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干擾現象之初探:以服用抗精神病藥物之女性患者為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精神科住院和門診部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女性病患,在治療過程中,部分會有月經週期不規律等失調現象,經常引起患者或其家屬產生身體抱怨、藥物服從性 ... Jolie.越界旅行 JustanotherWordPressweblog Skiptocontent ←「問世間,情為何物」 從「羅曼史」到「慾望城市」:談台灣當代女性的情慾與自主→ 月經干擾現象之初探:以服用抗精神病藥物之女性患者為例 Postedon十一月9,2006byjolie 【Abstract】 本文是透過女性的月經干擾現象,來探討月經之週期模式、象徵意義與文化脈絡間互為影響的關係。

在精神科住院和門診部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女性病患,在治療過程中,部分會有月經週期不規律等失調現象,經常引起患者或其家屬產生身體抱怨、藥物服從性降低等反應,甚至可能會進一步導致患者、家屬、與治療者轉變治療的方向。

然而,這些干擾現象,對於部分在服用藥物前,月經週期模式已有不規則現象的女性患者或家屬而言,較之於其他患者,更有著不同程度或層次的困擾。

以往對產生類似干擾現象的女性患者,臨床上之治療多著墨於緩和個體的症狀、或協助回復「正常」週期模式等生理功能之水準層次,較少論及患者在此現象下的身體感受、月經態度和治療期待等主觀經驗、以及患者與其生活世界之關係,但這些往往才是相關求醫行為中,病患主述內不斷再現的核心問題。

為此,本文先探討女性之月經干擾現象造成的身心症狀與影響,並回顧月經之象徵意義和月經週期模式的人類學相關論述,說明以科學作為一民俗醫學解釋身體規律經驗之原由,進一步將女性對身體之認知方式置於文化脈絡下,作為理解月經干擾現象的基礎背景。

目的是為了使臨床實務者、病友與其家屬等相關人員,學習將文化脈絡之於月經相關議題的形塑與影響,納入照護知識的範疇當中,進而能採取多元化的角度和協助方式,理解與處理女性相關的健康問題。

【Keywords】 服用抗精神病藥物之女性患者(psychiatricwomanwithanti-psychotics)、月經失調(menstrualdysfunction)、月經干擾(menstrualdisturbance)、月經週期不規則(irregularityofmenstrualcycle)、月經象徵意義(menstrualsymbolism)、文化脈絡(culturalcontext)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月經(menstruation)造成的身心症狀和影響,不管是在學術界的討論或是實質生活中,常以不同的面向與程度來構成不同年齡層婦女的身心經驗,因此,月經不調與所造成的經期困擾,也是婦女相關健康議題中經常被提出來討論的主題。

然而,除了是女性普同發生的生理現象之外,月經的相關知識、處理方式、以及看待正常與否的標準,在不同的文化脈絡中,相對的身心經驗與意義,是伴隨著社會價值觀與人際關係變化而具有差異性。

在精神科住院和門診部長期接受抗精神病藥物(antipsychotics)治療的女性病患*,在治療過程中,部分患者會因服用藥物導致體內泌乳素(prolactin,PRL)濃度過高,繼而引發抑制卵巢排卵功能,間接性導致如週期不規律等月經失調現象的發生1,這些失調現象經常引起患者或其家屬產生對治療期待之懷疑、身體感受及日常生活不便的抱怨,在臨床上會有藥物服從性降低、甚至可能會進一步導致患者、家屬、與治療者轉變治療的方向。

以往,臨床上對於週期不規則等月經失調現象,多半採取更換抗精神病藥物種類或劑量,以緩和副作用對月經週期性的干擾,或是建議至婦產科以相關降泌乳素藥物和給予荷爾蒙補充治療,來作進一步的症狀改善。

然而,這些失調現象,對於部分患者與家屬而言,更換藥物或是補充荷爾蒙,對於月經週期不規則的現象,仍無獲得顯著的改善,甚至在治療過程中,對於週期「規律」2的調整,可以發現患者、家屬、與治療者間是有著不同程度的理解與治療期待。

