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前改善社會不公,更是真正地救人一命 - 研之有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風險隨機化之後,災區學童憂鬱程度反而比對等條件的非受災戶較低,學童憂鬱程度改善可能是災後心理重建工作的成果。

對此意料之外的結果,林宗弘解讀說 ... 中央研究院 搜尋 關閉 首頁 最新文章 主題分類 人文與社會科學 數理科學 生命科學 專欄總覽 創新研究 社會熱議 人物觀點 轉載授權 關於我們 選單 首頁 最新文章 主題分類 人文與社會科學 數理科學 生命科學 專欄總覽 創新研究 社會熱議 人物觀點 轉載授權 關於我們 訂閱電子報 搜尋 災前改善社會不公,更是真正地救人一命 災難社會學:關注受災風險的不公平 位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及颱風頻仍的區域,台灣社會不斷面對天災考驗。

政治領導者經常說天災「造成整個社會共同的傷痛。

」中研院社會所的林宗弘副研究員,卻透過社會科學量化研究方法發現:對個人而言,自然災害並非隨機與中立。

某些職業、階級、族裔的人們特別容易遭受災害,災後生活狀態也更容易惡化。

921地震災民受到嚴重創傷的主因,不是災後重建資源分配不平均,而是災難風險分佈不平均。

受災狀況特別慘痛的人們,在災難發生前就已身處險境。

1999年正在服兵役,曾隨部隊前往921地震災區救援的林宗弘,在離開震災現場十餘年後以社會科學方法檢視當年的災難。

圖│研之有物 林宗弘自社會脆弱性(socialvulnerability)的觀點發起研究,探討許多921地震受災戶生活受到嚴重損害,即使捐助物資及補助注入也難以快速復原的困境,是否真的肇因於常見的輿論「災後重建資源分配不均」,導致他們始終無力恢復正常生活。

以華人社會階層化為研究專長,他猜想在重建資源之外,可能有更深層的「社會階級」因素影響著受災戶的復原,例如:貧富差距。

而這也恰巧是921地震之後,各類相關防災學術研究尚未探索的面向。

弱勢者的受災機率與程度,會跟勝利組一樣嗎 災難社會學可分為兩種途徑:「社會脆弱性」著重災前的受災風險分佈;「韌性(resilience)」重視災後重建資源的分配。

但最後都指向受災前後社會不平等的惡化。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林宗弘) 921地震發生於1999年,林宗弘團隊運用「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2001年第一波國中學生及家長問卷,此份調查標示出部分受災戶資料。

並將受災戶學生家長的職業、階級、教育程度、族群認同、居住區域等「社會階層化因素」列為影響受災風險的自變項,「受災程度」為中介變項,「學生的心理壓力及家庭經濟狀況」為依變項。

為了同時控制風險分布、並估計災後重建的影響,林宗弘團隊採用處方迴歸模型(TreatmentRegressionModel)來估計在地震發生兩年之後,「受災戶」與「非受災戶」兒童的幸福感、心理憂鬱程度、家戶所得、家庭遭受經濟危機的機率等差異。

處方迴歸模型,能提供「受災風險不平均」與「災後重建不平等」各自的影響力評估。

一般線性迴歸,在於推算「受災戶」與「非受災戶」在接受調查時的各種差異,無法分辨差異來自「災前」的風險分佈或「災後」的資源分配。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林宗弘) 林宗弘透過「風險隨機化」的處方迴歸分析,發現「社會脆弱性」觀點較能解釋921地震受災戶社會階層特質、與其受災程度之關聯。

易於受災,使得弱勢者更弱勢分析結果發現,雖然受災戶家庭及學童在「幸福感、心理憂鬱程度、家戶所得、家庭遭受經濟危機」四個方面,都比非受災戶更糟,但是將受災風險隨機化之後,災後重建的過程並沒有導致上述指標的惡化。

例如,以處方迴歸將受災風險「隨機化」,災後恢復期較長的家庭,經濟狀態反而較佳。

主要原因可能是恢復期較長的家庭,在短期內獲得較多災後重建補助。

以線性迴歸分析來看,災後恢復期較長(一個月以上)的家庭,收入顯著「低於」恢復期較短的家庭。

但若改由處方迴歸,將受災風險隨機化分配之後再進行分析,災後恢復期長的家庭,平均收入較高,這可能因於短期內各種補助,改善了受災戶的經濟情況。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林宗弘) 經濟狀態之外,受災程度和災區學生「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也因受災風險而變。

原本家庭恢復期較長的學生顯著比較憂鬱,在受災風險隨機化之後,災後恢復期長短就不再顯著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林宗弘認為,這樣的分析結果說明:災後心理創傷主要是來自於「災前因子」,災前社會不平等(例如家庭貧窮)在受災期間擴大學生的心理創傷。

