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口子吵架冷戰、互相嫌棄指責?要想夫妻感情好全看這4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兩口子吵架、冷戰、打小三、互相嫌棄指責?都說戀愛容易結婚難,兩個人在一起究竟是否合適,先看看下面四點吧!

1、兩性相悅,柔美賢跟定三大CAI

在深層的認識層面,比如對能力的認識,男女之間的差異很大。

女人比較看重男人的能力,男人更看重女人的氣質。

網上流傳一段微信,內容當然很誇張,卻把男女之間的特點突出了出來:

如何讓一個男人快樂,很簡單:

1.餵飽他 2.和他睡覺 3.給他安靜的空間 4.不去檢查他的手機 5.別去打擾他

如何讓一個女人快樂

真的很難,讓她快樂,你必需要成為她的:

1.朋友.2.夥伴3.情人4.哥哥5.父親6.主人7.電工8.水管工9.機械師10.木匠11.油漆工12.造型師13.性專家14.婦科醫生15.心理學家16.害蟲捕滅者17.精神病醫生18.治療師19.傾聽者20.組織者21.好父親22.乾淨23.富有同情心24.體格健壯25. 溫暖26. 細心27. 勇敢28. 智慧29. 有趣30. 有創意31. 溫柔32. 堅強33. 理解34. 寬容35. 謹慎36. 有野心37. 有能力38. 有勇氣39. 有決心40. 真誠41. 可靠42. 熱情

不能忘記:

43. 時不時給她的讚美44. 陪她逛街45. 誠實46. 富有47. 不給她壓力48. 不看其他女孩

同時還要:

49. 多關注她50. 給她更多時間去做自己的事51. 給她更多空間,不用擔心她會去哪

更重要的是:

52. 永遠不要忘記*生日*紀念日*情人節*她做的其它安排……


反過來,男人挑女人,幾乎很少以對方的能力作為標準,「白富美」只是媒體中的流行詞彙,不見得是男人內在需要的。

社會學工作者早通過調查問卷做過調研,結果發現,女人太富有的話,是減分,不是加分。

現在很多女性喜歡跟男人拼能力,做什麼都不肯輸給男人,通常男人會從內心裡對這樣的女人敬而遠之。


那男人要什麼呢?

美貌固然是男人所希望的,賢淑也是挑選女性的標準,可不是指女人在社會上做事的能力,而是對男人的態度;最能讓男人折服的是女性的溫柔。

對著好強的男人,女人最厲害的武器不是爭強,也不是示弱,跟不是什麼都裝作不懂,而是「示柔」。

把頭往男人的肩膀上一靠,男人的力量及尊嚴能自然被引發出來了。

「柔美賢」才是男人看女人的一般標準!

對男人能力的要求,自古已有,因為遠古年代狩獵的需要,男人比較強壯,才能有比較高的生存機會。

以能力為基準,女人挑男人要三CAI:第一是身材,女人一般會挑比自己身材高大的男人,少有會從心裡願意挑比自己矮小的男人的。

第二是人才,四肢挺發達,頭腦簡單也不行,至少得有些學識、專業或藝術修養,像個人才。

有身材、是個人才,卻一盆如洗,用流行的語言,像個「屌絲」也不行,至少有點第三——錢財,可以過小康、小資的生活。


高富帥還不能涵蓋女人一般想要的,能令女人動心的,是男人真正尊重女人,聆聽及了解女人的內心需要。

2、價值認同,攜手建兩情體系

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有可能隨著成長而改變,起初,我們對父母傳下來的那些價值觀是無意識認同,而正是它們,往往成為兩性關係中造成衝突的主要原因。

所謂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指的是有共同價值觀的人,很容易走到一起,體現的是人類在意識深層次上的共性與相互認同,決定了什麼對我們重要,什麼不重要。

兩性要和平相處的話,雙方都要放棄一些原生家庭或人生經歷中學習到的價值觀,甚至是原生家庭的傳統,然後跟你的另外一半建立一個新的共同價值觀體系和新的家庭傳統,這樣兩人才有機會執子之手與子皆老。