這些現象,對於部分在服用藥物前,月 經週期模式已有不規則現象的女性患者或家屬而言,較之於其他患者,更有著不同程度或層次的困 擾,即服藥前與服藥後的兩種週期不規則現象,在臨床診斷上,皆屬於「正常」範疇外的生理性異常現象,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失調引起的「疾病」(disease)(張珣1989:7);但在病人及家屬的主觀認知中,前者與後者對日常生活之影響及意義,則有程度與層次上的差別:前者,是不規則但「正常」;後者,也是不規則但「不正常」、甚至會影響到女性生殖機能的運作、是未來能否結婚生子的重要關鍵之一,即此「生病」(illness)是由此「不正常」之「疾病」所引起的個人心理或社會文化上的反應(張珣1989:7)。

在探討「月經週期不規則」(irregularityofmenstrualcycle)下的臨床現象,由於牛津英語辭典3對「失調」(dysfunction)與「干擾」(disturbance)所下的定義為:前者,任何功能外的不正常或損害,可對照「疾病」的概念;後者,對於穩定狀態的介入或攪亂,如生理性、社會性或政治性,則可對照「生病」的概念。

因此,將以「月經干擾」(menstrualdisturbance)取代「月經失調」(menstrualdysfunction)來說明「月經週期不規則」,目的是在瞭解生理層面的失調症狀之餘,同時,更能涵蓋病人或其家屬因此而起的人際及社會關係變動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限制:本研究對象是以在精神科住院和門診部長期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女性病患為主,年齡分布位於生育期間(18~45歲),以精神疾病中的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或情感型精神分裂症患者(schizoaffectivedisorder)居多,排除條件如下:懷孕或處於泌乳期(lactation)、活性與負性症狀評量表〈PositiveandNegativeSyndromeScaleManual,PANSS〉分數高於80分以下(無法確定無症狀干擾其思考認知功能、或仍具有對話的邏輯性功能),無其他臨床上重大診斷病變、酒精及物質濫用等〈腎、肝、神經系統等重大病變、心血管或高血壓病變、癲癇〉 1由於精神疾病中的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或情感型精神分裂症患者(schizoaffectivedisorder)經常使用抗精神病藥物(antipsychotics)來進行長期治療,這類「多巴胺接受體拮抗劑」(dopaminereceptorantagonist),其藥理主要是在降低患者腦部不正常分泌的多巴胺(dopamine)濃度,但由於人體腦下垂體前葉分泌的泌乳素(prolactin)之分泌主要是透過多巴胺來協助抑制正常平衡(正常婦女血中泌乳素濃度應小於20ng/ml),因此當藥物降低患者腦部的多巴胺濃度時,使得抑制泌乳素分泌的機能降低,進而導致泌乳素分泌濃度快速上昇,進而引發抑制卵巢排卵功能,間接性導致如週期不規律等月經失調現象的發生(陳信孚1999:57-64)。

2週期「規律」於本文中所指涉的意義主要是在「月經週期」(thelengthofthemenstrualcycle)、「月經來的天數」(thedurationofmenses)、「月經週期規則性」(thevariabilityinthecyclelengths)三大範疇。

定義如下:「月經週期」指月經出血的第一天到下一次月經出血的第一天這段期間;「月經來的天數」指月經出血的第一天到月經出血停止的這段期間;「月經週期規則性」指每次月經週期的天數之最常與最短間的天數變化。

(劉錦聰1999: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月經失調之概念 月經是女人的特殊生理經驗,在討論月經干擾現象與社會關係的關聯之前,筆者先回顧現行在台灣漢人社會中關於月經週期、月經失調、與月經週期不規則此臨床現象的數種論點4。

在西醫的觀點,月經是當女性之下視丘、腦下垂體、卵巢及子宮都已經發育成熟時,子宮內膜受到卵巢荷爾蒙(雌激素及黃體激素)的支配作用,使其基質細胞和腺體細胞進行週期性的成長增殖、分化、崩退而剝落出血之生理現象(毛家舲2002:15;李鎡堯2000:10)。

