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被愛的能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心理學家認為,愛不僅僅是一種情感,它還是一種能力、一種藝術。

弗洛姆甚至說,愛情首先是一種能力,其次是一種態度,這種能力和態度更大程度上和你愛的對象沒有關係,它就是你一個人的事情。

如果沒有愛的能力作為前提,那麼一個人將無法得到愛情,至少無法得到理想中的愛情。

其次,愛情才是和善良、責任心、謙恭等詞彙聯繫在一起的一種態度問題。

愛一個人,首先要具備愛的能力和素質,這樣才能給對方以實實在在的愛的感受。

愛別人就意味著你有能力去幫助他(她),善於幫助他(她)。

  那麼,愛是怎樣的一種能力呢?   心理學家說,愛的能力是指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

它首先是對愛的感知、認知及接受能力。

也就是說,一個愛的能力較強的人首先要能夠準確地了解、感悟、體會對方對自己愛的表達,並能夠很好地予以回應。

其次,愛是一種奉獻和給予。

愛意味著將自己最寶貴的東西給予對方,包括生命。

但並不意味著為對方犧牲生命,而是給予對方自己生命的活力。

同時,愛還是對對方最深刻的理解和寬容。

  愛是一個人的一種綜合能力的表現:當你選擇了某一個人,也就是選擇了某一種生活方式、生存狀態。

愛情中沒有純粹的贏家和輸家,一般最終結果只會是雙贏或雙敗。

對於相愛著或曾經相愛的兩個人來說,當你在傷害對方時也就同時在傷害著自己。

所以,學會愛、學會愛的表達方式,對於戀愛中的人或婚姻中的人,甚至對人的一生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和技巧,都是一個需要不斷完善和加強的技巧,它甚至對一個人的是否成功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因為愛確實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極為重要的能力。

  一個優秀的男人的能力不僅是體現事業有成,而是更要懂得情感,用豐富細膩的情感去溫暖對方的心。

女人最渴望男人的溫柔,用心讀懂對方,走進對方的心靈,讓對方因為你的愛而充滿對生活的熱愛,珍惜生命,善待自已,從而給予你豐厚的回報,這才是至關重要的。

愛是一種能力,不能只有好心就行,還必須有愛的素質、愛的質量、愛的藝術,這才是真正的愛。

具有愛的能力的男人,永遠充滿活力和魅力,就像一部好書、一部名著,讓你百讀不厭,愛不釋手。

  具有愛的能力的女人知道,自己對愛人要有付出的能力、理解的能力、寬容的能力和自我承擔的能力,不要指望愛人會為自已分擔一切,很多東西仍然需要自己獨自面對,付出比索取的愛情更有益,也使自已快樂,寬容對愛情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時,會愛的女人深知丟失了自已也就丟失了一切,她很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質,與社會一同前進。

她擁有自已的思想、自已的追求,這會令她永遠充滿活力與魅力,令她的愛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對她重新認識,他們的愛情也不斷得到升華。

有位哲人說得好:愛是對對方最深刻的理解和寬容。

愛的本質是給予,是相互的給予。

感情的互動、快樂與平等是對戀愛婚姻最本質的詮釋。

  愛的能力不僅在物質財富範圍內,也存在於人性特有的領域。

我們給予對方我們自己的志趣、理解、幽默、知識、悲哀,給予對方生命活力的全部表達方式。

在這種給予中,給予者領略到了自己的力量、財富、能力,領悟到了自己的盎然生機和無窮潛力,並為自己擁有此而感到歡欣鼓舞。

給予者在給予中不斷強化自己的生命活力,不斷地激活自己的生命潛能,不斷地把生命的終結意義推向更高。

而接受者呢?他(她)在對方的給予中得到了關注、鼓舞以及對生命的前進的力量!所以,真愛的本質是理解、尊重、欣賞、信任、責任、寬容等的綜合體現。

  愛情首先基於個人強大的內心力量和信仰,並且由於他對於這個世界的愛使得他內心寬容和溫軟,使得他能夠客觀理智地對待一切的人和事,他愛這個世界,愛所有的人,愛生活,也愛你,也只有這樣,他愛你,才可能讓你完完全全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而不需要服從他的意志。

只有先學會如何去愛,從愛親人、愛朋友開始,學會付出和不斷給予,將自己打造成幸福、快樂的靈魂,要勇於付出、敢於索取,不做默默流淚的紅蠟燭。

這樣才能找到真正的愛情。

  同時,被愛也是一種能力。

  被愛這種能力,源自對自我價值的認可,源自對愛我們的人的欣賞和感激。

精神病學家卡爾.梅寧格說過:「愛能拯救人——無論是施與愛的人還是得到愛的人。

」   積極心理學創始人馬丁.塞里格曼(Martin Seligman),在他的暢銷書《真正的幸福》(Authentic Happiness)中曾寫到這樣一段經歷。