但災後重建過程本身,並未使學生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

在風險隨機化之後,災區學童憂鬱程度反而比對等條件的非受災戶較低,學童憂鬱程度改善可能是災後心理重建工作的成果。

對此意料之外的結果,林宗弘解讀說,災民的「社會脆弱性」是促成災後衝擊的主要「原因」,而非災難的「結果」。

重建資源分配並未擴大社會不平等,短期內的各種補助改善了受災戶經濟情況。

我們捐助的短期資源確實向弱勢流去,卻未必有效地協助他們脫離長期的弱勢結構。

隨著林宗弘從「社會脆弱性」的角度來分析猛烈的天災,發現臺灣的農村人口、中下階級、原住民、客家族群、不完整家庭等弱勢族群,顯然受到更嚴重的傷害。

災後的搶救、安置與重建資源雖有短期復原效果,卻無法防止弱勢者於下次災難再受衝擊,也不能長期保持他們生活安穩。

以資本家為參照團體,呈現其他階級的相對受災風險。

結果顯示資本家受災風險最低,而非技術工人、自營作業者的受災風險最高。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林宗弘) 從區域風險分布來看,鄉村的受災風險最高,其次是城鎮和都市。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林宗弘) 災民困境的真正來源,是受災風險的不公平。

921地震十年後,莫拉克風災成為新的台灣重大天災代表,重災區小林村、納瑪夏鄉、林邊鄉等地區的特徵,例如農工階級、老年人口、原住民族人口集中等性質,也符合林宗弘針對921震災,分析臺灣社會脆弱性的預測。

什麼是「社會脆弱性」? 災難來臨時,某些社會群體總是比較容易受害,就是所謂的「社會脆弱性」。

圖│iStock 貧富差距、階級或族群不平等,是影響「社會脆弱性」最重要因素。

中上階級的資訊能力較強;富裕的社區或地方行政機構,才足以建立災害預警系統或防災避難設施等;另外,中上階級通常具有較便利的交通工具、較堅固安全的居住環境,這些因素都影響了受災風險的分佈。

社會脆弱性研究,常將脆弱性區分為大小兩個層次:「個體、家庭」小層次的脆弱性研究,依據個人的階級、族群、性別身分如何影響受難風險分佈;「社區、國家」大層次的研究,則討論社區、國家經濟發展程度、貧富差距、行政能力、醫療與社會福利、住宅政策等因素,如何影響居民的受災風險。

林宗弘強調,每個社會具有各自特殊的脈絡與文化因素,必須先完成「個體層次」的風險分析,才能梳理特定社會的脆弱性因素、與其影響程度。

若貿然進行地理空間或加總層次的推論,很容易犯下以全概偏的區位謬誤(ecologicalfallacy)。

治標不如治本,雖然災後無私的大愛情懷很重要,但災前盡力改善社會不公,更是真的救人一命。

根據這樣的社會脆弱性分析,林宗弘提醒,政府、學界可依各鄉鎮的中低收入戶、老年人口、原住民與工農階級人口、不完整家庭比例、與城鄉行政區等特徵,建構臺灣本土的社會脆弱性指標(SocialVunerabilityIndex,SoVI),並結合各種天災的GIS地理資訊,估計臺灣最易受災的鄉鎮社區。

以改善社區內的「社會階層不平等」狀況為長期防災目標,短期而言,至少要加強這些社區的防災準備。

從火災到水災,台灣災難趨勢正改變 隨著氣候極端化,水災造成災害的力量漸超過火災。

圖│iStock 以消防隊為例,台灣的消防體系由日治時期開始建置,台灣早期木造建築較多,日常生活方式也比今天容易引起火災,因此消防分隊的地點、器材、人員訓練大多是以救援火災為主。

隨著氣候極端化、都市建築汰換,水造成災害的力量已經超過火了,例如豪雨帶來的水災、土石流,但是消防系統的改革還跟不上災害系統變遷的速度。

桃園消防組詰所全景。

中外每日新聞社,昭和14[1939]。

圖│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天災頻繁,「災難社會學」研究在台灣卻是相對冷門的研究領域。

林宗弘說,台灣的防災研究是相當斷裂的,相關學者分散在不同學術機構,不易合作。

例如國家地震研究中心、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颱風研究中心等,分別隸屬不同單位,缺少整合性的資料庫和策略研究。

他認為,近年在防災處置上,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對話經常不足或是失焦。

台灣可參考美國政府聯邦急難管理署(FEMA,FederalEmergencyManagementAgency),成立災難管理部門,以整合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知識,評估災難風險,並統整不同救難單位協調救災。

林宗弘提到,莫拉克風災之後,人文學科領域的主要論點是原地重建,以保留傳統部落爲價值取向。

大氣與地質科學方面的觀點則認為,當地環境就是容易發生土石流,會不斷耗費重建資源。

雙方未能理解彼此的觀點,也難以合作產生新的觀點與方法。

台灣的災害結構是複雜的動態系統,需要不同學門合作才能評估當下的災害風險,防災措施也應隨著氣候與社會的變遷調整。

研究天災人禍,感受普世性的自然與人性林宗弘於2009年進入中研院擔任助研究員,報到時恰巧莫拉克風災肆虐台灣中南部,當時他正在四川調查汶川大地震的災後重建狀況,這也是他進入災難社會學研究的首個研究成果。