月經週期和月經量5通常會因人而異,濾泡期6長短是決定月經週期規律的主要因素。

月經失調現象對西醫的觀點而言,是屬於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定義為子宮內膜的不正常出血,並沒有子宮器質性的病變存在,常見的不正常子宮出血型態如稀發性月經(oligomenorrhea)7、多發性月經(polymenorrhea)8、月經過多(menorrhagia)9、子宮不定期出血(metrorrhagia)10(陳欽德1999:20),嚴重時,若超過六個月以上而無月經,則稱作閉經(amenorrhea)11,將月經的變化在「正常」的時間或流量範疇作評比標準,過多或過少則視為一種需要治療的疾病症狀。

研究焦點常放在月經經驗對婦女身心負面的影響,診斷與治療的重點不在症狀的本身,主要的治療方針是要恢復病人混亂的自然週期月經調節機轉12(陳欽德1999:22)。

   在中醫的觀點,月經是指有規律的週期性子宮出血,古代又稱月事、月水或月信,明代李時珍首稱月經(毛家舲2002:15)。

中醫理論中,認為男女皆有的天癸,是作為促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的一種陰精,來源於先天腎氣,靠後天水谷精氣滋養、支持而逐漸趨於成熟,此後又隨著腎氣的虛衰而逐漸衰竭。

因天癸的成熟和功能的建立,必須在腎氣盛的特定條件下才能實踐,並可促使任脈所司的精、血、液逐漸充沛茂盛,與沖脈相資,下行而為月經,並有受孕能力。

因此,天癸不僅是月經的物質基礎,也是促使月經來潮的一種動力,並以腎、肝、脾經、衝任及督脈與月經最具有關聯(郝愛真、王發渭2001:43)。

月經失調現象對中醫來說,是指月經在期、量、色、質方面的改變,包括月經先期、後期無定期與經期延長、月經過多、過少或閉經等屬月經病範疇。

月經失調的病因病機主要是內傷七情和外感六淫(乃自然界氣候正常變化之風、寒、暑、濕、燥火),亦有因先天不足、飲食不正確或多產房勞、精神之刺激或勞傷等原因,以致引起沖任不調、臟腑失常,血氣不足而造成月經不調(林麗美1995:5,引自楊玲玲1994)。

臨床上,月經不調常表現為:先期與過多同見,後期與過少並行,治療以「調經」13為主,並參考患者年齡,根據不同年齡的生理特性,辦證用藥(林麗美1995:5,引自歐陽會卿1993)。

目前是以中西醫學結合為取向,以西醫的病名作分類,再按不同的症狀,給予中醫辯證分類(俞瑾1999:135),因此,月經的變化於診斷與治療上,仍有「正常」的時間或流量範疇作評比標準,但在病因、病理及治療部分,仍以調節回「身體自然平衡」為其中心概念,與西醫「恢復機轉功能」的治療目的仍有所不同。

而民間的大眾醫療概念則結合中西醫以及冷熱分類和諧的觀點,認為西醫治標而中醫治本,認為心理上的煩惱會終止生理上的順暢,生理期是卵巢荷爾蒙擴大活動的時間,卵巢則受制於腦中樞。

月經失調的主要症狀有週期不順、量的多少、生理病、生理前緊張症,原因除了子宮機能、卵巢和黃體荷爾蒙的異常之外,也與貧血、內臟發炎、發育不全、便秘、緊張等有關。

除此之外,認 為經期前後女性的身體不能受涼,因為女性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輸卵管、子宮)構造精細而不能使其著涼、會造成機能低落而遲鈍、血液循環不好會導致積存瘴氣、而使腰痛與腹痛發生(林麗美1995:5,引自莊淑旂1992)。

