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耳吸光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莫耳消光係數,又稱莫耳吸光係數,是衡量化學物種吸收特定波長光強度的度量單位。

此為物質的固有性質。

根據比尔-朗伯定律,A = εcl,試樣的實際吸光度A,與光徑長l、 ... 莫耳吸光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莫耳消光係數,又稱莫耳吸光係數,是衡量化學物種吸收特定波長光強度的度量單位。

此為物質的固有性質。

根據比爾-朗伯定律,A=εcl,試樣的實際吸光度A,與光徑長l、物質濃度c有關。

ε的單位通常是M-1cm-1或Lmol-1cm-1。

因為1公升合1000cm3,有時1000倍大的數值在舊表示法中常使用cm2mol-1。

在生物化學裡,蛋白質在280nm的消光係數幾乎全由芳香族殘基,尤其是色胺酸所決定,可由胺基酸序列預測。

[1]若消光係數已知,可以決定溶液中蛋白質濃度。

另一個消光係數的度量單位是E1%,稱為質量消光係數。

E1%是1%質量百分濃度溶液的吸光度,單位為g-1Lcm-1。

ε和E1%的換算可使用下列公式:ε=(E1%*分子量) 當溶液中含超過一種吸光物種,總吸光度為個別物質(X,Y等)吸光度的總和: A = ( ε X c X + ε Y c Y + ⋯ ) l {\displaystyleA=(\varepsilon_{\mathrm{X}}c_{\mathrm{X}}+\varepsilon_{\mathrm{Y}}c_{\mathrm{Y}}+\cdots)l} N種成分的混合物組成可藉測量N個波長N個波長的吸光度找出(個別化合物在這些波長的ε值須已知),選定的波長通常是個別化合物最大吸收(吸光度峰值)的波長。

任意波長不必是任一對物質的等消光點。

N種成分的濃度ci和波長λi、吸光度A(λi)可求得: A ( λ i ) = l ∑ j = 1 N ε j ( λ i ) c j {\displaystyleA(\lambda_{i})=l\sum_{j=1}^{N}\varepsilon_{j}(\lambda_{i})c_{j}} 這組聯立方程式可求解以導出個別吸光物種的濃度。

莫耳消光係數ε與吸收截面 σ {\displaystyle\sigma} 直接相關: σ = 2303 ε N = 3.82 × 10 − 21 ε {\displaystyle\sigma=2303{\frac{\varepsilon}{N}}=3.82\times10^{-21}\varepsilon} 單位為cm2。

[2] 參見[編輯] ^Gill,SC;vonHippel,PH,Calculationofproteinextinctioncoefficientsfromaminoacidsequencedata,AnalyticalBiochemistry,1989,182(2):319–26  ^Lakowicz,JosephR,PrinciplesofFluorescenceSpectroscopy3rd,NewYork:SpringerScience+BusinssMedia,LLC:59,2006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莫耳吸光度&oldid=59869697」 分類:分析化學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DeutschEnglishEspañolفارسیFrançaisBahasaIndonesiaItalianoNederlandsNorsknynorskPortuguêsРусский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