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思考:杜威論邏輯思維 - 博客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書名:我們如何思考:杜威論邏輯思維,原文名稱:How We Think,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4772438,頁數:304,出版社:商周出版,作者:約翰‧杜威,譯者:章瑋, ...
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博客來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0結帳
您好 ( 登出 )
登入
加入會員
購物金
購物金 0
儲值金 0
E-Coupon 0 張
單品折價券 0 張
OP點數兌換
會員專區
電子書櫃
線上客服
繁體
關閉廣告
展開廣告
回博客來首頁
客服公告:反詐騙!提醒您「不碰ATM、網銀,不說信用卡資料」詳情
移動滑鼠展開全站分類
:::全站分類
全站分類
:::網站搜尋
全部
展開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訂閱
影音
百貨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快速到貨
禮物卡
搜尋
熱門關鍵字
貿易戰就是階級戰
Middle
最強獨家
曬書3本199
中文書
兒童暑期閱讀
2022曬書市集
新書
預購
排行榜
選書
即將出版
特價書
香港出版
讀者書評
出版社專區
分類總覽
博客來中文書人文社科哲學西方哲學邏輯/思考商品介紹
主題活動
試閱
我們如何思考:杜威論邏輯思維
HowWeThink
可購買版本(2):
電子書
優惠價224元
平裝
優惠價253元
已追蹤作者:[ 修改 ]
確定
取消
作者:約翰‧杜威
新功能介紹原文作者:JohnDewey譯者:章瑋出版社:商周出版
新功能介紹出版日期:2017/06/15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20元
優惠價:79折253元
優惠折扣萬種書籍598再9折|7/23-7/24週末限定!
使用購物金最高可抵100% 詳情
1點OPENPOINT可兌換1點購物金,1點購物金可抵1元,實際點數依您帳戶為準。
如何獲得OPENPOINT點數?如何兌換購物金?詳見OPENPOINT說明
查詢我的購物金?登入會員專區
運送方式:臺灣與離島海外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可配送點:全球可取貨點: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
載入中...
我要寫評鑑
分享
優惠組合
我們如何思考:杜威論邏輯思維
原價:320元
加
路上觀察學入門
原價:380元
優惠組合價
紙上的祕密航道_人文社科REOPEN,精選2本75折
2022-06-15→2022-08-31
原價:700元
組合價 75 折 525 元
放入購物車
上頁下頁
內容簡介
思考的本質是什麼?如何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跟著大師學邏輯思考與反思,真正了解思考的特性,理解思考的過程,並運用科學訓練方法以強化思辨能力。
影響二十世紀前期美國與中國教育思維最大的哲學家杜威,提出近百年仍適用於當代的「思考」五大邏輯步驟:1. 發現困難情境2. 找出問題所在3. 提出解決問題的假設4. 推論各假設的結果,探明哪種假設可以解決問題5. 驗證假設以科學態度養成思考習慣,各種問題迎刃而解!中國知名學者胡適,教育家蔣夢麟、陶行知、郭秉文、張伯苓,報業家史量才等人都曾是杜威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任教時的學生。
胡適終生服膺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陶行知深受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觀點的影響。
杜威認為教育必須以反省思考為目的。