月經的變化於診斷與治療上,並無標準的「正常」範疇作評比,強調融合兩照醫療體系下的和諧狀態,並以「因果關係」之觀點來作病因確定與治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OxfordEnglishDictionary(OEDonline)http://dictionary.oed.com/entrance.dtl: dysfunction:Anyabnormalityorimpairmentoffunction. disturbance:Theinterruptionandbreakingupoftranquility,peace,rest,orsettledcondition;agitation(physical,social,orpolitical). 4在此是以張珣的〈台灣漢人的醫療體系與醫療行為〉文區分台灣漢人社會常使用的醫療體系討論主軸,並以其中同時使用的西醫、中醫、民俗醫三種醫療體系說明三元醫療體系間的互補與分工關係,以作為解釋大眾之求醫行為(張珣1983)。

5月經量:每次的月經的經血流量會因人而異,西醫界定的正常範疇為30~100C.C.,平均量為50C.C.(毛家舲2002:15) 6濾泡期:月經出血的第一天到排卵日這段期間,稱為濾泡期(劉錦聰1999:24) 7稀發性月經(oligomenorrhea):間隔週期超過35天(陳欽德1999:20) 8多發性月經(polymenorrhea):規則的出血,間隔少於21天(陳欽德1999:20) 9月經過多(menorrhagia):子宮出血的量與天數的增加,出血間隔仍相當規則(陳欽德1999:20) 10子宮不定期出血(metrorrhagia):出血量通常不多,但出血間隔即不規律(陳欽德1999:20) 11閉經(amenorrhea):16歲以上無月經來潮稱原發性閉經,已來者若有六個月以上未來稱繼發性閉經(俞瑾1999:21) 13調經:重在補腎扶脾與調理血氣,蓋補腎以填補經血,扶脾以益血之源(林麗美1995:5,引自歐陽會卿1993) 12西醫婦產科臨床上治療無排卵性子宮出血,主要方針是要恢復病人紊亂的自然週期月經調節機轉:即內膜均勻成長、支擋結構穩定,和血管規律性收縮(陳欽德1999:22) —————————————————————————————————————————————————— 〈三〉治療過程中的月經干擾現象 承前文所提,在精神科住院和門診部長期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女性病患,在治療過程中,部分患者會因服用藥物間接導致週期不規律等月經失調現象的發生,其中月經週期不規律等月經干擾現象如下:月經不來、月經週期太長、行經期時間很長(如月經滴滴答答來了一個月不停)或很短、月經週期不穩定、經血量很多或很少、經血顏色與以往異常、乳房脹痛等。

這些失調現象經常引起患者或其家屬產生對治療期待之懷疑、身體感受及日常生活不便的抱怨,對於部分患者本身的主觀經驗而言,身體的感受是很不舒服或不自在、行動不太方便或麻煩、懷疑藥物副作用對身體的負面影響大過正面治療、擔心女性生殖機能不正常或受影響、擔心經血若未排出會導致身體機能或卵巢功能受影響、擔心無法正常懷孕或不正常懷孕、擔心影響婚姻機會或人際關係等。

以往病友與家屬會採取以下的求醫行為:一、主動詢問相關治療者並告知月經干擾現象,治療者以換藥為主要改善方針(西醫);二、仍告知治療者干擾現象,但透過建議或主動尋求婦產科或中醫婦科以藥物協助(西醫、中醫);三、不願告知治療者,認為月經干擾是不能主動訴說的事,私下就醫來改善(西醫、中醫、民俗醫);四、採取告知治療者並換藥,主動就醫但同時輔佐以食療(西醫、中醫、民俗醫);五、不告知治療者且也不尋求其他替代醫療,但以食療來進行改善(民俗醫);六、不進行任何改變,但以宿命論來作因果解釋(民俗醫);七、維持現狀而不作任何改變。

   對於此月經干擾現象,臨床上的治療方向通常以緩和患者生理症狀與改變治療方式為主要方針,但是在協調回復其「正常」週期模式,卻往往可以發現存在於病友、家屬及治療者間的認知差異,此外,在陳述干擾現象、求醫行為與治療期待等範疇,也經常會遇到主觀與客觀認知間的鴻溝,故筆者認為要理解月經干擾現象,必須先釐清象徵意義、醫療概念與文化脈絡間互相影響的關係。

