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實驗 - MBA智库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山實驗(Three Mountain Task Perspective)三山實驗出自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之手,是皮亞傑和其助手英海爾德(Inhelder)設計的以證明 ... 三山實驗 用手机看条目 扫一扫,手机看条目 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三山實驗(ThreeMountainTaskPerspective) 目錄 1什麼是三山實驗 2三山實驗的有關爭議 3三山實驗的理論意義 4三山實驗的教育啟示[1] 5參考文獻 6相關條目 [編輯]什麼是三山實驗   三山實驗出自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Piaget)之手,是皮亞傑和其助手英海爾德(Inhelder)設計的以證明兒童自我中心化的經典實驗,它主要用來探究幼兒的自我中心化情況,研究4-7歲的兒童看問題的角度和方式。

也是他最經典的四個實驗之一。

  實驗內容:在桌子上放置三座山的模型,在高低、大小、位置上,三座山之間有明顯的差異。

實驗時,先讓兒童從模型的不同角度觀察這三座山,然後讓他坐在其中一邊,將一個布偶娃娃放置在他對面。

  此時實驗者要兒童回答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你看到的三座山是什麼樣子?”第二個問題是:“布偶娃娃看見的三座山是什麼樣子?”並要求兒童從四張圖片中指出哪一張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

  結果發現,幼兒對兩個問題給出同樣的答案,他只會從自身所處的角度看三座山的關係(如兩座小山在大山的背後),而不能設身處地從對面娃娃的立場來看問題。

皮亞傑以此來證明兒童“自我中心”的特點。

[編輯]三山實驗的有關爭議   三山實驗也不乏批評,批評者認為三山實驗難度太高,如果選材更為貼近兒童的認知水平,那麼他們是可以完成的。

如在HelenBorke於1975年報告的一項任務中,背景被設定為一個有小湖、森林、動物、建築物和人的農莊,而布娃娃被替換為美國著名兒童節目《芝麻街》中的角色Grover。

當研究者把Grover放置在農莊各處並詢問兒童它能看到什麼景象時,即使是三歲的兒童都能繪聲繪色地講述。

[編輯]三山實驗的理論意義   三山實驗說明自我中心主義是前運算階段(2至7歲)幼兒的認知特征,自我中心主義是指幼兒只從自己的觀點看待世界,難以認識他人的觀點,認為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經常假定其他人都在分享自己的情感、反應和看法。

  因此我們在和這個年齡段孩子溝通的時候,我們應該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問題,用共情的方式加以引導。

  而反對者的實驗也是一條重要的啟示:當我們認為兒童不具備某些能力的時候,可能只是問題的打開方式不對罷了。

培養孩子的能力,也許只需要換一種更接近孩子的方式。

[編輯]三山實驗的教育啟示[1]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認為,人們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是基於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外界刺激的再次加工。

於是,當我們聽別人說什麼,看別人做什麼的時候,我們更多地會從自己的立場來進行解讀,在解讀的過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態度、情感、價值觀,這往往造成了很多的不理解。

  就像我們認為小孩子看到玩具摔壞了後會哭,是因為玩具沒法玩了一樣(按照皮亞傑的觀點,孩子之所以會哭是因為他們認為玩具也有生命,摔壞了後玩具會疼)。

我們常常只是本能地從自己的立場思考,所以要完全轉換立場,實則是一件難事。

  當我們真的帶著一顆好奇心,觀察孩子,從學生的立場出發,就能夠對他們有更好的理解,也就能更好地開展教育工作。

立場的轉變並非容易的事,需要我們對學生的各個發展階段有很好的理解和大量的轉換練習。

  但並非完全做不到,轉換立場的第一步便是以好奇之眼去學習,願意充分理解對方現處發展階段的特點,瞭解他的思維模式。

比如,皮亞傑把兒童心理髮展分為了四個階段,並總結了每個階段的特征: 感知運動階段(0~2歲)。

這一階段的兒童主要發展兩項重要的成就,模仿和客體永存性,通過模仿對外在事物進行最原始的學習,並逐漸知道客體並不因自己的主觀感受的改變而改變,比如看不見不代表消失。

前運算階段(2~7歲)。

這一階段的兒童主要存在三個特征:第一,自我中心,兒童缺乏觀點採擇能力,只從自己的觀點看待世界,難以認識他人的觀點;第二,泛靈論,兒童無法區別有生命和無生命的事物,常把人的意識動機、意向推廣到無生命的事物上;第三,不能守恆和難以完成層級分類,不能守恆表現在兒童缺乏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的能力。

具體運算階段(7~12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能突破上一階段的三個特征的局限,具有守恆性、脫自我中心性和層級分類的能力。

形式運算階段(12歲以上)。

這個時期,兒童思維發展到抽象邏輯推理水平。

思維形式可以擺脫具體內容進行。

也具備了一定的假設一演繹推理的能力。

  除此之外,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艾瑞克森等人均對人一生的成長階段進行了總結。

對他們的理論的學習,有助於我們理解不同階段的學生的身心特征,從而能夠有效地轉換到學生的立場。

當理論學習和關註個體兩方面都做到時,我們便能真正地轉換立場,從而更好地理解學生行為背後的原因、觀念、情緒、期待等。

[編輯]參考文獻 ↑袁春龍.帶著好奇,貼近童心——皮亞傑理論對班級工作的啟發略談[J].班主任之友(中學版),P.53-54. [編輯]相關條目 兒童守恆實驗 取自"https://wiki.mbalib.com/zh-tw/%E4%B8%89%E5%B1%B1%E5%AE%9E%E9%AA%8C"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 赏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下载MBA智库,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复制该内容请前往MBA智库App 立即前往App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或投訴舉報。

本條目相關文檔  無錫三山仙島導游詞5頁 唐三山科創中心營銷方案117頁 蘇州三山島導游詞5頁 三山排澇站監理工作報告23頁 三山區緯二路監理工作總結18頁 成都市場-四段論中的三山演義29頁 廣州三山科創中心項目營銷策劃方案105頁 (營銷策劃)台州三山塗住宅策劃報告9頁 標書投標南海三山南村公園工程招標文件106頁 南海三山科創中心營銷方案(廣州韜略)117頁 更多相關文檔 本条目相关课程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lyn,Tracy. 頁面分類:心理學 評論(共0條)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三山實驗"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导航 首页 文档 百科 课堂 商学院 资讯 国际MBA 商城 個人工具 用戶登錄創建新帳號 打开APP 搜索   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0,016个条目   首页   管理   营销   经济   金融   人力资源   咨询   财务   品牌   证券   物流   贸易   商学院   法律   人物   分类索引   查看 條目討論編輯收藏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 工具▼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載文件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链接 導航 最新資訊 最新评论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编辑实验 使用帮助 创建条目 随便看看 第一性原理金姆定理R90睡眠法馬雪徵黑天鵝事件纏論INFP帕金森定律普希爾定律N+1賠償 奶頭樂理論蘑菇管理定律猴子管理法則情緒ABC理論100個最流行的管理辭彙垃圾人定律21天效應破窗效應SWOT分析模型懶螞蟻效應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最後更改10:33,2020年5月26日. 智库首页- 百科首页- 关于百科- 客户端- 人才招聘- 广告合作- 权利通知-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2021MBAlib.com,Allrightsreserved.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2707号 问题分类 类型 反馈内容 添加图片(选填)0/9 联系方式 取消 提交 提交成功 反馈结果请前往MBA智库App查看(我的>帮助与反馈>我的反馈) 知道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