本書就是針對當時美國教育在培養學生思考上存在的問題而撰寫的,杜威在書中運用了大量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詳細闡述了我們進行思考時的不同過程。
全書共三大部,第一部訓練思考的問題,說明什麼是思考、訓練思考的必要性、思考訓練的自然資源、學校環境和思考訓練、心理訓練的方法和目標。
第二部合乎邏輯的考量,說明完整思考行為的分析、系統性的推論、判斷、概念和理解、具體和抽象的思考、實證和科學思考。
第三部思考的訓練,說明活動和思考訓練、語言和思考訓練、心智訓練的觀察和資訊、複述課程和思考訓練。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約翰‧杜威JohnDewey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教育學家之一,他的思想涵蓋理則學、認識論、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哲學、美術和宗教,深刻影響了二十世紀美國的教育思維,因此被認為是美國思想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學者。
美國還曾於1968年發行杜威紀念郵票。
杜威出生於佛蒙特州伯靈頓市,家中經營一家小雜貨店。
1875年,杜威進入佛蒙特大學就讀,開始接觸到進化論。
大學畢業後,杜威先後在兩所中學任教,這時期他閱讀了大量與哲學有關的書籍,深受美國聖路易黑格爾學派刊物《思辨哲學雜誌》影響。
1884年,杜威取得約翰.霍普金斯哲學博士學位後,執教於密西根大學,開始關注教育課題。
1919年~1921年,杜威受到胡適、蔣夢麟、郭秉文的邀請,來到中國。
在北京、上海、山東、山西、江蘇、浙江等13個省市巡迴演講。
因此他的實用哲學對中國現代思想、文化,尤其是教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胡適曾說:「自從中國與西洋文化接觸以來,沒有一個外國學者在中國思想界的影響有杜威這樣大。
」杜威一生學術著作豐富,主要代表作有《民主與教育》、《哲學的改造》、《人類本性及行為》、《經驗與自然》、《確定性的追求》、《藝術即經驗》、《邏輯:探求的理論》、《公眾及其問題》、《人的問題》等等。
譯者簡介章瑋蒙特瑞國際學院筆譯碩士,旅居美國。
現任本土化專案經理、幼兒中文老師,以及兼職譯者。
認為翻譯是用文字說故事,每一篇翻譯都是一個新世界。
喜愛旅行、甜點、繪本。
目錄
導讀(邱淑惠/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專文推薦:活生生生活著的杜威(吳毓瑩/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前言第一部:訓練思考的問題第一章:什麼是思考?第二章:訓練思考的必要性第三章:思考訓練的自然資源第四章:學校環境和思考訓練第五章:心智訓練的方法和目標:心理學和邏輯上的第二部:合乎邏輯的考量第六章:完整思考行為的分析第七章:系統的推論:歸納和演繹第八章:判斷:事實的詮釋第九章:意義:或,觀念和理解第十章:具體思維和抽象的思考第十一章:經驗和科學思考第三部:思考的訓練第十二章:活動和思考訓練第十三章:語言和思考訓練第十四章:心智訓練的觀察和資訊第十五章:授課和思考訓練第十六章:一般性結論
看更多
序
【審定.導讀】邱淑惠/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經典推薦】吳毓瑩/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吳豐維/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導讀]世界星移斗轉,教育卻古今一轍?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邱淑惠杜威是與國父孫文同時代的哲學家。
國父在中國掀起一場政治革命,杜威則在美國掀起了一場教育改革。
杜威反對傳統灌輸式的教育理念,他倡導的「教育即經驗」、「從做中學」、「以學生為本位」等,是現代教師耳熟能詳的理念。
但教育改革至今,杜威的理念仍然未能普遍落實。
這或許是因為我們的師資培訓,無法培育能落實杜威教育理念的教師。
