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樂 - 康軒學習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知足常樂,用減法過生活,安於簡樸,自然幸福! ... 除了這些種種的好處,最重要的,是要教會孩子從購買中,分辨「需要」與「想要」,「價值」與「價格」的差別。

爸媽情報站 親子教養 教養類 閱讀類 學習類 休閒類 健康類 影音專區  親子教養【教養類】 回文章列表 知足常樂 文/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所長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情境】  寍藝的爸爸是成功企業家,能花錢買的,寍藝從小就要什麼有什麼。

她只要願意開口,在物質方面,父母都會盡量滿足她,所以便利商店的集點活動,寍藝每次一定都有完整的組合。

還好,寍藝自己很少花什麼大錢,她喜歡的都是些小東西,不過林林總總加起來,所花用的金錢也令人咋舌。

  所以,寍藝從來沒領過零用錢,因為她根本不需要,每次過年都會領到幾萬塊的壓歲錢。

她只要出門,自然會有父母長輩付帳。

寍藝的父母對於照顧孩子也很用心,通常很少等到寍藝開口,名牌生活用品早就一應俱全。

  寍藝常說:「我的媽媽也很愛買東西!」語帶抱怨,言下之意,對於親子活動時間常去逛街感到不滿。

  寍藝的媽媽是公關公司的高階主管,化妝品、保養品、時裝、配件、3C商品等,樣樣不馬虎。

寍藝的年紀還沒辦法體會媽媽的工作背景,看在眼裡,逐漸潛移默化,買東西似乎漸漸成為紓解壓力的方式。

  物質的欲望容易滿足,但金錢沒辦法解決的問題也不少,像是人際問題與課業壓力所造成的情緒困擾,日益緊張的親子關係。

寍藝當成輕鬆聊天般告訴表姐:「我真的不知道我活著要幹嘛?也許哪一天我不在了,討厭我的人還會快樂點。

」  表姐有點擔心,傳訊息給寍藝的媽媽,媽媽要帶她去找心理師。

寍藝不肯,親子關係又陷入僵局。

【解析】  每個人的成長,都需要經歷挫折、失敗。

從學爬、走路開始,一次次的嘗試、修正,配合生理成熟,才能讓肌肉的力量與經驗的累積到定位,達到某種程度的動態平衡。

在心理層面上,孩子慢慢學習自主,獲得自信,發揮毅力,體會到成就感,也是如此的過程。

  富裕的生活環境,以及無微不至的照顧,容易讓孩子在生理、心理上,失去該有的練習機會。

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孩子,在物質層面也許比較不需要顧慮,但在心理層面上的憂鬱、焦慮,也會有一定的比例。

  父母經濟無虞,但不代表可以無限制的滿足孩子物質方面的需求,要控制在合理的範圍。

孩子「需要」的,我們當然盡量做到;但孩子「想要」的,就要看情況了。

透過延宕滿足,讓孩子學會節制自己的欲望;藉著努力,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這些都是鍛練孩子心志的好事。

面對適度的挫折,不但不會打倒孩子,反而會讓孩子更堅強。

  零用錢制度,就是實際可操作的方式之一。

在資本主義社會,父母更應該及早讓孩子接觸跟金錢有關的知識。

學前能夠命名硬幣、紙鈔,學齡透過付錢、找錢,練習簡單的算術概念。

孩子成熟一點,學習記帳,了解簡單的理財工具(如:活存、定存、基金、股票)。

再大一點,教比價、講價,甚至家裡做小生意,還可以學習成本、訂價的概念。

  除了這些種種的好處,最重要的,是要教會孩子從購買中,分辨「需要」與「想要」,「價值」與「價格」的差別。

另外,大人的身教是基本功,如果我們常在孩子面前大肆購物,那要孩子節制大概不容易。

【建議】  以寍藝的狀況來說,家長可試著從下列方向改善:  第一步,親子活動時間的安排,增加孩子有興趣的活動,減少購物行程。

目前孩子的狀況,需要父母多陪伴、觀察。

如果有令人滿意的親子關係,會是讓孩子抵禦其他壓力源的緩衝。

  第二步,大人開始以身作則,跟孩子討論與規畫金錢的花用。

物質的欲望沒有界限,想要的太多,終究會累積失望,不快樂,只是預期中的事。

也該實施零用錢制度,至少開始幫助孩子,了解「想要」跟「需要」的差別。

用購物抒壓的結果,就是常買些不必要的東西,不耐用也不會讓人多快樂,對情緒管理幫助不大,這點要跟孩子分析。

  第三步,如果孩子不願意找心理師,請尊重她。

那就由父母單獨諮詢也可以,學習如何幫助孩子面對她的情緒。

父母可以多做記錄,學習傾聽與同理的技巧,知道如何回應孩子行為背後的情緒。

  第四步,加強跟導師的聯繫。

讓導師也了解孩子目前的狀況,也可以透過導師多了解孩子情緒困擾的原因。

  商業社會,會讓我們以為,很多「想要」是種「需要」,於是我們賣力追求,最後連基本的「需要」都不見得兼顧到。

知足常樂,用減法過生活,安於簡樸,自然幸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