二、月經的象徵意義與文化 (一)月經象徵意義與月經禁忌 以往人類學對於月經議題的比較研究,多半都是以普遍性的月經禁忌來作討論。

在這類的月經禁忌中,經血、在經期的女性、生產中排血的婦女或是停經期的女性,經常被其自身所處的文化視作具危險性、破壞性的污染源象徵,女性與月經之間的關係,經常是被視為不潔且具污染特質的力量來源。

許多文化同時可見一些相似的禁令或方式,來進行隔離與控制,而女人的身體、女性角色與月經象徵在這樣的脈絡中,被放置到關係網絡中來完成其社會角色的定位。

早期對於不潔本質研究,如MaryDouglas(2002[1966])認為具有邊緣特質的事物是具有危險性的,因為它們的特質是同時處於內與外兩邊的中介(非此非彼,同時又為此為彼),若比擬之社會結構中的邊緣,其身分是最具模糊性、也是最為反常與具威脅性的事物,而Douglas認為人體的孔道是具有以上的邊緣特質,因此與身體的排泄物如經血、尿、糞便等,都被社會視為不潔的負面代表。

因此,經血作為象徵秩序外的反常之物、並進而被轉譯為不潔之代表,需要嚴格的禁忌來控制它,即月經符號意義對於月經禁忌而言,是針對女性反常於象徵體系外的負面符碼。

而EmilyM.Ahern(1975)在討論中國社會中月經的不潔與禁忌,提到月經被視為不潔、是有害於身體而需要被排除的,「好血」是血管中流動的血、是健康所必須的,而「壞血」則是從月經中所流出的血、是有害健康或是社會關係的。

不潔的本質在此被區分為兩種,前者為人體排出的污物、為「真正的」不潔,後者為與喜事與不幸之事有關的不潔,如月經與屍體,則屬於不同意涵的不潔,是具有破壞神與人之間聯繫的污物。

因此漢人女性同時是具有掌控生死的能力,經血的力量有安全與危險的雙重意涵,同時是具有生育男性子嗣或是選擇破壞男性認為理想的家庭型式的雙重意義,在此成為女性獲取社會權力的工具,具有生育能力已婚婦女的社會威脅意義是大於未婚婦女,而停經婦女則透過「婦女團體」來間接地影響男性行為,因此,在這脈絡中,經血的威力可視為婦女社會角色的一種反應或表現。

然而,Douglas與Ahern基本上都視反常之於象徵體系是作為負面力量的集結,而禁忌本身也成為處罰或嚴格控制威脅力量的社會規則,但這樣的分析觀點是有著偏頗的。

正如ThomasBurkley與AlmaGottieb(1988)所提,「禁忌」(taboo)的語詞變化其實既非神聖也非褻瀆而是意指凡俗,而象徵上的「反常」本身也是中性的,皆端看決定它們為反常的文化系統如何賦予兩者的正向或負向價值,因此,僅以「不潔,是由於其反常於象徵體系」此種說法是過度空泛、簡化及偏頗的。

    RuthBenedict(2001[1976][1934])舉不同文化對於男孩與女孩成年禮重視程度差異之例子作比較,尤其是針對女子成年禮中的月經觀念(包括初潮),她以CarrierIndians與Apache兩印地安種族對於女孩月經初潮的態度,來討論月經象徵意義、月經禁忌與社會性解釋間的關係。

前者視女性初潮為極具危險的不潔,初潮的少女必須要躲在森林裡三到四年(當地人稱為「活埋」),來降低自身邪惡對他人及自己的威脅性;而後者則視之為具有宗教意義與賜福的力量,女孩的月經初潮被看作具有超自然的佑護力量,族內的祭司透過伏跪爬行於前並接受少女的觸摸來獲得福佑。

說明女性成熟過程雖有明顯的生理變化,但賦予此自然現象具有文化性解釋意涵,其決定因素毋寧是社會性的(Benedict2001[1976][1934]:34-39)。

