念館 六四文化傳播協會 六四天網 紀念活動 週年紀念活動 1週年 5週年 10週年(英語:10thanniversaryofthe1989TiananmenSquareprotests) 18週年 20週年 21週年(英語:21stanniversaryofthe1989TiananmenSquareprotests) 22週年 24週年(英語:24thanniversaryofthe1989TiananmenSquareprotests) 25週年 30週年 31週年(英語:31stanniversaryofthe1989TiananmenSquareprotests) 32週年 33週年 維園六四燭光晚會 五區六四集會 六四襟章 六四酒案 專題  教科書  語錄  文庫  共享資源  新聞 閱論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死刑制度 審判機關 最高人民法院 高級人民法院 中級人民法院  歷年處決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現行罪名危害國家安全罪 背叛國家罪 分裂國家罪 武裝叛亂、暴亂罪 投敵叛變罪 間諜罪 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 資敵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 放火罪 決水罪 爆炸罪 投放危險物質罪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破壞電力設備罪 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 劫持航空器罪 非法製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枝、彈藥、爆炸物罪 非法買賣、運輸核材料罪 非法製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罪 盜竊、搶奪槍枝、彈藥、爆炸物、危險物質罪 搶劫槍枝、彈藥、爆炸物、危險物質罪 生產、銷售假藥罪 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罪 故意殺人罪 故意傷害罪 強姦罪 綁架罪 拐賣婦女、兒童罪 侵犯財產罪 搶劫罪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暴動越獄罪 聚眾持械劫獄罪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 危害國防利益罪 破壞武器裝備、軍事設施、軍事通信罪 提供不合格的武器裝備、軍事設施罪 貪污賄賂罪 貪污罪 受賄罪 軍人違反職責罪 戰時違抗命令罪 隱瞞、謊報軍情罪 拒傳、假傳軍令罪 投降罪 戰時臨陣脫逃罪 駕駛航空器、艦船叛逃罪 為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罪 盜竊、搶奪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罪 非法出賣、轉讓軍隊武器裝備罪 戰時殘害居民、掠奪居民財物罪  已廢除罪名1997年廢除 反革命罪(有特殊條件,已被危害國家安全罪取代) 2001年廢除 投毒罪(修改為投放危險物質罪) 2011年廢除 走私文物罪 走私貴重金屬罪 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製品罪 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 票據詐騙罪 金融憑證詐騙罪 信用證詐騙罪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發票罪 偽造、出售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罪 盜竊罪 傳授犯罪方法罪 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 盜掘古人類化石、古脊椎動物化石罪 2015年廢除 走私武器、彈藥罪 走私核材料罪 走私假幣罪 偽造貨幣罪 集資詐騙罪 組織賣淫罪 強迫賣淫罪 阻礙執行軍事職務罪 戰時造謠惑眾罪  相關制度 刑事政策 嚴打 特赦 大赦 減刑 死刑覆核 審判監督程序  相關刑罰 主刑: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保外就醫) 附加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財產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反革命&oldid=69253788」 分類:​革命政治術語反革命隱藏分類:​部分地區的觀點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維基語錄 其他語言 AlemannischالعربيةБългарскиČeštinaDanskDeutschEnglishEsperantoEestiفارسیFrançais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Қазақша한국어КыргызчаLëtzebuergeschNorsknynorskPolskiPortuguês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loven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Bân-lâm-gú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