在四川進行田野調查時,他以災區「地方社會」的作用以及「災民的主體性」為研究重點。

他說,「我曾經拜訪過一位社區重建組織的領袖,是一位在震災中失去雙腿、和一條手臂的女性。

即使失去肢體,她依然相當積極,活躍地聯繫社區成員,改善每個人的處境。

」 在兩岸三地的不同社會進行研究時,一開始總會感受到文化差異,但是隨後浮現的,是相似的物質困境以及人性。

除了災難社會學,林宗弘曾在香港科技大學攻讀博士,也專精於分析華人社會階層化,隨著許多菁英學者展開中國社會學研究。

他認為,相對於中國的威權政治,台灣的民主體制讓社會建立更高的韌性,但是隨著社會階層化加劇,中下階級或弱勢族群的脆弱性可能提高,社會整體的風險也會隨之惡化。

博士班之前,林宗弘曾在全國產業總工會擔任宣傳部主任,協助關廠工人抗爭、在勞委會前埋鍋造飯。

他也曾和其它學者合著獲得2012年金鼎獎的《崩世代》,探討台灣社會在跨國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國家政策的運作下,即將遭遇的財團化、青年貧窮晚婚晚育,導致少子女化、與人口老化的社會危機。

林宗弘以社會學觀點提出,或許有些老人覺得年金契約不可違背,但是社會契約必須隨著環境與狀態調整、進行權益的再分配,沒有人的利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圖│全國產業總工會 他說,博士班之前,忙著工運,從沒想過自己會來「讀書」,後來工運工作過於疲乏需要轉換心情,才試著攻讀博士。

現在依然想改善勞工的處境,但是方式改變了,從事學術工作也很有成就感。

著作《崩世代》之後,林宗弘續以「世代」的角度研究台灣社會。

圖│台灣勞工陣線 林宗弘說明,現在團隊延續的研究,是對《崩世代》的補遺。

「我們發現,除了階級因素之外,『世代』因素也影響許多社會現象。

例如控制其它所有因素後,台灣1980後出生世代的起薪與薪資成長率,就是比稍早的世代低。

台灣現在有許多政治權力、文化價值觀的拉扯與衝突,都是以『世代差異』為重要來源,這是很有意義的研究方向。

」 2017-10-17 採訪撰文|林任遠 美術設計|張語辰 延伸閱讀 林宗弘的個人網頁 林冠慧、林宗弘*、張宜君、葉錦勳、劉季宇、詹忠翰、胡伯維,2017,〈地震、屋毀與傷亡:集集地震風險的因果分析〉(Earthquake,HousingDamage,andFatality),《都市與計劃》,44(1),83-112。

LinKuan-HuiElaine,LeeHsiang-Chieh,LinThung-Hong*,2017,“Howdoesresiliencematter?Anempiricalverificationoftherelationshipsbetweenresilienceandvulnerability”,NaturalHazards,88(2),1229-1250. 林宗弘,2015,〈臺灣階級不平等擴大的原因與後果〉,《台灣經濟預測與政策》,45(2):45-68。

ThunghongLin,2015,“GoverningNaturalDisasters:StateCapacity,Democracy,andHumanVulnerability”,SocialForces,93(3),1267-1300. 張宜君、林宗弘,2013,〈數據的災難?九二一震災社會調查資料庫的現狀與限制〉,《思與言》,51(1),269-312。

張宜君、林宗弘,2012,〈不平等的災難:921大地震下的受災風險與社會階層化〉,《人文與社會研究集刊》,24(2):193-231。

地震社會學社會所階級 本著作由研之有物製作,以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4.0國際授權條款釋出。

上一頁Previous突破光學極限,打造奈米雷射元件──呂宥蓉 Next越過絲路的摩登探險家──鍾孫霖的地質調查之路下一篇 相關文章 聯考、基測、會考後,你的同學換成誰?高中升學制度的公平性研究 2021-11-30 只有亞洲愛補習?哪一類型學生更常去補習?跨國研究大揭秘 2021-11-12 無煙硝的跨國戰爭!審查刪文、製造訊息,資訊獨裁的雙重手法 2021-08-31 從「膠鞋廠童工」到「尋租中國研究者」──吳介民與他的知識遠航 2021-04-26 「一條魚半身酥脆、半身活著,你吃不吃?」吳介民的中國田野札記 2021-04-23 隔離者為何想「落跑」?防疫點日記找答案 2020-12-14 中央研究院 研之有物 ©COPYRIGHT2021  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  research.sinica.edu.tw 訂閱電子報 立即訂閱研之有物電子報,一起探索這世界 Email 訂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