(二)月經象徵意義與生產關係 承上文對中國社會中月經不潔與禁忌的討論,說明漢人女性透過經血具有安全與危險的雙重力量,使其同時具有掌控生死的能力。

然而,女性在漢人社會中,在父系繼嗣傳承的結構中,從女兒的角色透過婚姻過程而進入夫家的新家族,並逐步依照著為人妻、為人母的事實來進行性別角色定位、進而完成文化脈絡賦予的社會意義-即繁衍後代子嗣,因此,而其中又特別強調母親的角色與其社會功能。

同時,傳統漢人社會中女性也是透過婚姻來進入父系繼嗣系統,進而獲得社會的認可角色與祭祀地位。

就如Ahern(1975)所描述,從婦女夫家的眼光來說,一個婦女最重要被重視的能力便是生育子女,尤其男性子嗣將是其丈夫世系傳承下一代的成員。

但是這種生育能力的意義也是具有雙重性的,一個婦女除了生育子女之外,她也同時與子女建立緊密的聯繫關係,而這能使其在夫家的地位與晚年生活的權力提昇。

Ahern(1975)也提到MageryWolf從田野經驗所推論:婦女最後的目標是聯合其子女建立一個獨立於父系親屬結構之外的「母權的家庭」或稱「子宮家庭」,如此,她可以免除婆婆的控制,並強化其於家中的影響力。

因此,這種力量挑戰了大多數中國男性所監控傳承的家庭模式,即女性透過增加家庭成員、建立連帶關係、分裂家庭或反抗男性權威等,來抉擇自己想要家庭模式,即其「威脅性」便是她們能夠破壞男性認為理想的家庭型式。

這也可以說明經血的威力與威脅力特質,與漢人婦女社會地位及權力關係特質彼此之間相互對稱的關係。

因此,透過理解漢人社會中婦女社會地位、月經象徵意義與生產關係間的關係,在回來觀看月經干擾現象下的女性健康議題。

先前曾提過,以往對產生類似干擾現象的女性患者,臨床上之治療多著墨於緩和個體的症狀、或協助回復「正常」週期模式等生理功能之水準層次,但是病友求醫行為中不斷再現的核心問題,主要還是跟「婦女社會地位是否能完滿」這個概念有關。

月經干擾現象下的女性,對於其月經週期不規律的抱怨,其實多著墨於女性生殖機能的正常與否。

因此,月經週期的規律與否,透過對於月經象徵意義與生產關係的討論,牽涉到的主要是「能否具有正常的生殖機能」,接著才又牽涉到結婚生子的機會,以及之後,期許透過「婚姻」與「家庭」的建構與經營,使其逐步進行性別角色功能之定位,進而能完成文化脈絡對漢人女性所賦予的社會意義-即繁衍後代子嗣,且獲得社會的認可角色與祭祀地位。

這些相關的背景脈絡之釐清,可以用來說明女性病友、家屬及治療者間在治療過程與期待上為何會有著主觀認知的差異性,不過,這也僅能協助解釋現象,對於改善狀況的部分,則無較積極的建設性意見。

不過,EmilyMartin(1987)以文化分析的觀點來談論生產關係,她提到月經是如何在作為醫療隱喻的女性身體中,被轉化成為生產關係中的絆腳石。

Martin(1987:46)認為月經成為生產系統中無效率且生產失敗的代表,因為有規律的月經雖帶代表身體機能的運作正常,但也反應了生產/懷孕過程的再度失敗。

因此,透過醫學相關知識的建立過程與傳播(如醫學教育書籍),女性身體、月經象徵意義與生產關係,便被簡化為某種階序關係監控下的生產模式,利潤與效益成為了評估個體存在意義最大的正確性指標與目的。

Burkley與Gottieb(1988)也提到,經血在一些文化中是被視為具有繁衍後代的意涵,如使精液成形、產生胎兒的物質、成為生產時乳汁分泌的基礎,因此,這些俗民理論讓單獨以不潔理論去分析月經象徵意義而更顯得複雜,月經的負面性無可避免地變模糊,因為它包含了被視為正面的生殖過程。

