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波伏娃:波伏娃及其《第二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點擊「藍色」關注依幻塵

今天是波伏娃誕辰109周年紀念日。

109年前的今天,這位女權主義的先驅和存在主義思想家出生。

西蒙·波伏娃,出生於巴黎一個天主教色彩很深的資產階級家庭。

她具有作家,哲學家、散文家、戲劇家等多重身份,21歲時和薩特結識,從此追隨薩特,並與薩特結成終身伴侶,選擇不生育,因受存在主義思想的感染和啟發,而成為存在主義代表性的人物,女權運動的先驅。

主要作品有《第二性》、《一個循規蹈矩的少女回憶》、《女客》、《他人的血》等。

1949年,《第二性》出版。

此書被譽為 "有史以來討論婦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滿智慧的一本書 ",甚尊為西方婦女的 "聖經 "。

她以涵蓋哲學、歷史、文學、生物學、古代神話和風俗的文化內容為背景,縱論了從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的歷史演變中,婦女的處境、地位和權利的實際情況,探討了女性個體發展史所顯示的性別差異。

《第二性》實可堪稱為一部俯瞰整個女性世界的百科全書,她揭開了婦女文化運動向久遠的性別歧視開戰的序幕。

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女性,巴黎塞納河上的第37座橋以她的名字命名。

波伏娃曾說過:我的生命將在墳墓外延伸。

毫無疑問,她做到了——《第二性》已經被翻譯成50多種語言,無數的女性讀著她的《第二性》成長為獨立自主的女人。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哲學家都是很古板的。

終身不娶或者不嫁的哲學家則更古板。

但薩特與西蒙娜這對世界上最具傳奇色彩的情侶,卻是思想足夠開放、感情足夠奔放的人。

薩特和波伏娃的作品對現代思想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但是說起西蒙娜和薩特,人們更多地想到的卻是他們的生活方式。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第二性》中的一些語錄,感受波伏娃及其個人思想魅力。

女人嗎?這也太簡單了!熱衷於搞簡單公式的人說:她就是子宮,就是卵巢。

她是個雌性(female)——用這個詞給她下定義就足夠了。

「雌性」這個詞出於男人之口時,有種侮辱性的含意,可是,他並不為自己的動物性感到羞恥。

相反,要是有人談到他時說:「他真是個雄性(male)!」他會感到自豪。

「雌性」這個詞之所以是貶義的,並不是因為它突出了女人的動物性,而是因為它把她束縛在她的性別中。

弗洛伊德進而揭示了一個其重要性尚未被充分認識到的事實,即男性性衝動明確存在於陰莖,而女性卻有兩個有明顯差別的性衝動系統:一個是陰蒂的,它發育於童年期;另一個是陰道的,它在青春期以後才開始發育。

男孩子一旦進入生殖器期,他的發育便告完成,不過,他必須從自體性滿足傾向過渡到他體性滿足傾向。

在自體性滿足傾向當中,快感是主體的;而在他體性滿足傾向當中,快感同一個客體,通常同女人密切相關。

這種轉變在青春期要經過自戀期才能夠完成。

但是,和童年期一樣,陰莖將仍是性衝動的特殊器官。

女人的里比多也要經過自戀期,它是客體的,通常指向男人。

但這一過程要複雜得多,因為女人必須從陰蒂快感過渡到陰道快感。

對男人來說只有一個生殖器階段,可是對女人來說卻有兩個。

她要冒極大的風險,因為如果不能最終完成她的性發育,她便會一直處於幼年階段,她的神經質便會加劇。

喜歡室內裝潢是女性的特色。

男人之所以對他周遭的環境無甚興趣,是由於他們可以在工作中表現自我。

而女子被幽禁在婚姻的領域裡,不得不設法把監獄改變成天堂。

家成為世界的中心,甚至唯一的現實;家是避難所,是退隱處,是洞穴,是子宮,是防預外界險厄的場所;家使得混沌的外界顯得不真實。

女人忙於清潔工作,烹飪工作。

管家是一樁令人疲倦、空虛而單調的事業。

女人浪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在力求創新和完美上,她們的工作因此極瑣碎、雜亂而永無止境,使得家務的重擔難以估計。

理家的成果,是準備被消耗的;女人必須不斷地委曲自己,因為她們的操作,在被破壞時才算完成。

男人理想中的女人是只為他一人含辛茹苦,能撫平他額上的皺紋,帶給他恬靜、穩定和有序;當他回到家中,她能使他舒緩神經,自如地操控帶回的東西,家中的一切都飄蕩著女人馨香的氣息,帶著生機勃勃的活力

今天男人們結婚,是想要尋到一個棲身之所,但並不想為之所限;他希望有一個家庭,有隨時能夠擺脫那裡;他有了家,心靈卻在流浪;他並不排斥家庭幸福,卻不將其視為追尋的目標。

