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生學習 - MBA智库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終生學習(Life-long learning)終生學習是指個體的學習活動是一生中連續不斷的過程。

這就意味著每個人都有接受教育,參加學習的權利,每個人都應該獲得均等的教育機會。

終生學習 用手机看条目 扫一扫,手机看条目 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終生學習(Life-longlearning) 目錄 1什麼是終生學習 2終身學習的功效 3終生學習的特征[1] 4參考文獻 [編輯]什麼是終生學習   終生學習是指個體的學習活動是一生中連續不斷的過程。

這就意味著每個人都有接受教育,參加學習的權利,每個人都應該獲得均等的教育機會。

事實上,這是一種理想狀態。

  在員工培訓中,終生學習是指組織為員工提供持續的培訓機會,其形式多種多樣,既包括業務和技能培訓,也包括思路拓展和學位培訓等。

在終身雇佣不復存在的今天,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雖然企業無法提供終身雇佣的承諾,但有競爭力,希望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的企業,可以提供終生學習的承諾,使員工具有不斷更新的知識和技能結構,終身具有工作競爭力。

[編輯]終身學習的功效   終身學習有如下幾個功效:   1、使員工掌握最新的工作技能。

  2、終生學習的機會具有天生的激勵性,它能幫助員工制定未來的個人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增強員工的自信心和能動性,給員工帶來成就感。

  3、雖然終生學習不能消除裁員帶來的負面影響,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員工重新就業的能力,因此也是一種有效的保障方法。

[編輯]終生學習的特征[1]   1、在終生學習中,人是學習活動的主體   人處於社會發展的中心,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

人在一生中出於自己生存發展的需要,出於外部環境的壓力,出於對人的生活質量、人的尊嚴和生命價值的追求,自我意識不斷地覺醒,終生進行學習。

這是人在社會生存的最佳的選擇。

人是社會的主體,人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

在人一生的學習中,充分發揮人的主體作用,才符合學習活動本身的規律。

到成人階段,成人認知的發展,情感的發展,人格的發展都比較成熟。

成人能感受到社會環境的壓力,產生學習動機。

相比較而言,成人自我導向學習的能力比兒童和青少年強,即:從自己現有的狀況設定下一個學習目標,自己尋求學習的內容和學習的途徑,以及對學習的自我調控和自我評價。

在學習中,成人已充分顯示了其主體性。

在學習活動中,也只有強調了學習者的主體地位,才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2、學習貫穿於人從生命開始到結束的全過程   人在一生中都需要發展,因而人總在自覺地或不自覺地進行有意識的或無意的學習。

人處在一個動態發展的社會環境中,信息技術的發展使社會變遷的速度更快,社會對人在社會中生存所具有的整體素質要求在變動之中。

人的一生是一個逐步成長的過程。

人從出身之始,就開始了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

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承擔不同的社會角色,有不同的發展任務人在一生中都面臨著生物的發展、認知的發展、情感的發展和社會發展。

僅就其職業生涯而言,也有轉換、升遷、失業等等問題。

此外,個性、潛能、情感在人的一生中總在發展、變化。

人又生活在動態的社會環境中,社會和人都在變化,人要適應社會變化,要促進社會發展,要與社會在動態中達到平衡,學習必然會貫穿於人一生的全過程。

  3、終生學習是個別化和個性化的學習   對於人心理的生理基礎研究已經取得較為一致的認識是,除孿生者具有相同的染色體配對組合和基因外,世界所有人口中再也找不到任何兩個人的遺傳因素相同。

這是人和人之間永遠存在者個別差異的根本原因。

人的差異性是社會的客觀存在。

而人們所處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家庭環境、教育條件的不同又使人與人之間的個別差異進一步擴大,而且更為多樣化。

  由於人們的認知特征、情感方式、個性結構的巨大差異,由於人們所處的環境和承擔社會角色的不同,在成人中,由於不同個體受教育程度和經驗結構的差別,還由於因此產生的對人的生命價值取向的千差萬別,就有了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等的多樣性和多層次性。

[編輯]參考文獻 ↑馬蒂.試析遠程教育對終生學習的重要性 取自"https://wiki.mbalib.com/zh-tw/%E7%BB%88%E7%94%9F%E5%AD%A6%E4%B9%A0"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3 赏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下载MBA智库,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复制该内容请前往MBA智库App 立即前往App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或投訴舉報。