再加上,家長和政客對杜威的教育學不甚瞭解,即使學校、教師有心改革,也需要面對重重阻礙。
在杜威創建他的實驗學校一百二十年後的今天,世界星移斗轉,學校的教學方式,卻仍是古今一轍。
筆者當初選擇投入幼兒教育領域,也是有感於小學以上的學校教學,過度強調片段、抽象的知識,無法讓孩子感覺到知識的價值。
最能實踐杜威教育理念的,可能只有在幼兒教育階段。
如今「從做中學」,以「幼兒為本位」,已經在許多幼兒園落實。
但筆者在大學任教,依舊常遇見無論如何提問,總是沉默以對的大學生,難免心中質疑,我們的教育怎麼了?在幼兒園經常可以看到,孩子搶著舉手回答問題,對事物勇於探究,這樣的孩子長大怎麼會變成這樣?我們可以如何重燃孩子的學習熱情?在杜威的這本書裡,可以找到解答與具體建議。
教育應該如何落實?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確定教育的目標為何。
如果我們希望培養能獨立思考的孩子,就要知道人在哪種狀況下比較願意思考。
杜威認為思考不是自發的,是要有困惑、碰到問題才會開始思考。
那麼,教育就應該營造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面對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練習思考。
大學生面對教師提問時的表情木然,是他們已經不習慣思考,還是問題無法引起他們的興趣,沒有動機思考,或不想回答問題,還是在他們過去的學習經驗中,已經習慣老師有他們想要的答案,如果猜不到老師要什麼而無法不回應,他們知道老師通常會自行宣告答案。
這樣的互動,是不是已經讓孩子不習慣思考?本書的第一部,杜威就仔細地討論思考的定義,以及在學校環境中,教師所提供的榜樣、學科本身的特質、當今的教育目標,都可能破壞學生的思考習慣。
第二部,杜威討論完整思考的步驟,以及思考過程所涉及的判斷、詮釋和歸納演繹。
杜威也對具體思維和抽象思考,經驗法則和科學思考加以區別,為本書第三部的思維訓練提供立論基礎。
例如,教學要從「具體到抽象」。
這句名言大家都聽過,但對何謂具體,何謂抽象,沒有清楚的概念,經常詮釋為「教育應該先從教導具體的事物開始,再提升至抽象的理論」,但這只是一知半解。
依據這樣的詮釋,教師以為只要讓孩子用木條、豆子或圓點等實物,完成老師指定的數字問題就是具體。
但就杜威的觀點而言,「具體是指將思考應用於活動上,以便解決實務上的困難」,「只要讓孩子清楚知覺到數字關係的用途和意思時,就算只使用數字本身,數的觀念仍是具體的」,例如查看時刻表和價目表,規劃旅行出門和回來的時間,以及計算所需車資,就是由解決實務問題瞭解數字。
思考訓練應該要用生活化的問題,啟發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養成探索和測試的思考習慣。
然而學校教育太常提供人為虛假的問題,例如雞兔同籠,讓孩子無法感覺到知識的價值而喪失求知慾。
由杜威的觀點來看,面對課堂中大學生沉默以對的問題,筆者身為教師,應該以身作則,由解決這個問題開始進行思考。
由本書建議的思考步驟,筆者可以透過觀察、蒐集資訊定義面臨的問題,確定這群大學生不回答問題,是習於被動等待老師傳遞知識,還是筆者的提問與生活脫節,學生無法回答或沒有意願回答,又或者是筆者的教學規劃無法引起學習興趣,還是以上皆是,或者以上皆非。
面對這種種的聯想,筆者心中要先有個暫定的假設,才能擬定解決方案。
如果筆者對大學生的思考能力還抱希望,先假設問題是出在自己的教學規劃上,那麼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應該是改變教學規劃。
傳統上的教學規劃有五個步驟:(1)準備,(2)呈現,(3)比較,(4)總括,和(5)將通則運用至新例子上。
杜威指出這五個步驟,與思考的三步驟相符:(1),了解特殊或特定的事實:用問題喚起學生的經驗,將經驗與新的學習內容連結,目的是讓學生學習特定事實。
(2),理性地總括:讓學生比較新學到的事實,排除事物間偶然和不重要的特性,形成新觀念和新原則。
(3),應用和證實:應用新原則到新情境,測試原則的適用性。
也就是,教學規劃與思考步驟有相似的邏輯順序。
杜威更強調,這樣的邏輯性,只是教師備課前的思考順序,是一個已經熟悉教材的專家思考方式。
但初學者的思維不是如此,實際的授課程序要因應學習者的心智,可以從任何一個步驟開始,而且過程可能是在這些步驟間,來來回回的曲折進行,需要靈活彈性。
