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你拚命付出,孩子卻感受不到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兒童心理諮詢案例

有位媽媽,每天下班後,都會花很多時間照顧、關心兒子,督促兒子寫作業、洗澡、吃飯、上床睡覺。

這讓她覺得很辛苦,同時也認為這是一個媽媽應該做的事情。

她希望孩子能夠從中感受到媽媽的愛和付出,能夠好好學習,好好吃飯,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多年過去了,這個媽媽並沒有覺得自己愛孩子的方式有任何問題,兒子也很乖巧。

直到有一天她發現自己的丈夫出軌了,夫妻因此而鬧離婚,丈夫願凈身出戶,已搬離家。

這時媽媽希望丈夫能夠看在孩子的份上,念在多年的感情份上能夠回心轉意,要求丈夫多回來看孩子,跟孩子保持良好的關係。

夫妻之間目前的關係比較複雜,愛恨交織,丈夫有時並不願意跟妻子溝通、見面,甚至沒法按先前的約定跟孩子見面,妻子感到很憤怒,也很絕望,感覺丈夫不僅拋棄了自己,連孩子也不管不顧了。

有一次,媽媽就問孩子,「如果有一天爸爸媽媽分開,你願意跟誰一起?」她打心底認為孩子會說跟媽媽在一起,因為在孩子成長的這七年里,爸爸對孩子的教育和關心都甚少,而她則每時每刻全心全意地為這孩子付出,大事小事為他操心。

然而孩子沉默了,兒子並不想跟她在一起!

兒子甚至 開始不太願意 跟她說心裡話,也不喜歡跟她呆在一起。

媽媽認為家散了是因為爸爸的錯(出軌了),但孩子似乎並不這樣覺得,跟爸爸還是像以往那般親熱,有時爸爸把他接出去玩,他寧願住在爸爸那裡不想回家。

這讓媽媽感到很痛苦,不僅丈夫離開了自己,現在孩子對自己的付出視而不見

媽媽就很困惑,覺得自己養了個「白眼狼」——你對他那麼好,他並不懂得感恩,反而爸爸那麼沒有責任心,還做出了傷害家庭的事情,他卻更愛爸爸。

廣州聽說吧心理諮詢師徐文嬌老師在諮詢中了解到

這個孩子跟爸爸相處的時間確實比較少,以前他們夫妻關係好的時候,爸爸也是很少過問孩子的一些大事小事。

但每周爸爸都會陪孩子去做一些事情:

以前孩子比較小,爸爸晚上會帶著他去小區里玩,看見兒子很羨慕其他大哥哥騎車、玩滑板車,爸爸會鼓勵兒子去嘗試;

孩子大一些後,更是親自上陣,陪兒子一起騎車、玩滑板車;

孩子更大一些,爸爸發現兒子好像挺愛運動的,有時就帶他去一起打打毛球或游泳。

看到這裡很多人可能第一感覺是媽媽給孩子的自由和鼓勵,不像爸爸那麼多,所以孩子更親近爸爸。

很多人可能想,那就 多陪陪孩子運動,多給孩子鼓勵,母子關係就改善了啊

其實,我們在生活中也會看到很多媽媽帶孩子出去玩,是怎麼玩的呢?

常常是孩子在那裡亂跑,媽媽在一旁遠遠地觀看,並時不時提醒孩子要小心、要注意安全。

孩子確實很開心,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孩子跟媽媽之間的情感連結並沒有得到真正很好的建立.

