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關係是一種美妙的存在|波伏娃的《第二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理論上,我懂男性,但終究,我不是一個男性;而理論的東西,總有失偏頗。

幸運的是,我懂女性,無論是理論上,還是體驗上;而女性之間可能存在的關係,真是令人著迷。

波伏娃和薩特獨特的愛情關係讓大家對他們熟悉起來,也正是因為這種熟知的泛濫,讓我對波伏娃有一些先入為主的偏見,我以為她只是一個膩膩歪歪的,搞哲學的,女人

碰巧書單上有《第二性》,就跟其它書一起買來看看,才發現原來有I 和 II 兩冊。

兩本書,寫得我心服口服:波伏娃不是一個膩歪的女人,字字切中要害,解決了我頗多的困惑;而我才是那個傲慢自大的,搞心理的,女人

第一本書像是前戲,吊足了你的胃口,從生物、精神分析、歷史還有神話等方面討論了女人到底是什麼。

你會猛然發現,原來你作為一個女人,現在身上的很多困惑和問題,早在你出生之前就設定好了。

你只是這個性別里的一個體驗者

生物學的觀點一定是赤裸且刺耳的——

正是在哺乳動物中,生命具有最複雜的形式,最具體地個體化。

於是兩個生命時刻分開了:維持與創造,以確定的形式在性別中分工。

正是在這種分門別類中——只考慮脊椎動物的話——母親與後代保持最緊密的關係,而父親更加不關心後代;雌性的整個機體順從生育,被生育所控制,而雄性在性方面採取主動。

雌性是物種的獵物

雌性發情與發情期相對應;但在雌性身上,發情具有被動特點;雌性準備好接受雄性,等待著雄性;有時在哺乳動物中也會發生雌性撩撥雄性的情況,但是雌性僅限於用叫聲,求偶炫耀行為或者展示向雄性發出召喚,不會強迫交媾。

終究,決定權是在雄性身上。

精神分析的觀點看似有道理,卻又很可笑。

佛洛依德認為女性是殘缺的男性,很多問題都是因為女性認為自己沒有男性生殖器而苦惱,所以覺得自己是不完整的。

乍一聽很有道理有沒有?

但是佛洛依德知道啥!一個從來不屑去研究女性性慾的男人!

我最喜歡的是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對人類和女性問題的認識——

人類不是一種動物,而是一個歷史事實。

人類社會是一個反自然:它不是被動地接受自然的在場,它使自然為自己所用。

這種為自己所用不是一個內部的和主觀的活動:它客觀上在實踐中進行。

因此,女人不會是簡單地被看作一個有性慾的機體。

女人對自身的意識不是由她的性慾確定的,而是反映了一種取決於社會經濟結構的處境,這個結構表現了人類達到的技術發展的程度。

而我國社會現在發展的程度仍處於——

女人對於男人來說是一個性夥伴,一個生兒育女者,一個性慾對象,一個他者,通過她,男人尋找自己。

Pathetic, isn』t it?

而在第二本書中,我最想分享的是《女同性戀》這一章,嚴絲合縫地解決了我的困惑。

男性的性向幾乎是一生穩定的,要不從來就喜歡女,要不從來就喜歡男,極少數是雙性戀;但是女性的性向是流動的,喜歡男和喜歡女之間似乎沒有一個嚴格的界限,一不小心就滑到了另一端。

所以,女同性戀到底是怎麼樣的定義呢?

一個生理上的女性喜歡另一個生理上的女性,這就是女同性戀麼?

或者,究竟有沒有女同性戀這樣一種明確的分類呢?

還有,那些喜歡有男性氣質的女性為什麼不直接喜歡男性呢?

太多問號。

但是,波伏娃都解答了!表個白,1/1。

這是現在年輕人的表白方法是吧,啊哈哈。

書中提到了大概這麼幾種女性對女性感興趣的原因——

在雄性荷爾蒙的影響下,「男性化的」女人呈現出男性的第二性徵,這些特徵可能多少直接導致同性戀傾向;

一個精力旺盛的、有攻擊性的、充滿活力的女人,期望主動地消耗精力,通常拒絕被動性;

一個女性氣質不明顯的女人,可能想以獲得男性氣質來補償她的劣勢,如果她的性敏感尚未形成,她就不願意接受男性的撫摸;

女人是一個人們要求她成為客體的生存者,作為主體的她具有攻擊性的肉慾,卻不能在男性身上得到滿足,由此產生她的性慾必然克服的衝突;

在女藝術家和女作家中,有很多女同性戀者。

並非她們的性慾的不同尋常成為創造力的源泉,或者表現出存在這種高級的創造力;寧可說她們沉浸在嚴肅的環境中,不想扮演女人的角色中,也不想在同男人的搏鬥中浪費時間。

她們不承認男人的優越,既不願意假裝承認它,也不願意疲於質疑它;她們在快感中尋找放鬆、平靜和消遣:她們儘量要離開以對手面目出現的性夥伴;她們以此擺脫女性身份帶來的障礙。

這段文字所基於的洞察甚是戳人,這就是對我其中的一個疑問最好的解答:女同性戀者,與其說是一種性向,不如說是一種應對方式

當然了——

必須指出的是,最有意志的,最有支配慾的女人,不憚與男性對峙:所謂「有男子氣的」女人往往是一個坦率的異性戀者

她不願意否定做人的要求;可是她也不想棄絕自己的女性氣質,她選擇進入男性的世界,甚至兼并它。

她強有力的肉慾不畏懼男性的粗魯;為了在男人身體中找到快樂,她比膽小的處女需要克服較少的抗拒。

我打心眼兒里佩服這些了不起的女人,衷心祝她們好運。

最後我想以這一章節的結尾結束——

同性戀既不是一種蓄意的反常

也不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詛咒

這是一種在處境中選擇的態度

既是被激起的

又是自願採納的

正如一切人類行為一樣

同性戀會導致做戲、失衡、失敗、謊言

或者相反

它將是豐富體驗的源泉

這取決於它被體驗的方式

是自欺、怠惰、非本真

或者

清醒、慷慨和自由

每天一點心理學,歡迎關注微信公號「安慰記ye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