據此,筆者可以反思的是,自己的教學步驟,是不是和大多數教師一樣,過於僵硬,準備和呈現知識階段過於冗長,讓學生的注意力雲遊四海。
筆者改變教學規劃的具體作法,就可以是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應,彈性變化教學步驟,例如:在教育概論課程中,不再給予過長的準備呈現階段,而是提早讓學生應用知識,針對教育議題辯論,讓學生由辯論過程中,發現原則的不適用之處,然後才倒回去蒐集遺漏的事實、修正觀念等等;在步驟間來回穿梭,就像高山火車,以「之」字形的方式前進。
當筆者實際執行改變後,也要繼續蒐集學生的反應以檢視成效,然後據此修正假設或確立假設。
閱讀此書,筆者發現,杜威百年前指出的思考與教育迷思,百年後依然存在。
杜威的理念依然前瞻。
少數筆者所見,能落實杜威教育哲學的學校,學生也如杜威所預測的樂於學習,勇於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本書所談的完整思考步驟,也可用於解決讀者在其他領域中遇到的困難。
時值政府大力推動實驗教育之際,誠摯的期待杜威的理念,能在更多的學校落實。
最後,要回答有些人心中的疑惑:為了學習數字的實務應用,就要出外旅行,是不是大費周章?杜威強調的學習是統整的。
一個統整的課程主題,例如:廚房裡的科學,可能為了製作酵母,而出外探訪老祖母的祕方,而這樣的外出,正好需要規劃行程。
生活中存在太多的真實問題,可以提供孩子思考的機會。
有規劃的老師,不會只是為了旅行而旅行。
〔專文推薦〕(摘錄)活生生生活著的杜威吳毓瑩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我們如何思考》(Howwethink)書名很杜威。
很少書名,尤其屬於比較嚴肅的內容或課題,會把「我們」兩個字放進來。
正如杜威一向的風格,他與我們在一起。
整本書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界說思考、思考的培訓原則、以及培訓的意義與目的。
雖然說第一部的標題是「培訓思考的問題」,然則此問題不是在問培訓思考過程中會出現什麼問題,所以我們要如何面對與處理。
「問題」在這兒指的是「為何要培訓思考?」此一根本性問題,亦即問,「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走過嚴肅的「思考有何意義」之後,我們進入第二部分,杜威在第二部中進行重要概念的解說,以及這些概念在我們思考歷程中扮演的角色、發揮的功能。
在這部分中,我們將會讀到歸納與演繹、事實與判斷、理解與意義、以及科學性思惟。
我在寫序的那一天,四月四日兒童節,發生了一個悲慘的意外。
美國紐約皇后區一位十三歲少女,手機掉落地鐵站的軌道上,她跳下月台去撿,試圖爬上月台時,慘遭進站的列車撞上,送醫後傷重不治。
在這不幸的意外中,事情發生的那一刻是:「手機掉落軌道,我要把手機撿回來。
」這是直覺,如果馬上以直覺來行動,跳下軌道撿手機,我們便服膺了直覺,沒有思考。
如果此時轉入思考的模式,這一個事件便成為待解決的問題,思考開始啟動。
此時讀者不妨先自己假想,你的思考歷程是什麼…….想好後再讀下一段。
你大概會這樣想,糟糕,手機掉了,怎麼辦?要不要跳下去撿?哇,地下鐵軌道耶,會不會被撞死?好怕被撞死;抬頭看看遠方,好像沒有車過來;那我估計跳下去再爬上來,應該時間很短,足夠我撿起手機再回來的;再說我身手矯健,動作很快;前看後看,估量好沒有車的影子,加上自己的好體力,好,沒問題,我可以去撿。
於是你跳下去,且身手矯健立刻爬上來,撿回手機。
這是可能的,你也成功了。
或者,另外一個路徑,你抬頭看看遠方,沒有車過來,你甚至於趴在地上聽聽是否有車過來(像古代戰爭片那樣),不過大概聽到很多聲音實在無法判斷;你很想跳下去撿手機,但是你滿害怕的,也記得有警告提及任何東西掉落軌道,都要通知站務人員不可以進入軌道區;最後,你轉身跑去找站務人員,想要在列車入站時撿起手機,可不要被輾破掉就可惜了。
這樣一段歷程,以杜威來說,就是思考歷程,包含五個步驟:1. 遭遇問題或困難,2.辨識與定義問題,3.聯想可能的解決方案,4.推論方案的可行性或後果,5.進一步觀察與實驗以得到結論。
這些步驟其實很簡單,在我們每天生活中不斷重複演出。
那孩子或許也經歷了思考,最後作出判斷,遺憾的是發生這悲劇,家人、朋友、師長,都很難過。