平淡重複令他厭倦,他喜歡獵奇、歷險、反抗命運,希望找到可以使他脫離孤獨的夥伴和朋友。

女人試圖創建一個永恆、連續的宇宙,但丈夫和孩子們卻要超越她創造的天地,因為這個天地對他們而言意味著固定的環境。

婚姻,使女人忙於家事工作,同時服務於丈夫,即房事工作。

女子必須為社會生育子女,滿足男人的性慾並照顧他的家務。

妻子也許有工作,但當她懷孕後,也許辭職,以後她也就忙於小孩的扶養、家務勞動、應酬社交活動、打扮服飾等。

家庭的經濟擔子一旦落到丈夫一個人身上,原本並不是家庭控制者的妻子,她的地位就更下降一層。

愛情並不等於婚姻。

婚姻建立在經濟的基礎之上。

婚姻可能使愛情走向墳墓。

多少個有才華的婦女陷於婚姻的深淵裡,婚姻往往毀滅了女人。

婚姻是要聯合兩個完整的獨立個體,不是一個附和,不是一個退路,不是一種逃避或一項彌補。

夫妻不應被看成一個單位,一個與外界隔絕的細胞;每一個人都應該是社會的一部分,可以獨立自由發展;然後同樣能適應社會的兩個人,才能大大方方地聯合,男女的結合才能建立於互相認清對方的自由之上。

丈夫是一家經濟的唯一負擔者,這種平等便只是一個錯覺。

對於不能自立的婦女,離婚只不過是一個空的理論。

基本的不平等,仍在於丈夫能在工作和行動上得到具體的自我表現,對於妻子,自由只有消極的一面:保守著老祖母的美德,繼續過家居生活;有些則在亂搞中過日子。

婚姻的不幸,往往是由於兩個人以弱點結合,而非以優點結合——彼此互相要求對方彌補自己的缺陷,而不以令對方快樂為快樂。

真正的愛情應當建立在兩個自由人相互承認的基礎上;這樣情人們才能夠感受到自己既是自我又是他者:既不會放棄超越,也不會被弄得不健全;他們將在世界上共同證明價值與目標。

對這一方和那一方,愛情都會由於贈送自我而揭示自我,都會豐富這個世界。

愛情使我們離開自己,從而向我們揭示自己。

我們通過接觸那種外在於我們並補充於我們的事物肯定我們自己……愛情作為一種感受形式,甚至在我們已經生活在裡面的景致之內,它揭示了新的天、新的地。

這裡面有個重要秘密:世界是不同的,我自己是不同的。

我不再獨自知道這一點。

只有女性經濟地位變化才能帶來精神的、社會的、文化的等等後果,只有當女性對自身的意識發生根本的改變,才有可能真正實現男女平等。

依幻塵

Who you are and where you wanna b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鄭克魯:每個人都能讀懂波伏娃

作者:徐晗溪1月9日是西蒙娜·德·波伏娃的誕辰。她是著名的存在主義女作家,1908年,波伏娃誕生於法國巴黎,從巴黎高師哲學系畢業之後,她便走上一條與哲學相伴一生的傳奇之路。她是存在主義大師薩特的...

趙格羽:原來,有種愛是肉體不忠但精神忠誠

文/趙格羽這世界最美好的東西,無外乎兩種,第一是愛,第二是自由。可是,當你愛上一個人的時候,你的身心通常就無法自由了。那麼,一個人,可以既擁有愛又擁有自由嗎?法國女作家西蒙波伏娃,她就做到了,既...

不輸薩特的存在主義女哲學家——波伏娃!

波伏娃,全名西蒙娜·德·波伏娃,法國哲學家,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女性之一,薩特的戀人,她的代表作《第二性》奠定了她作為女性主義思想的地位。但是在西方哲學界,她作為存在主義哲學家的身份,長期沒有得到肯...

陶虹的「忠誠說」與她意識的覺醒

1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曾說,女人在45-50歲之間的時候,已經完成了生兒育女這一延續物種的使命,這時女人從女性本性強加給她的奴役中解放了出來。這一時期的她們,她意識開始覺醒,不再將婚姻視為人生的...

就怕流氓有文化

流氓不可怕,只怕流氓有文化,這話放在電影《花神咖啡館的情人們》的男女主角身上最合適,因為,這男女兩個「大流氓」確實太有文化了。

淺談《花神咖啡館的情人們》

淺談《花神咖啡館的情人們》「薩特與波伏娃一直在用背叛的方式來確認對方的忠貞。就像邪教中的父神與母神,四處捕獵年輕美麗的情人宰殺在祭壇上,以鮮血喚起對方的激情。他們都深知再無人有那樣強大的靈魂來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