但是突然的月經也代表死亡的訊息,因為新生命並未被懷胎;即經血被視為產生新生命的獨特角色,也是女人身體標明生產機會錯失的鮮明指標。

故月經成了一種二元性的意義符號,當週期不規律時,它成為女性生產能力、社會角色認同與社會地位的評判標準,女性擔心既有功能或能力喪失;而當週期規律時,它又成為女性之於生產系統中無效率且生產失敗的代表,因為有規律的月經雖帶代表身體機能的運作正常,但也反應了生產/懷孕過程的再度失敗。

(三)月經規律性與文化脈絡 承接上述對於月經象徵意義與文化相關議題的討論,筆者認為分析象徵雖然有利於普遍概念的澄清,但無益於理解實際生活中的女性月經體驗,因為這些乎略了個人的生理經驗、與不同文化間月經為不規則出現的可能,這也反映本文的最終問題,是否能以科學模式去透用在所有的女性身上呢?標準化界定「正常範疇」的截切點又究竟如何決定呢? MargaretLock和NancyScheper-Hughes(1990)在對醫療人類學提出「批判-詮釋途徑」時,強調西方科學醫學體系應放下本位主義,而將自身也放入所分析的非西方醫療體系,即不再只是研究另一種醫療體系、信念與實踐的方案,而是作根本性的改變,把關注的焦點轉移至「所有在文化建構、協調、動態時空過程下,關於身體、健康和生病相關知識」,即將西方科學醫學體系改以生物醫學體系(bio-medicine)來放置於民俗醫學體系(ethno-medicines)內進行對話。

   因此,如Burkley與Gottieb(1988)提到,對於月經規律性的「事實」,除了經驗的測量與研究之外,必須將文化與歷史交集所造成的轉變放入考量,如因飲食(nutrition)與身體活動(physicalactivity)而形塑的月經規律性。

故在回顧月經干擾現象這問題時,也可衡量評比的標準下的文化現象,而更能以多元的角度與協助方式來處理女性相關的健康問題。

三、結論 本文以女性之月經干擾現象造成的身心症狀與影響作初探,並說明月經失調、月經干擾、週期不規則等之間的差異性,同時回顧月經之象徵意義、月經污染、月經與生產模式、以及週期模式的人類學相關論述,說明以科學作為一民俗醫學以解釋身體規律經驗,是無法完全涵蓋臨床上之月經干擾現象,故需要進一步將女性對身體之認知方式置於文化脈絡下,作為理解月經干擾現象的基礎背景。

目的是為了使臨床實務者、病友與其家屬等相關人員,學習將文化脈絡之於月經相關議題的形塑與影響,納入照護知識的範疇當中,進而能採取多元化的角度和協助方式,理解與處理女性相關的健康問題。

由於本文是以在精神科住院和門診部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女性病患為討論對象,雖然在研究限制與背景處對本次排除之原因作說明,且由於篇幅有限,本文僅先作月經干擾現象與概念之出探,但在未來研究的方向,建議能結合以下幾點作進一步的探討:一、精神疾病患者角色與其月經態度之相關聯;二、精神疾病患者角色的形塑與主觀感受;三、月經干擾現象或精神疾病患者其「自我」概念的建構、及如何透過「身體經驗」來進行。

四、文獻回顧 【中文文獻】 毛家舲    2002 〈經期保健〉,《婦女與健康》,毛家舲,鍾聿琳編著,頁13-40,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李鎡堯 2000       〈婦女生殖器官解剖與生理〉,《常見婦女疾病》,李鎡堯等編,頁1-16。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林麗美    1995 月經不調婦女之月經經驗與求醫行為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俞瑾    1999 《中西醫會診-月經失調》。

台北:書林。

張珣 1983 〈台灣漢人的醫療體系與醫療行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6:29-56。

1989 〈醫療人類學的一個新嘗試:介紹A.Kleinman的研究架構〉,《疾病與文化》,頁3-13。

台北:稻鄉出版社。

郝愛真、王發渭著 2001       〈基礎知識〉,《月經諸症防治Q&A》,頁19-66。

台北:林鬱出版公司。

楊玲玲    1994 婦女經期中之中藥健康保健,《社教館婦女健康講座》 莊淑旂    1992 《婦女生理飲食健康法》。

台北:大正書局。

陳欽德    1999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生殖內分泌及不孕症概要》,楊友仕等編,頁19-40。