從原生家庭中傳下來的價值觀,影響兩性關係最重要的一個元素是,男人女人怎樣對待對方。


父母之間關係不和,父親有第三者;母親很委屈,覺得男人信不過,女兒同情媽媽,對爸爸生氣,同樣也繼承了媽媽的價值觀:男人信不過。

帶著這個價值觀,當女兒長大去找男人時,很容易對男人挑剔,就算男人很愛她,她也認為「男人信不過」,不斷質疑他,甚至把他推遠測試他。

男人受不了,真的找個紅顏知己,這時女人就更加肯定「男人信不過」。

她不會想到自己從媽媽那裡繼承的價值觀,才是把自己的男人趕到別人身邊去的罪魁禍首。

又例如,媽媽在外面有情人,爸爸可能會教兒子,女人穿得花枝招展的,就容易紅杏出牆。

結果,兒子長大後,結婚從來不買好看的衣服給老婆,不買化妝品給老婆,也不讓她有自己的朋友圈,也不讓她有自己的事業,要女人只在家裡做家務、帶孩子。

當然,老婆非常抱怨,非常不滿,外面一有誘惑,覺得為什麼要這麼委屈自己,結果真的有了外遇。

如果大家有獨立思考能力,從不同角度了解父母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不是直接地全盤接受父母的價值觀,自己的生活不是可以折騰得少一點嗎?

3、身份更新,一起做好成人遊戲

身份上的自我認同,是更加深一層的問題。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角色,沒有伴侶前,我們是單身人士,這是一個身份,意味著我們仍然可以自由選擇伴侶,同時,也是父母的子女,在父母的眼中,可能我們永遠是小孩子,我們可能也這樣認為,所以,回到家跟在外面自己一個人住,表現是非常不一樣的。

回到父母家,就好像孩子一樣,很舒服,什麼都有父母照顧,同時,得聽他們的話,忍受他們的規矩。

有了伴侶,結了婚,每個人的身份就不太一樣了。

確定了伴侶身份,就成為了對方的男人/女人。

結婚了,法律上就變成了別人的老公/老婆。

問題是沒有這麼簡單,在成為對方的男人女人、老公老婆的時候,必須得同時放棄一些其他身份,這就是孩子的身份,不是說你從此不是爸爸媽媽的孩子,你永遠是,不管結婚與否。

但是,你必須放下因孩子身份而衍生出來的孩子心態——一切依賴父母,不需要負責。

成為伴侶或結婚時意味著,你要跟自己的孩子期說再見,以成年人的身份去面對你的伴侶,為自己負責,同時跟對方共同創造一段關係。

如果在成為伴侶或夫妻時,這個身份轉變沒實現,那麼後來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


有那麼一部分人不大願意放棄下自己孩子的身份認同,保持孩子的心態,把孩子的想法、需求、脾氣投射到伴侶身上。

孩子期的狀態是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需求的,會把伴侶當做父母,期望不用自己說什麼,對方也明白、理解自己要什麼,這很像嬰兒剛出生,媽媽本能地知道孩子需要什麼似的。

同時,當伴侶無法理解的時候,就耍賴、哭鬧,要對方哄你。

或者自己要的東西沒有得到的時候,就用各種方法纏著對方、恐嚇對方,逼對方就範。

伴侶不知該如何應付,還沒生孩子,已經有位「超齡兒童」在身邊把自己折磨到死去活來痛苦不堪。

這樣的情形其實很危險。

用孩童狀態對待親生父母,不管你做什麼,他們一般都會原諒你、愛護你、安撫你,怎麼都不會放棄你,而且身份關係永遠變不了,不管關係多差,你們仍然是親子關係,父母仍然是父母,孩子仍然是孩子,關係不會解體,也不可能解體。

但是,作為伴侶,忍耐度就是有限的了,超越了界限或底線的話,他們是有權離開你的。

作為成年人,跟孩子的區別是懂得覺察自己,理解對方,表達需求,對話妥協。

自我身份上的更新,是兩性關係中最微妙,也是最常見的問題。

兩性關係是成年人的遊戲,帶著孩子的身份,是無法達到美滿幸福的。

4、本能防範,驗證緣分看四「情」

兩性相處,當感知到彼此相互修理帶來的不舒適以後,通常每個人都以本能反應來應對、防禦,這種本能反應大體包括三種,從第一種到第三種還有演進關係。

第一種方式是戰鬥。

你修理我,我對抗,要打敗對方,表現就是吵架、打架、家暴。

這種防禦方式背後的情緒能量是憤怒。

如果打不過怎麼辦?