多年前他有幸和橋牌大師鮑比.尼爾(Bobby Nail)同隊競技。

沒有想到他見到這位橋牌風雲人物已經因為慢性骨病而嚴重殘疾,任何行動都需要協助。

這次經歷讓塞里格曼印象深刻的並非大師的技藝或殘障,而是在他幾乎是抱著這位傳奇人物進出汽車和房間的時候,他所表現出的對別人幫助的欣然接納和深沉的感激。

你絲毫感受不到他因為尋求他人幫助而感到自卑,反而這種幫助讓你感到自己神聖而高大。

塞里格曼曾經思考鮑比.尼爾的魔力所在,他發現那是一種被愛的能力。

與愛一樣,被愛同樣是一種能力,但是我們常常只關注了前者而忽略了後者。

  被愛常常意味著我們在別人眼中具備價值或吸引力,反過來說,一個缺少自我價值感的人,很難感受到真正的被別人所愛和眷戀,他們常常處在焦慮和擔心之中,隨時害怕失去對方。

根據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的解釋是:如果孩子在早期與父母的關係中感受到愛與信任,他就會覺得自己是可愛的、值得信任的,但如果他的依戀沒有得到滿足,他就會對自己形成一個不好的印象,這種關係模式常常會一直延續到成年人階段,進而深刻地影響到愛的關係。

  據調查,人群中大概有一成左右的成年人遭遇這種不安全依賴,他們難以享受被愛的感覺,對他人不信任,經常擔心對方是不是真的愛他們,常常懷疑對方想離開,而最後往往因為自己過於強烈的占有欲和控制欲把對方嚇跑。

健康的愛首先來自於對自我價值的認可,相信我們值得被愛,而相信我們值得被愛這個事實與愛的對象或關係的波動無關。

鮑比.尼爾再一次告訴我們,衰老和疾病也不會改變這個事實。

記得作家雪小禪曾寫道:「有沒有人欣賞,不是花要開的理由。

」只有當我們首先感受到被自己所愛的時候,才能全然地享受被別人所愛的幸福感。

  很多人認為,「愛」是一種主動的付出,很辛苦,而「被愛」就可以安心地坐享其成。

被愛的確是一種美好的感受,但如果不做任何主觀努力,任由愛的關係自然發展,任何關係都無法長久。

伴侶之愛需要回應,就像默契的雙人舞,我們都希望自己愛的對象能夠覺察到我們身上的積極品質,即發現和感受到我們最深的價值。

同理,善於欣賞和讚美的人能夠更多地得到別人的愛,因為你的積極反饋將提升對方的自尊心和自我價值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這種欣賞和讚美能夠慢慢地讓對方相信,他們正是我們所相信的那麼出色的人,並隨著時間的推移,提升滿足感、信任並有助於保持更為持久的關係。

同樣,當對方為我們做了什麼,也要給予對方適當的積極反饋。

  婚姻治療大師約翰.戈特曼在觀察2000對夫婦後發現,在幸福的關係中,不是沒有負面情緒體驗,而是積極的情緒互動(微笑、觸摸、讚美、歡笑)與消極的互動(譏諷、反對、侮辱)的數量比至少為5:1。

而增加積極情緒體驗的簡單有效方法就是學會欣賞和感激,別忘了對人也對事。

  愛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它與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家庭背景、生存狀態等後天因素有關。

家庭幸福的孩子,從小生活在充滿陽光、充滿關愛的環境中,成年後對愛的把握、理解和表達可能會更準確。

一個生長在單親家庭或生活拮据、父母日夜為柴米油鹽操勞而爭吵的家庭的孩子,對愛的把握也許就會欠缺些。

特別是那些從小就生活在家庭暴力下的孩子,長大後其家庭生活也相對有可能演變為暴力家庭。

  既然愛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受到種種環境的影響的。

那麼可以說,愛的能力是可以培養的。

  首先,愛別人首先要愛自己。

即使你喜歡的人不喜歡你,也要學會愛自己。

試問一下,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怎麼會愛別人呢?要擁有愛的能力,要學會「忠於自我」——我到底渴望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我到底需要一份什麼樣的愛情?我真的認為愛情是生活的全部嗎?難道我不認為生命中還有比愛情更重要的事情?我是否會因為愛一種生活方式而愛上那個能夠提供這種生活方式的人?或者,我是否會因為愛一個人而決定接受他的生活方式?我更在乎愛的過程還是愛的結果?這些問題,在一個人的一生中,遲早會碰到,無論你是決定草率地填上答案還是慎重地加以考慮,這些問題是你躲不過去的。

  其次,學會愛別人,不要超越對方的邊界。

每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人,但我們也是有著自我獨立性的人。

因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邊界。

要想很好地去愛別人,就要尊重對方的邊界,不要盲目地認為愛就是占有,愛就是雙方毫無秘.密。

兩個人相愛,健康的戀愛應該是分為三個區域的,一個是「我們」,及雙方共同擁有的;一個是「我」,即相愛後仍然是獨立的我;一個是「對方」,即相愛後仍然是獨立的對方。

若戀愛變成一個區域,即只有「我們」的時候,那種愛就不是健康的愛了,將會出現許多矛盾。

  最後,愛的能力還包括要有一定的抗衝擊能力。

意思就是說,在愛的旅途中,我們要學會堅強,要學會拿得起放得下。

因為愛是一種相互之間感情的共鳴。

所以,當共鳴不在時,「有一愛叫放手」。

  愛情,因為最具不確定性而彌足珍貴且需用心把握。

能力,有一個培養和提高的過程,要靠長期的調整、修煉與儲蓄。

情感問題,夫妻和合,可諮詢微信 yunyishifu個人微信沒有公眾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