當兒童心理諮詢師了解到更多細節,就越能明白其中的緣由:

這個孩子感受愛的方式是通過「精心的陪伴」

爸爸雖然日常的噓寒問暖較少,但當爸爸跟他在一起時,爸爸放下了高高在上的權威,帶著一顆童心去理解兒子、陪伴兒子、共享喜樂,這一刻他們的關係是平等的,這一刻爸爸全心全意愛著兒子,兒子也全然的感受到了這深厚的愛。

而跟媽媽在一起的時候,媽媽總是盯著孩子日常的各種學習生活瑣事,永遠用一雙擔憂、警惕的眼睛盯著自己,孩子他感到很不舒服。

也許大人們多次跟他說,媽媽這樣是因為愛他關心他,對他的無私付出,也許道理上他懂,但在內心感受中,在情感的流動上,這些時刻他並沒有感受到媽媽強烈的愛意,對比之下,他會覺得爸爸那種愛使他更快樂、更輕鬆,情感上自然更傾向於爸爸

我們知道這個媽媽已經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付出、去愛自己的兒子。

只是這種愛的方式可能不是孩子能夠直接體驗到的,不是年幼的孩子能夠承受的。

簡單地說,媽媽付出得越多,孩子就越感到窒息。

不斷掏空自己去愛孩子,也就越希望孩子能感受到,當發現往往事與願違,做出了不符合媽媽預期的反應時,媽媽委屈、失望,甚至感到憤怒:

「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你還是不滿意,你還想怎樣?」。

而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到的卻不一樣,他想得到的愛並沒有得到,反而要承受媽媽的情緒.

兒童心理諮詢師徐文嬌老師認為

其實在各種親密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等)中,我們容易用自己的方式拚命去付出,甚至學了很多招術,去討對方「開心」,去「愛」對方。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努力了,對方卻沒有任何感覺,甚至會感到不滿。

這讓我們深感困惑:

「他為什麼這麼不理解我,不懂我的付出呢」、「我都對你這麼好了,你怎麼看不到我的愛,怎麼不愛我呢」。

這時,我們需要停下來,看看自己努力的方向、方法是否正確,以免「吃力不討好」

好好琢磨一下,在這個關係中,是哪些時刻,哪些方式讓對方真的感到很舒服,感到很幸福,有被愛的感覺呢 ?

有時我們不懂如何去愛伴侶,我們的伴侶他自己也不清楚什麼方式自己最能感受到愛。

不過,這也沒關係,我們可以跟伴侶共同去嘗試發現探討學習彼此最能感受到愛的方式,這樣我們就愛得更輕鬆,對方也感覺愜意。

對孩子的愛也是一樣 ,而且孩子他更多的是用心來體驗感受愛,而不是通過頭腦的理性思考分析出父母對自己的愛、他人對自己的善意。

這也是為什麼言語的說教很難讓孩子真正奏效的原因。

廣州兒童心理諮詢結語 :

成為父母,是一個比較艱巨的人生任務,也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領悟的過程。

但這個過程中,相信通過不斷的學習,不斷增強自己對孩子這個獨立個體的了解、尊重和包容,我們也許能夠重新獲得如何更好愛別人的能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你拚命付出,孩子卻感受不到愛?

有位媽媽,每天下班後,都會花很多時間照顧、關心兒子,督促兒子寫作業、洗澡、吃飯、上床睡覺。這讓她覺得很辛苦,同時也認為這是一個媽媽應該做的事情。她希望孩子能夠從中感受到媽媽的愛和付出,能夠好好學...

幸福的婚姻需要夫妻將心比心

「當你說話時,能有人安靜聆聽、旁觀不語、尊重你時,我就會感到非常幸福。一旦有人傾聽我,並且認真聆聽,我就能用一個全新的角度審視我的世界,然後繼續前行。」——卡爾·羅傑斯男女之間既有共同點,也有不...

曾經缺愛的人,後來會遇到怎樣的伴侶?

你是否經歷過很多波折坎坷,一直感情不順?你是否在情感關係中總是感到缺失,總是得不到?你是否外表看上去很好,但內心裡有著脆弱、不可言說的痛?你是否懷疑過,自己究竟能不能找到一個好歸宿?灰姑娘的故事...

自殺式愛情,不要綁架了對方

如果你想要挽回前任,遭遇婚姻危機、小三困擾、情人上位等情感問題,可以點擊右上角關注!我見到很多人,不管在戀愛中還是婚姻里,都把「犧牲」掛在嘴邊。你會發現凡是在關係中不斷強調自己做出了多少「犧牲」...