成為思考上自由的人可以擺脫感官的束縛,然而,卻不表示感官是錯或不可依循,感官的立即性感受,有時候亦可解懸與救命。
還記得考試時候,必然耳提面命,碰到困惑的問題不知該如何選擇時,就以直覺來判斷,因為人類有很多學習,是先以感官留存在直覺中還未被意識覺察到。
所以,感官或直覺沒有不好,但在於我們如何使用,這就是心智訓練。
杜威在第六章最後,提醒我們,受過訓練的心智、也是教育的目標,在於讓我們得以判斷思考的步驟,要執行到什麼程度。
每一個案例有不同重要性與脈絡因素,受過訓練與教育的心智便能根據經驗,掌握時機,判斷思考步驟的進程與快慢。
經過訓練後的深思熟慮往往能對困難情境的判斷與行動,更為敏銳與直捷。
結合第一部與第二部內容,我們得到結論,思考的訓練與教育,讓我們在智能上與心靈上,作一個成熟的自由人。
咀嚼完第一部與第二部,接下來,你會進入愉快的第三部。
啊?第三部:思考的訓練,會是愉快的嗎?是的,相信我。
其實我更想建議讀者,如果不太喜歡讀這些意義、定義等的嚴肅內容,或者說,意義你已了然於胸——就是思考很重要啊;定義,你早已清楚摸透。
你就是想要知道:到底思考要如何訓練呢?我買這本書的目的,不是要追尋意義或是解析定義,我想要知道怎麼行動、行動、行動。
是的,我相信有些讀者是行動派與實踐者,那麼展開第三部,你就掌握了思考訓練的要方。
我在序言開端時提及了做中學。
做,就是思考訓練的起始點。
最最根本的做,就是我們的成長。
我們哭泣、吃奶、走路、說話,成長,起始於腦部的指揮,身體的行動。
因而,我們透過身體在社會互動脈絡中行動,得到訊息回饋給大腦,建立經驗。
經驗的建立,學習的開始。
杜威說,心智生命的型態結構,實乃奠基於四、五歲時候(第十二章)。
阿德勒也說,二、三歲時,孩子已經開始在摸索如何適應環境、也正在定向如何讓自己更好、超越自卑的生活目標(Theeducationofchildren,A.Adler,取自《EducationforPrevention》,2006,頁112),阿德勒同樣也說(頁135),孩子四歲或五歲左右,他的生命風格雛形差不多已經建立好了,此時孩子會發展出對生活的適應與彈性,與社會的感情,對環境的態度,依此方向,生命便不斷持續下去。
兩位學者所說的,事實上與我們的俗諺,「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不謀而合。
杜威曾於一九二〇時候來到北大,北大校長蔡元培,授與杜威北大榮譽哲學博士,盛讚杜威為孔子第二(thesecondConfucius)(〈TimeMagazine〉,1928六月號封面故事)。
巧合的是阿德勒在西方也獲得此美名,在阿德勒《thescienceofliving》書中的作者介紹裡,PhillipeMairet盛讚阿德勒是西方的孔子(1930/2011,頁30)。
百年前,兩位西方的孔子,皆清楚強調兒童教育的重要,早自三歲左右,心智的型態、生命的風格、習慣的雛型,大體上已經有一個樣貌了。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想到此,有遠見的父母,皆要謹慎嚴肅看待而且認真學習如何教養孩子。
但也不禁讓人擔心,如果小時候沒有培養好基礎呢?那怎麼辦?先別緊張,孔子老人家已經說過了,「我欲仁,斯仁至矣」,阿德勒也說,正因為我們人類天生自卑與脆弱,所以我們群居在社會中生活,也因此,社會情懷與社會合作就是我們的救贖(《thescienceofliving》,1930/2013,頁264)。
是的,杜威也說,上一代的成就,形成了帶動與領導下一代活動的起點與平台,因此,孩子站在我們的肩膀上繼續前行。
假若沒有這樣的過程,每一個世代都只得艱辛地為自己存活、為擺脫野蠻而打拼(第十二章),文明的故事便不復存在。
三位東西方孔子跨越時空告訴你,當你心中存仁,想著社會與下一代,你便可以擺脫那已成過去的小時候,身為智能上的自由人。
回到我們對於下一代的任務,思考的訓練,有什麼相應的方法?如果我們仔細回想第二部所說的思考五步驟,你也可以自己試一試,歸納出思考訓練五步驟。
闔上書,你有許多思考、判斷、與行動的經驗,如果要訓練別人或者鍛鍊自己的思考,你尋思自己過往的生活經驗,你覺得思考要如何訓練呢?沒錯,當問題來臨時,你回到自己的經驗資料庫,這便開啟了思考的寶盒,同樣的,也啟動了訓練的起始。
無論你結果想出了什麼訓練步驟,這樣開始,就很杜威了。
思考要如何訓練?當然,最最好玩的,莫過於玩這回事兒。
