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婆婆當親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通常來說,一個家庭中的關係,由兩種基本的關係組成,即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

理想的家庭中,夫妻關係應該是要先於親子關係,得事實卻正好相反。

其具體就體現在每個家庭中的婆媳矛盾。

婆媳之間的矛盾,說到底就是自己對關係、角色理解的錯位認知

不少婆媳衝突,都是源於兩者對對方的期待太高。

婆婆看到自己的兒子與媳婦結婚,就容易形成一種高預期,那就是媳婦應該像女兒一樣對待自己。

同樣,媳婦進入婆家,也容易本能地將婆婆與自己的媽媽比較,認為婆婆應該像母親一樣包容、理解自己,因此也往往會因為對方無法滿足預期,而產生憤懣情緒。

因此,如果在婆媳關係形成之初,兩者可以將這種關係,看成任何一段需要時間和感情來培養的友誼一樣的關係,不要一開始就懷揣過高的期待,那麼即使婆媳關係中出現意料之外的磕磕碰碰,也不會因為過於失望,而產生對婆媳關係的消極印象。

事實上,就連一段普通的友誼,都可能需要數年之久才能達到洞悉彼此內心的狀態,哪怕一段始於愛情的婚姻,也可能在婚後經歷無數次想掐死對方的衝動。

任何感情、任何關係,都可能經歷高潮與低谷的不斷更迭,何況半路相識的婆媳關係呢?

只要適當調整預期,慢慢在彼此理解與尊重中培養感情,婆媳關係的基本和諧,還是不難達到的。

說到怎樣避免婆媳衝突?這裡提出四個建議供廣大女性參考:

1、明確夫妻關係應始終先於親子關係

如果兒子已經建立自己的小家庭,母親就需要轉移注意力,要麼注重經營自己的婚姻,要麼通過其他辦法,讓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起來。

同樣,一旦結婚,婆婆就沒有了對小家庭的責任與義務,如果婆婆不願意幫帶孩子或提供照料,請不要勉強或抱怨,孩子是自己的,他終生的成就和失敗,唯一責任人只有父母。

2、雙方都需要適度降低期待

婆媳雙方,都不要以「媽媽」或「女兒」的標準來要求對方。

感情需要溫火慢燉,要給對方一點時間,實在無法和諧相處,再做離開打算也不遲。

3、結婚後,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不要長期處於無經濟收入的狀態

所謂「閒者生事」,第一,結婚前,女孩在選擇男孩時,需要儘可能找婆婆有工作、有收入的家庭。

第二,結婚後,如若不是迫不得已,請不要長期處於無經濟收入的狀態。

無論是通過全職工作,還是業餘兼職,如果能實現經濟獨立,至少可以避免很多與婆婆關於經濟和利益的矛盾。

4、女性要避免與「媽寶男」深交

在擇偶過程中,女孩可以事先觀察男方與自己母親的相處模式,如果對方有「媽寶男」的跡象,還需儘可能避免深入交往。

如果對方有幸不是「媽寶男」,也需要觀察對方在母親面前,會貶低還是維護女方,避免嫁入一個時時處處都可能被眾人針對的家庭。

而如果目前已婚,且丈夫會跟著婆家針對妻子,那麼可以嘗試與婆家適度保持距離,避免長時間住在一起。

因為有的丈夫,只有在自己父母面前,才會大男子主義爆棚,事事找妻子的茬,好讓父母放心地看到自己兒子的權威形象,而一旦回歸自己的小家庭,他們又會變成通情達理的模範丈夫。

假若丈夫在人前人後都喜歡貶低妻子,並毫無原則地站在婆婆一邊針對妻子,可能就需要對自己的婚姻進行再次考量了。

最後想說的是,

無論是何種關係,彼此之間相互的尊重與理解,都是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

除了尊重與理解,承認對方與自己平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即便是親子關係,父母也應該意識到孩子是人格平等的獨立個體,何況是親子關係之外的婆媳關係。

婆媳雙方,都應該承認對方有獨立的人格,而不是支配與被支配、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

婆婆沒有給兒子兒媳做老媽子的義務,媳婦也沒有為婆家當牛做馬的責任。

畢竟,現在不同於往日,嫁給一個男人,並不需要剝離自己的全部人格和尊嚴,而娶一個兒媳婦,也並不是花錢買一個任勞任怨的生子機器。

如果喜歡獨立空間,就可以在保證贍養父母的前提下,在自己的小家庭獨立生活,與婆家適度保持一定的距離。

相應地,追求獨立的權利,也應預見到獨立的機會成本、負擔起獨立的義務。

比如,要對婆媳關係不親密有所準備,婆婆如果不願意幫帶孩子,也無需滿懷憤恨、親情綁架。

另外,保持經濟獨立自不必說,育兒養家、日常瑣事,能自己解決,就不要再奢求父母全權包攬。

而倘若接受了婆家的育兒幫助或買房援助,或暫無經濟能力與父母分居,自然也就應該在承諾養老,或忍受嘮叨中多一點耐心。

總之,凡是選擇,必有代價,希望各位都能擁有和諧的家庭關係。

以上觀點來自微信公眾號:家長進化論(ID:parentsu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解密 || 中國的婆媳關係真的無解嗎?

小崔:為什麼婆媳關係問題在中國普遍存在?余婧:其實不止中國,全世界的婆媳關係都有很大問題,比如德國人H.A.Euler等在2001年的研究中就發現對德國青年而言,婆媳關係是所有親密關係中最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