打不贏就跑唄!這是第二種方式。

女的回娘家,逛街暴食;男的上網泡吧找朋友。

逃避、冷戰,其實掩蓋的是內心的恐懼。

如果打不贏跑不掉怎麼辦?

只能裝死,這是第三種方式。

不理會,當作不存在、沒發生,讓自己一笑置之,切斷身體感覺,最後變得麻木。

人的身心是一致的,當你的身體產生了對抗、逃避、麻木的時候,同樣在心靈上,你開始封閉自己,兩人的關係必然日漸疏遠。

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彼此分離倒也算好的了,但是依然有很多伴侶,終其一生都在這樣的相處模式下互相糾纏。

同一屋檐下,貌不合神更離,但就是不結束那一紙婚約,兩人的問題也一輩子都不面對、不解決,讓自己痛苦、了無生機到終老。

更糟糕的是,父輩的這種相處模式,會給後代子女造成極大傷害,並可能延續進他們未來的生活當中。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如何愛,愛的模式是怎樣的,都是我們從各自的原生家庭、家族學習和繼承得來的。

也就是說,我們不僅僅從自己的父母那裡獲得生命,並且傳承到愛,延續下他們對愛的表達和傳遞方式,這些都會被帶到我們自己人生路上。

當我們和自己的TA相遇時,這些延續自原生家庭的愛的模式會幫助我們,有的也會阻礙我們獲得幸福。

家庭系統排列研究的對象是「愛」,排列工作圍繞的核心是「愛」,在兩性關係的範疇,同樣幫助我們認識「愛」是否有共同的法則、秩序、規律。

在什麼狀態下愛會被滿足,會連接、流動?什麼狀態下愛會斷裂,會凝固、凍結?如果過去沒有得到愛的話,現在如何修復自己的創傷?想得到真愛,如何付出?如何接受?當我們失去愛的時候,如何安頓自己?如果我們了解關於愛的那些法則和規律,那麼,我們就會知道如何讓可能中斷的愛得以轉化,讓已經中斷的愛重新流動,讓開始流動的愛更加長久,我們對於經營幸福人生,就會多一份把握。

簡單說來這個過程就是:退出糾纏——重新滿足需要——回到當下——打破慣有模式——面向未來

然後,從這一代開始改變,斬斷枷鎖,重新播種。

每個人當然都希望自己能在兩性關係中,和自己的TA一起遵循覺悟的「愛的秩序」,按照愛的共同法則去經營婚姻,這當然是最理想的、最好的。

但是,婚姻出現問題是正常的,沒有問題的婚姻才真的有問題,或許還會是大事。

我們要講的不是有沒有問題,而是如何共同去面對問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以下5種婆婆,你是放棄幻想還是默默忍受!

小編在後台看到有小夥伴問一些關於婚姻的問題,身邊也有很多閨蜜總是在抱怨,而說得最多的就是和婆婆之間的矛盾(特別是剛生完孩子的閨蜜)。貌似婆媳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常規問題。if 姐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裡...

婚姻那麼苦,是因為遇到了對的人

文|小樓老師 壹心理專欄作家我們都以為,婚姻不幸福是因為遇到了錯的人。然而未必如此。有不少婚姻不幸福,恰恰是遇到了「對的人」01去年夏天去醫院探望一個生病的朋友,他隔壁床住了一個男人,脾氣挺差的...

幸福家庭夫妻關係決定

男人和女人結合在一起,他們首先成為伴侶,而後才能成為父母,伴侶關係在父母關係之前出現,伴侶關係擁有優先權。夫妻是人生伴侶,是共命運者,夫妻關係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孩子和媽媽、孩子和爸爸的關係。孩...

原生家庭的安全感,讓你在愛里強迫重複

文:藍羽軒 圖:來自網絡某日在群里聊了個天,談及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其中有幾個點特別觸動我。在原生家庭的象徵意義里,醫院有個象徵意義是媽媽。為何?想像一下,當你生病了,住進醫院,醫生和護士,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