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口還是出口?思覺失調與復原的距離 - 昕晴診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沒有病識感,因而不認為自己需要就醫的疾病。

研究顯示,病患對於治療仍有許多的疑慮與抗拒,造成家屬與病患對於治療的衝突。

因此,思覺失調症個案犯下 ... 破口還是出口?思覺失調與復原的距離 7月29,2020 破口還是出口?思覺失調與復原的距離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 作者/ 張庭綱 · 出處/ Webonly 放大字體「精神病患又殺人了!」在媒體渲染下,新聞背後思覺失調症病患的家屬,一路走來,往往會有說不盡的苦與無法講出口的磨難。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沒有病識感,因而不認為自己需要就醫的疾病。

研究顯示,病患對於治療仍有許多的疑慮與抗拒,造成家屬與病患對於治療的衝突。

因此,思覺失調症個案犯下謀殺罪的對象,很多都是親人,案發當時也帶著妄想與幻覺,這也是思覺失調症病患照顧現場令人唏噓的景象。

患者遭污名化 反使群眾暴露更高風險 思覺失調症是人們最常與「瘋狂行為」產生聯想的心智障礙,它的怪異特徵包括了奇特認知、情緒障礙以及怪異行為。

在媒體渲染與都市傳說的影響下,精神疾病似乎與殺人暴力息息相關,但並非所有病患都有暴力的風險。

根據研究,在無差別殺人事件中,精神疾病患者僅佔5~10%。

相關暴力因子包括犯案時兼有妄想、幻覺,過去有暴力史以及成癮物質使用問題。

也就是說,大部分思覺失調症病患與殺人的距離相當遙遠。

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統計,若患者未經治療,犯罪風險相較於治療過後的風險則多出15倍。

但在鍵盤鄉民們對於疾病不了解下,以偏概全污名化患者,導致病患不願意進入精神醫療系統,反而會使群眾暴露在更高的風險! 說不出口的祕密!篩不到、接不住隨機殺人事件的社會安全體系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近3年,政府因應隨機殺人事件、家庭暴力和自殺事件頻傳,投注近70億元預算,目的在強化「社會安全網」。

遺憾的是,社會安全網卻未針對隨機殺人這個命題作答,也不會是失覺失調症病患隨機殺人的解方。

(推薦閱讀:《與惡》應思悅翻版,思覺失調患者家屬沉痛呼喊:希望在哪裡?) 社會安全網涵蓋的對象,是家暴等加害人合併精神疾病者與自殺防治。

問題就來了:如果患有思覺失調症的被告,過去沒有家暴紀錄,現行社會安全網就篩不到,更不用說能接得住。

思覺失調症病患的追蹤與服務又僅能回歸到精神醫療體系單打獨鬥的窘境。

病患進不來、出不去 精神醫療與銜接服務常令家屬失望 「送一個病患去醫院有多困難,你們知道嗎?」、「病患出現暴力事件,不能強制送醫?不能強制住院?」 家屬期待精神疾病醫療,能自第一線的家中到醫院病房積極介入,也期待能更有強制性。

但現實上,病患與精神醫療距離卻始終漫長。

公衛端、醫療業判定和一線警消,對於精神疾病與自傷傷人風險評估判定,在認知上各有歧異,讓需要預防介入的患者常在醫療門口被打槍。

思覺失調症是腦功能疾病,毫無疑問是需要藥物治療的疾病。

在藥物治療底下,其他的治療模式與長期精神復健才能順勢開展。

既有社會體與醫療體系的缺漏,無法回應我們對於治療與復原的渴望。

打造病患、家屬與社會三贏 投藥是關鍵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思覺失調症一定要藥物治療,但治療總是「卡卡」的。

過去研究都顯示,有規則接受門診治療的病患大約只有4~6成,能真實進入病患體內的抗精神病藥物大概也只有4~6成。

這也凸顯思覺失調症治療的困境,治療不足的與服藥順從性的問題。

為了治療不足與服藥順從性的問題,精神醫療提出許多模式與藥物嘗試解決這困境。

長效抗精神病藥物針劑便是一種用來解決此困境的選項,近年來許多研究均推崇其療效穩定、副作用少、減少病患照顧負擔、病患滿意度高、能恢復病患職業與社會功能。

如果,病患能夠在發病早期就能夠得到持續性的治療,對於病患症狀的控制與整體功能的維持與恢復,有相當好的效果。

然而,在臨床場域並不是所有患者或家屬都能獲得這樣的資訊或治療。

(推薦閱讀:《與惡》林哲熹入療養院實習,演活思覺失調,心疼他們「如同失去一半靈魂」) 目前長效抗精神病藥物針劑的處方於歐洲大多數國家,在整體抗精神病藥物的佔有率已達30~40%以上,鄰近的香港則達30%。

在台灣健保資料下,有用藥紀錄的思覺失調症患者使用長效抗精神病藥物針劑的比率僅約10%,然而此數據為已就診個案,若再加上台灣社會中仍有許多未治療的患者,台灣於長效抗精神病藥物針劑的使用率相對許多先進國家仍顯著偏低。

根據臨床研究,家屬與病患對於長效抗精神病藥物針劑治療是大多是正向、推崇的。

國際研究與敝院臨床經驗都顯示,早期給予長效針劑注射與持續長效針劑治療,能讓病患、家屬與社會達到三贏。

不僅病患病情穩定,家屬也減少因服藥而導致家庭衝突,也正向促進家庭互動關係、更能減少家屬因照顧病患而損失的生活與工作時間,最後許多病患也因為穩定治療而回歸到工作職場,達到復原階段為社會盡一份心力。

積極持續的治療,化破口為出口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研究顯示,大約7位病患只有1位能達到復原的階段,社會的誤解與隔閡總讓人遺憾,但黑暗中還是能看見希望。

早期與持續的醫療能夠改善病患病情,正向改善病患與家屬互動、減少家屬負擔,讓家屬與病患都能回歸職場與正常生活。

長效抗精神病藥物針劑不僅對於剛發病的患者有預防復發、改善功能的效果。

對於發病較久的個案,相較口服抗精神病藥物也能期待在療效與功能的改善。

人生不能重來,治療時機稍縱即逝,我們必須強調早期、持續治療的重要性。

我們與復原的路途雖然艱辛,但在醫療團隊與病患及家屬共同努力下,一定會找到生命的出口。

(推薦閱讀:每次復發都是不可逆的傷害!精神醫療助患者回歸「有意義的生活」) (本文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科病房主任、中山醫學大學心理系犯罪心理學講師張庭綱) 醫生建議:當家人患有身心疾病,應多點陪伴,並積極治療,在社會對思覺失調的誤解與不友善下,能夠勇敢的克服與面對。

上一頁Previous失眠增加54%中風機率 Next台中身心科推薦|祝福您父親節愉快下一篇 失眠、憂鬱、身心症、 專業心理諮詢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青海路二段源通巷22號電話:04-27085855星期一    15:30-21:00星期二~五  09:00-12:0015:30-21:00 撥打電話:04-27085855 線上預約 CloseMenu 關於昕晴 服務項目 失眠 心理治療 厭食症 暴食症 恐慌症 躁鬱症 焦慮症 老年失智症 適應障礙 憂鬱症 自律神經失調 rTMS/TBS治療 專業醫師團隊 診療資訊 門診時間表 門診收費標準 心理Q&A 衛教文章 線上預約看診 最新消息 相關新聞 診所公告 聯絡我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