杜威百年前就說了,要把智能潛力與藝術、工藝、職能工作結合,重新組合課程,讓盲目的競爭比較與一成不變的經驗,轉化為豐富有趣與啟動能量的實驗與學習。
思考訓練的關鍵處在於帶出經驗,從經驗開始。
例如,學習河流,如果孩子沒有看過河流,那麼,排水溝也是一個很好的比喻。
當然,現代城市裡,連排水溝都很難看到,那麼下雨時的水窪或是泥土上的水流等等都是生活經驗。
設計者要想盡辦法為提升孩子的學習作好準備,導入孩子的經驗。
整個教學過程中,責任歸屬必須很清楚,老師的責任是作好規劃、設計與準備,在師生互動歷程中,向孩子提出建議性、啟發性的問題,轉而把智能思考的責任,交給學生。
學生則要在心智上歸納出或聯想出原則,尤其要展現出這個原則如何來自證據,而證據又如何支持此原則。
我如何開始呢?回到自我經驗吧如果你曾擔心這一本書會不會很哲學,概念繁多,定義繁瑣,論證無趣,那麼,別擔心,建議你從第三部訓練開始讀起。
第三部很務實也很有趣,很貼近你的經驗——因為,無論如何,你都曾經是個孩子,雖然你不覺得自己是思考訓練者或教育者,但是一旦你打開這本書來閱讀,我相信你對於思考這回事,充滿著好奇。
為了不讓你失望,維持你的興趣,我挺建議你從第三部開始讀起。
第三部開章明義,談的就是玩。
如果你的經驗被喚起,呼應到,讀完之後,很想繼續往下深究,那麼,杜威成功了,你有第一部與第二部、兩部分的內容可以選擇。
如果你是喜歡一探究竟的人,總是喜歡問「憑什麼?」這類的問題,建議你不妨跟著杜威的思緒,從第一部開始讀起,你將會得到根本性的答案。
如果你不滿意第一部所寫的內容,那麼,你可以把書放回書架上,不需要再打開來閱讀。
你不妨自己來寫寫看,試試看,就這個根本性/批判性/反省性問題,書寫你腦袋裡的答案。
如果你一向不喜歡問為什麼,認為這樣的問題想多了,容易成為往前邁進的絆腳石,你喜歡腳踏實地的工作。
那麼,第二部,有清楚的定義與邏輯,詳細解說思考歷程所包含的要素,非常適合總是挽起袖子好好做事的你。
我們在閱讀這本書時,其實也是為自己開啟一個機會,展開自己的思考訓練。
自我是最了解自己的教練,訓練細節都寫在第十五章中,但是你不需要從第一步開始步步推移到最後。
讀者經驗不同、風格不一、狀態各異,自然也都有自己的起始點。
那麼,你必定同意杜威所強調的,思考訓練中每一個步驟都可以成為教學的首發步驟,要看孩子的準備狀況在哪一點上(第十五章),這就是教練的專業了。
看起來,你對自己也知之算深,那麼,就打開專屬於你的那一部分吧!
看更多
詳細資料
ISBN:9789864772438叢書系列:全腦學習系列規格:平裝/304頁/21x15x1.55cm/普通級/單色印刷出版地:台灣適讀年齡:18歲~50歲
本書分類:人文社科>哲學>西方哲學>邏輯/思考
內容連載
第一章什麼是思考? (摘錄)1思考一詞的多種意義我們最常說出口的詞彙就是想法和思考。
這些詞彙我們使用得如此頻繁、使用的方式又不盡相同,很難輕易地定義這些詞彙的意義。
本章的目標即是找到一個單一且一致的定義。
想想通常如何使用這些詞彙有助於定義它。
第一,思考一詞雖然使用廣泛,但它並未被濫用。
所有想到的事物、也就是「腦中閃過」的事物,都被稱作思考。
思考一件事物,代表著以任何方式意識到這件事物。
第二,這個詞彙有限制,因為它排除了任何顯而易見的事物;我們只思考(或思及)那些我們無法直接看到、聽到、聞到或嘗到的事物。
接著,第三,此定義又局限於因某些證據或見證所產生的信念。
在第三種情形中,又可以區分為兩種類型或兩種程度。
在某些情況下,信念只需些許理由,或者根本不需要理由,就會被接納。
其他狀況下,信念的理由或根基得經過謹慎探索、也需要檢視這些理由或根基是否能充分支持信念。
這樣的過程被稱為反省思考(reflectivethought);這種思考本身就具有教育價值,而它也構成了本書的主要題材。
我們將簡短描述思考的四種意義。
一、在最廣義的意義中,思考代表所謂的「在腦中」或是「心裡閃過」的所有事物。
問「你在思考什麼」的人,並不期待你會有什麼好想法。
雖說他問的是你在思考什麼,但並不是指那種崇高、前後一致或是符合實際情況的思考。
任何天馬行空的幻想、瑣碎的回憶或是片段的印象都可以滿足他。
作作不切實際的白日夢,在我們放鬆的情境下,這些偶然飄過腦中的片段事物,在這樣隨興的定義下,就是想法。
就算不願意承認,在我們的一生中,多數的清醒時刻都是在隨興空想和不切實際夢想的伴隨下,在瑣碎無用的思考中度過的。
看完整內容連載
主題活動
【假日書店,快閃現折】萬種書籍滿598再享9折|完全選購指南|7/23-7/24週末限定!