本條目相關文檔  論現代程教育終生學習中的用9頁 淺析知識經濟與終生學習2頁 在先進位造中員工必須終生學習2頁 論現代程教育終生學習中的用-9頁 打造企業學習氛圍促使員工終生學習-騰訊35頁 論現代遠程教育在終生學習中的作用7頁 淺談自主學習及終生教育能力的培養6頁 論現代遠程教育在終生學習中的作用-7頁 英語教學中中職生終生學習能力的培養5頁 終生領導56頁 更多相關文檔 本条目相关课程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Zfj3000,KAER. 頁面分類:培訓方法 評論(共2條)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終生學習"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24.126.23.*在2010年10月27日22:48發表 終身學習LifelongLearning 終身學習是指社會每個成員為適應社會發展和實現個體發展的需要,貫穿於人的一生的,持續的學習過程。

即我們所常說的“活到老學到老”。

“終生”與“終身”的區別 漢語中的“終身”跟“終生”都指人的一生、一輩子,但是,在語義側重點上有所不同: “終身”側重於指切身的事情,常用於生活、婚姻、利益、職業、職務、權利等方面。

所以,在漢語中常說:“終身之計”、“終身大事(多指婚姻)”、“終身保修”、“終身不孕”、“終身殘疾”、“終身保險”、“終身養老金”、“終身總統”、“終身名譽教授”、“終身不娶”、“終身不嫁”等。

“終生”則側重於事業方面,多用於事業、工作、使命、抱負、業績等方面。

例如: (1)改良小麥品種實現大面積增產,是他終生為之奮鬥的事業。

(2)這次實驗成功之後,他終生與海水養殖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

(3)幫助病人擺脫疾病的折磨,是醫務工作者終生的神聖使命。

(4)在數學研究領域做出成績,是這位數學家終生的抱負。

為此,他刻苦鑽研,終生不渝。

(5)在物理學研究中發現這一規律,是他終生最突出的業績。

使用漢語的時候,應當根據“終身”和“終生”在語意側重點上的不同,將兩者區別對待。

因此,不宜說“終生受益”,應當說“終身受益”。

終身學習的含義 1994年在義大利舉行了“首屆世紀終身學習會議”,提出了終身學習是二十一世紀的生存概念。

終身教育的理念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終身學習成為時尚。

現代教育思想達到共識:終身教育是“人們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種培養的總和”,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終身教育貫穿於整個人生,是人自發地、主動的、持續的教育過程;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涉及人的思想、智能、個性和職業等方面的內容。

處於現代社會中的人,學習是不能一次性完成的,終身學習觀點激勵人們從生到死堅持終身學習自己教育自己。

二、終身學習的意義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才是財富。

我們從小就開始接受教育,學校教育使我們獲得的知識無疑會讓我們終身受益,但不能完全適應現代化的教育需要。

人在大學獲得的知識只占一生所需知識的很少部分,很多知識要在學校後教育中獲得。

我們不能固守原有的那點知識而企望它管用一生。

當今世界,科技突飛猛進、信息與日俱增,社會各個領域的科學知識不斷由單一走向多元,不斷向更深更廣的層面發展。

中國加入WTO以來,外語、經濟、法律、電腦信息技術等專業日益火暴,要求學習和更新專業知識的人越來越多。

因此,終身學習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219.140.220.*在2014年2月12日16:19發表 我也認為終身學習很重要,希望能推薦給我一些具體的學習資料。

我需要大量的高中化學練習題。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导航 首页 文档 百科 课堂 商学院 资讯 国际MBA 商城 個人工具 用戶登錄創建新帳號 打开APP 搜索   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0,074个条目   首页   管理   营销   经济   金融   人力资源   咨询   财务   品牌   证券   物流   贸易   商学院   法律   人物   分类索引   查看 條目討論編輯收藏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 工具▼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載文件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链接 導航 最新資訊 最新评论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编辑实验 使用帮助 创建条目 随便看看 煤氣燈效應第一性原理柯西中值定理250定律INFP數字經濟職業發展路徑阿米巴管理模式康波周期霍英東 奶頭樂理論蘑菇管理定律猴子管理法則情緒ABC理論100個最流行的管理辭彙垃圾人定律21天效應破窗效應SWOT分析模型懶螞蟻效應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最後更改13:01,2012年5月23日. 智库首页- 百科首页- 关于百科- 客户端- 人才招聘- 广告合作- 权利通知-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2021MBAlib.com,Allrightsreserved.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2707号 问题分类 类型 反馈内容 添加图片(选填)0/9 联系方式 取消 提交 提交成功 反馈结果请前往MBA智库App查看(我的>帮助与反馈>我的反馈) 知道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