台北:健康文化。

陳信孚    1999 〈高泌乳素血症〉,《生殖內分泌及不孕症概要》,楊友仕等編,頁57-64。

台北:健康文化。

劉錦聰 1999       不同輪班方式對月經之影響。

國立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陽會卿    1993 《婦女病的自然飲食療法》。

香港:萬里機構出版。

【英文文獻】 Ahern,EmilyM. 1975 PowerandPollutionofChineseWoman,InWomaninChineseSociety,MargeryWolf andRoxaneWitkeed.,pp.169-190.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UniversityPress. Benedict,Ruth 黃道琳譯    2001[1976][1934] 〈文化之間的歧異性〉,《文化模式》,頁29-57。

台北:巨流。

Buckley,ThomasandAlmaGottlieb    1988 ACriticalAppraisalofTheoriesofMenstrualSymbolism.InBloodMagic:TheAnthropologyofMenstruation,ThomasBuckleyandAlmaGottliebed.,pp.3-50.Berkeley,Californi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Douglas,Mary    2002[1966] PurityandDanger.NewYork:Routledge. Glickman,Joe 王文憲譯    1999 《婦產科手冊》。

台北:合記圖書。

Lock,MargaretandNancyScheper-Hughes     1990 Critical-InterpretiveApproachinMedicalAnthropology:RitualsandRoutinesofDiscipline   andDissent.InMedicalAnthropology.EditedbyT.MJohnsonandC.F.Sargent.NewYork: Praeger. Martin,Emily    1987 MedicalMetaphorsofWomen’sBodies:MenstruationandMenopause,InTheWoman intheBody:ACulturalAnalysisofReproduction,pp.25-53.Boston:BeaconPress. 1987       MedicalMetaphorsofWomen’sBodies:Birth,InTheWomanintheBody:ACulturalAnalysisofReproduction,pp.54-67.Boston:BeaconPress. Thisentrywaspostedin性別andtagged性別.Bookmarkthepermalink. ←「問世間,情為何物」 從「羅曼史」到「慾望城市」:談台灣當代女性的情慾與自主→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您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名稱* 電子郵件* 個人網站 迴響 您可以使用這些HTML標籤與屬性: 搜尋 搜尋: 標籤 NGO RealPlayerSP 人類學 公民事務 同性戀 國際志工 國際衛生 國際醫療 女人心事 婚姻 媒體 家庭 志工 性別 愛情 政治 文化 時事 異性戀 結婚 給女兒 自我追尋 讀後感 貓咪 醫療人類學 長照 隨筆創作 電影 文章彙整 選擇月份 2010年四月 2010年三月 2010年二月 2010年一月 2008年十二月 2008年十一月 2008年十月 2008年八月 2008年七月 2008年二月 2007年九月 2007年五月 2007年四月 2007年三月 2007年二月 2007年一月 2006年十二月 2006年十一月 最新文章 如何取消RealNetwork的「自動續約付費服務」(2010/09/06更新版) Jolie’s閱讀筆記》愛呆西非連加恩—攝氏45度下的小醫師手記 媳婦的過年恐懼症! 關於文章「老人照護/家裡發生的一件事」之讀後感! 家庭紛爭的癥結點 最新迴響神經病&答嘴鼓在如何取消RealNetwork的「自動續約付費服務」(2010/09/06更新版)Cialis在文摘>APlagueonAllOurHouses?–ResurgentTuberculosisInsideRussia’sPrisons.讓我們與海地同在|Quintin.穿越浮世繪在醫學生如何準備參與人道醫療服務,以NGO為例飛魚婚紗在留言本肉包在演講筆記>台灣第一位無國界醫生宋睿祥談"青年在國際衛生的參與"管理 登入 文章RSS訂閱 迴響RSS訂閱 WordPress.org Jolie.越界旅行 ProudlypoweredbyWordPres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