2022大學新鮮人|升學、求職,角色換位,人生好難~博客來推薦你讀
人文社科REOPEN_主題書單
人文社科REOPEN_人文類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
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同類商品新上架
1.
無煙硝的戰場:從威權到民主轉折的國安手記
2.
真理的發現者,培根論知識與學習:科學界的哥倫布×法律界之喉舌,17世紀英國經驗哲學家
3.
埃及眾神的冥界巡禮【前篇】
4.
埃及眾神的冥界巡禮【後篇】
5.
楚材晉育:中國留美學生,1872-1931
本類暢銷榜
1.
明公啟示錄:范明公解密道德經1——從帛書《老子》談人生修行法則
2.
正是時候讀《莊子》完結篇:漫畫圖文+生活化事例解說三書套組
3.
正是時候讀莊子完結篇:莊子的遊心、養身、學愛,真自由
4.
易經白話講座:64卦,卦卦讓你找到內在真實的力量
5.
莊子,從心開始完結篇(上)大宗師:關於自由的人生解答之書
訂閱電子報
想獲得最新商品資訊,請訂閱免費電子報
關於我們
關於博客來
關於PCSC
隱私權政策
服務條款
人才募集
利害關係人專區
會員服務
加入會員
新手上路
會員分級
訂閱電子報
24小時隔日取貨
行動博客來
切換行動版
合作提案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加入供應商
AP策略聯盟
異業合作
客服中心
查詢帳號密碼
客服信箱
客服中心Q&A
線上客服
好站連結
OKAPI 閱讀生活誌
青春博客來
售票網
博客來Youtube
博客來粉絲團
得獎認證
天下雜誌2017金牌服務大賞
2016新世代最嚮往企業
SSL憑證服務
數位時代2012年台灣網站100強
電子發票推廣標章
dpmark資料隱私保護標章
數位時代2011台灣電子商務TOP50強
行政院環保署B2C網購包裝減量標章。
包裝減量。
環保材質。
循環包材。
客戶服務專線:02-26535588傳真:02-27885008服務時間:週一~五8:00~19:00,週六~日、例假日9:00~18:00,365天全年無休
博客來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臺灣115台北市南港區八德路四段768巷1弄18號B1之1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96922355-00000-9
Copyright©since1995books.com.twAllRightsReserved.
延伸文章資訊
- 1我們如何思考:杜威論邏輯思維 - Readmoo
我們如何思考:杜威論邏輯思維 · How We Think ·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跟這本相似的有... · 詳細書訊 · 媒體推薦 · 目錄列表 · 分享書書評 · 劃線註記.
- 2我們如何思考:杜威論邏輯思維完讀書評總覽
Readmoo的電子書《我們如何思考:杜威論邏輯思維》的會員完讀書評總覽,書籍簡介:思考的本質是什麼?如何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跟著大師學邏輯思考與反思, ...
- 3【《我们如何思维》读书心得1800字】范文118
他认为,教育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而思想和学习是人用来适应生活要求的工具,人为了生活而思考,所以哲学也是一种生活工具。掌握生活工具要通过教育,教育好像是实验室。
- 4我們如何思考:杜威論邏輯思維電子書 - Rakuten Kobo
杜威(John Dewey) 的《我們如何思考:杜威論邏輯思維》。 ... 跟著大師學邏輯思考與反思,真正了解思考的特性,理解思考的過程, ... 評分與書評(
- 5我們如何思考 - 图书
图书我們如何思考介绍、书评、论坛及推荐. ... 本書就是針對當時美國教育在培養學生思考上存在的問題而撰寫的,杜威在書中運用了大...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